书城励志每天用一点读心识人术
14509400000027

第27章 环境暴露个性——环境识人术(1)

生活中的他

我们这里所指的环境是一个泛化的概念,环境一般来说是指人们所在的地方与有关的事物,一般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根据划分方式不同,环境的内容和外延也有所不同。对生物学来说,环境是指生物生活周围的气候、生态系统、周围群体和其他种群。对文学、历史和社会科学来说,环境是指具体的人生活周围的情况和条件。对建筑学来说,环境是指室内条件和建筑物周围的景观条件。对企业和管理学来说,环境是指社会和心理的条件,如工作环境等。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环境主要指的就是工作环境、居住环境以及社会环境。

工作环境在这里主要指的是物理环境和化学环境。所谓物理环境是指工作地点的相应软硬件配套设施,化学环境则是指工作氛围、同事关系等。要看一个人是不是能够适应他的社会角色转换,你只需要看他在这个工作环境中的表现就好了。他是不是自在地生活在这个空间中、他看起来似乎应对得体,但却总是在无人察觉的时候(或者是自以为无人关照的时候)有些厌倦、疲惫或僵硬的负面情绪。观察这些他情绪上的小细节甚至是他的办公桌,你就可以发现更多关于他的信息。比如说,他的桌子整体面貌如何,上面有没有私人的物品,如果有的话,是什么。从他对待公共物品的态度上你也可以察觉他究竟是怎样看待自己目前的工作的,以及他有无为此改变的打算。另外从他对待同事的态度上你也可以猜测他的想法。比如他从不试图与任何同事建立深层的关系,甚至都不建立关系。总之,工作环境中的一切都在张嘴告诉你些什么,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倾听。

居住环境则是指他住的是平房还是公寓又或是独栋的建筑,他是一个人住还是和别人一起住,他是怎么布置自己的房子的。一般来说,即使是租住的房子也会去用心经营的人,渴望一个稳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不希望经常变动。而一个对自己的居所也漫不经心的人,他不是被生活压垮了、磨砺得失去了审美和愉悦生活的热情,就是心性凉薄,极端关注自我,除自我以外的其他都不值得他费心的人。一般来说,这种人工作能力都是好的,只是不适宜做朋友。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他房间内的生活设施,有无电视、电脑一类的东西。一般来说,房间里摆着电视且经常使用的人,是天性爱热闹的人。他们更喜欢大家一起做一样东西那种可以分享的喜悦。而如果一个人的房间里没有电视而且他也毫不在意的话,这种人一般不易被外物影响,比较关注于个人的现实生活。如果一个人较多地依赖电脑的话,这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他对现实生活是不太满意的。另外看一个人的厨房设施是否齐全,是否经常使用,也可以反映一个人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一般来说,喜欢自己做饭的人,比较能享受做事的过程,但也有可能是太无聊所致。而基本不进厨房的人,除了证明他的经济实力比较好以外,还可以猜测这是一个做事不喜欢有很多细枝末节、喜欢奔着目标而去的人。通常这样的人并不能体会过程的美妙,甚至达成目标也不能让他快慰。因为他以为那是本该做到的事情。看一个人的卫生间,你就能知道他的最根本的卫生态度。如果一个人连卫生间的脏乱都可以忍受的话,那他真的没有什么不能忍受,因为这类事情对他来说压根不算什么。如果一个人的卫生间一切都井井有条的话,除了说明他是一个做事一丝不苟的人之外,也许他还有些生理和精神上的洁癖。最后,看一个人家里有没有小动物,以及小动物个头的大小,也可以反映一个人心底的某些想法。

社会环境一般是指我们所要观察的人,他选择的活动空间,这样的活动空间不仅是指他所在的小区或者城镇甚至还包括他所选择的整个大的社会环境,以及他所不能选择的风土人情。可以说这样的社会环境最容易塑造一个人的行为,使他与整个环境趋同,乃至产生一种区域的身份认同。如果一个人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很舒适很自在,我们却认为他不应该那样,这时候我们就该分析彼此的社会成长背景了。可以说,通过这样的比较,将人放在环境中,而不是单独地看他,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将会更全面。举例来说,当我们到山东去旅游的话,我们会发现路上的人似乎都在大声争吵,可是如果我们仔细听一下他们的讲话内容的话,又发现他们只是在亲热地寒暄。当我们被称为“老师”的时候,我们也许会觉得莫名其妙又或者是忙不迭地纠正说:我不是老师。可是久了你就会知道,这里的人只是习惯把所有不熟悉的人都尊重的称做老师。

【本节小窍门】从他的宠物看他

养狗的人:

一般热情开朗,喜欢被别人称赞,英雄主义(多为大型犬只),同时缺乏安全感,渴望别人的爱护(小型犬只)。

养猫的人:

拥有像猫一样懒洋洋的个性,爱做白日梦,喜欢打扮,行为捉摸不定。

养鱼的人:

性格豪迈奔放,崇尚大自然,拒绝受到束缚,需要极广阔的自由空间。

养鸟的人:

总觉得不被他人所了解,常常感到孤独和忧郁,内心还有点愤世嫉俗。

养蜥蜴和蛇的人:

属于异类,特立独行,从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所以他们也没有太多的知心朋友。

职场中的他

一个人在职场中的表现尤其是他自我对待和对待上司、同事、客户的态度直接反映了他在职场的适应程度和圆融程度。而这种处世又直接影响到他的效率实现、目标达成。接下来我们将教你学会从自我看待、上司、同事、客户这四个方面看清一个人。

1.自我看待

希腊神谕:认识你自己。虽然这很难,但是要看清一个人,你还是要看清他在职场的每一个细节。看清他是怎样在自我的各个环节上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不同的。

(1)学历。

所谓学历,包括学校、科系、学位。若本身学历不好,一个补救方法是出国留学或报考国内硕士班,用最高学历“勾销”先前较差的学历。尤其现在国内研究院所广开大门,从“硕士在职班”到“产业硕士班”,想要拿个好学校热门科系的硕士学位,各种渠道多元畅通。另一个补救方法是选择学历门槛较宽的工作,例如部分服务业、成熟期的科技公司或西北的地方企业,由于在人才竞争上处于劣势,对学历也不会要求太高,不妨先在这类工作累积一定的资历,因为“资历”要比“学历”更管用。

(2)证照。

除了法律、会计、医疗等行业要有证照才能执业外,目前包括金融业、信息业、房地产业、美容业、餐饮业、健身业这7个行业,以及制造业的环卫部门,也都逐渐走向“证照化”。如果你的学历条件较差,专业证照可弥补学历的不足。

(3)专业技能。

在校期间所培养的专业,只是踏上专业之路的第一步,许多行业所特有的专业技能,学校无法提供,只能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所以,在最初的“学徒期”,薪水待遇是其次,学习机会才最重要,要把工作当成学校的延伸,把主管和资深同事当成良师,像海绵般虚心学习,专业技术的“马步”才能扎得稳。过去所谓“一技之长”,现在成了“一技之短”,因为单一技能的人才过剩,如果能跨领域培养多重专长,将可拉开领先距离。

(4)听说读写算。

在日本,教导上班族如何培养“作文力”、“语学力”、“算术力”的书籍,这几年大行其道;而传授上班族“得体的话术”以及教你使用敬语和打电话的书籍,也成为畅销书。甚至乘坐地铁时,也可看到上班族埋头在读一些类似儿童智力测验的图册,据说有助于大脑活性化,可提升逻辑思考力与数字运算力。

听说读写算,是每个人从小就要培养的基础能力,从生活到工作都离不开这5种能力,但新生代这方面却有“退化”的现象。很多主管抱怨新进员工的电子邮件词不达意、不知所云;行销主管也发现年轻一代虽然创意十足,但连像样的文案都写不出来。此外,做事情“无厘头”没有逻辑,谈吐应对粗俗无礼,也让主管为之傻眼。

除了传统的听说读写算外,办公室文书软件的运用,也成为新的基础能力要求。很多企业以为新生代是计算机时代,征才条件通常不会注明要熟悉办公软件,等到录用后才发现不懂PowerPoint、Excel的新人,竟然为数还不少,有人甚至用Word绘制简单的图表都不会。

总之,文字表达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外语能力、数字能力、逻辑思考力、办公室文书软件运用能力,一个都不能少。

(5)软技能。

除了专业技能的“硬技能”之外,“软技能”也不可或缺。不论你是工程师或业务员,任何工作都需要做报告的能力,要懂得如何进行一场会议,要会做基本的企划提案,在工作上要能创新思考,遇到问题要有分析解决的能力,对内外部客户要掌握服务的技巧、具备良好的说服力。

一名外商银行主管表示,他用人一定用国外留学归国的MBA,因为即使国内名校出身的商学院研究生,上台做报告的表现也普遍欠佳,如何去向客户提出方案?做口头报告,在国外教育是家常便饭,但国内学生却不太习惯,学校教育也不重视,令他感到不可思议。

(6)性格特质。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用在新人求职上,再贴切不过了。很多企业主领教过“草莓族”的不能吃苦耐劳、抗压性与挫折忍受度低、缺乏小组合作精神、忠诚度与责任感低、追求卓越的成就动机不足,因此在新人的筛选上,更加重视性格特质,并且采取“3Q”的准则,也就是IQ(智商=专业技能)、EQ(情绪商数)、AQ(抗压性)三者并重。而从性格测验、社团活动记录、面试表现,都不难看出性格的端倪。

虽然科技业用人,基本上是技术挂帅,但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经常要不眠不休完成使命,因此工程师的毅力与抗压性很重要。在服务业,性格特质更决定了服务质量,多数服务企业都希望员工具备细腻敏锐的同理心、阳光般的热情开朗与亲和力以及不厌其烦的沟通协调能力。

(7)历练。

跨国公司栽培高级人才,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轮调”,让你在不同部门与国家之间培养阅历。历练的多寡,决定你究竟可成大器,还是一颗小螺丝钉。对社会新人来说,包括社团活动、打工实习、校内外比赛、海外游学、项目研究,都是有用的历练。而对职场新手来说,对于上司交办的高难度陌生任务,不可视为畏途,反而应该积极争取参与各种项目,以及外派出差的机会,给自己更多职场历练。

(8)人脉。

人脉,往往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提供人意想不到的一臂之力。但是“贵人”不会无端从天掉下来,平时就要勤于耕耘,而且眼光不要“看高不看低”。人脉是一种相互牵成的“共荣”关系,在利用别人前,要先创造自己的“可利用价值”,一定先有付出才有回报。

此外,人际关系学的另一门功课,在于建立360度的圆融关系,包括了面对同事、主管、部属、客户,就算不是朋友,至少不要树敌,卷入复杂的办公室政治中。

①形象管理。

除了研发工程师每天面对机器外,诸如业务销售、行政、法律、公关、教育训练……职场中绝大部分职务都是属于“人对人”的工作,因此个人形象管理格外重要。

根据“7∶38∶55”法则,人们对一个人的印象有55%来自他们的外形与举止,只有7%取决于他们说了什么;就算专业也要靠形象来包装,形象攸关专业说服力。即使各行业所要的形象不同,但“品位”是共通的原则。

②情报信息力。

进入知识快速“折旧”的年代,在校期间所学的东西,如果不随时更新、升级,很快就跟不上时代。但是,徒有持续学习的上进心还不够,更要懂得如何快速有效地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淘金”,掌握最新的关键情报。现在是速度决定胜败,谁的情报力比较快,谁就掌握赢的先机。因此,在《新人职场指南》中,如今都把“情报搜集”列为“绝对必要的工作技能”。

2.对上司

对待上司的态度,极需要智慧,这需要一个人合理把握,不卑不亢。既要给予上司应有的尊重,又要稳妥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职场上最忌讳对上司只知点头,从无意见。又或者是总是自吹自擂,不懂谦虚和内敛。

同事小王的工作能力很强,每个月的销售业绩也都排在前几名。但是,他始终得不到提升,而另一位年轻的组长路某却经常得到领导表扬,对此,所有人都感到费解。

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每月初经理让大家做月度计划时,小王总是夸大其辞地声称自己可以签到几十个单子。虽然到月底小王的签单量名列前茅,但是他仍然因为没有完成“计划”而遭到批评。

而路某在宣传产品时,面对的都是一些行业里的翘楚,还有著名专家学者。她一上台就说:“无论是头脑学识,还是见识经历,我都比不上在座各位前辈。所以,我的演讲难免有浅薄可笑的地方,还请多多包容,不吝指正赐教!”虽然她的演讲质量一般,但领导还是觉得比较满意。

给你三杯水,一杯冷水,一杯热水,还有一杯温水。当你先将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温水中去时,会感到温水很热;而当你先把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去的时候,你却会感到温水很凉。同一杯温水,却让人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冷热水效应。而在人际交往中,这种冷热水效应往往起着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