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思行予政
14449700000075

第75章 深入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记者:在甘肃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做好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有什么特殊意义?

庞波: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做好就业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意义十分重大。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把促进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建设的突出位置,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不断完善和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当前我省就业工作仍然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今后几年,全省城镇有就业需求的劳动力每年保持在40万人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450万人以上,城乡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创业是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有着特殊意义。

首先,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新形势下做好就业工作的必然要求。《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党的十七大确定了“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任务,作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部署,强调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创业是扩大就业的倍增器,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新形势下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

其次,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我省就业问题的必要途径。我省人口多,经济欠发达,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滞后,拉动就业增长的能力比较弱。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产业。创业首先创办的主要是小企业,而中小企业一直是创造就业的主力军。因此,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创业者投身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扩大就业规模的重要措施。

再次,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建立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方面。从长远看,解决就业问题,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实现政府促进、市场调节与劳动者积极性紧密结合,实现提高劳动者素质与扩大就业规模同时并举。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不仅有利于在经济发展中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而且有利于将积极的就业政策融入劳动者的创业过程,从而充分发挥劳动者在市场中的主体作用,还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就业观念的转变,将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与增加就业更好地结合。因此,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也是我们建立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切入点。

记者:我省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扶持的重点对象是哪些人?

庞波:2008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批转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以全民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也就是甘政办发〔2008〕182号文件。182号文件明确提出,当前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推进个人、企业和其他各类经济组织的创业再创业,积极培育创业主体,鼓励、引导和扶持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通过在城乡开展全民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使创业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创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创业成果不断涌现,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不断增强,全省经济总量明显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目标是,通过3-5年努力,全省中小企业数量明显增加,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有较大提高,小额担保贷款总量达到70亿元,直接扶持60万人创业,带动200万人实现就业;建立各类创业企业孵化基地500个;创业培训7万~8万人,扶持各类个体经营者5万人,培训农民工37.5万人;每年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返乡创业力争增长10%以上,回乡创业人数达到25万人。全民创业带动就业扶持对象重点是高校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返乡农民工,以及军队复员转业人员、留学回国人员等。

记者: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庞波: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落实扶持政策,鼓励支持创业。全面落实国家和我省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各项扶持政策,重点把小额担保贷款和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社会保险、贷款贴息补贴、岗位补贴等“一贷六补”政策落实到城乡所有创业人员。二是加强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多层次的创业培训体系,统筹安排,整合资源,充实培训力量,改进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努力提升劳动者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三是完善融资机制,扶持自主创业。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扩大扶持范围,建立相关机制,加强贷款管理服务和风险防范,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在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方面的作用。四是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按照服务功能齐全、服务品种多样、服务方式规范、服务效果明显的要求,加快推进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专业服务,加强和规范创业开发基地和创业园区建设,完善包括开业指导、筹资融资、信息咨询、企业孵化、法律服务、认证许可、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各个方面的专业服务体系,为创业活动提供便利。五是开展系列活动,激发全民创业。继续开展“创业甘肃”系列活动,抓好兰州、天水、酒泉、庆阳四个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组织创业项目的评选和推介、创业明星的表彰和宣传等。通过举办形式多样、有声有色、能产生社会轰动效应的各类活动,营造创业氛围,促进全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