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的楠楠性格外向,平时活泼好动,可是一到演出、比赛这样的关键时刻就“掉链子”,不是畏缩不前,就是放声大哭,气得爸爸整天骂她“没出息”。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俗话说:“三岁的孩子看到老。”它指的是孩子的性格在幼年期已经成型了。意大利儿童教育专家蒙特梭利在她的著作中也说道:“儿童的品格和品质,都不是我们的力量所形成的,而仅仅是儿童自己在3岁到6岁之间所进行的一系列长期而缓慢的活动的结果。”换句话说,孩子的性格在6岁之前已经雕刻成型了,这也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关注幼儿性格健康发展的首要理由。
21世纪的科技与经济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教育之强盛又是以幼儿教育为根基的。幼儿教育的使命就是培养出具有面对新世纪挑战的意志、信心、素质和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他们既要有智能,又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性格品质,这样才能承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的心理压力,以抵御迅速变化的社会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冲突。这就需要家长在孩子早期教育时就开始重视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集中体现。从幼儿心理和教育的理论角度来看,0~6岁是一个人一生中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段,是一生中最富有可塑性的阶段,也是人的智能和性格奠基最坚实的阶段。性格能够鲜明地显示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如对社会的责任心、诚实、正直等。
性格一旦形成便有着相对的稳定性。性格的初步形成是始于婴幼儿期,3岁的幼儿在性格上已有了明显的差异。儿童性格形成的起源是婴幼儿期的生活习惯。每个家长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育儿,使婴儿产生固定性反应,即形成了习惯,每个个别习惯统一起来作为一种素质存在,便构成了个体的性格特征。婴儿正是在家庭中,由生活习惯和固定的行为方式养成了最初的习性,以此构成了其性格组合中的最基本成分。正如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这一性格形成的起源可以看出早期教育对幼儿性格的形成起着制约和导向的重要作用。
父母该怎么办?
孩子的性格塑造的最佳期是在早期。由于孩子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对事物的态度,他的行为方式也没有发展起来,更没有定型,只有在后天的环境下,在成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孩子自己的实践活动和积极主动性,在他的先天素质的基础上才逐渐形成他们独有的性格。遗传因素为心理的发展提供自然基础和发展的可能性,但社会环境对性格有着决定作用。
孩子良好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包括情感环境、智育环境、德育环境、规律生活环境和美育环境。应该让孩子一出生就接受良好环境的熏陶,因为环境和时间的结合会像魔术师一样塑造人的性格。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环境的动物”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家庭的教育氛围和情绪,应经常保持在愉悦、平静一“最佳情绪线”上,这样,孩子的智力才能最活跃,身心最舒适,学习最用功,容易商量玩和学的事情。可以说,最佳情绪线是孩子进步的生命线。
科学地爱孩子。对孩子性格影响最早、最深、最强、最经常的因素是父母的爱。爱是非常强大的力量,足以调动孩子全部心理活动,决定他们的状况和倾向。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良好性格养成的起点。0~3岁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婴幼儿对最初的行为印象最深,反复几次以后便形成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稳固以后便成了性格。“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播下行为的种子,就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
早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应从吃、喝、拉、穿、睡、洗、说、问、礼貌、劳动、独立行为等小事抓起,一点一滴对孩子进行积极鼓励和严格要求。经过这样培养,一个孩子好的成长就成功了一半。要求孩子时,不允许的事一开始就不允许,孩子便没有痛苦和反复,如果等养成了坏习惯再去纠正,那么一百个坏行为养成的坏习惯就需要两百个好行为去纠正,必然事倍功半,并伴随痛苦和冲突。在孩子1岁左右,特别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父母和教育者的表率和榜样作用。孩子所亲近的人的理想、信念、追求、兴趣、举止、言谈、脾气、文化修养和为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性格,所以孩子很像是父母的“影子”。因此,家长千万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就像你家有一部“窃听器”、有一架“摄像机”,时刻在窥视着你,你的性格也将化为孩子的命运。家教,实际上是人生的传代。
六种优良性格品质
快乐活泼
活泼不只是好动,更不等于吵闹。活泼的孩子表现为:表情丰富,感知敏锐,口齿伶俐,双手能干,躯体活泼爱运动,思想活泼爱提问。
安静专注
安静的时候,孩子会静悄悄地一心做自己的事,如:静悄悄地下棋,悄悄地画画,静悄悄地读书、做手工,玩也要玩得专心。这种品格是小学、中学学习成功的保证。因为一个人如果一生中像屁股底下坐个陀螺一样静不下来的话,必将一事无成。
勇敢自信
不怕摔跤,不怕看病,不怕吃药,不怕打针,不怕小虫,不怕黑暗,不怕早起,不怕寒冷,不怕孤独,不怕陌生人。小孩的自信心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象好,他总觉得自己是个好孩子,聪明能干,妈妈喜欢我,爸爸表扬我,老师也说我不错。
爱劳动,关心人
勤劳表现为:爱劳动,爱做自己的事和家务劳动、制作活动,并且高高兴兴地做。孩子的善良主要表现为:关心家人和周围的人,有好东西有意大家分享。要培养孩子从小能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的美德,如看到爸爸满头大汗,会主动拿毛巾给爸爸擦汗等。
有独立性精神
这主要表现为:从小能自己一个人睡、坐、玩,能到邻居家串门,自己的事喜欢自己做等。
好奇心和有创造性
这主要表现为:对新奇的事爱看、爱听、爱摸、爱做、爱问、爱记、爱模仿又爱试验,爱走新路子,做事情喜欢独出心裁、与众不同,并且精益求精,不满意就重来,直到满意为止。另外,喜爱自己动手,想办法玩耍,想办法做玩具,做实验,搞小发明。
谁说我不会系鞋带
子虽小也有自尊卡卡已经四岁了,上了全托幼儿园。在幼儿园里什么事情都是卡卡自己动手做,是个独立自主的好孩子,一点也不娇气。但是,每当周末回家的时候,妈妈总是把卡卡当成一个小宝宝那样来照顾。每次吃饭的时候都是妈妈帮卡卡盛饭,早晨穿衣服的时候也是妈妈动手。每次妈妈这样帮卡卡拿东西的时候,卡卡就会对妈妈说:“老师告诉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要自己穿衣服。”
但是妈妈总是不以为然的。
一天,王阿姨到卡卡家做客,看到妈妈在帮卡卡系鞋带,就笑着对卡卡说:“卡卡,你真害羞啊,都四岁了还让妈妈系鞋带。”
卡卡撅着嘴不高兴的说:“谁说我不会系鞋带,是妈妈不让我自己动手做。”说完卡卡就生气的跑开了。
王阿姨和妈妈看着卡卡的背影说:“这孩子虽小,自尊心还挺强的……”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幼小的孩子也是有强烈的个人尊严感的,案例中卡卡的言行很真实的表现了孩子的这一重要心理,孩子从两岁开始,就已萌发自尊心,可是父母却对孩子的这一心理特征缺乏认知和了解,很多事情上表现出不尊重孩子的举动,总是帮助孩子做事,而不考虑孩子的建议,听一听孩子的想法。
其实,父母如果能够细心的观察孩子,就可以在生活的细节中发现孩子的这一特点。比如父母在处理一些日常事物的过程中,如果表现出有伤害孩子尊严,或是有维护孩子尊严的情况使,孩子都会有不同的反应。比如你把孩子当成大人一样来看待,让孩子参加大人们的家庭会议,尊重并听取孩子的意见时,你会发现孩子的表情是很庄重的,提出的建议也是有道理的;而如果你当着别人的面数落孩子,或揭孩子的短,你也会发现孩子是很伤心的,这种伤害比你平常批评或数落他的时候,所表现的伤害更加严重。
孩子的自尊也称自尊心,是一种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社会的尊重与爱护的心理。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从小尊重和培养孩子的自尊心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孩子正处在成长阶段,需要父母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得以健康成长,所以,父母必须要重视和爱护孩子的自尊心,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幼儿期是孩子自尊心的萌发期,孩子的自尊心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逐步增强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父母更多的关爱和耐心。要知道使他们失去自尊很容易,但是一旦失去将很是难以弥补的,因此合理保护的孩子自尊心对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该怎么办?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还小,所以觉得孩子没有自尊心,有时候一句话、一种教育习惯,或是一个简单的眼神等,都会不经意的伤害到孩子的自尊。更不要说,当父母心情不好时,一声怒吼,一句脏话,一个巴掌……更是带给孩子严重的伤害。也许你现在体会不到,可是想想你童年时的经历,你可能就会明白父母的过激言行带给孩子的伤害程度。更可怕的是,这种伤害会在孩子的心灵中潜伏下来,当伤害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会如火山爆发般发泄出来,反过来伤害到亲子关系。翻开报纸,这样的案例已经不胜枚举了。为人父母要善于尊重孩子,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瞧不起孩子。千万不要用居高临下的不尊重口吻对孩子发号施令。要知道今日你以不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将来孩子很可能有样学样,以同样的态度“回报”年迈的父母。
不要简单责骂孩子。就算孩子的言行真的错了,也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用激励性的、坦诚的批评方式,和风细雨的引导孩子主动认识自己的错误。比如,孩子故意把妈妈的东西藏起来,妈妈可以这样对他说:“宝宝这样做妈妈不高兴,因为这件东西对妈妈很重要。妈妈相信宝宝会还给妈妈的。”
不要强迫孩子立即服从你。孩子也有自己的思维和判能力,在他没有真正接受你的意见时是不会立即表现出服从的,即便他接受了你的意见,在付诸行动前也有一个合理的心理准备过程。不仅孩子,大人更是如此。因此,在要求孩子服从你的安排前,首先应给孩子讲清你的意图和态度,使他明白这是非做不可的事,然后明确告诉孩子几分钟后希望看到他的行动。
不要定孩子不能理解的规矩。用超出孩子理解能力的规矩压制孩子,会让孩子丧失尊严感,而同时出现诸如沮丧、惶惑、不安、畏惧等不良情绪,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不要动用教条式的、引发孩子罪恶感的管教方式。一些父母性情直率、脾气急躁,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一旦孩子不如己意,会立即翻脸,大声呵斥,哪怕前一分钟还是笑呵呵的。如果孩子没有马上明确表现出悔过的言行,或者胆敢顶嘴辩解,他们的火气会迅速上升,更是口不择言,比如,指着孩子咬牙切齿地说:“你这个笨猪!”“我白养你了!”“你真让我失望!”“给我滚!”……这些不理智的恶语对于单纯的孩子来说无异于泰山压顶一般,使他们产生对于自己的过低评价,诸如“我很笨”,“我不讨人喜欢”,“我什么事都做不好”等等,这些情绪逐渐累积下来,形成无形的心理压力,重压之下的孩子又怎么能够养成开朗活泼、大方自信的良好性格呢?
因此,父母千万要摒弃生活中教养孩子的错误方式,要学会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和创造性,努力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孩子的自尊是从四岁左右开始出现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小学和初中阶段,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有了较大的发展,孩子的自尊也随之发展。那么孩子的自尊心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要求他人尊重自己
进入学前时期的儿童,已经具有了半幼稚、半独立、半依赖的特点,内心世界也开始丰富起来,并有了我是大人的感觉。所以,他们不但急切地要求了解自己,并懂得通过了解别人来认识自己,尤其是希望家长及老师能理解、尊重自己。
是关注自己的形象
处于学前时期的儿童,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貌形象,期望多了解自己,非常注重自己言行举止,喜欢受到他人的好评。
是渴望表现自己
他们总是期望有机会去表现自我,希望通过这种途径来得到自我的心理满足和求得一定的地位。
3.不要拿走我的布娃娃
心孩子得了恋物癖4年前过小美生日的时候外婆送她一个漂亮的布娃娃,从那时候起,小美每天晚上睡觉都要抱着布娃娃,平时在家吃饭、看电视都要跟她的布娃娃粘在一块儿。现在,小美已经9岁,读小学二年级了,外婆送的布娃娃已经越来越旧、越来越烂,可小美依然不肯离手。
有一次,小美的妈妈把布娃娃拿出去清洗,小美回家后找不到她的布娃娃就大哭起来,没办法妈妈只好把洗干净的布娃娃拿给小美,但是小美看到洗干净的布娃娃也哭个不停,非要原来那个脏样子的娃娃,妈妈怎么哄也不行。直到妈妈布娃娃恢复了原来的脏样子,小美才又开心的抱着布娃娃吃饭、睡觉。小美的这个习惯让妈妈感觉到很烦恼,但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巧儿为什么会这样,根据她的症状,我们可以断定,巧儿患上了“恋物癖”,“恋物癖”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不良的心理行为,极可能是心理过度焦虑的一种外在表现,这种表现,可能来自某次父母没有觉察的、对孩子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中。另外还有可能存在以下这几方面的原因:
孩子渴望与父母有更多亲密交往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他们就会转移依赖对象,甚至转移到具体的物品之上。
孩子被过度保护起来,缺乏社会交往,孩子们渴望有自己的小伙伴,与他们一起玩游戏、交朋友,但被禁闭在家中的孩子缺乏朋友,内心非常孤独,所以在情感无处寄托的情况下,就会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一些物体上,如枕头、布娃娃、毛巾、玩具等。
还有的孩子天生比较腼腆、害羞,不够活泼、开朗,惧怕与人交往,因此在一些温暖的物品身上,他们找到了情感的寄托。因为这些物品不会伤害他们,让他们安全、放心。
儿童的“恋物癖”开了某样陪伴惯了的东西便忐忑不安的行为,大都是因为安全感匮乏引起的。跟据有关专家研究,以前有此症状的儿童在注重亲子关系的中国比例很小。但近几年随着白领阶层教子模式的日益西化,幼儿生活中教育的比重超出了亲情的互动式享受,有“恋物癖”的儿童越来越多。专家分析,这是一种轻微的孤独症的表现,容易培养出敏感退缩、忧郁脆弱的人格特征。
说到底,儿童“恋物瘾”就是一种轻微孤独症的表现,容易培养出敏感退缩、忧郁脆弱的人格特征。这些幼儿容易出现在:住房条件宽裕,自1岁起就开始在儿童卧室里单独入睡的家庭;父母工作繁忙,孩子由严肃的全职保姆一手带大的家庭;虽然表面上注重孩子的早期开发,但生活中却认为孩子嬉戏玩闹是“浪费时间”的家庭;孩子与暴力动画相伴成长,与电视长期为伍的家庭……
父母该怎么办?
多拥抱孩子,经常性的拥抱会带给孩子安全感。平时多拥抱孩子,多拍抚孩子的背部和头顶,以解其“皮肤饥饿”。注意拥抱和拍抚不是奖赏,不要等孩子画得一幅好画或弹出第一首钢琴曲时再去拥抱他。拥抱应该是日常的、无条件的,就算孩子做错了事感到不安,也可以拥抱他,后者更多的是在两代人之间找到一种无声的和解方式。经常性的拥抱给孩子这样的暗示:我在你身边;我爱你;别怕,有我呢;失败了不要紧;你很安全……经常与父母拥抱的孩子,绝不会将小包被或玩具熊当作他的“精神保险带”。
就算让孩子独处一室,也要进行睡前安抚工作。所以的孩子都在本能上畏惧噩梦和黑暗,所以硬性将孩子与父母分开,对孩子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很多幼儿就是在入睡前的害怕不安中染上“恋物瘾”的,如果父母在孩子独睡前陪伴孩子,唱催眠曲或读一两个美妙的童话,开亮一盏小灯,等孩子睡着再离开,就比较容易使其对襁褓包被之类物体“脱瘾”。
准备好可替代的“迁移载体”。据调查,九成以上恋物儿童会被小包被、抱枕、绒布熊、用惯的浴巾之类“上瘾”。做妈妈的在选购这些幼儿用品时,就要有意识地备下几个“迁移载体”,让孩子无法对其中的某样东西“专情”。如果一开始就备下两三条小包被、一个绒布熊家庭(包括绒布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小绒布熊和它的表弟们),让孩子选择使用的话,孩子恐怕就会领悟到:这是无生命的物质,而不是有感情能交流的人。
如果孩子已经有了“恋物癖”的不良心理行为,大人该怎么办呢?
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家庭中积极营建宽松、民主、快乐的家庭氛围,这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不至于产生恋物癖。
设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如果孩子已患有较严重的恋物癖,大人可以首先向孩子表明自己对他所依恋对象的认可和接受,然后,在此基础上,大人才可以巧妙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另外,要开导孩子,让孩子诉说自己的心声,然后根据孩子的倾诉,合理的给予孩子引导,改变粗线条的教养方式,给孩子更多的细心关爱,帮助孩子逐渐抛弃恋物癖。
满足孩子社会交往的需求。创造条件,让孩子多与其他人交往。如果孩子不能放弃依赖物的主要原因是渴望与父母或与其他人的亲密交往,家庭应该不管工作多忙,也一定要抽出时间陪孩子,也一定要鼓励孩子跟别人交往,当孩子投入到新鲜、生动的、充满友情和爱的环境中时,孩子就会逐渐远离他们所依恋的物品了。
向医生求助。如果大人实在无力改变孩子的这一癖好,可以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以便及时矫正。
一旦孩子开始长期对一件玩具或物品爱不释手、形影不离时,父母需要一定的重视,但不要大惊小怪,要仔细分析情况,比如这种癖好对孩子平时的生活、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性格的健康发展有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没有不良影响,不必太担忧。一般这样的孩子可能是缺乏一定的安全感,但并不一定是病态的,有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逝,有的只是需要时间长一点。
对有此倾向的孩子,家长要增加感情投入。一般来说,小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是不大稳定的,很容易转移,只要循循善诱,完全可以纠正。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类似的物件,丰富孩子玩耍的对象,扩展孩子的视野,诱导孩子把注意力和兴趣对象朝着更为广泛的方向发展。孩子特别喜欢的东西,如果不是有害的,一般不要采取粗暴的态度和强制的方式,因为那样会给孩子一种“暗示”,促使其和家长“较劲”,结果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