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用一点读心识人术
14509400000021

第21章 听锣听声,听话听音——闻声识人(1)

让对方开口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互有好感,于是他们到了男子的家里,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晚餐是鲜蛤意大利面和蔬菜浓汤,以一个单身男子而言,他的手艺算是出色了。为了表达对他的赞美,她把她面前的那份食物吃得干干净净,并且抢着饭后清洗碗盘。这是他第一次邀她到他的小屋来共进晚餐,可口的食物和融洽的气氛,让两人都感觉到彼此的交往更进了一步。

正因为双方已经有了某种不说自明的默契,所以当两人坐在沙发里啜着葡萄酒聊天时,男人很自然地倾过身来吻了她,而她也热烈地回应。昏黄的灯光充满暗示,慵懒又性感的爵士乐更是催情的配乐,在这种情境之下,恐怕是没有什么能阻挡这个如胶似漆的夜的来临了。

但是,在他企图解开她胸口上的第一颗扣子时,她还是矜持地挪开了他的手,问了那个大部分的女人在这种关键时刻都会问的问题:

“先告诉我,你爱我吗?”

“我当然爱你!”他的回答没有一丝犹豫,“难道你刚才吃晚餐的时候,没有尝出我偷偷调在浓汤里面的爱情胡椒吗?”

“甜言蜜语是不够的,为我做晚餐也是不够的,真正的爱并非如此而已。”她停顿了一下,让他去思索这句话,然后又轻声问,“我想知道,你爱我,爱到什么程度?”

他的脸色忽然严肃起来,一只手压在自己的胸口上,定定地凝视着她,一字一句地说:“我爱你,爱到愿意为你牺牲一切的程度!”

她完全被取悦了,轻快地站起身来,一面从一旁的手提袋里拿出一件轻薄的丝质睡衣,一面弯下腰在他唇上印下奖赏似的一吻。“那我先去洗个澡,你乖乖等我噢。”

她竟然带了睡衣来赴约,而且还是撩人的樱桃色!一时之间,他惊喜得简直坐立难安,只好一口气喝光瓶子里剩下的酒,因为呼吸急促的缘故,差点没呛着。

他正在预支着稍后的喜悦,却见她又从浴室走了出来,还穿着刚才的衣裳,手里拿着他的牙刷。

“我忘了带牙刷,可不可以先借你的一用?”

“不好吧?”他反射性地回答,脑海中也立刻浮现出可能残留在她口腔中的肉屑和菜渣……天哪,那真是恶心!

他的反应让她神色一变。经过刚才那一番缠绵的长吻,口水都不知交换了多少,他竟然还不肯出借他的牙刷?

她一言不发地冲回浴室,抓起那件樱桃色的睡衣,再一言不发地冲回客厅,拿起自己的手提袋,并且在他还来不及作出任何反应之前,把他的牙刷抛还给他,同时抛过去的还有一句冰冷冷的嘲弄:

“是啊,我真的相信你愿意为我牺牲一切——除了你的宝贝牙刷!”

他本能地接住了自己的牙刷,却没能闹明白情势怎么会急转直下的——明明是个蜜糖似的夜,竟会毁于一把牙刷?

而她扭开门把,夺门而出,头也不回,心里虽然生气,但更多的是庆幸——她故意不带牙刷是对的,一个小小的测试,就证明了他爱自己的牙刷还胜过爱她。

看完了这个故事,不知道你的想法是什么。虽然在我看来用牙刷来考验一个人乃至一份爱情,实在是有待商榷。但是,不得不承认,对于今天的都市男女来说,既然我们的内心常常被阴谋论所覆盖,我们并不能踏实地接受,我们习惯于对一份爱去进行追本溯源的考察。那么像这个故事中的女人一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出自己要的结果就十分需要功力了。而她能取得成功得以全身而退的原因有很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她让那个男人成功地开口讲了话,并最终讲出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不仅在男女之间,让对方开口很重要,在人际交往中,透过一个人的言语来观察一个人的内心的技巧尤为重要。也许你要讲了,他为什么讲话那么少?要怎样才能打开他的话匣子呢?这需要的就是技巧了。

君子慎言?

《论语公冶长第五》

子曰:道不行,乘桴(fū)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译文:

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啊,好勇超过了我,其他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

评析:

孔子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极力推行他的礼制、德政主张。但他也担心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打算适当的时候乘筏到海外去。他认为子路有勇,可以跟随他一同前去,但同时又指出子路的不足乃在于仅有勇而已。

我们一开始就搬出孔老夫子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绝没有要新解《论语》的意思,只是打算拿此句的几种流行解读来讲我们要说的事情。算是《诗经》常用手法中的“兴”吧。虽然讲得有点牛头不对马嘴的样子,但还是让我们回到《论语》这段话中来。可以说,在这个版本的解读中,翻译人的倾向是使孔子对子路的态度尽量贴近为人师表的形象。但在更为众多的解读里,显然大家不是这样理解孔子和子路的反应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解读的角度:

第一种看法倾向于认为孔子绝无刻薄子路的意思(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也并不是真的坚持不下去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而只是发牢骚罢了。要知道孔子对自己的学说,一向主张邦有道则进、邦无道则退或隐,用之于庙堂、藏之于深山,这都是归宿。只不过孔子还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因而少不得“累累若丧家之犬”,因而有时候难免要讲些丧气话,牢骚话,诸如“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想漂洋过海去。但是圣人毕竟是圣人,还没等被点名的子路同学高兴完,孔子又说了: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即是说选你也没有别的原因,不过是因为你勇猛过人,最堪此任罢了。这样讲就有点狠了。但是大家把它理解为这是一个老师的谆谆教诲、委婉提醒,他怕学生太得意,不能继续上进。

第二种看法倾向于认为孔子是在褒奖子路,认为他勇敢。当然,也有观点认为孔子在这里用了一点活泼的形式,即调侃说你太勇猛了,其实是表示不赞同,是说子路太轻率,不注重思考。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孔子是要开启“红顶商人”的传统,下海经商去。当然,这样讲就有点牵强附会了。而第一、第二种解读的差别或者分歧之处就在于孔子是不是真的要放弃了,他对子路是不是有告诫甚至微讽之意。

提出这些,并不是要来解决它。只是想说,看,这就是言简意赅的坏处。我们中国人一向很推崇沉默是金的品质,认为君子要慎言。但是,有时候简简单单讲完话,其实并未把意思表达清楚。话讲到那儿就卡在那儿,就会造成许多误读。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几个孩子在山上采桃子,他们把采来的桃子放在一起。采的时候大家都非常快乐,完全没有意识到桃子采完后分桃是个大问题。果然摘完桃子后,大家为了怎么分桃子吵了起来。有的孩子觉得自己出力最多,理应多分一些。有的孩子主张有福同享,应该公平地分配,每个人都应一样多。一帮孩子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看见了一位神父。于是孩子就说神父你来帮我们分桃吧,你最公平了。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孩子的赞同于是就由神父来分配他们每个人该拿几个桃。

神父问孩子说你们希望我用上帝的分法,还是用人的分法。孩子们说当然是上帝的分法,上帝是最公平的。神父数了数地上的桃子,一共有30个。他先把20个桃子分给第一个孩子,再把6个桃子分给第二个孩子,第三和第四个孩子各分得两个,最后一个孩子,半个桃子也没分到。除了第一个孩子开心地笑,其余4个孩子都不高兴地问这是为什么。

神父说:“这就是上帝平常的分法,有的人拿得多,有的人拿得少,有一些人则是什么也没有。”孩子们于是就说那还是人的分法好。

最后的最后,神父把桃子分成5份,每个孩子得到了6个桃子,他们都开心地笑了。

好了,故事讲完了,其实只为了讲一句话,那就是:看别人的话里有多少你完全不会想到的东西啊。你以为那是好的,其实在别人的语境里那是坏的。如果我们还是天真无邪的孩子又或者我们的生活像分桃子这样美好和不值得斤斤计较,那也就算了。可是不是。我们需要听清别人的每句话,乃至于话外之意。

可是有些人就是讲话讲得很少,以至于我们有心去听,都完全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量。你有没有想过他为什么讲话讲得那么少?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习惯。他天生不爱讲话,尤其是在一群人面前。他不太有自我表达的欲望。

旁观。他习惯了做一个旁观者,不参与,不讨论,不将感情放进去,不把自己暴露给别人。

伺机。他在默默观察情势,情势还不明朗,他不急于讲话,他需要再看看。他一向是谋定而后动的人,他认为夸夸其谈于做事无益。但适当的情况下,他也清楚怎样用语言为事情造势。

藏拙。他是一个笨嘴拙舌的人,他深深地了解自己的缺陷。他把自己藏起来,好不让别人发现他的不擅长。他可能会用微笑、点头等与讲话者进行互动和交流。

只要对你面前的那个人遵照以上几条细细的进行分析,你就知道他为什么会讲话那么少了。重要的是,你可以通过这样的解读,从而获得至关重要的关于他的信息:他究竟是无害的还是有害的,富于攻击性还是极其友善。

知晓了这些,你就可以更轻松地对一个人讲的话的内容作出更为精确的解读了。所以,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永远对他的话作出两种以上的解读。

解读他的话语

诚如上节我们所列举的例子——孔子的话和神父的话,他们讲话都可谓是言简意赅,因此,至今大家仍在猜测孔子的意思,而神父是让一群孩子都知道了上帝可绝不是那么公平的,想来这也该是那群孩子童年经验里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有偏激的观点认为:人如果在职场上历练几年,就会学会虚伪的文明。在说“滚出去”和“你去死”之前,都恨不能要加上“请”和“谢谢”,以表现自己的涵养。在这样的情况下的对话,就会因为太过注重形式,而显得虚幻莫测、极大地妨碍沟通。基于礼貌的讲话,你永远要等别人把后半部分说完,往往那才是事情的真相。同样听完下半句,你才能真正明白对方要表达的是什么。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小李有个好上司,每个任务完成他都会笑眯眯地讲:不错不错,真棒。初出茅庐的小李一听表扬,兴奋得连自己姓甚名谁都不记得了。他跟自己的同学吹嘘他很可能最近就会加薪。但是两周后,小李与同组的小王同做一个项目,给老板做流程演示的时候,老板仍然微笑点头,连说很好。小李开心的表情还没来得及完全展开,就听见小王以很诚恳的语气说:请多给我们一些意见吧,我们真的很需要知道这个项目有哪些不足。结果,老板一连指出了几个毛病,小李被生生吓出一身冷汗。他从来都不知道,“很好”、“不错”背后的意思其实是“不够好”、“很糟”。

在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解读情境和话语。

比如朋友背地里吃了你的东西,你发现后很生气,会说:“是谁吃了我的东西!”朋友一听就知道你生气了,但他会这样说:“对不起,我刚才实在是太饿了,有空请你吃饭好吗?”简单的一句话既没有直接说他偷吃了你的东西,又为自己挽回了余地,还维持了你们之间的友谊。他说他实在太饿了,意思就是说他吃了你的东西,并希望你能原谅他。

又如夫妻之间,妻子星期天要去逛商场买东西,她会这样跟你说:“你星期天有事吗?我想去商场买些东西。”这时你要理解妻子的用意,她想让你陪她一起去。你若把她的话扔在一边,说你自己的事情,她会很失望。

与你的上级领导谈话更要注意,领导的语言是最需要揣摩的。比如你刚到一家公司不久,领导找你谈话:“你到公司还没多久,工作成绩不错,以后有什么打算呢?”很轻松的一句话却含有领导特殊的意图,他是在考察你的工作心态。你若很坦率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志向,领导会以为你过于幼稚而缺乏城府;你若大谈自己与公司不相干的事业理想,上司会了解到你眼下只是把公司当成一个跳板,一旦有了机遇你就会远走高飞,根本没有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算。这时你就该谨慎而言:“我想就目前的工作先干一段时间再说,以后再做打算也不迟。”以这种含蓄的语言回答是比较稳妥的。

还有几种领导会常用的讲话方式,比如说:

“你的设计感觉是全组最好的,很有艺术天分。”这时候你该想到的就是:你全无商业头脑,出来做事不是做艺术青年,少拿这一套美学理论来蒙混我们的广告客户。

“你是部门老臣,劳苦功高,每个人都看得见。”这时候你应把这句话解读为:不要依仗经验对年轻人指指点点了,一把年纪了还跟新人争功谁会欣赏你?还是你有功高震主的意思?

“我一向对你是另眼相看的,因为你确实与众不同。”这句话又该怎么理解?是的,事实上你也太耍个性了一点,公司讲究的是平等公正,不会对异类有什么特别照顾,再这么下去你要小心点啦。

“我一点儿也没见怪,你别为刚才过激的话介意。”没见怪,介意?是的,完全地介意了。你再这么动不动就拍案而起信口开河,会直接影响你的年度考核。

谈话当中,你要学会听出讥讽、嘲笑、挖苦之类的特殊语。对方之所以会向你说这种话,一定是对你感到不满才会这样的。遇到这种情况,你不要立刻反驳或一味生气,最好拿出自己的宰相度量,权当没听见,免得和对方发生不必要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