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怎么管好叛逆的孩子
14506400000012

第12章 父母向左走,我就向右走(11)

案例:女儿爱照镜子

打从女儿开始上初中起,陈女士就发觉女儿有些变了,变得特别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平时没事在家,女儿总拿面小镜子左看右看,总也看不够。每天早上上学,女儿不管时间多仓促,总要在镜子前摆弄自己的发型,打上很多的摩丝,有时还因此上课迟到。而最明显的变化是,女儿开始对妈妈买的衣服挑剔起来,这件不好看,那件太老土,直逼着陈女士陪她上街买衣服。

发型永远是女儿的烦心事。由于学校规定,女生留长发的一定要绑好,刘海不能过眉,鬓角不能留发,而女儿总是想方设法在鬓角垂下几缕头发,说是显得比较清纯。

前阵子,头发很多的女儿嚷着要去把头发拉直,说是绑起来比较好看,但陈女士一直没有答应,可在女儿的再三哭闹下,陈女士无奈同意了。头发拉直后,女儿还特地剪了个发型,刘海整齐划一刚过眉,看起来像个清纯的日本女生。

陈女士有些担心,女儿这么在乎自己的打扮,会不会影响到学习?打扮得太漂亮,是不是无形中会造成女儿早恋?

针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来看一下大家的态度:

家长:不赞成孩子奇装异服。

对于孩子变得爱打扮这一变化,很多家长都有所察觉。

家长认为,孩子很在意自己的打扮是好事。只要是健康活泼的打扮,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有好处的。但是,打扮要有个度,学生要有个学生样,她不赞成孩子留怪异发型,穿怪异服装。

陈先生的女儿今年上初二,但他并没发觉女儿变得很爱打扮。他认为,孩子爱打扮,可能跟家教有关系,如果父母都很朴素,不追求名牌,孩子应该也不会刻意去追求穿着。一些家庭由于家里条件好,总是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给孩子买名牌服装,陈先生认为这种做法不好,学生穿着打扮还是要朴素点。

学校:学生应该有“学生样”。

校方认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第二性征开始出现,为了吸引异性,学生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学校管理者来说,他们希望学生能中规中矩,表现在服装要统一,发型基本统一,如男生不能留长发,女生如留长发要绑好,学生不能染发、烫发等等,这样比较好管理。

校服不好好穿,拉链故意不拉上;里面的衣服故意放得很长,盖过外面的校服,总想与别人有所不同,这可能是孩子这个年龄段的特点,但作为校方,我们不提倡孩子花太多的精力在打扮上。

长期从事学生德育工作的老师们在工作中发现,搞怪异发型和服装的学生不在少数。为此,他们曾针对校服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不太喜欢校服,认为自己受约束,体现不了个性。

老师们还认为,中学生虽然已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但中学生不同于大学生,他们的判断能力比较低,如果把心思都花在打扮上,势必影响到学习。他认为在穿着上,学生还是学生,跟社会青年应该有所区别,不要刻意去染发烫发。再者,现在的学生喜欢穿名牌,一双鞋子,大几百,远超出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的攀比,学生应该尽量朴实点,言谈举止符合一个中学生的身份。

学生:打扮得好看点没什么。

学生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他觉得什么美,打扮一下自己是无可厚非的。某同学说,在衣着打扮上,学校管得很严,统一穿校服,连发型也规定得死死的,而且老师每天都会查,如果谁的发型太怪异,还会把名字张贴出来。因此很多学生就从里面搭配的衣服、鞋子和书包上做文章,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该同学还说,她一向穿着朴素,可看到别人穿得好看,她也觉得有点羡慕。她们班有几个女同学,大冬天只穿两件衣服,外面是校服,里面是一件薄薄的花边衬衫或是黑色低领的秋衣,大家都觉得好看。一些男生,则比较耍酷,故意把裤子穿得低低的,然后摆几个了不起的姿势,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这位同学的观点代表了大部分同学的心声。采访中,初二的陈同学说,只要不耽误学习,把自己打扮得好看点没什么。美的东西大家都喜欢,女同学打扮得漂亮点,男同学议论得多点,毕竟大家都喜欢美的东西。

陈同学还说,他前段时间留了刘海,可是在老师的劝说下剪了,有点伤心。“其实,我们已经长大了,应该有自己个性的东西,跟大家都留一样的寸头,真是没意思。”

对此,我们认真的分析了孩子们追求“奇装异服”心理原因。

(1)爱美

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社会青年不断追求时尚服装的时候,心理、生理渐趋成熟的孩子们也不甘寂寞。他们开始追逐成年人的装饰打扮,喜欢刻意地追随潮流,有的甚至追求“奇装异服”。一方面,他们很想证明自己不再是一个孩子,希望自己能够更快地加入到社会流行当中;另一方面,他们希望自己的衣着服饰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与赞美,从而使自己在同学们眼里的地位提高,满足自己的爱美心态。

(2)从名

这一时期的孩子们存在一种从名的心理特征。他们对影视歌星、运动员、社会成功人士极为关注,尤其是对前卫名人更是趋之若鹜,因而便有了大批的“哈韩”“哈日”族。当他们崇拜的偶像人物穿什么的时候,他们也要穿什么。于是,我们也能看到不少孩子穿着某球星队服,各种品牌时装,甚至“奇装异服”。

(3)攀比

在一些孩子中普遍存在攀比心理,他们认为穿着新潮就是潇洒,穿着潇洒就比别人高一等。他们对潇洒的理解只停留于事物的表面,未能从实质上看问题。有些孩子在看到别人穿品牌时尚衣服就眼红,就千方百计地缠着家长要钱买各种社会上流行的服饰,他们根本不管家里的经济承受能力,为的是在人面前吐气扬眉,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

(4)追新

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具好奇心的成长岁月。他们有了一定的社会能力,也能自主地对一些事情进行决策,同时又没有成年人较重的工作、社会、家庭压力,可以真正放开束缚随心所欲地进行一些消费,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新奇的衣服是最能引起他们注意的。有些中学生达到了不奇不要,无奇不买的地步,甚至到了追求怪异服饰的阶段。

(5)求“异”

这一时期的孩子们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有的开始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对爱情充满了憧憬和希望,但又羞于向对方表达,甚至怕自己的魅力不够,遭到对方的拒绝。于是他们总是在异性面前不断地表现自己,尤其有的孩子在穿着上更是“奇装异服”,希望自己能够引起对方的注意。

那孩子们的不良衣着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呢?

这一时期的孩子大多处于中学,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服饰观、审美观,如果过多盲目追随潮流,就会形成不良的校园风气,带来诸多危害。

(1)分散注意力,耽误学业

学生在穿衣打扮上如果想得多了,在学习方面就会放松,有的甚至会因此耽误学业。从学生穿“奇装异服”的目的来看,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哗众取宠,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希望自己的衣服得到大家的认同与赞美,希望自己能够更快地融入到流行当中。这样一个浮躁的心态又如何能够搞好学习呢?把时间、精力用在不应该的地方,上课走神,学习必然受到负面影响。

(2)额外开支,加重家庭负担

中学生是一个纯消费的群体,没有经济独立的能力,衣食住行完全依赖于父母。有些中学生家庭条件并不是太好,但是为了不被人瞧不起,为了虚荣、攀比不顾“家情”,吵着闹着向父母要钱购买自己所钟爱的“时尚衣服”,增加父母的额外经济负担。这是一种没有责任感的表现,是一种虚荣心理在作祟。

(3)顾外失内,道德滑坡

培根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人一旦过于追求外形美,往往就放弃了内在美。有许多学生为了得到想要的衣服,不顾硬缠父母,或是别人穿得漂亮了就妒之、恨之。更有甚者,由于经济不支却又盲目赶时髦,于是铤而走险,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哄骗、偷窃家人或他人的财物,酿成大错。

(4)诸多不便,影响健康

中学生阶段刚好是一个人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但是有些衣服,如紧身衣、低腰裤……过紧的束缚身体,从而影响了身体的正常发育;有些特长、特宽的长裤,无领、无袖的短衫等奇装异服,在上下楼梯、做实验、上体育课时,极易发生缠绊、摔倒、划破、溅伤等事故。

专家建议:适度打扮有益心理健康,我们应该从外表感受孩子内心世界。

国家首届心理咨询师刘平超认为,爱打扮是健康的心理状态。

首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爱打扮,表现出他们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人都是靠眼睛去感受生活的,穿得漂亮,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是每个人都有的爱美心态,孩子也不例外。

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愈发希望引起别人的关注。引起关注的方法很多,如学习成绩、特长,再就是个人的外在形象,表现在外貌和服饰上。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由于成绩好,他有一种成就感,他就把关注点放在学习上;而另一些孩子为了抓住别人的眼球,他就非常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

孩子爱打扮,应该一分为二地看。适度的打扮,给人漂亮、大方、舒适的感觉,对孩子的心理状态很有好处。“人从衣冠”,穿什么衣服会影响人的心情,比如你穿得很漂亮,你就很自信;穿得很邋遢,就很自卑。特别是孩子,他们的心理状态不成熟,漂亮大方的服饰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益。

其次,从服装上还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状态,如果是不修边幅,可能是对生活没有热情;如果很怪异,可能是这个孩子缺乏关注,被忽略,希望吸引更多的关注。比如一个学生他成绩不好,没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于是他就在自己的发型上做文章,吸引眼球。

刘平超老师建议,在孩子的穿着打扮上,家长应本着适度的原则,关注孩子的状态。比如说,孩子太不注重穿着打扮,一心一意在学习上也并不一定是好事,有可能是孩子对生活的体验、感知和快乐感不强,他在某方面有所缺失;如果孩子打扮过于怪异,做家长的应多从孩子的外在形象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不要一味地否定他。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向上的心,他打扮怪异是希望引起关注,这说明他内心有所缺失,有所需要,家长应多了解孩子需要什么。

穿着怪异的孩子并非一无是处,他们叛逆的同时也在创新,他们对社会流行脉搏把握得很紧。孩子追求名牌鞋和包,这是因为孩子需要增加自己的价值感,生活当中需要被人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