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新闻报道
14252300000013

第13章 各国媒体对外报道的特点(5)

(二)主要报道内容特点

半岛电视台制作的节目内容包括时事报道、新闻及时事分析、纪录片、现场辩论及体育节目等。它立场鲜明地为第三世界国家说话,将关注点放在了对第三世界国家事务,特别是对阿拉伯世界国家和中东地区争议性事务的报道上。为了在实现24小时不间断新闻放送的同时,保证报道内容的时效性,半岛电视台创新性地在多哈、吉隆坡、伦敦和华盛顿特区设立了四个新闻制作中心,以“接力”的方式,利用时区的差异,保证一天中任何一个时刻所发生的新闻事件都能被半岛电视台的记者记录下来。这种制作新闻的方式被戏称为“跟着太阳跑”。

同时,在节目编排顺序上,半岛电视台按照“先中东,后亚洲,最后再欧美”的顺序,区别于由发达国家媒体既定的侧重欧美事务的报道传统。并且,半岛英语国际新闻频道所聘请的记者、主持人很多都有在英美主流媒体中从业的经历,这使得其所做的报道既具备与英美主流媒体齐平的水准,同时他们又能站在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立场上,以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做出与发达国家媒体相抗衡的对外报道,而并非只是简单的编译摘自阿拉伯语频道的内容。

(三)主要报道渠道特点

半岛电视台的节目内容主要是通过电缆和卫星传输到世界各地的,电视台租用了16颗以直播卫星为主的通讯卫星向全球进行免费转播。为了尽可能扩大新闻素材的来源,半岛电视台在四个新闻制作中心的基础上还建立了70多个分社。这些分社的存在使得半岛电视台的记者甚至能够从中东、非洲及拉丁美洲随时发出直播报道。同时,这些设立在不同大洲、不同国家的分社使半岛电视台的记者队伍呈现多元化特点,从而使其新闻报道呈现多视角、全方位的特点。

(四)主要报道受众特点

由于宗教和文化背景的原因,阿拉伯世界的受众会偏向选择收看半岛电视台的节目,这也构成了半岛电视台牢固的观众基础。与此同时,基于中东地区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中所占有的重要且微妙的地位,该地区内错综复杂的国家关系和充满变数的局势也深受西方国家受众的关注。目前,全球已有8000多万户家庭能够接收到半岛电视台发出的卫星信号。而当中东地区有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半岛电视台以其身处其中的地理优势和区别于西方世界媒体的报道视角,又会吸引全球范围内一大批渴望了解事件最新动态的观众观看其发出的新闻报道。

(五)主要报道影响特点

半岛电视台从开办时起就坚持立场鲜明地发出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声音,为国际舆论提供新的视角,并受到了全球观众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实现了与西方发达国家媒体观点相抗衡的目的,给一直处于垄断地位的英美媒体施加了极大的竞争压力。由于地域和文化的贴近性,如今半岛电视台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所有的美国新闻网,而英语国际新闻频道在开办仅一个月之后就夺走了BBC WORLD在以色列超过50%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它在北美还建起了拥有30万日访问量的电视台网站,且网站的注册用户数量正以每周2500户的速度增加。这些数字都无不体现了半岛电视台作为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媒体的崛起和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的影响力。

二、朝鲜媒体对外报道的特点

总体而言,虽然目前朝鲜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断努力扭转国际报道传送和接收上的失衡现象,并在对话语权的掌控上有所进步,但是相对而言,仍处于弱势,这一点在朝鲜显得格外突出。有数据显示,拥有世界总人口3/4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新闻占有量上还不到总量的1/10。这是一个巨大的落差。进入信息传播新时代,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影响下,一个国家能否在国际社会中发出自己的声音,直接关系到其国际地位的确立和信息实力及综合实力的体现。从朝鲜政府的外交政策来看,他们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外交手段为确保国家生存权利、巩固和扩大国家生存空间创造条件。因此,朝鲜也竭力通过本国媒体的对外报道向世界宣传国家政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同时,他们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起参与国际间事务讨论,发表本国观点的诉求日趋强烈。在对外报道中逐步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发出者,这个转变对朝鲜乃至整个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可喜的,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一)主要报道机构特点

朝鲜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其媒体均为共产主义性质的传播机构,并且朝鲜的海外宣传与其外交活动的展开彼此相辅相承,因此,海外宣传报道是朝鲜外交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

朝鲜的对外宣传机构分为政策机关和执行机关两部分。以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为主轴的各级执行机关在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对外报道工作,执行由党宣传部决定并经国家主席许可的对外宣传方针。直属于政务院的朝鲜中央放送委员会除用朝鲜语广播外,还设立了英语、日语、俄语、汉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语种的对外广播,实施一天总共60小时的海外放送。这其中,日语与俄语是其对外广播中除朝鲜语外的两大主要广播语言。此外,所有对外发行的宣传册及各种刊行物均由政务院下属的出版总局和外国文出版社负责,如英文版和法文版的周报《平壤时报》,以及由朝鲜外国文出版社出版的多语种杂志《今日朝鲜》和画报《朝鲜》。

纵观朝鲜的各大传播媒体,本国固有的排外好战思想对其媒体的报道行为形成了深远的指导性影响。这也是朝鲜媒体的一大特点。

(二)主要报道内容特点

朝鲜的对外报道内容完全是由国家的政治需要决定的。对朝鲜而言,日韩关系对其是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的。因此,朝鲜对外报道的内容常以韩日事务为主。中央广播电台每天用韩语和日语向韩国与日本进行广播。同时,朝鲜还开设了阿拉伯语广播,目的就是为了干扰韩国和阿拉伯世界国家发展更加亲密的关系。此外,朝鲜的对外报道中还充斥着对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抨击。当然,在媒体的报道中,朝鲜领袖也是每天都要关注的核心人物,通过报道来宣扬领袖的楷模形象,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总的来说,朝鲜的对外报道内容完全不涉及犯罪等社会不稳定因素或批判体制的内容,只宣传金正日家族并将领袖偶像化,宣扬朝鲜体制的优越性、社会发展和朝鲜统一政策,塑造朝鲜政权的正统性,同时对韩国政府进行批评。

新闻绝大部分来自政府管理的国家通讯社,鲜有来自海外记者采访得来的新闻素材。

(三)主要报道渠道特点

除了正常的对外广播及刊物发行之外,朝鲜的对外传播机构还会通过其驻外公馆及对象国当地的各种亲北、左倾团体展开宣传报道活动。利用对象国当地的大众传媒来刊登宣传报道是朝鲜对外报道活动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基本方式。在西方世界,其选择的对象有《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世界报》等重要报纸;在中东及亚洲地区,这些新闻机构则会选择在本区域有较大影响的地方报纸来刊登以宣传朝鲜统一方案等为主的报道。这些新闻机构甚至还会通过收买当地的亲北或左倾人士,以撰写专栏的形式,达到宣传的目的。

其次,通过“朝鲜出版物输出入商社”或各驻外公馆及亲北团体在海外出版各类宣传刊物和音像制品,也是朝鲜媒体常用的对外宣传报道渠道。并且,朝鲜还在海外设立了“金日成书店”和“金日成图书馆”,以便于海外的亲北团体在对象国当地制作发行赞扬朝鲜领导人及国家政策方针、抨击韩国事务的报道刊物。

此外,朝鲜的对外报道还与本国艺术团体的海外巡访公演相结合,进一步实现对外文化宣传与渗透的目的。从20世纪70年代起,朝鲜就开始大规模地向各国派遣艺术团,通过与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以达到发展政治关系和在海外宣传金日成的目的。同时,其所针对的对象国也逐渐从共产主义国家扩大到第三世界国家和西方国家。

(四)主要报道受众特点

由于技术和财力的局限,朝鲜媒体的硬件设施无法满足对外传播的要求,因此,“少有针对远地的听众做广播”。另一方面,意识形态的差异也使得朝鲜媒体更加偏重于向与之意识形态相符的受众进行报道活动。

朝鲜现有的对外传播媒体依照各语种所涉及的范围不同,主要向欧洲、亚洲以及拉丁美洲的受众进行对外广播。

(五)主要报道影响特点

朝鲜由于其政治体制和独特的外交政策,使其对外报道的影响范围小之又小,但朝鲜的媒体动向又因其敏感的政治地位而广受国际社会的关注。

朝鲜进行对外报道的主要目的在于偶像化领导者形象,从而宣扬本国体制的优越性;制造国际舆论,从而提高本国国际地位,并相对孤立韩国;努力实现朝鲜半岛共产化;强化国际合作,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

因此,根据不同区域、不同阵营的特点,朝鲜对外报道的开展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对于共产主义阵营,其报道重点在于呼吁共产国家间的团结,宣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并努力巩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连带性。对于中立国,朝鲜的对外报道致力于扩大反帝反殖民统一战线的基础。而对于西方世界,对外报道的重点则放在宣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以及朝鲜社会发展等方面。

由于普遍存在经济力量不雄厚、科技不发达的弱势,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报道渠道无法像发达国家那样实现现代化、高科技化的综合性信息传输体系。但是近年来,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逐渐意识到建设快捷、高效的信息传输体系,对于增强一个国家的传媒实力所具备的意义,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媒体开始努力加速追赶,以期缩短与发达国家媒体之间的差距,并已获得初步成效。同时,各发展中国家的海外记者通讯站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这些海外记者站的建立搭起了发展中国家对外媒体与所报道国之间的沟通桥梁,使信息的传送更加直接、快捷。

虽然起步较晚的发展中国家对外报道事业目前仍存在着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传播语言相对弱势、传播渠道相对狭窄等问题,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与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媒体正在以一种与传统西方媒体迥然不同的视角和姿态,逐渐改变着旧的国际新闻传播格局,打破西方发达国家新闻媒体在世界范围内的垄断局面,以高度的重视和快速的发展发起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宣传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