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视导演基础
14255600000035

第35章 导演与演员(3)

当张艺谋拍摄的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在柏林电影节获得“银熊奖”后,有位记者采访时问他,对女主角章子怡的表演还比较满意吗?他回答说:“对。试想一部电影如果主要角色的表演不成功,这部电影怎么能成功呢?怎么能获得大家的肯定呢?”由此可以看出,一部影片的成功与否,是和主要演员的表演是否成功密不可分的,所以寻找剧中的主要演员就成了导演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

在寻找演员时,也常常会碰到这种情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让导演得到一个意外的惊喜。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种事并非常有,所以导演切不可寄全部希望于此。否则,蓦然回首,仍不见,岂不误了大事。故而导演对此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那么,导演在选择演员时,应根据什么原则进行呢?一般来说,应依据以下三个方面来挑选演员。

1.演员的气质是否符合剧中人物的气质和性格。

2.演员的外貌和形体是否接近剧中人物的形象和特征。

3.演员是否具备一定的表演技能,可将剧中人物体现出来。

以上三个方面只是一般的原则,各个导演都有不同的个性以及各自的审美观点,所以选择演员也有不同的方式和看法。比如,张艺谋曾说:“我挑选演员时首先看重的是长相,尤其是女演员,第一是形象,第二才是能力。男演员则不同,首先要靠能力,这是这一行的规律。观众看电影时,普遍希望看到女演员姣好的面容,男演员强悍的个性,很少有人反过来喜欢看男演员漂亮,女演员有个性。”他说,“如果巩俐、章子怡和董洁真有某些比较相像的话,那可能是因为符合了我的审美标准之一,觉得这样的形象是漂亮的。我比较喜欢中国式或古典式的形象,不是那种艳丽或俗称长得比较洋气的。”

当有的网友问陈凯歌导演是如何选择演员时,他回答说:“这和你的胃口有关系。比如说中国有八大菜系,你喜欢哪一个?每个导演对心目中的演员都有不同的标准。同一个题材,同一个故事,不同的导演选择演员,结果是非常不一样的。现在市场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比如说美国的体制,不管合适不合适,只看演员的市场号召力。而在中国,现在可以把是否合适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准来考虑。”这也就是陈凯歌选择演员时以“合适”作为标准。怎样才算“合适”?似乎有些含混不清。也许你觉得合适,别的导演也许觉得不合适,那就要看各自的胃口了。

导演李安在选择演员时更重视自己的感觉。在电影《色·戒》中,女主角汤唯是一个新人,他说:“我第一次见她就觉得小说中王佳芝应该就是那个样子的,她的脸型、气质比较古典,现在女演员中有古典气质的凤毛麟角。而汤唯个子高挑,与扮演易先生的梁朝伟在一起,梁朝伟果然就如张爱玲小说中描述的那个‘矮子’。除了梁朝伟我也不知道找谁更好。”

李安导演在给北京电影学院学生作讲座时曾说:“我觉得在两个小时的电影里没有哪一样东西比演员的脸更引人注目,更能引起观众共鸣。看电影还是看演员的成分更多,所以我很珍惜跟演员合作的机会。”

由此可见,导演在挑选演员时,有的凭借自己的感觉和缘分;也有的导演则来自灵感和激情。总之,不可能框定成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

导演在选择演员时,经过和演员初步接触谈话,了解其艺术经历后,还可以从剧本中选出个别片段,让演员试戏,观察其表演才能。

另外,导演还可以通过试镜头,试镜头的内容,一般可让演员做一些接近生活的小品或即兴表演,也可以从剧本中挑出某个片段让其表演,从银屏上观察演员的形象及其表演才能。特别是现在录像非常简便,可以很快看到演员的镜头感是否理想,他的气质、外貌、表演技能等都会一览无遗地暴露在屏幕上,可为导演作出抉择提供依据。

导演在选择演员时,也可以在报纸、杂志、电视上刊登广告,甚至运用互联网广为招聘,既可扩大征召面,又可扩大影响。利用传媒的影响来达到征得理想演员的目的。不过,运用这种手段征召的演员,多是一些特殊或在剧团中难以寻找的角色,如年龄较小的儿童演员,形体特殊或掌握某种特技的演员。否则,运用这种手段也会产生意在炒作的负面影响,所以要慎重对待。

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在准备拍摄影片《情人》时,曾经为了寻找扮演剧中女主角——一个年方15岁半的玛嘉烈的女演员,不得不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广为征聘。为此,他每天要收到1000~1500封应征者的来信。为了应付如此众多的应征者,他不得不组织人力,分7个小组对应征者进行筛选。初选后,把较为合适的女孩录下影像,再交由导演看后,有选择地接见面谈,最后再决定人选。

导演阿诺说,在应征者中不乏长得漂亮的女孩,但缺少内在的魅力。最后,他在数千应征者中,选中了一个令他一见就怦然心动的女孩做主角。这个女孩长得虽不漂亮,但却与众不同,而且眼神特别;个子虽矮小,但面部表情丰富,充满刚烈的性格。导演非常喜欢这个女孩,因为她具有令人心动的魅力,能够触动导演的心灵,也就是导演的第六感觉,所以选演员,有时导演也要凭借自己的艺术感觉,凭借自己的激情和冲动,不能太理性。

有的导演在选用主要演员时,也常常难以免俗,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的环境、风气的影响和制约,将眼睛盯在著名演员和大腕明星身上。特别是国外导演更是如此。尽管明星的酬金高,但制片人宁愿出高价,用重金聘用明星。因为他们深知明星的号召力,会给他们带来滚滚财源。他们心里十分清楚,电影之所以拥有大量观众和影迷,其原因除了电影的自身魅力之外,更主要的是有大量观众崇拜明星,某些明星已经成为影迷心目中的崇拜偶像;有些观众去影院中观看影片,实际上是为了一睹某位明星的风采,所以国外影片大都采用明星制。如果某部电影有某位大牌明星主演,其影片的号召力就大,上座率就高,票房收入就多,所以导演和制片人在选择演员时,不得不重视明星的效应,因为大明星既可保证影片的质量,又可为影片带来巨额的收入。

但是,起用明星并不一定能保证影片的成功,有时也会导致失败。所以选演员切不可把眼睛死死盯在明星身上,要开阔思路,放大视野,因为明星也是由新人成长起来的。

美国著名导演希区柯克曾经起用过许多好莱坞和国际影坛上的大明星,如查尔斯·劳顿、英格丽·褒曼、劳伦斯·奥立弗、格雷高里·派克、亨利·方达等。这些明星确实为他带来过荣誉和高额的票房收入,但他也为此付出过代价,出现过失误。例如,他在拍摄《在摩羯星座下》这部影片时,力争英格丽·褒曼主演该片,结果导致商业上的惨败。他为此感到懊悔,并认为犯了一个大错。

美国著名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虽然他拍过许多很有影响的电影,如《紫色》、《外星人》、《大白鲨》、《第三类接触》、《侏罗纪公园》、《辛德勒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等,但他并不主张选用明星。他说:“我喜欢和演员合作,但明星往往令我担心害怕。”对此,他进一步解释说:“对于明星来说,我是把自己的创作提供给他,比如,我就是把我的印地安娜·琼斯给了哈里森·福特。一般来说,与银幕上的大明星一起工作,总让我有些神经质。我总担心他的要求苛刻,使我不得不放弃我的初衷。”

这是一位大导演的心态。假如是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导演,一旦和大明星合作,其心态和心理压力可想而知。我曾听说过这样的事,一个摄制组的成员告诉我,他们的导演在拍摄现场不是指导演员在排戏,而是让演员牵着鼻子走。假如真是这样,未来的影片一定会出现问题。因为它不是在表述剧情,而是在表现明星。

当然,这并非说大明星都有架子,都摆谱,都不听导演的指导。有时越有名气的演员越有修养,越谦虚谨慎;倒是有些刚刚演了几部电影或电视剧,稍稍有了点名气的所谓新星、新秀之类的年轻演员,不知天高地厚,拿起架子、摆起谱来,比起真正的大明星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是令一些导演望而生畏的原因。

正因为斯皮尔伯格怀有一种害怕明星的心态,当他筹拍《辛德勒名单》这部电影时,尽管他为这部影片做了10年准备,动用了2300万美元的制作费用,在他选择该片主角奥斯卡·辛德勒的扮演者时,眼睛并未盯着大明星。当时有人曾向他推荐国际超级明星,从凯文·科斯特纳到梅尔·吉布森,但斯皮尔伯格却起用了一个不太出名的演员,决定由利亚姆·尼森担任。他是爱尔兰人,曾经演过恐怖片和喜剧片,但鲜为人知,名气不大。导演能看中他,说明导演具有一双慧眼。

这部影片虽然没有起用大明星饰演主角,但并未妨碍这部影片获得巨大的成功,该片一举夺得了1994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最佳改编编剧奖、最佳美工指导奖、最佳剪辑奖等七项大奖,成为一部震惊世界影坛的佳作。

同样,张艺谋在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没有和巩俐合作,而起用了新人章子怡,也获得了成功,在2000年柏林电影节上夺得了银熊奖。可见明星并不是决定一切的。

目前,明星制在我国尚未形成气候,一是缺少真正具有实力、拍过多部具有轰动效应的影片并在观众中确有巨大影响的演员;另外,还得有人专门为明星包装、宣传,制造明星效应,把明星炒得炙手可热;同时,还需要在广大观众中培养出一大批影迷和追星族。所以明星的形成需要很多条件,不是某人想把谁捧为明星就可以成为明星的。

有这样一个例子:在电影《公民凯恩》中,有一段情节描写报业大亨凯恩为了把自己的妻子捧为歌剧明星,他费尽心机,首先出巨资专为妻子盖了一座豪华的歌剧院,供她演出之用;同时还为她聘请了家庭教师,专门教她演唱歌剧;又在自己控制的所有报纸上为她的演出广为宣传和捧场;此外,在演出时还雇佣了大量观众到演出现场喝彩助威。按说,凯恩投入这么大的力量为他的妻子演出的歌剧进行炒作,总可以把她捧为明星了吧?但事情并非那么容易,凯恩的妻子终因缺乏音乐天赋成不了气候,并因此而感到内心非常痛苦,凯恩也为此枉费了一番心机。可见演员如果自身缺乏天资,素质不高,仅靠外力的扶持也是扶不起来的。即使花大力气运用商业手段炒作明星,最后也将自食其果。

导演在选择演员时,除了着眼于著名演员或明星之外,还要善于发现新人,敢于大胆起用新人。有时,新人新面孔,也会给影片带来一股清新之气。例如,我国著名导演谢晋就曾经发现和起用过许多新人在他的影片中担纲主角,如陈冲、丛珊、张瑜等,都是经过他的培养和帮助而走红影坛的。

与一些只把眼睛盯住明星的导演的不同,美国著名导演希区柯克除了用明星之外,还常常把目光对准新人。例如,他在美国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蝴蝶梦》时,曾经有六位女演员竞争主角,并且都试了镜头。她们是:费雯·丽、琼·芳登、玛格丽特·萨拉雯、阿尼塔·路易丝、格雷达·杨,以及安·芭克斯等。当时以费雯·丽的竞争力最为强大,因为她刚刚主演了《乱世佳人》中的郝思佳,而且一鸣惊人,可谓当红的明星。

当时费雯·丽卷入这场角色的竞争,主要原因是她想和她的未婚夫劳伦斯·奥立弗共同主演这部影片。由于她的名气大、实力强,加上与奥立弗的关系,普遍认为非她莫属,她一定会被选中。

可是竞选结果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中选的是新人琼·芳登。当时,虽然有许多人推荐费雯·丽,但希区柯克却力排众议,选中了一个新人,因为凭他的感觉,认为琼·芳登扮演影片中的主角最为理想。对于一个初到好莱坞又是拍摄第一部影片的导演希区柯克来说,能够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如果他选用费雯·丽,成功的保险系数会更大;而起用新人,必然要冒一定的风险,一旦片子因选演员不当出了问题,将会直接影响他今后的电影生涯。对于这种情况,希区柯克一定很清楚。但是他仍然相信自己的眼力,相信自己的艺术感觉,他非常自信地选中了琼·芳登。

影片的大获成功证明希区柯克选用新人琼·芳登主演该片是完全正确的。《蝴蝶梦》一举获得了当年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奖”,也使琼·芳登这个过去不为人知的新人,一跃成为一颗璀璨夺目的新星。由此可以看出,希区柯克是具有一双伯乐的慧眼的导演。发现新人、起用新人,要比选用明星难度更大,同时还要冒着一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