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思行予政
14449700000070

第70章 让中国兰州牛肉拉面走向世界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举行兰州牛肉拉面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鉴定启动仪式!全国31个省市区、全省14个市州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省直20多个部门,以及各有关方面300多家单位发来了贺信贺电;省人大常委会咨询员朱志良、省政协副主席侯生华、省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张正锋、国家人社部办公厅副主任王建华、国家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副主任张亚男和省上有关部门的领导亲临启动仪式并指导工作。在此,我谨代表甘肃省人社厅对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中国兰州牛肉拉面考核鉴定工作的启动,标志着我省有了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统一执行的、第一个国家级专项职业能力规范标准。我省将代表国家,负责全国兰州牛肉拉面标准的考核鉴定工作。兰州牛肉拉面从此将冠上中国的国名,成为国家级品牌的“中国兰州牛肉拉面”,甘肃的“一碗面”登上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大雅之堂!

大家都知道,“一个洞”、“一本书”、“一碗面”、“一座桥”,是甘肃人赖以自豪的四大名片。如今,敦煌莫高窟已经成为世界文化,《读者》杂志的发行也已站位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兰州中山桥以《天下第一桥》的故事演绎着厚重的甘肃历史,唯有兰州牛肉面仍然处在历史的沉睡之中。兰州牛肉面自清朝嘉庆年间创始以来,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不可否认,兰州牛肉面的制作工艺越来越成熟,知名度越来越大,成为独特的地方快餐。1999年,兰州牛肉拉面与北京全聚德烤鸭、天津狗不理包子在全国烹饪大赛上被确定为我国的三大中式快餐推广品种。但是,在200多年的发展中,兰州牛肉面一直没有形成像肯德基、麦当劳一样的品牌效应,没有走出国门,形成一种强势的文化产业。甚至在全国的地位一直落后于北京烤鸭和天津狗不理包子,仅仅被人们看作是一种地方小吃。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刻反思,兰州牛肉面之所以没有做大做强,是因为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从业人员技能不规范,所有走出兰州的牛肉拉面,色、香、形、味参差不齐,经常因为“不服水土”而“变味走样”,造成了兰州牛肉面名声在外,但竞争力弱小的尴尬局面。由此可见,标准不规范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兰州牛肉面大踏步走出甘肃、占领市场、站稳脚跟的最大瓶颈。从2010年1月开始,省人社厅深入调查论证、研究制定了《兰州牛肉拉面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2010年11月国家人社部正式批准,授权我省在全国推广实施。这是兰州牛肉面发展中的一个历史事件,是兰州牛肉面由分散的、传统的、作坊式制作,向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我们推广兰州牛肉拉面制作规范,不仅仅是推行一项职业能力考核鉴定工作,而是为了恢宏一种地方文化、保护一个历史品牌、培育一个大的产业。我们将致力于规范和保护正宗兰州牛肉拉面的制作工艺、特色风味及民族特色,并以此拉动我省肉牛养殖、小麦蔬菜种植、面粉加工、调料生产、餐具消毒、餐厅服务业等产业链,配套进行牛肉面拉面师、调汤师、配料师的技能培训,建立起若干个品牌化的种植、养殖、加工和培训基地,吸纳和促进城乡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争取每天有数百万名技能人才和服务人员从事牛肉面的加工制作,同时有数千万人享受着“中国兰州牛肉拉面”这一品牌美食。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兰州牛肉拉面一定能够成为甘肃跨越式发展的支柱产业,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的品牌文化产业,成为最具特色的甘肃名片!

做大做强兰州牛肉拉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共同责任,是落实省委“三个发展”、“五个更加”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具体措施。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同志专门批示,要求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省委副书记欧阳坚,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刘永富,副省长咸辉等领导同志对兰州牛肉面如何规范化、产业化发展,以及向国家人社部申报“制作规范、鉴定标准”的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具体指导。希望全省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中国兰州牛肉拉面规范的推广工作,齐心协力,共同弘扬兰州牛肉面文化,像保护价值连城的传世珍宝一样保护我们的兰州牛肉面,像妇女珍爱自己的青春美丽一样爱护兰州牛肉面品牌,像父母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注兰州牛肉面的发展。相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兰州牛肉拉面无论在任何地方都将保持它的原汁原味,不变色、不变味、不变质,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产业化发展,走出甘肃,走向世界,成为甘肃特有的世界品牌饮食文化。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