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先来看几个小故事:
之一:
沙特阿拉伯塔伊夫城有一个25岁的漂亮姑娘,不知什么原因哑了20年,经多方医治毫无效果。有一天,媒人领了一个大她25岁的长得很丑的老头子来相亲,见面之后,姑娘的父亲私自做主,逼着姑娘嫁给他。姑娘急了,竟讲出20年来的第一句话:“我宁死也不嫁给他!”
之二:
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排一场话剧时,女主角因故不能参加演出,出于无奈,他只好让他的大姐担任这个角色。可他大姐从未演过主角,自己也缺乏信心,所以排练时演得很糟,这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非常不满,他很生气地说:“这场戏是全戏的关键,如果女主角仍然演得这样差劲,整个戏就不能再往下排了!”这时全场寂然,屈辱的大姐久久没有说话,突然她抬起头来坚定地说:“排练!”一扫过去的自卑、差涩、拘谨,演得非常自信、真实。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高兴地说:“从今天以后,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大艺术家。”
之三:
美国的笛福森,45岁以前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银行小职员。周围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毫无创造才能的庸人,连他自己也看不起自己。然而,在他45岁生日那天,他读报时受到报上登载故事的刺激,遂立下大志,决心成为大企业家。从此,他前后判若两人,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顽强毅力、破除无所作为的思想、潜心研究企业管理,终于成为一个颇有名望的大企业家。
每个人都带着成为天才人物的潜力来到人世,也带着幸福、健康、喜悦的种子来到人间。人脑与生俱来就有记忆、学习与创造的莫大潜力,而且比人们所能想象的还要大得多。
人类的大脑内部有千亿个神经细胞,这已是科学上不争的事实。现代脑生理学的研究证实,人的大脑具有巨大的学习潜能。大脑储存知识的能力使我们目瞪口呆,一般人只使用了其思维能力的很小一部分。如果我们能迫使自己的大脑达到一半的工作能力,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会数十所大学的课程。大脑是人身体中最重要的部分,但长期以来受到关注的程度却很少。大脑又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人类对它的认识太少了。人的大脑具有无穷的潜能,而一般人在他的一生当中,也仅仅只是开发了其中的2%~5%,连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只是才开发了10%左右。即使是平凡普通的人,只要正确开发使用,也会发挥出无穷无尽的能力。所有的人都是带着天才的潜质而降生的,只不过由于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现和培养这种能力的不同而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而已。近年来我国开展的旨在开发大脑潜能的教改实验,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如北京幸福村小学的马芯兰老师用3年时间完成小学5年的教学内容,学生成绩普遍优秀,且负担不重。人脑的力量虽令人敬畏,却也难以捉摸。唯有先懂得如何去开发脑中的无限潜能,才能真正运用这份力量。
孩子的潜能是个巨大的宝库,要仔细观察和发现,懂得开发。很多专家分析,婴儿都有巨大的潜能,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就要开始教育,跟他说话,教他认知。前不久北京电视台报道,一个6个月大的孩子壮壮识字上千个,经有关儿童教育专家测试,壮壮的认字能力的确很强。壮壮很小的时候,妈妈发现他对电梯的数字很关注,特别对自己住的楼层——23这个数字敏感,于是试着培养他的认知能力。如果发现孩子对某一方面有兴趣,要好好爱护和培养。我国围棋国手常昊从小爱下棋,还没上小学,象棋上父亲就不是他的对手了。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常昊总在半路“失踪”,他是看人下棋去了。少儿围棋班开课半年了,不会下围棋的常昊才来,但围棋班的邱百瑞老师注意到,通常6岁孩子看人下棋,半小时就坐不住了,常昊一坐就是半天。兴趣本身就是一种才能,邱老师经常给常昊开小灶,小神童开始扬帆起程了。
2.孩子的潜能藏在哪些方面
孩子的潜能究竟藏在哪些方面呢?一般来讲,孩子学习能力的发展由8个系统组成,而潜能也藏在这8个系统中。
(1)注意力
表现在比同龄孩子注意力持续得更久,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或听自己喜欢的故事时聚精会神,不容易因周围的事情分神。
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呢?
孩子经常注意力不集中,这确实是令家长很头疼的一件事情。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很多时候要孩子集中注意力做某件事情,也不是太难,关键还在于怎么去引导孩子。
根据我们的经验,要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首先要让孩子对所做的事情产生兴趣。孩子毕竟还小,自我克制能力很差,通常只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因此,不管是让孩子做什么事情,首先要想办法让孩子对该事情产生兴趣,具体的做法可以有很多种,关键还是取决于孩子的实际情况。下面有一些具体的做法,家长们可以参考一下。
①坚持执行始终如一的规章和纪律。
②保持自己的声音平静缓慢。孩子做了错事,你生气是正常的,但最好克服自己对孩子的态度。
③预料到孩子可能会出麻烦,并做好准备;在麻烦到来时,努力使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
④对任何积极的行为给予承认,作出反应,哪怕是很小的行为。如果你不带成见,有意寻找孩子身上好的东西,你一定会找到一些。
⑤避免经常使用表示否定态度的语言,如“不许”、“停止”、“不”等。
⑥把孩子的坏毛病同孩子本身区分开来。比如,可以和孩子说:“我喜欢你,但我不喜欢你不听话。”
⑦给孩子制定一个非常清楚的作息表。规定好起床、就餐、玩耍、看电视和就寝的时间。要遵守时间表的安排,但当孩子出现不遵守时间的现象时,也要灵活处理。过一段时间后,你的作息安排将成为孩子自己的习惯。
⑧当你教他新东西时,要有耐心,解释要简短、清楚,要常常重复你的要求。
⑨争取在房间内为孩子留出一块自己的空间,避免用鲜艳强烈的色调装饰,保持房间俭朴整洁。把书桌摆放在空空的墙下,使它远离干扰,这有利于孩子的注意力集中。
⑩一次只做一件事。把玩具存放在带盖的盒子里。一次只给他一件玩具。
(2)记忆力
表现在学儿歌、识字、算术都学得很快。
培根说:“一切知识,只不过是记忆。”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较好的记忆力,但善于利用它的人却不是很多。那么,怎样提高记忆力呢?
①兴趣——记忆力的加速器。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强化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活动,形成大脑的兴奋中心,将各种知识信息不断地传给大脑的神经中枢,从而留下较深的印象。反之对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长期处于被动吸收的状态就会不安心,记不住。因此,要提高记忆力,首先应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爱好。
②理解和复习——记忆力的金钥匙。心理学家认为,记忆有两个条件:一是在大脑中建立联系或产生联想,达到理解。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固,因为理解的实质是建立起各知识点的广泛联系。这样,在记忆时就可以“顺藤摸瓜”。二是这种联系要加强。加强联系靠复习,经常复习就能记得牢,“重复是记忆之母”。
③适当休息——记忆力的润滑剂。人们的各种学习活动都是由大脑皮层相应的区域主管,进行这些活动时,在大脑皮层相应的区域就有相应的兴奋点。如果兴奋点长时间在某一区域出现,就会使该区域产生疲劳,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适当休息就会使大脑皮层原来兴奋、劳碌工作的相应部位得以平静,消除疲劳。心理学家实验证明:在记忆新的事物时,每记忆30分钟后,中间休息5分钟,其效果远远超过长时间的连续记忆。
④科学的方法——记忆力的促进剂。贝尔纳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挡才能的发挥。”掌握了科学的记忆方法,能够帮助自己以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最快的速度达到学习的目的。记忆的方法很多,如:联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尝试记忆法、轮换记忆法、表格记忆法、提问记忆法、口诀记忆法等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家长们要选择好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一定会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3)语言能力
表现在比别的孩子说话早,词汇量更丰富,能区别词汇间微妙的差别,并用来表达更准确的意思。
比同龄孩子更早会用抽象意义的词,比如“可是”、“即使”等。善讲故事,甚至自己会编故事。
(4)空间排序能力
表现在喜欢把玩具分门别类地收拾起来;外出很少迷路;很早就能识别各种平面和立体的形状;擅长拼图游戏。
(5)时间排序能力
表现在对“今天”、“明天”、“刚才”之类表达时间的词掌握得比同龄孩子早。比同龄人更早按时间顺序来讲一个故事。
(6)运动能力
表现在运动协调性好,平衡能力强,手指的精细动作更灵巧,比同龄孩子更早学会拿剪刀剪纸、握笔等。
(7)抽象思维能力
表现在擅长归类、总结、推理等,逻辑性很强,学数学觉得很容易。
(8)社交能力
表现在能自然大方地跟别人交谈。
在同龄小朋友当中很合群,有领导才能,能提议和组织大家一起玩一个游戏。遇到问题,比如想借别人手里的玩具玩,或是受到别人欺负,能很快想出办法解决。喜欢他的人很多,而他喜欢的人也很多。
3.激活孩子的天赋
(1)教育要激活孩子的天赋
心理学研究认为,每个孩子都有无穷的潜能,关键是能否发现、发挥这种潜能。美国幼儿教育专家罗琳女士在谈到孩子的天赋和潜能时说:“其实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天才,但我们却在他们生命的最初6年磨灭了他们的天资,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的潜能,然后去培养他们。这个过程是复杂的,需要父母始终保持赏识的态度。”
大多数成绩落后的孩子并不是到了小学高年级才落后的,而是入学后掉队了,以后就一直不能有成功的感觉。他们的潜能之所以始终没有能够得到发挥,正是由于处于落后的地位,经常被家长和老师所否定,自尊心受到伤害,个性长期被压抑了。
美国的心理学家阿得勒说他在念书时,认为自己完全缺乏数学才能,毫无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考试经常不及格。后来偶然发生的一件事,让他的潜能迸发出来了。他出乎意料地解出了一道连老师也不会做的数学难题,这次成功改变了他对数学的态度,使他找到了数学天才的感觉。结果他成了学校里的数学尖子。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特殊本能、技能或特质,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和弱项领域。孩子的智力强项领域就是他潜在的天赋与才能所在,只是有待我们去发掘。所以做父母的首先要相信你的孩子是独特的,并以赏识的目光来审视他。不要拿你孩子的弱项与其他孩子的强项来比较;不要将他们塑造成你要他们所变成的样子;不以家长的标准、愿望、喜恶来培养你的孩子。
衡量孩子在某个领域是否具有天赋才能的标准有以下几条:
①是否具有持久的兴趣和坚持精神。如果孩子在某方面具有天赋,首先就会表现出一种长久的兴趣,而不是一两天的新鲜感,过后就放弃。即使碰到困难也会自觉克服并坚持下去。
②是否具有很高的领悟力。孩子在他的天赋领域里往往会表现出很高的悟性。聪明并不等于就有悟性,悟性是指对事物深入的理解和体会。也就是说在付出同样努力的情况下,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会相对优于孩子的其他领域,与同龄人相比也具有一定的优势。著名钢琴演奏家莫扎特在小时候自己并未学弹琴,只是坐在旁边看父亲教姐姐弹钢琴,自己就会弹了。这说明音乐——节奏智力是他的优势领域,对音乐节奏的领悟力很高,具有潜在的天赋。
③是否具有创造力。孩子在他的优势领域里往往表现出很强的创造力。比如你的孩子平时喜欢看房屋、商店橱窗和办公大楼;在自由活动时,喜欢玩建筑积木,每次都力争搭建出不同的房屋,有的甚至是生活中没见到过的;而在胡乱涂鸦时,常画一些房屋建筑,经常“设计”自己想象中的房屋,这就是孩子创造力的表现,他也许是个正在成长中的建筑师。
发掘孩子天赋的具体做法:
①给孩子提供尝试多种领域的机会和条件。不要以成人的眼光过早地把孩子定位在成人选择的某一领域,应给孩子提供在多种领域尝试的机会和条件。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往往忽视或根本不了解自己孩子的智力特点,只是以自己的愿望,或是盲目攀比,认为其他孩子都学这个,我的孩子也不能落下,硬把孩子送进这个班那个班学习,而这也许恰恰就是孩子的弱项领域,结果自然是家长和孩子都疲于应付。不但事倍功半,而且最重要的是可能孩子的天赋从此就被埋没掉了。
如果家长能给孩子多种尝试和选择的机会,孩子往往对他的优势领域感兴趣,有了兴趣自然就成功了一半。在这一领域的成功,能极大地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从而把这种信心和热情也会迁移到其他领域,使其他领域也获得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