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思行予政
14449700000020

第20章 促进就业社会保障工作新发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实现充分就业,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社会保障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局。当前,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就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解决民生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稳定和促进就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任务,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体现。

今年上半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就业作为中心工作,制定并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做好就业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工作。全省上半年城乡就业工作各项指标稳中有升,就业局势基本稳定。截至6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6.4万人,完成年计划的68%,比去年同期增长7%;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45万人,完成年计划的81%,比去年同期下降2.6%;全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40.12%。全省共有1908户城镇零就业家庭中的2077人实现就业,巩固了动态消零的成果。全省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406.06万人,完成年计划的90.24%,比去年同期增长11.96%。创劳务收入17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53.33%,比去年同期增长41.54%。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时关于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为目标,把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为扩大内需、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任务来落实,在制度建设和扩大覆盖面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制定了《甘肃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解决全省未参保集体企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实施办法》、《“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的意见》、《甘肃省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和市级统筹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以及应对金融危机“五缓、四降、三补贴”的社会保险帮扶政策。社会保险征缴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6月底,全省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59.7万人、261.69万人、163.38万人、112.26万人和64.08万人,分别完成年计划的99.81%、96.92%、100.23%、95.14%和100.13%,同比分别增长5.79%、12.34%、1.13%、11.12%和14.7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76.17万人,参保率达88%,村干部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5.02万人,参保率达97%。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全省人民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就业的供需矛盾和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稳定企业就业的任务艰巨,高校毕业生就业矛盾突出,困难群体就业难度加大,城乡就业统筹水平不高。二是社会保障体系还不能很好地体现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十分突出。三是劳务输转工作仍需加强,还存在着组织率、培训率和稳定率低的问题。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方法,着力解决制约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发展。一是要以提高政策实效为重点,推进各项积极就业政策的落实。以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为重点,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推进统筹就业。二是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和市级统筹专项行动。尽快解决特殊群体参加养老、医疗、工伤保险问题及其他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推动新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工作,积极申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逐步提高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水平。推进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三是加大劳务输转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劳务对接和协作。实施“农民工回乡创业工程”,落实好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对优秀务工人员、优秀创业带头人进行表彰,充分发挥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