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跟彼得·林奇学投资
14504100000033

第33章 林奇的投资秘籍(2)

(1)不要相信各种理论。多少世纪以前,人们听到公鸡叫后太阳升起,于是认为太阳之所以升起是由于公鸡打鸣。今天,鸡叫如故。但是每天为解释股市上涨的原因及华尔街产生影响的新论点,却总让人困惑不已。比如,某一会议赢得大酒杯奖啦、日本人不高兴啦、某种趋势线被阻断啦,“每当我听到此类理论。我总是想起那打鸣的公鸡”。

(2)不要相信专家的意见。专家们不能预测到任何东西。虽然利率和股市之间确实存在着微妙的相互联系,我却不信谁能用金融规律来提前说明利率的变化方向。

(3)不要相信数学分析。“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对于那些受到呆板的数量分析训练的人,处处都会遇到不利因素,如果可以通过数学分析来确定选择什么样的股票的话,还不如用电脑算命。选择股票的决策不是通过数学做出的,你在股市上需要的全部数学知识是你上小学四年级就学会了的。

(4)不要相信投资天赋。在股票选择方面,没有世袭的技巧。尽管许多人认为别人生来就是股票投资者,而把自己的失利归咎为悲剧性的天生缺陷。林奇的成长历程说明,事实并非如此。在他的摇篮上并没有吊着股票行情收录机,长乳牙时也没有咬过股市交易记录单,这与人们所传贝利婴儿时期就会反弹足球的早慧截然相反。

(5)你的投资才能不是来源于华尔街的专家,你本身就具有这种才能。如果你运用你的才能,投资你所熟悉的公司或行业,你就能超过专家。

(6)每只股票后面都有一家公司,了解公司在干什么!你得了解你拥有的(股票)和你为什么拥有它。“这只股票一定要涨”的说法并不可靠。

(7)拥有股票就像养孩子一样,不要养得太多而管不过来。业余选股者大约有时间跟踪8~12个公司,在有条件买卖股票时,同一时间的投资组合不要超过5家公司。

(8)当你读不懂某一公司的财务情况时,不要投资。股市最大的亏损源于投资了在资产负债方面很糟糕的公司。先看资产负债表,搞清该公司是否有偿债能力,然后再投钱冒险。

(9)避开热门行业里的热门股票。被冷落,不再增长的行业里的好公司总会是大赢家。

(10)对于小公司,最好等到它们盈利后再投资。

(11)公司经营的成功往往几个月,甚至几年,都和它的股票的成功不同步。从长远看,它们百分之百相关。这种不一致才是赚钱的关键,耐心和拥有成功的公司,终将得到厚报。

(12)如果你投资1 000美元于一只股票,你最多损失1 000美元,而且如果你有耐心的话,你还有等到赚10 000美元的机会。一般人可以集中投资于几个好的公司,基金管理人却不得不分散投资。股票的只数太多,你就会失去集中的优势,几只大赚的股票就足以使投资生涯有价值了。

(13)在全国的每一行业和地区,仔细观察的业余投资者都可以在职业投资者之前发现有增长前景的公司。

(14)股市下跌就像科罗拉多一月的暴风雪一样平常,如果你有准备,它并不能伤害你。下跌正是好机会,去捡那些慌忙逃离风暴的投资者丢下的廉价货。

(15)每人都有炒股赚钱的脑力,但不是每人都有这样的胆量。如果你动不动就闻风出逃,你不要碰股票,也不要买股票基金。

(16)事情是担心不完的。避开周末悲观,也不要理会股评人士大胆的最新预测。卖股票是因为该公司的基本面变坏,而不是因为天要塌下来。

(17)没有人能预测利率、经济或股市未来的走向,抛开这样的预测,注意观察你已投资的公司究竟在发生什么事。

(18)你拥有优质公司的股份时,时间站在你的一边。你可以等待,即使你在前五年没买沃玛特,在下一个五年里,它仍然是很好的股票。当你买的是期权时,时间却站在了你的对面。

(19)如果你有买股票的胆量,但却没有时间也不想做家庭作业,你就投资证券互助基金好了。当然,这也要分散投资。你应该买几只不同的基金,它们的经理追求不同的投资风格:价值型、小型公司、大型公司等。投资六只相同风格的基金不叫分散投资。

(20)资本利得税惩罚的是那些频繁换基金的人。当你投资的一只或几只基金表现良好时,不要随意抛弃它们,要抓住它们不放。

2.寻找买点

虽然林奇选股着重于基本面并毫不留情的剔除弱势公司,他的一些基本原则在筛选判别中还是非常具实用价值的。我们的首次筛选会排除金融类股。林奇是个标准的金融股迷,而且在《战胜华尔街》这本书中,他提供了一系列银行类股的筛选方法。不过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得排除银行股,因为它们的资金运作很难同其他公司做比较。

找到一个好的公司,我们的投资战略还只成功了一半,如何以一个合理的价格买进,是成功的另一半。林奇在评定股票价值时,对公司盈利水平和资产评估两方面都很关注。盈利评估集中于考察企业未来获取收益的能力。期望收益越高,公司价值越大,盈利能力的增强即意味着股票价格的上扬。资产评估在决定一个公司资产重组过程中非常有指导意义。

公司潜在的盈利能力是决定公司价值的基础。有时候市场预期会比较超前,以至于以过高的预期高估股票价值,而市盈率则能时刻帮你检查股价是否存在泡沫。一般而言,成长性高的股票允许有较高的市盈率,成长性差的股票市盈率就低。

市盈率如何与其历史平均水平纵向比较?通过研究市盈率在很长时期中的表现,我们应该对该指针的正常水平有个基本的判断能力。这方面的知识可帮我们回避那些价格被过高估计的股票,或是适时警告我们:是该抛出这些股票的时候了。假设一个公司各方面都让人满意,但如果价格太高,我们还是应该回避。我们下一步的筛选在于目前市盈率低于过去五年平均水平的公司。这个原则相对严格,除了考察公司目前的价值水平,还要求五年的业绩正增长。

市盈率如何与行业平均水平比较。这个比较能帮助我们认识到公司与整个行业相比在股票价格上是否被低估,或至少有助于我们发现这只股票的定价是否与众不同。不同的原因是在于公司本身成长性差?还是股票价值被忽略?林奇认为最理想的是能够发现那些被市场忽略的公司——在某个垄断性强且进入壁垒高的行业占有一定份额。然后再从这些筛选结果里找出市盈率低于整个行业平均水平的公司,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3.成长中保持合理价格

选股的最后一个要点,选择市盈率低于公司历史平均水平以及行业一般水平的股票。这一部分我们能看出,林奇在价值与成长性两者间是怎样找到平衡点的。

比较市盈率与盈利增长率(即peg)。

具有良好成长性的公司市盈率一般较高。一个有效的评估方法就是比较公司市盈率和盈利增长率。市盈率为历史盈利增长率一半则被认为是较有吸引力的,而这个比值高于2就不太妙了。

林奇调整了评估方法,除盈利增长率外,他还将股息生息率考虑在内。这个调整认可了股息对投资者所得利润的补偿价值。具体计算方法:用市盈率除以盈利增长率与股息生息率之和。调整后,比率高于1被排除,低于0.5较有吸引力。我们的选股也用到这个指针,以0.5为分界点。

盈利是否稳定持续?

历史盈利水平非常重要。股价不可能脱离盈利水平,所以盈利的增长方式能展示一个公司的稳定性与综合实力。最理想的状态是盈利能够持续的保持增长。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并不会用到任何盈利稳定性指针,但是我们在筛选时应收集每只股票七年的盈利资料。

林奇倾向投资于非成长行业内盈利适度高度增长(20%~25%)的公司。极度高速的盈利增长率是很难持续的,但公司若能持续性地保持高速增长,则股价上扬就在我们可接受的范围内了。高成长水平的公司及行业总会吸引大批投资者和竞争者的目光,前者会一窝蜂的哄抬股价,后者则会时不时地给公司经营环境找些麻烦。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找出每股盈利增长率不高于50%的公司。

4.规模对投资有何影响

现在我们集中考察市场资金和机构投资者是否对我们所选的股票感兴趣。

什么是机构持有水平?

林奇认为好的股票往往处于被华尔街忽视的地位。机构持有率越低,相关分析越少,该股票越值得我们关注。

公司规模多大?

小公司较大公司有更大的成长潜力。小公司更易扩张规模,而大公司扩张很有限。例如像星巴克斯那样的小公司与通用电气相比,前者规模增加一倍比后者远来得容易。

资产负债表状况?

合理的资产负债表反映了公司是在扩张还是陷入了困境。林奇对于公司的银行负债极其敏感,因为这些负债时刻有被银行收回的风险。小规模的公司与大规模公司相比,很难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因此常通过银行贷款。仔细阅读公司的财务报表,尤其是报表中的注释,有助于看出银行贷款的作用。我们最后一步是确定公司总负债与资产比是否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之所以用总负债这个指针,是因为这个资料包括了所有形式的负债,与行业水平相比较则是因为不同行业比率有所不同。通常较高资本密集度高和收益相对稳定的行业,负债率也较高。

5.其他要点每股净现金

林奇喜欢考察每股净现金水平,看其是否对股票价格有支撑作用,并以此考察公司的财务实力。每股净现金的计算方法:(现金和现金等价物—长期负债)/总股本。每股净现金反应了公司背后的资产,并且对那些处于困境的、即将转型或是资本运作的公司都是重要部分。

内部人员是否买这支股票

内部人员买入股票是个有利信号,尤其是这个信号在许多投资者间传播开来。然而内部人员卖出股票可能有很多原因,他们一般在感觉到这是个吸引人的投资时买入。

公司回购股票吗?

林奇尤其欣赏从那些期望进入其他领域的公司回购自己股票的公司。公司进入成熟期,资金流量超过需求时,就会考虑在市场上回购股票。这种回购行为为股票价格形成支撑点,而且通常发生在公司管理者感觉股票市场价格较低的时候。

股票选择要点

分析应集中于以下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

1.寻找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率和股息生息率来说较低的股票

——市盈率与盈利增长率和股息生息率相比较

2.寻找市盈率较历史水平低的股票

——市盈率与其历史水平相比较

3.寻找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股票

——市盈率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较?

4.研究公司的盈利模式,尤其是他们如何应对不景气时期

——盈利是否持续稳定?

5.寻找负债较低的公司,尤其是银行负债

——资产负债表是否良好?

6.每股净现金与股票价格高度相关

——现金运用恰当与否?

7.密切关注盈利增长率高于50%的公司

——回避热点行业的热点公司

8.小公司更值得关注,他们有更大的成长空间

——大公司成长缓慢,小公司有更高的成长速度

9.寻找被机构投资者持有率低以及市场跟踪少的股票。

——机构持有水平是多少?

10.内部人购买股票是个有利信号

——有内部人购进股票吗?

——公司是否在市场上回购股票

要点总结

金融及房地产行业公司排除在外

公司市盈率水平低于行业中值水平

市盈率水平低于过去五年平均水平

市盈率比上五年盈利增长率与五年股息生息率之和(股息调整后的PEG)小于或等于0.5%

五年期间每股盈利增长率低于50%

股票的机构持有率低于机构总体持有率的中值水平

最新一季度的负债与总资产比率低于同期该行业的中值水平。

☆林奇的成功秘诀

林奇每隔几个月就重新察看一下公司的经营状况。这种察看包括:翻阅最新的《价值线》杂志或者公司的季度报表,咨询公司的收益情况以及收益情况是否如预期的那样。这种察看还包括去商店里看一下公司的产品是否仍然具有吸引力以及是否有征兆表明公司的前景不错。有没有出现新的机会?特别对于那些快速增长型的公司而言,必须问自己公司保持收益增加的因素是什么。

一家成长型公司有三个发展阶段。创业期,这一时期公司解决了在基本业务方面遇到的困难;快速扩张期,这一时期它的产品打入了新的市场;成熟期,也叫做饱和期,这个时期公司要进一步扩张不太容易。每一个时期都要持续好几年的时间。第一个时期对于投资者来说风险最大,因为此时公司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第二个时期则最安全,并且也是最容易赚钱的时期,因为此时公司只是在简单地重复它成功的经验。第三个时期的风险和收益情况最不容易确定,因为公司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受到了限制,它必须找到新的方法才能不断增加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