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组认为,党报工作人员紧扣以下环节,才能在经营管理上争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1)积极解决报社经营管理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完全适应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开始转轨,中央、省市级党报逐步实行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双轨体制,广告开始恢复,在保持机关报特性的同时呈现出相对竞争状态;但直至党的十四大前夕,党报仍是“强事业,弱企业”的格局,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以“企业化”的经营收入为补充。1992年10月12日开幕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媒介走向市场奠定了体制基础。此时,全国报纸都面临着如何适应市场经济,争取新的繁荣的问题。与一些新创办的报纸直接按企业化模式运作不同,党报原有的事业单位体制下的经营管理体制或多或少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这需要党报工作人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新体制机制,为党报参与市场竞争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使党报成为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目前,党报报业集团大多在实行事业体制的框架内,形成了以集团党委会为最高决策机构,党委会领导社务委员会(或董事会),社务委员会领导编辑委员会和经营管理委员会,采编与经营“两分开”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既体现了党对媒体的领导,又为报业集团作为市场主体面向市场经营提供了制度保障。如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自成立以来努力探索把党委领导和法人治理结构有机结合的具体途径,较好地处理了两者的关系,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两种优势结合,三个层次决策”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党委统一领导”,就是在广州日报社务委员会的基础上,设立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作为集团的最高权力机构。“两种优势结合”,就是完善集团党委领导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领导体制,成立广州传媒控股集团公司,建立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相对独立、相辅相成的组织领导机构,设立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和广州传媒控股集团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编辑委员会和经营委员会,分别负责管理整个集团的新闻宣传业务和产业经营活动,变报社办集团为集团办媒体、办企业。“三个层次决策”为:第一层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广州传媒控股集团公司董事会,对本集团重大的人、财、物和战略事项进行决策;第二层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编辑委员会和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经营委员会分别对本集团的采编业务和经营业务进行决策;第三层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下属各媒体各企业作为集团内部独立核算主体,对本单位的日常业务进行决策。“三个层次决策”,既保证了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责权利统一,规范运行,又保证了集团内各子系统、各法人单位的相对独立自主及整个系统有序互动。
(2)以办报为主业,同时壮大自身经济实力。
系统经济学认为,企业发展的策略应该是从“单一产品(基础产品)”到“相关多元化”,再到“非相关多元化”。具体到报业集团,开拓市场的先后次序应是:以新闻为基础的单一产品市场、以广告等信息产业为延伸的相关多元化市场、与传媒不直接相关的一般行业多元化市场。在这三个市场中,开拓者只有待前一个市场成熟、饱满时才能成功开拓下一个市场。这提醒党报工作人员必须先做好“报纸”这一“主业”,再去考虑其他产业。换言之,党报在市场竞争中,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在于报纸本身。办报是党报工作人员最熟悉、最得心应手的事情,应该成为所在报业集团获取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如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同志精心办报,坚持追求党委机关报和新闻市场的完美结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可读性相结合,逐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和风格。在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架构中,母报《广州日报》无论在影响力和经济效益上都处于绝对强势地位。也就是说,党报始终是主体,是集团的基础和龙头。眼下,《广州日报》日发行量160多万份,广告收入连续十多年居全国报纸之首,80%以上的读者自费订阅,真正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业内人士均知,开辟广告源,扩大发行量,是壮大报纸经济实力的主要手段,而且此二者互为前提。因为广告商在决定是否向某一报纸投放广告时,首先考虑的是该报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强弱,而最直接的衡量标准就是该报发行量的大小。有数据表明:同我国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的都市报相比,党报发行量不占优势。各省市级党报发行量一般在二三十万份,而这些党报所办的都市报的发行量都达五六十万份。发行量直接影响广告量,占广告收入总额90%的商业广告不选择党报。而从市场行为找原因,又得从报纸的“两次售买”说起。第一次售买是发行——报纸从报社手中销售到读者手中,即读者花钱买报纸;第二次售买是广告——报纸上的广告版面从报社手中销售到广告商手中,即广告商花钱买报纸上的广告版面。正由于某家报纸能满足大量读者的需求,才吸引很多的人花钱去买这家报纸;也正由于某家报纸吸引的人多,才驱使一个个广告商花钱去买这家报纸上的广告版面。反过来,某家报纸不能满足大量读者的需求,它吸引的人就少,广告商也就不向它投放广告。所以说,党报要扩大发行量,开辟广告源,还是要回到“以办报为主业”这句话上来;而办好报纸对今天的党报工作人员来说,又同大力改进新闻宣传密不可分。这同样是有数据支撑的:从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课题组2006年9月开展的“党报百名目标读者调查”情况看,有70%的读者认为“目前党报某些宣传报道多概念堆砌,少事实支撑”,“有事物结论,缺过程展示”,“有典型展示,缺社会感动”,“有热点引导,缺及时主动”;有72%的读者认为,“目前党报某些选题有宣传声势,缺实际效果”;有74%的读者认为“目前党报某些选题有报道意识,缺整体策划”;有75%的读者认为“目前党报某些宣传报道多严肃庄重,少生动活泼”;有90%的读者认为“党报应该带头‘三贴近’”。所以,本课题组认为:今日党报以办报为主业,意味着党报当前应以改进新闻宣传,增强贴近性为抓手,扩大发行量,开辟广告源。
当然,以办报为主业,并不等于党报报业集团就不能涉足其他产业。在办好报纸的同时,党报工作人员可以借鉴世界知名传媒集团的做法,围绕期刊、图书、音像、互联网站等多种媒体形式,开发其内容产品的采编、制作和出版能力(即开发“相关多元化”市场),向综合性媒体集团方向发展。如进入本世纪以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先后投资建设河南报业网,使之成为河南省最大的新闻信息综合网站和门户网站;投资建设河南报业大厦、河南新闻培训中心以及在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印务中心,使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整体经济实力迈上了新台阶。
2000年,国家有关部门规定,企业的广告支出只能占总营业额的2%。此令一出,全国报业随之“感冒”。到2001年下半年,国家有关部门重新规定,企业的广告支出可以占总营业额的8%。此令一出,全国报业随之得以“喘息”。这一切说明,由报纸所直接派生出的广告、发行、印刷等相关行业多元化市场,对我国报业的影响太大了。换言之,同报纸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行业多元化市场,对我国报业的影响太小了。而据行家分析,我国报业要具备完全的抗风险能力,同报纸有直接联系的相关行业多元化市场的进项,应占50%;同报纸没有直接联系的一般行业多元化市场的进项,也应占50%。所以,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党报报业集团中的部分人士在报纸非相关产业的经营探索,虽收效甚微,但可以理解。再联想到香港报界星岛集团上个世纪80年代末由于投资海外房地产市场,导致严重亏损,负债累累,党报工作人员要破解上述“收效甚微”的难题,在思考如何壮大本单位经济实力时,应同时回答这样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是否办好了这份党委机关报?只有把党报办好了,党报报业集团才有生存的根基,其经营管理也才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我们是否在以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发展壮大自己?只有把报纸发行、印刷、广告等做大做强,党报在报业中才有一席之位。
最后,我们是否具备同其他行业中龙头企业搏击的实力?一要有所搏击方面的行家里手;二要有争夺新市场份额的雄厚资金;三要有科学的战前分析论证和战后应对方略。否则决不上阵。
(3)优化新闻资源配置,形成定位准确、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报系格局。
在报业市场日趋细分的今天,没有一家报纸可以包打天下,一张党报也不可能覆盖整个社会群体。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党报开始创办子报子刊,以其影响母报未能覆盖的人群,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子报子刊配合党报共同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形成舆论合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依靠子报子刊占领市场,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党报报业集团优化新闻资源配置,处理好集团内部各报刊之间的关系,通过准确的定位,形成错位竞争,优势互补,拓展立体化市场空间。在这方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做得相当成功,它旗下拥有《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农村报》、《城市画报》、《21世纪环球报道》等报刊,其中既有主流党报,也有都市报;既有面向大众的综合性日报,也有针对小众人群的专业化报刊。
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品牌理念和读者定位:
《南方日报》——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报,面向省内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管理者、中老年知识分子等高层次读者。确立了“高度决定影响力”的品牌理念,以高质量的主流新闻和深度报道铸就大报风范,并以此来塑造自己的权威性和高品位。
《南方都市报》——面向广州、深圳乃至整个珠三角,并辐射周边地区的都市类报纸。以城市市民为核心读者群;以“办中国最好的报纸”为品牌理念,以深入都市生活、紧密追踪经济热点、快速反映大众焦点为己任。
《南方周末》——新闻类周报,面向中青年知识分子和都市白领。其品牌理念是“深入、成就、深度”。新闻和时评以纵深见长,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赢得读者的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以企业管理者和知识分子为主的经济类专业报纸。其品牌理念是“新闻创造价值”,提出“与加入WTO的中国一起成长”、“代表积极的、向上生长的力量”等口号,立足国际通行的经济法规,及时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跟踪报道中国企业界的动态与发展。
《南方农村报》——以广大农民,尤其是农村专业户为核心读者群。以“服务农村经济,维护农民权益”为品牌理念。
《城市画报》——以资讯为重,兼顾新闻和娱乐的全彩双周刊。以“新生活的传播者”为品牌理念,关注都市人快乐、健康的新感觉。
《21世纪环球报道》——以“新闻全球化”为品牌理念,以“全球视野、中国视点”为办报方针,关注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时事,探讨中国在这一背景下的走向。
客观地说,我们的党报报业集团有相当一部分未能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那样内部结构层次分明、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它们没有形成内部不竞争而分层参与外部竞争的结构布局。一方面各子报本身缺乏严谨的市场调查论证,另一方面集团(或母报)对各子报缺乏必要的读者定位指导,而且往往各自为政,结果各子报版面内容趋同,为吸引读者与广告,都以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为重点,而且提供的多是“大路货”,未能体现出“细分”的特质。长此以往,集团内的子报刊都不能做大做强,谁也成不了吸引某一特定受众群体的“王牌”,而只能是广种薄收和因趋同竞争而互相挤压。无怪乎有些报坛领军人物面对本报团诸多子报刊,苦笑陷入了“多子多愁”的尴尬局面。
显然,出路在于关、停、并、转那些没有市场、缺乏受众的子报刊,让人力物力财力向有市场、有受众者倾斜;同时从报团长远发展战略出发,宁弃勿守,重新确立母报和各子报的受众定位、功能定位、风格定位,突出各自目标市场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
(4)促进报网良性互动,进军数字报业,提供信息增值服务。
1994年,我国接入国际互联网。据统计,到2007年6月,中国网民总人数已经达到1.62亿,仅次于美国。其中25岁以下的网民占到51%,30岁以下的网民占到70%左右。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不仅吸引了很多党报原有的读者,也分流了党报一定的广告份额。这一切,无疑对党报的生存、壮大带来挑战。我们还应看到,一些网站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向网民提供偏激的、不负责任或不健康的信息。这更是不利于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社会舆论的形成。所幸党报在积极应对,如建设自己的网站,开发“网络报”、“手机报”、“电子报纸”等新媒体业务,吸引受众,引导舆论,同时获取经济效益。也就是像《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所提示的那样,通过报纸与网络的互动、联动,实现报业核心竞争能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进而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条件下舆论宣传和市场竞争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