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和谐社会、公民社会与大众媒介
14257200000007

第7章 儿童对动画暴力的解读与模仿:一项焦点小组访谈研究(2)

2.儿童对暴力的认知

第一,绝大多数的儿童都能够认识到暴力行为是不好的行为,但“正当理由”的暴力是被允许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用暴力。整体而言,儿童都能明白暴力行为是不好的行为,在与同学发生矛盾的时候不会主动选择用武力解决,即使是在自身成为攻击对象时,相当数量的儿童也会以躲避退让、“告诉老师”等方式应对:

S1101:不能伤害小朋友,都是好朋友,不能打。

S2405:因为我觉得打架没有用,打了他,他又会打我,这样问题就会更严重了。

S1209:讲道理,说明白,然后实在不行,告诉老师。

S2408:如果我被打了以后,我可以去告诉老师。

虽然绝大多数的受访儿童不会选择用武力去解决同学间的矛盾冲突,但在他们遭受别人侵犯的时候,视具体情况,有5名男孩还是表示出了武力应对的解决措施:

主持人:如果对方打了你,惹了你,你会怎么办呢?

S2309:我觉得我可能会打他,因为自己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如果真的把自己逼急了,你不打也不成的,而且还感觉他很可恶,有的时候还会主动欺负你,(他会认为)你这么弱,我不欺负你欺负谁呢?

S3501:如果是我犯错误,我会道歉;如果别人欺负我,我也会动手的;如果实在不听,找几个兄弟来收拾他。

S3609:我也不想吃亏。如果别人要打我,我会(犹豫,吞吞吐吐地继续说)打。

S6609:他打我的时候我不理他,他再打我的话我就狠狠地打他一顿。

只有两名儿童在遭受他人侵犯的时候会选择立刻交手来反击对方:

主持人:如果是对方先打你的话,或者是先惹你的话,你会怎么来应对他呢?

S5307:会一起打起来。他打我,我也会还手。

S6607:很粗暴地打他一顿。

综合分析发现,接受访谈的女孩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使用武力来解决与同学间的矛盾冲突,少数的男孩在一定情况下会选择武力来应对冲突;另外,年龄稍大的男孩及务工子弟学校的男孩会更多地倾向于以武力来应对不友好的侵犯行为。

第二,儿童的暴力经验更多地来自学校和电视,同学间的矛盾冲突是儿童暴力感受的直接来源,电视则打开了儿童接触血腥暴力的窗口;对于同学间打闹、恶作剧等不当行为,相当一部分儿童视之为暴力行为,研究发现,女孩较男孩更多地持此观点。

S3604:我们班是女生多,男生少,所以在我们班看到的情况一般都是女生在打男生。

S3510:家里安全,学校不安全,因为学校里,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爱找茬。

S3602:我觉得在家里还是比较安全的。在学校里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女厕所。

主持人:动画片经常有一些打打杀杀的场景,而且会有一些流血的画面,你们看了这些会害怕吗?

S2409:我觉得会,有的时候夜里还会做噩梦。

S1210:害怕看到人死了以后,倒在地上,很恐怖。特别害怕白雪公主吃果子,死了以后特别恐怖,我那时都快流泪了。

第三,大部分儿童认为父母出于教育子女而有打骂行为是“对的”、“应该的”,父母因教育孩子而施之责打并不一定是暴力。儿童能够从动机和轻重上去考量父母的责打行为,因体察父母养育的苦心而予以充分的理解。低龄儿童更倾向于完全认可并接受父母的责打。

能够区分责打的轻重程度,比如S4706、S1205、S4703:

S4706:我觉得家长打孩子,无论轻重都不算暴力,但是会导致孩子有暴力倾向。所以一般挨打多的人都去外面找事打架去。

S1205:如果打得使劲就算暴力,如果打得不重就不算暴力。

S4703:我觉得家长打孩子轻点的不算暴力,重的就算暴力。

能够从父母行为的出发点去理解,比如S2310、S2407、S3602、S3608:

S2310:我觉得不算是暴力,因为爸爸妈妈打我们是为我们好。

S2407:我觉得不算,因为如果爸爸妈妈为你付出了很多,你却没有照他们的做,(爸爸妈妈打自己是)难免的。

S3602:我觉得父母打孩子,如果孩子办错事了,这样应该算是对孩子的爱,但是有一种父母行为不好,比如说喝醉了酒回来以后,或者麻将打输了以后就拿无辜的孩子出气,那样就算暴力。

S3608:打是亲,骂是爱。我觉得父母打孩子不算暴力。

个别儿童则进一步考虑到了父母打骂孩子时的情景,予以更为充分的理解:

S2407:我还补充一下,因为我觉得爸爸妈妈打我们是在一着急的情景下,并不是故意打我们的,是要我们记住下次别犯同样的错误。

被访儿童中有43人认为父母因管教而施与的责打不是暴力,然而也有儿童认识到并非父母所做的任何事情都能以“亲、爱”之名行“打、骂”之实,应当以责打行为的正确性来做论断。研究者认为,动画片里有关父母管教不当、打骂孩子的内容已经让孩子有所警觉。

3.儿童对动画片暴力内容的解读

第一,大部分儿童能够认识到动画片中的暴力是虚假的,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发生。但是由于死人、血腥场面的刺激,低龄儿童仍会感到害怕,甚至做噩梦:

S2310:我不会,因为动画片是假的。

S1210:害怕看到人死了以后,倒在地上,很恐怖。特别害怕白雪公主吃果子,死了以后特别恐怖,我那时都快流泪了。

S1102:我害怕,动漫世界播出的《星际宝贝》里的石艳霞有一个动作非常害怕。

主持人:……你说害怕,知道不是真的为什么你还害怕呢?

S1105:因为一想起流血就做噩梦了。

大龄儿童已经能够从动画片的制作,对比电影、电视剧中的暴力内容来认识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能够认识到动画片里的诸多打斗行为是动画技法的结果,在现实中不存在也不会发生,相对而言,认为电影、电视剧中的暴力行为更为真实。

S2406:动画片毕竟是电脑做出来的,总是感觉有一些生硬,比如“走”就一种动作,而电视剧会有很多种,千姿百态,就让感觉特别的真实,特别的(就像)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着的一样。

S3501:我觉得动画片很虚构,电影里面拍摄的现实可能多一些,不过在动画片里讲杀了人,可以虚拟,动画片里的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而电影不是,它是人拍摄的。

S3510:电影、电视剧更逼真,动画片是电脑制作的,是虚幻的。

S6510:动画片里头是假的,根本就看不到那种恐怖的景象,是电脑合成的。电影都是比动画片的场景吓人,场景非常像,和真的一样,杀人的场面还带血的一样。

主持人:动画片里头没有血吗?

S6510:有血。不是真的,是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