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14498400000040

第40章 体露金风感受大自然

高原陆地,不生莲花,

卑湿污泥,乃生此花。

——大惠普觉禅师

僧问云门禅师:“树凋叶落时如何?”

云门云:“体露金风。”

僧徒问云门禅师:“秋风吹而树叶凋落时会怎么样?”云门禅师回答说:“只不过是让它把身体露在大自然的金风中,经过风霜雨雪而已。”这一问一答间的禅机暂且不说,但其洒脱之风却是扑面而来。

适时,秋风微寒,木叶渐落。墙头路边,野草摇摆;岸边田垅,雏菊幽香,或许,还会有秋雨缠绵往复……你若能于此时,“体露金风”,那么,这微风、这木叶、这秋草、这野菊,包括这连绵的雨,于你,都是亲切无比的,其内在节奏似乎都能契合你体内的某种节奏,从而使你与这自然达成一种和谐的共鸣。

所以,古人说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人之心、肝、脾、肺、肾五脏器与四季之化密切相关,原因便在此。

古人生活,从自然之变,顺节气之迁。无论是花时轻寒,抑或是暑气荷风,都是生活中的喜与悦,都是生活的一种亲。也因此,史上开国之人,英雄豪杰俱是“体露金风”者。他们屏心静气,用所有的神经末梢去感知大自然的刺激,从而体悟历史的命运、时代的气息。

但今人生活却已大异于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似乎不需要再看大自然的“脸色”了。我们把整座城市建在一个大水泥盘子上。上面耸立着住人的水泥楼房。我们住在有冷暖温度调节的空调房里,肌体早已忘记了冷与热的刺激。水泥楼房之间又有水泥公路,外出有带轮子的各种各样的汽车。如果你愿意,你甚至可以常年累月不沾大自然的泥土地。

我们可以不喝天然水,喝蒸馏水、饮料;不吸天然空气,依赖封闭自循环空调机;不用自然光,依赖人工照明。即使长时间与自然隔绝,我们照样可以得舒适。恒温、恒湿、恒照的人工环境已经比自然环境更能让我们适应了。

但是,这真的是我们一直想要的生活吗?在这样灰色的水泥城市里,各种各样的“文明病”产生了:失眠、抑郁、过劳死……每天充斥着各大媒体的版面,刺激着我们早已脆弱不堪的神经。文明本是生于人对自然的感受,曾几何,文明成了隔绝人与自然的利器?

当洗澡水都不能用手试温度,而必须要用温度计来量时,这是对文明的一个绝妙反讽。

当你被文明的车轮带着不断前行的时候,当你的心里久缺感动的力量的时候,当你的心被烦恼缠绕难脱的时候,想一想,你有多久没有沉静地看过天上的星星了。

银行账户里的那些数字、有着空调的水泥盒子、各种各样的食物、好看的衣服和鞋子……这些真的能够带给我们快乐吗?这些真的能够安慰我们那颗在物欲中沉沦的心灵吗?那些身无长物的隐士之所以会感到快乐,是因为他们真正地感受到了心灵在大自然的歌唱声。

去感受一下大自然吧,体会一下人类久违的亲切。当你漫步自然中,看着摇曳的树叶,闻着不知名的花香,屏住呼吸感觉着身边空气的流动,你的心里是否有一种莫名的亲切在涌动?

“树凋叶落时如何?”“惟体露金风尔。”《旧约·创世纪》里,方舟里的生物凭着鸽子衔来的一片橄榄叶而得知洪水已退的信息,从而开始******。这样看来,不管文化背景如何,新世界都应该从“体露金风”开始的。

又读到长少景岑招贤禅师与首座的对答,更觉大自然的美不胜数:

景岑招贤禅师一日游山,归至门首,首座问:“和尚什么处去来?”

沙云:“游山来。”

首座云:“到什么处来?”

沙云:“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来。”

首座云:“大似春意也?”

沙云:“也胜秋露滴芙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