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立即表示赞同,给自己一段时间,表现出你的谨慎和细致,然后给别人进一步表明意见的机会,让他们说服你,这样你的赞同就会显得更具价值。
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人,都要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奉承,你可以把它看作是对未来的一笔投资。哪怕是别的部门的领导,或者是你所厌恶的人,也应该对他们的长处加以赞赏,这一样会给你带来回报。
奉承不光是说好话,而是说好听的话,问候、商量、关心、敬重的口吻同样是奉承。
如果你不相信对方,认为对方不值得赞美,就不必去赞美,虚伪的赞美会使自己隐入无法摆脱的困境,而对方也会觉得你在嘲讽而不是奉承。
赞美别人,仿佛用一支火把照亮别人的生活,也照亮自己的心田,有助于发扬被赞美者的美德和推动彼此友谊和谐地发展,还可以消除人际间的龃龉和怨恨。赞美是一件好事,但绝不是一件易事。赞美别人时如不审时度势,不掌握一定的赞美技巧,即使你是真诚的,也会变好事为坏事。所以,开口前我们一定要掌握以下技巧。
因人而异。人的素质有高低之分,年龄有长幼之别,因人而异,突出个性,有特点的赞美比一般化的赞美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老年人总希望别人不忘记他“想当年”的业绩与雄风,同其交谈时,可多称赞他引为自豪的过去;对年轻人不妨语气稍为夸张地赞扬他的创造才能和开拓精神,并举出几点实例证明他的确能够前程似锦;对于经商的人,可称赞他头脑灵活,生财有道;对于有地位的干部,可称赞他为国为民,廉洁清正;对于知识分子,可称赞他知识渊博、宁静淡泊……,当然这一切要依据事实,切不可虚夸。
情真意切。虽然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但并非任何赞美都能使对方高兴。能引起对方好感的只能是那些基于事实、发自内心的赞美。相反,你若无根无据、虚情假意地赞美别人,他不仅会感到莫名其妙,更会觉得你油嘴滑舌、诡诈虚伪。例如,当你见到一位其貌不扬的小姐,却偏要对她说:“你真是美极了。”对方立刻就会认定你所说的是虚伪之极的违心之言。但如果你着眼于她的服饰、谈吐、举止,发现她这些方面的出众之处并真诚地赞美,她一定会高兴地接受。真诚的赞美不但会使被赞美者产生心理上的愉悦,还可以使你经常发现别人的优点,从而使自己对人生持有乐观、欣赏的态度。
详实具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非常显著成绩的时侯并不多见。因此,交往中应从具体的事件入手,善于发现别人哪怕是最微小的长处,并不失时机地予以赞美。赞美用语愈详实具体,说明你对对方愈了解,对他的长处和成绩愈看重。让对方感到你的真挚、亲切和可信,你们之间的人际距离就会越来越近。如果你只是含糊其辞地赞美对方,说一些“你工作得非常出色”或者“你是一位卓越的领导”等空泛飘浮的话语,不能引起对方的猜度,甚至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信任危机。
合乎时宜。赞美的效果在于相机行事、适可而止,真正做到“美酒饮到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当别人计划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时,开头的赞扬能激励他下决心做出成绩,中间的赞扬有益于对方再接再厉,结尾的赞扬则可以肯定成绩,指出进一步的努力方向,从而达到“赞扬一个,激励一批”的效果。
雪中送炭。俗话说:“患难见真情”,最需要赞美的不是那些早已功成名就的人,而是那些因被埋没而产生自卑感或身处逆境的人。他们平时很难听一声赞美的话语,一旦被人当众真诚地赞美,便有可能振作精神,大展宏图。因此,最有实效的赞美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此外,赞美并不一定总用一些固定的词语,例如,见人便说“好……”。有时,投以赞许的目光、做一个夸奖的手势、送一个友好的微笑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我们目睹一个经常赞扬子女的母亲是如何创造出一个完满快乐的家庭、一个经常赞扬学生的老师是如何使一个班集体团结友爱天天向上、一个经常赞扬下属的领导者是如何把他的机构管理成和谐向上的集体时,我们也许就会由衷地接受和学会人际间充满真诚和善意的赞美。
善于赞扬,“化骨绵掌”粉碎尴尬
一位劳模售票员在谈自己的工作体验时,有一个特点,她常常无意识地点明是男乘客还是女乘客,其实细究下来这个做法不是偶然的。请看以下片断:
一次,一位乘客带着一个已经超高的小孩子上车,她说:“您的孩子够高了,该买票了。”乘客不解地说:“这孩子还没上学呢,就买票呀?”她当时用幽默的语言对该乘客说:“您的孩子还没上学就长这么高,发育这么好,您不高兴吗?”她这么一说,乘客便高兴地又买了一张票。
还有一次,她在车上报完站台后,坐在座位的一位男同志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了抱孩子的女乘客,这人一坐下来就忙着哄孩子,连声谢谢都没有说,让座的男乘客脸上顿时有点儿不高兴,斜着眼看着她。看到这场面,售票员连忙对着小孩说道:“小朋友,快谢谢叔叔,人这么多,叔叔这么累还给你让座,你说叔叔人多好啊!”抱小孩的女乘客这时才猛然一惊,似乎明白了什么,忙对让座的男士说:“谢谢您,实在对不起,孩子一哭,我真不知怎么好了,真太感谢您了。”男乘客脸上有了笑容,忙说:“不客气。”
单就与戴高帽密切相关的虚荣心来讲,男女是有一定差异的。男人要面子好虚荣,多表现在追逐功名、显示能力、展示个性以显潇洒和能人之形象方面,而女人则表现在对容貌、衣着的刻意追求或身边伴有白马王子以示魅力方面;男人要面子,好虚荣毫不遮掩,有时甚至坦率得令人吃惊,而女子则总是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女性对于面子、虚荣还有几分保留,而男子则是全力以赴去追求面子,好像他的人生目的就是面子一般;男人为了面子可以大动干戈,有权力的甚至可以轻辄杀一儆百,重则发动战争,女人为了面子则会大喊大叫骂街或者在家里哭几声。男人的面子千万不要去伤害、破坏,否则便万事皆休、一切都了:友谊中断,恋爱告吹,生意不成,升官无望,职称泡汤。
因此,称赞异性,绝对要讲究技巧,否则稍有不慎便会招致不必要的误解。如果是初次见面,你的赞美还可能被理解成过于露骨的奉承或给人留下低俗厌恶的印象,无法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正确地传递给对方。我认为初次与异性会面,使用含糊的赞美之词是一种好办法。因为对于含意模糊的词句,人们多半会往好的方面理解。
赞美是最具积极效应的一种领导方法。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校长除了要赞美那些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外,还应特别关注以下几种人:
人失败后,或颓丧悲观,失去前进的勇气,或不甘失败,力图挽回面子。无论失败者有哪种情绪反应,都需要领导者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首先,要帮他找出失败的主客观原因,肯定他的工作热情和能力,使他体会到领导仍很看重他,他只是“有能力的人干了件失误的事”。其次,在公开场合赞美他在其它方面做出的成绩,维护他在集体中的威信。再次,给他表现能力的新机会,对其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赞美。最后,适当提高赞美的频率。
对于自卑感强的人,领导做工作的关键是要增强他的自信心,发挥其潜在的能力。第一,要经常赞美其在一些小事上取得的成绩。使他体会到,成绩虽小,领导仍很看重,并且,这些成绩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的。第二,给他安排有较大难度的任务,尽可能提供有利条件,促其圆满完成,对其取得的成绩及时予以宣传、赞美。
对那些常以发牢骚的方式表达批评性意见的人,领导能否采取积极、宽容的态度,是对其领导能力和学识、修养的考验。实际上,许多爱发牢骚的人,都是能力很强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人,他们的忧患意识和他们对单位工作的创造性意见往往就隐含在诸多的牢骚中。领导应充分肯定这些下属积极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精神,鼓励他们提出改进单位工作的意见及构想。如果其建议被采纳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不要忘了在全体员工大会上及时、诚恳地赞美他们。
领导往往特别关注在第一线做出突出成绩的员工,而忽视默默地做幕后工作的人。如果长此以往,必将影响这些员工的工作热情。鉴于此,领导可时常亲临他们的工作场所进行慰问,在员工大会等公开场合对他们进行赞美,在季度或年终总结报告中,肯定他们对单位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此外,赞美还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要符合实际,注意分寸,不能言过其实;
赞美宜采取公开的方式进行,否则,其影响力会大打折扣;
赞美要有针对性;
赞美要及时;
赞美的标准要明确;
赞美要与适当的批评相结合。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此谈论的“赞美艺术”只是一种形式,如果没有公正、科学的“赞美观”做基础,那么,这种“艺术”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赞美之所以对人的行为能产生深刻影响,是因为它满足了人的自尊心的需要。赞美是对个人自我行为的反馈,它能给人带来满意和愉快的情绪,给人以鼓励和信心,让人保持这种行为,继续努力。赞美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可以激发和保持一个人行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赞美还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和消毒剂,许多尴尬的事,都可以用它一一化解。
赞美是与人和睦相处的最大秘诀,但要使这一秘诀有效地发挥效用,必须要恰当地赞美。真诚是顺利进行焦急的基础,真诚是实现协调、融洽交际气氛的关键。人们希望得到赞美,但这些赞美应该能真正表明他们的价值和特别之处。就是说,人们希望你的赞美是他们预想的结果,是真正把他们看成值得赞美的人并花费了精力去思考才得出的结论。
不会赞美,“绝处逢生”希望渺茫
为人臣的“六邪”中有一种就叫谀臣,“主所言皆曰善,主所为皆曰可,隐而还应主人之所好”。从古至今,会“阿谀奉承”的人很多,没有什么好结局的是阿谀得太厉害之故。南宋的宰相秦桧遗臭万年,就是因为他太会察言观色,于是向高宗谗言,害得岳飞十年的功绩毁于一旦,而秦桧自己呢?虽然当时权倾朝野,享尽荣华富贵,但是却遭后人的唾骂,死了以后,也要愧对岳公,长跪不起……
明代的文征明为此留下这样一句话,“叹区区奸桧何所能,逢君欲”,真是拍案叫绝!清朝的和绅虽把“阿谀奉承”演化至出神入化的境界,可是他到最后也没落下好下场,得到了应有的惩治,但这样的例子毕竟少数。
在现代文明发展的今天,即使已经没有了君臣、主奴之分,但一些人在精神上依旧没有摆脱奴才的地位,到处可见“谀臣”的现代翻版,一些人也靠此高升。于是,在公众场合的一些露骨的吹捧比比皆是,如“在某某亲切的关怀下,在某某的正确领导下……”“某某及时为我们拔正了航向”等等,如此肉麻的阿谀奉承常常都听得到,说明阿谀的市场潜力巨大。
人应该更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因为能让你立于长久不败之地靠的是智慧与勤奋,我们应当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哪些是实事求是的评价之词,哪些又是阿谀奉承之词;在阿谀奉承之中,哪些人是出于真心而稍稍过分地赞美几句,哪些人又是企图通过奉承而达到自己的某种企图;哪些奉承之词中含有可吸取的内容,哪些奉承话都是凭空捏造、子虚乌有等等,诸如此类,对此绝不能含糊。
对于出于真心而稍稍过分赞美几句的人,不妨一笑了之,亦或谦虚一下。让别人在真心赞美你的能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你的人格魅力。这样,岂不是更有助于你赢得朋友的信任和尊重吗?对于实事求是的评价,要认真听取,在赢得人们信任的同时,注意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保持这种风格,将对事业的发展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
被别人比下去是很令人恼恨的事情,所以你的上司被你超过,这对你来说不仅是蠢事,甚而至于产生致命后果,特别是在古代,这种事情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龚遂是汉宣帝时代一名能干的官吏。当时渤海一带灾害连年,百姓不堪忍受饥饿,纷纷聚众造反,当地官员镇压无效,束手无策,宣帝派年已七十余岁的龚遂去任渤海太守。
龚遂单车简从到任,安抚百姓,与民休息,鼓励农民垦田种桑,规定农家每口种一株榆树,一百棵茭白,五十棵葱,一畦韭菜,养两口母猪,五只鸡,对于那些心存戒备,依然带剑的人,他劝喻道:“干嘛不把剑卖了去买头牛?”经过几年治理,渤海一带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温饱有余,龚遂名声大振。
于是,汉宣帝召他还朝,他有一个属吏王先生,请求随他一同去长安,说:“我对你会有好处的!”其他属吏却不同意,说:“这个人,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又好说大话,还是别带他去为好!”龚遂说:“他想去就让他去吧!”
到了长安后,这位王先生终日还是沉溺在醉乡之中,也不见龚遂。可有一天,当他听说皇帝要召见龚遂时,便对看门人说:“去将我的主人叫到我的住处来,我有话要对他说!”
一副醉汉狂徒的嘴脸,龚遂也不计较,还真来了。王先生问:“天子如果问大人如何治理渤海,大人当如何回答?”
龚遂说:“我就说任用贤材,使人各尽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