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情的内涵。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一个“仁”字,“仁”就是在“人”字旁边加个“二”,只有在二人的对应关系中,才能界定什么叫“人”。传统儒家文化的本质其实就是人伦文化,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文化。中国的个人是由群体来定义的,中国人是由社会关系与角色来定义自己,将明确的“自我”疆界铲除。传统社会中“个人利益”在中国社会上是不合法的,因此明白追求个人利益更是不容存在的,而在西方每个人都可在已规定好的法律游戏规则下争取自己最大的利益,在中国的文化下个人不能明目张胆地争取权利。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家族主义、人情取向、重变通性、模糊性、情境性、层级关系、权威性人格、循环性或同时性的时间思维法等。由于长期的农业社会,传统上中国人的社会秩序的组织原理基本上建立于血缘与地缘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以关系、人情、面子、服从、从众、特殊主义和家族集体主义为主的伦理本位社会。儒家就是从这一点出发,发展出一整套完整的以人伦关系为核心的“人情关系学”,创立出一套家族伦理本位文化。这种文化压缩有个性、有自我人格的人,只重视和强调由家庭伦理生发出来的家族关系。儒家学说中“三纲”、“五伦”这些重要的概念,实际上都是家族伦理或它的延伸,“五伦”之外,是绝不可能出现“群群”关系(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这一“伦”的。因此,中国文化压缩个人,注重家庭,将人际关系家庭化。正是这种文化原因,造成了中国的传统人际关系本质上就是一个家庭伦理问题。自周公、孔子以来的两三千年,中国建立起了一套极其稳固的,把人伦关系权力化、名分化的礼治秩序,并用这套秩序代替了宗教,代替了道德,代替了法律,代替了政治。依照这套秩序,作为个体的人的个性、主体性、创造性,通通不予承认、不准发展,人的群体性、社会性特征长久被压缩在忠、孝的道德要求之下,任何与这套礼治秩序无关或相抵触的社会活动、社会团体都不可能有生长的土壤。
(3)人情对中国人行为的影响。
①从众心理与羊群行为。儒家学说强调“族群主义”的人生定位,强调“能群”即个人在群体中的生存本领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在群体中,“家长”具有绝对权力,众人的人格处于从属地位。族群主义要求每一个人都“忘己”(毫不利己)、消融于群体之中(族群是一个大熔炉),但却并不主张平等,而保持等级,结果是依等级、辈分形成普遍的“下对上”的人格从属关系、依赖关系。人格从属关系,产生族群主义的服从心理,并在牺牲个人权益的要求下,个人精神消融于群体中,只要权威发出指令,个人就将是心理群体一员,依照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
②关系堆积与法情冲突。社会学家费孝通说过,中国人基本上就是活在一个人情网络里。事实上,在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本身就是一种资源。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
中国人最大的东西是“人情”,人情的核心就是面子。人们的一生,多少人都在为“名”而奋斗。“名”被人们大体理解成“面子”。有无“面子”,“面子”的大小,反映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形象。面子这东西一是浅,只重表面。二是大,无边无沿,上至国家法律,下至道德规范,都可在面子的覆盖下荡然无存。面子既“大”又“重”,生活中不少人被面子所累,甚至压得喘不过气来。
因此,中国人很讲究人情,准确地说是很要面子。这面子不是自己给自己,而是向别人来讨要,即“面子”不是通过自我人格、尊严与荣誉等自我形象树立来,是个体要求别人对自己尊重与顺从而得来。在他人取向下,传统中国人对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意见特别敏感,老是要顾全“面子”,要有“脸”,希望在他人心目中保有良好的印象。“给个面子”、“赏脸”与“捧场”、“请您夸两句”具有相同的意思。
可以说,正是这样的关系网像涟漪一样扩散开去,使我们每个人都置身其中。大家根据亲疏远近关系有一层层的关系圈。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把人分为圈内人和圈外人,别人也对我们如此划分。于是我们做事常常会想,这样大家会怎么看我?又或者说这件事大家哪里可以帮到我?前者就是面子,有时候它会有激励作用,使得我们因为要“脸上有光”的关系而竭尽全力把一件事做成。但有时,因为“怕丢面子”的缘故,我们又会瞻前顾后,做事不够爽快。会一直担心熟悉的人知道了会怎样看我们,做不好又会怎样一类的问题,从而错过了干一件事最好的时机。后者就是关系了。有关系的话,做很多事,我们会省去很多力气,节省很多机会成本。但是关系又是一个礼尚往来的东西。它的潜规则就是你要对我有用,不管是现在或者将来,最好是一直有用。如果你没有什么可用的地方,那这关系实在是没有维持的必要性。当然大家不会将关系作死,彼此心知肚明就好了,以后也有回旋的余地。这也可以解释何谓顾全面子,唯如此,才有日后可能再建立起来的关系。
讲了这么多,其实就是要说,如果你觉得一个人的行为或行事方式实在是难于理解,那么就去看他的家人吧。他习惯于饭前洗手,他对地上的头发有近乎偏执的憎恶,他对穿红色连衣裙的女人评价刻薄,他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真的不能读懂他何以是这样一个人吗?了解一下他的祖父母,他的父母亲,姊妹兄弟,还有他自小生长的地方以及从小他接触的人。如果你对这个图谱能有明确的了解了的话,相信很多他的习惯、他的行为方式、他的性格癖好你都能在不经意间找到它的历史本源。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那么不妨看看他自己选择的朋友,以及他是和朋友怎样相处的。毕竟这是他愿意自己呈现的样子和喜欢的氛围。这样,也许你会更了解他内心的渴求。
看人先看友
请想一下:他喜欢新朋还是旧友?
您有答案了吗?
一般来说,一个至今仍在和10年前认识的朋友交往的人非常忠诚。但是,正因为这种忠诚,他可能会不喜欢改变,要赢得他的信任,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个朋友遍天下的人,一个朋友来自各行各业(大学同学,同事,球友)的人,是一个很好的社交高手,他对陌生人没有敌意,很容易和新朋友打成一片。
如果说家庭和生来就有的家庭关系是我们所不能选择的,那么朋友的选择更多地体现着我们内心的需求和渴望。如果说爱更多的要求是直接性、是毫不犹豫、是不加计量,那么其实爱情很难担当这一重任。而朋友大部分时候足可担当。当然,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朋友还只是个泛泛而谈的词,所有较为熟悉的人都可算作朋友,那就另当别论了。另外就像有时候你会将你的同事、合伙人视做朋友,但他们只将你视做同行一样,每个人对于朋友的认知并不尽相同。不过,无论怎样,根据马斯洛的需求与满足理论,我们每个人都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五类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第三类是情感和归属的需要。这一层次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友情。
爱情。
性亲密。
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因而朋友作为那个最可能无条件满足我们最隐秘的情感归属的人,在我们的生命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所以你对你要读的人有一个大体了解了吗?他喜欢新朋还是旧友?喜欢朋友彼此的个人空间大一些还是小一点?不要错过这些小细节,它们可能是你了解他的最为简捷的方式。
一般来说,经常被朋友依赖,并且和撒娇的人较合得来的人,喜欢轻松自在地生活。他们希望自己成为团队中的领导者,讨厌被朋友差遣;不过他们又非常害怕独处,不喜欢落单,能够跟这样的他相处甚欢的人,一般是喜欢撒娇、凡事优柔寡断的朋友。如果他的朋友无法自己下决定,就会向他求助,请他帮忙。他最喜欢听到朋友对他说“还好有你在!”时得到的心灵的满足。
而有些人则跟抱持个人主义的人比较合得来。这是因为他们个性豪爽,不希望彼此干涉。他们不喜欢跟朋友在一起,这不是讨厌朋友,准确地说,只是不喜欢总是和大家黏在一起而已。因为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因此能跟他合得来的,是像他一样重视私人时间,抱持个人主义的朋友。他们相处的模式是,只在想见面的时候见面,不干涉彼此的生活。在周围人看来,未免会怀疑他们的感情一定很一般,其实不然。
喜欢跟几个好朋友腻在一起,认为“所谓好朋友就要一直在一起”的人会跟随朋友谈论同一部电视剧或流行的话题。这样的人的朋友多是和他拥有同样兴趣、喜欢腻在一起的人。如果对方跟自己用同一个牌子的东西,话题就更会滔滔不绝,彼此的感情也会升温。这样的人很擅长处理事情,即使朋友整天腻在一起也不会发生冲突。
一般朋友是踏实、开朗活泼的人的个性比较优柔寡断、胆小被动。他们在团体中很不显眼;由于个性被动的缘故,如果别人没约他,他可能会一整天关在家,而其实内心却很想出去。因此这样的人的朋友多是做事果断的领导型的人,朋友可以帮忙判断他无法决定的事,并为他打理一切。对方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满足感,而他也觉得十分快乐。
好了,我们就先简单地谈这些,下面附的小测试也许能让你领悟更多。
【测试1】
在深山里迷了路,忽然出现一只兔子,一蹦一跳地带你去一个世外桃源,你觉得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可以问问你想了解的人哦)
A.和蔼可亲的老公公
B.正在市集做生意的商人
C.在嬉戏的小娃儿
D.在河边唱歌的洗衣的少女
答案:
A.自然随性型
透视你的交友状况,你对于交朋友,从来都不强求,不会主动地想和哪一种类型的人在一起,更不会攀龙附凤地交一些和自己生活理念不同的有钱人,你喜欢讲求自然,随性的交友原则。
B.四海皆兄弟型
你不会在意自己有多少推心置腹的知己,但你交游广阔,让自己到处都有可以投靠的朋友,你觉得不同的朋友,可以为自己带来不同的视野和生命契机。
C.孤僻独行型
你的个性孤僻,对于交朋友这件事,你不太关心,就像是个独行侠,不会去管別人的闲事,也不希望别人介入自己的生活,可以称得上朋友的人实在是寥寥可数。
D.臭味相投型
你的交友原则是重质不重量,选朋友完全凭感觉,只要自己看上眼的人,就会想尽办法亲近对方,和对方成为好朋友,但若对方和你不对盘,你连看都不会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