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古墓疑云
14497400000024

第24章 外国卷(8)

永不磨灭的特洛伊

公元前8世纪盲人荷马利用一大堆从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创作了《伊利亚特》、《奥德赛》两部史诗,向人们描述了发生在公元前13世纪的那场战争和希腊英雄们的命运。

《伊利亚特》中讲述了希腊联军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战争的起因是众女神为了争夺谁是最美丽的女神而请来了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来裁决,帕里斯把金苹果送给他认为是最美丽的女神。

帕里斯在女神们的选美大会上把金苹果判给了爱神阿芙罗狄蒂,使她当选为最美丽的女神,而女神则答应帕里斯会把人间最美丽的女子海伦送给他为妻。

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利用在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家做客的机会,诱拐了斯巴达王的娇妻海伦。帕里斯把海伦带回了特洛伊,战争因此而起。

墨涅拉俄斯的兄弟、迈锡尼王阿伽门农从希腊各地召集阿该亚人,其中包括弥尔米顿国王阿喀琉斯、伊大卡国王奥德赛以及派斯吉王涅斯托,决心为墨涅拉俄斯和他的家族受到的侮辱复仇。希腊联军庞大的船队穿越爱琴海,前去小亚细亚攻打特洛伊,而奥林匹亚的诸神们也不甘寂寞,各择一方助战。特洛伊国普里阿摩斯凭借坚固的城池奋力抵抗,希腊联军攻打9年,仍无所获。

在《伊利亚特》中最后以残酷的战斗场面结尾。这场战斗发生在特洛伊城外,在希腊勇将阿喀琉斯和特洛伊主将赫克托耳之间交锋。阿喀琉斯由于好友帕特洛克罗斯为赫克托耳所杀而非常愤怒,大开杀戒,杀了许多特洛伊人,赫克托耳非常恐惧。他们围绕特洛伊城跑了三圈,最后阿喀琉斯用沉重的铜矛刺死了赫克托耳,特洛伊城一片悲哀。年迈的国王普里阿摩斯跪在阿喀琉斯面前,赎回了爱子赫克托耳的遗体,失败的阴影笼罩着特洛伊。

另一部史诗《奥德赛》讲述了希腊英雄奥德赛在特洛伊战争后,在外飘泊了十年,终于历尽艰辛回到家园的故事。

荷马在《奥德赛》中经常回溯特洛伊时期的事,其中有关特洛伊战争的结局是这样描述的:在围城的第十年,奥德赛设计了木马计。希腊联军烧毁了营帐,坐船佯装撤退回国,但在岸边留下一匹巨大的木马,里面隐藏着希腊战士。毫无防备之心的特洛伊人把木马当做战利品运进城去。

为了让木马通过城门,他们还拆除了一部分城墙。当夜晚来临时,希腊战士跳出木马,与返回的希腊军队里应外合,终于攻破了特洛伊城,普里阿摩斯和他的子民们在劫难逃,特洛伊城亦被付之一炬。

特洛伊战争结束了,但是关于其历史真实性的争议却延续了3000年。在古代,人们对荷马史诗深信不疑,认为那是希腊人早期的一段历史;阿喀琉斯、阿伽门农确有其人,他们是古希腊文化中的英雄,而特洛伊是希腊人取得辉煌胜利的一个地方。

据说亚历山大在公元前334年攻打波斯人时,曾在特洛伊作短暂停顿,并向帮助希腊人战胜特洛伊人的神像献祭。后来的罗马人对荷马史诗的真实性的信念依然没有动摇,他们称特洛伊为伊尔昂,并在小亚细亚北部被认为是古特洛伊的所在地兴建了一个叫做新特洛伊的城市。

但到了18、19世纪,特洛伊和特洛伊战争的真实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怀疑,它们被看成是模糊不清的神话或传奇,学者们甚至怀疑有没有荷马这个人。他们推测荷马史诗并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许多位诗人的共同之作。在漫长的岁月中,诗人们不断地加工润饰,并系统地记录下来,以故事的形式代代相传。

1822年以前,这个看法还十分流行,但正是这一年,考古史上的传奇人物施里曼在德国北部梅克伦堡的一个牧师家庭出生了。他将推翻当时的权威之说,向人们再现爱琴文明的辉煌。受家庭的影响,施里曼从小就对古代历史有浓厚的兴趣。1829年的圣诞夜,7岁的施里曼得到父亲赠送的一本插图故事书《伊利亚特》,关于特洛伊战争的美丽的神话传说深深地使他着迷。

后来他在自传中写道,在童年的理想中,“能够想象的快乐”莫过于和一位志同道合的伴侣“在发掘远古的遗迹中度过一生了。”

施里曼由于家境贫寒,14岁就开始当学徒,后来还当过水手、银行信差、商行的办事员和商务代理人,到过俄国、美国等地。由于聪明能干,有非凡的语言天赋,他不仅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发财致富,而且还掌握了15种语言,能阅读他所钟爱的荷马史诗的原著。

施里曼熟记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的诗句,对它们的真实性深信不疑。他相信,荷马讲述的是真实的历史,通过考古发掘能够找到荷马史诗中的城市遗址和英雄们的坟墓。

19世纪60年代,施里曼经商已经腰缠万贯,他想发掘荷马史诗中记载的城市的愿望也更加迫切。

1868年,他来到希腊和小亚细亚,第一次踏上荷马史诗中的这片土地。他兴奋不已,这里的一切都使他想起荷马史诗中的诗句,他在伊大卡岛参观时写道:“每座山,每块石,每条河,每一个橄榄园都使我想起荷马。我发现我猛地一跃,飞越了几百年,进入具有古希腊骑士风格的闪光年代。”

他想找到证据验证荷马史诗的准确性,决定不再经商,要尽他最大的努力去发现荷马史诗中的传奇城市。他在书中写道:“的确,我需要钱,但是,钱这东西只能作为我实现一生伟大理想的工具。”

1869年,施里曼与他的俄国妻子离了婚。已经47岁的施里曼如此醉心于古希腊的文化和历史,以至于认为只有希腊女人才适合做自己的妻子。他请朋友为他介绍,并强调“她必须对荷马充满热情”。

很快地,施里曼便如愿以偿,娶了17岁的希腊姑娘索菲亚为伴侣。虽然两人年龄悬殊很大,但志趣相投,婚姻十分美满。新婚后的不久,施里曼就携带妻子动身前往土耳其,去寻找传说中的特洛伊古城,实现童年的梦想。

特洛伊究竟在哪里呢?根据荷马史诗的记载,人们只能推测出它大致的位置是在小亚细亚西北部沿岸一带,靠近达达尼尔海峡附近。

在施里曼之前,许多人曾在这一带找寻过这个传说中的城堡,但踏遍青山却一无所获。施里曼手捧荷马史诗,重点在土耳其西北部的布纳尔巴希村和希萨尔雷克山进行考察,许多人认为布纳尔巴希村有冷热二泉存在,村后的小山像是城堡的所在地,也就是特洛伊故址的所在地。

但施里曼把这个地方的环境与荷马史诗中的描述进行对比后,很快排除了这个可能性。因为布纳尔巴希村远离海岸,而据荷马描述,希腊联军驻地离特洛伊不会太远,希腊人甚至能听到特洛伊城中的长笛声。而且,当年阿喀琉斯追击赫克托耳时曾绕城三周,若城堡是建在村后的山冈上,这一切根本不可能发生。

他认定,希萨尔雷克山的可能性更大,它虽然没有冷热二泉,但离海近,地形更符合荷马的描述,而且,它附近有一座城市的遗迹,这个城市被学者认为就是罗马人所建的城市新特洛伊城。他相信,荷马的特洛伊就在希萨尔雷克山下。施里曼这种“按图索骥”迷信荷马的做法在当时被传为笑柄。

在千方百计才取得土耳其政府的挖掘许可证之后,施里曼于1871年正式在希萨尔雷克山动工挖掘。

这位对荷马史诗抱有热情浪漫想象的考古爱好者,当时的挖掘方法有些鲁莽。他不像专业考古学家那样小心翼翼地对遗址进行挖掘,而是雇佣了100多位民工,命令他们尽量挖宽挖深,从小山的这一端挖到那一端,挖出了一道130英尺长的坑道,有人讽刺道:“他简直是在挖苏伊士运河,哪里像是在考古现场挖掘。”但施里曼不管这些,一心只想着尽快找到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

使施里曼大感意外的是,他发现了埋在山丘下的一大片城市。一层一层的废墟一个压着一个,每一层代表着一个城市,各层之间又有多层泥土相隔。有几层有灰烬存在,表明城市曾被火焚烧过。但施里曼对上面的几层不感兴趣,他认为真正的特洛伊,即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应该是最下面或靠近最下面的地层。他大刀阔斧地掘毁了上面的几层,许多有价值的遗址就这样消失了,当时许多学者对这种无法挽回的损失大为痛心,斥责施里曼是“特洛伊的第二个破坏者”。

最初的发掘使施里曼感到失望和困惑,一挖到底的结果表明,在荷马描绘的特洛伊之前,还有更早的居民居住在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的文物出土,大多数是石器和陶器,陶器中大多数是单色陶瓶,造型很独特,有人面形的,女人形的,瓶身上捏塑出手和胸部,瓶颈上有眼耳鼻眉。施里曼心里充满了疑惑,荷马史诗中那些闪光的金属在哪里?他把所挖掘出的城市遗址命名为特洛伊Ⅰ,于是他继续寻找真正的特洛伊。

到了1873年,荷马终于没有使施里曼失望。民工们在接近小丘遗址的底层挖出了一条5米多宽的石铺路面,施里曼断定,这条街道的尽头一定有一座大型建筑物的遗址。他马上加派人手,沿街掘进。

街面上覆盖着一层2.5—3米厚的灰烬,在黄、红、黑色的木灰中掺杂着烧透了的砖石碎片。施里曼确信,他终于找到了那座被希腊联军焚毁的城堡。

同年5月,一大栋建筑物的遗址展现在施里曼眼前,虽然这座建筑物并没有预想中的豪华,但施里曼毫不迟疑地认定,他已经找到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宫殿。

他向全世界宣告了他的发现,但遭到的是一片指责和怀疑。既然普里阿摩斯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还有待考证,施里曼凭什么确定他发现的就是普里阿摩斯的宫殿呢?

学者们的口诛笔伐使得狂喜的施里曼大为泄气,他拿不出任何的证据来证实他的发现。几年的挖掘使得他疲惫不堪,一度决定打退堂鼓。也许,荷马的特洛伊压根儿就不存在。

但是,幸运之神没有抛弃施里曼。就在他决定打道回府的前一天,即1873年6月14日,施里曼在“普里阿摩斯宫殿”的一堵围墙下,无意中见到了期盼已久的金属的闪光。他抑制住内心的狂喜,不动声色地叫索菲亚遣散了民工。

他不想让民工把发现黄金的事上报给土耳其政府,因为根据许可证的要求,发掘者应将所发现文物的一半上缴给土耳其政府。而施里曼决心把找到的文物上缴给希腊政府,他已把希腊看成了他的家。

民工一走,施里曼就开始在那堵随时都要倒塌的墙下拼命地挖金子,一件又一件的宝贝从他的手中递到了索菲亚的手中……

施里曼后来回忆道:“这需要很大力气,还会碰到极大的危险,因为这座堡垒的墙——我必须在墙下发掘,随时都会倒塌在我身上。但是看到这么多的器物,每一件对考古学家都是无价之宝,使我顾不上危险,也想不到危险。”据说索菲亚用她的红披肩,把这里的宝藏偷运到他们俩人居住的小屋里。

挖掘出的宝物相当丰富,有各种金银器皿、黄金饰物和青铜制的匕首、箭和斧子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顶华丽的金冠。金冠一大一小,大的那顶是由16000多块金箔缀连而成,冠冕上悬吊着74根短链子和16根长链子,冕顶是由小环重叠圆环和刀叶形金片组成。小的那顶形似大金冠,只是链子吊在狭窄的金叶带上,侧边的链子较短,只能遮住双鬓。施里曼把小金冠戴到妻子头上,恍如看到了当年的海伦。

施里曼家族成功地把这批宝藏运出了土耳其,由在希腊的索菲亚的亲戚藏在花园和货棚里。1874年,施里曼向世人公布了“普里阿摩斯宝藏”的发现。

人们这才相信,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城并非虚幻的传说。宝藏的发现也给施里曼带来了麻烦,土耳其政府极其愤怒地要求施里曼归还宝藏,而希腊政府也在土耳其人的压力下拒绝接受这批宝藏。最后,施里曼把它们送到德国,存放在柏林的一家国立博物馆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艺术珍宝被统统打包藏进了地下碉堡,以防不测。俄、美军队占领德国后,在混乱的局势中许多珍宝不翼而飞,特洛伊黄金宝藏从此不知下落,1993年,德国政府宣布,施里曼所发现的宝藏在大战后转移到了莫斯科。

由于土耳其、希腊、德国和俄国在这批宝藏的所有权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普里阿摩斯宝藏”直至1996年才在莫斯科展出,这是宝藏出土后的首次公开亮相。至于这批宝藏的所有权归属,仍处在谈判之中。

但是,施里曼发掘的这层废墟并不是特洛伊古城的遗址。这层遗址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2200年,比传说中的特洛伊战争要早1000年;那顶皇冠也并非海伦当年的饰物,而是公元前2300年另一位公主的皇冠。

施里曼以后还主持了几次对特洛伊的挖掘,但直至1890年病逝时也不知道自己发现的是另一种完全不为人所知的、比荷马所说的特洛伊还要古老得多的文明。

1932—1938年,美国考古学家卡尔·布勒根率领的一支考古勘察队利用当时最先进的考古手段,再次对希萨尔雷克山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细致的考古发掘。这次考察获得了大量新的材料,对于遗址的年代更加确定,据此,学者们把全部城市历史分为30个年代段。

1988年,一支由德、美考古学家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对希萨尔雷克山进行了新的考古发掘,他们找到了可能作为这小山顶四周的防卫边界的遗迹——一条10英尺宽的壕沟。这条壕沟已深挖到底岩,包围着一大片区域,这暗示着该遗址上的一些早期城市可能有考古学家所估计的5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