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广播剧编导教程
14256400000055

第55章 导演的后期录制工作(3)

(二)把握广播剧的节奏

由于广播剧要一场一场戏分段录制,因而把握剧中的节奏就显得格外重要。如何在录音中保持排练时的感觉,导演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该突出的段落没有突出,这样一部节奏平淡的广播剧是很难抓住听众的。掌握好节奏,关键在导演。什么地方该紧张、什么地方需放松,何时要快、何时要慢,什么地方外慢内紧,或外紧内松,在录音时都应该把握得准确无误。节奏掌握的好坏不仅是艺术水平的高低问题,而且关系到主体思想的表达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广播剧的节奏比较难把握,有时慢几十秒,听众就感到拖沓、不耐烦;而有时就快了一点,听众反倒听不懂了。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是越来越快了,现在的广播剧比起十几年前,节奏已经快了许多,这体现在从编剧本开始,人物语言的精练,剧中转场的频繁,剧中解说词的减少以至消失。但无论如何变化,一定要把事件讲清楚,让听众听懂。在录音中,导演还要防止演员为了突出自己的角色而故意拖沓表演,延缓了全剧的节奏。

(三)录好每场戏的场景转换

广播剧的场景转换是与其他艺术相区别的特色之一,它关系到整部剧的启、承、转、合。广播剧转场频繁,切换随意,录音时一定要把转场的环节录清楚、录好。每场戏该如何衔接,是淡出淡进还是直接切换,音量的比例、大小强弱都要掌握得分寸得当。稍有疏忽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大错,在复制合成时有时就因为少录了一串脚步声而转换不到下一个场景中去。录好了每场戏之间的场景转换,也就保证了后期复制合成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立体声录音

我们在这里所讲的立体声道录音,是指用立体声的技术手段来表现广播剧的内容。因此我们还是要强调一下并不是任何剧本都适合录立体声。立体声广播剧所表现的不仅仅是剧中声音的移动,而是把立体声这种现代化的技术渗入到剧中的每一个情节中去,通过声源的立体化,多方位地传达信息,更真实、具体地再现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从这一点上来讲,在剧本的创作构思中,就应该把立体声的要素、特点考虑进去。现在有一些误区,好像任何一部广播剧都可以在后期处理成立体声,这样的广播剧除了声音的流动之外,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有时为了这种声音的移动,还影响了全剧的节奏,是得不偿失的。下面对如何进行立体声录音提一些要求。

(一)设计剧中每场戏的场景草图

立体声广播剧录音和单声道录音程序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设备上、技术上的要求不同。在录制之前,导演要对剧中每场戏的场面有一个设计图,这有点像话剧的场次平面图。导演根据这个图来要求演员和录音师进行录音。

例如,我们录一场家中的戏,家门在左边,居中是一个餐桌,也就是戏的表演区,右上是卧室,右中可以有一台电视机,右下是厨房,左下是书房。我们要求主人公从门进屋后,走进卧室换衣,然后在右边打开电视机,他可以走进厨房,或是坐在餐桌旁看电视等等。有了这样一个场景草图,演员就明白了该如何表演这段戏,录音师也明白了声音如何移动,以及如何摆放话筒。

导演在规划设计图时,一定要注意人物上下场的衔接。例如,前面我们所举的例子,这场戏的结束是主人公从右边下场,那么下一场戏,已经变换的场景,最好设计主人公从左边上场。如果他从右边上场,听众就会误以为他又回来了。总之,设计图以及人物的上下场很关键,是导演决不能疏忽的问题。

(二)录音的两种方式

1.采用主话筒、点话筒录制

这种方式是根据剧情的需要,放一个主话筒在中央,两侧放若干点话筒。演员在话筒前根据剧情自由走动,声音的流动靠演员自身来实现,导演和录音师只需要把握录戏的艺术质量和技术指标就可以了。

2.只用一个主话筒

只用一个主话筒比较简单易行,演员站在主话筒两侧进行录音,动效师用另一个普通话筒录脚步声响,所有的声音移动全部在调音台完成。例如,设计主人公进门,动效师做出原地走脚步声,我们在调音台上把声音从门口逐步移动至室内中央,然后移动到电视机旁,打开电视等等,演员只需在话筒两侧录对话,导演此时要求演员把戏外的过程要表演足。比如,演员要去卧室,他要把为什么去卧室的感觉、气息表现出来,脚步和声响的移动则由录音师在调音台上做出来。

录制立体声广播剧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导演需要与录音师密切合作。在实际工作中,广播剧的录音师在录音的专业角度上,也会有他们具体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以及技术上的要求,甚至有些专业技术指标导演也并不熟悉。导演只需要把每场戏的场面要求交代给录音师,希望他通过技术手段,把戏的内涵充分地表现出来。因而导演与录音师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导演应尊重录音师的一切合理建议,只有建立了一种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并达到某种默契,才能把前期录音工作顺利完成。另外,要认真录好每场戏之间的衔接过渡。因为录音一旦完成就会成为遗憾的艺术(常常由于各种因素不能补录),所以我们力求在录音阶段少一些缺憾地进入复制合成阶段。

三、外景实地录音

外景实地录音是每一位广播剧导演都十分向往的一种录音方式,但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没有得到普及。外景实地录音最大的优点是录出的音质干净、透明,有层次。外景录音的操作方式和录音室基本一样,在选择的外景地支起相应的话筒,经过试音,演员找准表演区与话筒的距离,便可录音。如果是立体声录音,则采用主话筒。演员们按照导演设计的上下场方位要求,进入录音区,就像是演舞台剧或拍摄影视作品,演员们可以在表演区里自由地发挥、做戏。活动的场地范围很大,有许多音响(如脚步声、随身道具声),演员都可以一边表演一边自己做了,在这种氛围之中录出的戏肯定要比录音室里效果好得多。但是外景实地录音对设备性能要求很高,录音的费用也很大,对场地的要求更苛刻。外景地要绝对地安静,任何风吹草动、虫鸣鸟叫、环境的杂音都会影响录音的质量。

随着现代化录音技术的发展,高质量的录音设备不断普及,广播剧也许会像影视作品的同期录音一样,按照剧本中提示的环境,选择相应的地点进行实地录音。在这种环境里录出的声音应该更真实、更生活。到那时,外景实地录音就会被更多的广播剧导演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