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14498400000029

第29章 先把你的杯子空掉

太古清音发指端,月当松顶夜堂寒,

悲风流水多呜咽,不听希声不用弹。

——雪窦重显

有一天,一位在大学里教授禅学的教授来请教南隐禅师,什么是禅。

南隐禅师以茶相待。他将水注入来宾的杯中。杯子满了,南隐禅师好像没有发觉,他继续往杯子里注水。

望着茶水溢出杯来,满桌都是,教授忙用纸巾拭水,并对南隐禅师说:“杯子满了,茶水已经漫出来了,禅师不要再倒了。”

南隐禅师停下来。

“你就像这杯子,”他微笑着说:“你的头脑里装满了你对禅的看法和想法,却来问我。如果你想让我说如何是禅,你得先把自己的杯子空出来啊。”

其实,禅宗的全部奥妙就在于“把自己的杯子倒空”这句四两拨千斤的大实话上。我们面前的杯子常常是满溢的,怎能斟入更多的茶呢?这不能不是一桩遗憾。容易满足是人性中的弱点,是隐秘的硬伤,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可我们常常蒙在鼓里,身在庐山中。

谁也不会对倒空的杯子说上一个“不”字,正如谁也不会对博学者生疏于禅宗任意指责、大加鞭笞一样。人们可以原谅博学者寡闻的一面,却不会原谅博学者满溢的一面。

“斟满你的杯子”比“倒空你的杯子”容易得多。不是么,博学者将自己的嘴巴贴上封条,一言不发或者说出“我不会”、“我弄不明白”、“禅宗怎么这么博大精深呢”之类的肺腑之言比“是这样”、“对,我明白”、“我很早就知道了”之类引以骄傲的插话要困难得多。

不倒空你的杯子,怎能盛下新茶呢?遗憾的是,这一浅显直白的道理,许多人并不明白。

在对待知识的求索上,只有倒空杯子中的自满和固执,不耻下问,谦虚好学,我们才能掌握真才实学,站在时代的前列,做勇于探索的弄潮儿。在对待友情上,只有倒空杯子中的狭隘和索取,装上宽容和真诚,才能守住那一份真情,彼此间的友谊方能牢不可破。在对待生活上,只有倒空杯子中的偏见和自私,生活才能处处充满阳光,把真善美永远留在你的身边。

吴稼祥先生的《一杯沧海》一书的背面也写道:每个人都是一只杯子,但杯子的大小不同,有的杯子装得下一片汪洋,有的杯子装不下自己的痛苦;每个人都是一只杯子,但里面盛的东西不一样,有的杯子里盛的是大块文章,有的杯子里盛的是小肚鸡肠。因此,生命正是一只形而上的杯子,舍不得适时倒空它的人,品尝不到不串味的醇正的生活美酒。当这个空间增大后,不仅能使其的可用空间扩大,而且能减少外间的负担。这样的杯子是人们向往的,但在这纷纷扰扰的城市里,又有谁能够义无返顾的清空呢?世人只想让它“充实”,殊不知,满招损谦受益!

只有一无所有,才会真正拥有。倒空你的杯子,让人生作别样想,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