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14248900000024

第24章 中国电视制作与播出关系初探(4)

1997年中央电视台所属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按照企业集团模式进行了重组,理顺企业内部关系,该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电视节目集散中心。中国电视节目代理公司已逐步建立了覆盖全球的节目外销网络,新闻电影制片厂和科教电影制片厂划归中央电视台以后,已经初步建成重要的电视节目制作基地。中央电视台于2000年也酝酿实行制播分离的改革试点工作。据悉,2003年底,中央电视台影视部被分化成两部分,一部分人被调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负责电视剧的制作,另一部分人将被留在影视部,专门负责电视剧的购买与播出。2000年5月1日起湖南经济电视台的华夏影视中心和节目中心正式从台里分离出来,《真情》、《故事酒吧》、《星际大联盟》等几大栏目以及七十多名节目制作与管理人员全面走向市场。1999年上市的湖南电广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节目公司从事影视节目制作发行,其电视剧、电视专题片、电视综艺节目年拍摄能力达到600部集,并为省内127个有线电视台提供节目总量18万小时,成为湖南电视节目引进发行和交换中心。重庆电视台也在酝酿两年内把车辆调度中心分离出去,成立集约公司,并分离制作部门成立制作公司。

(5)凤凰卫视和阳光卫视的启示开播于1996年3月的凤凰卫视中文台隶属于凤凰卫视有限公司,这是一个集东西方传播观念于一体的电视传播媒体,是按照市场规律办台的电视媒体。其节目立项完全由广告部论证,论证依据是市场,广告部通过投入与产出比的计算去了解市场需求,决定节目取舍和成本核算。在开台之初,由于有限的资源,凤凰卫视中文台制定了“你无我有,你少我多,你慢我快,你板我活”的节目制作和播出策略,同时采用倒二八制的节目制作,即把80%的制作力量投入20%的节目中,做出创品牌的节目,其余20%制作力量投入80%的节目中,在一定水平上维持节目的运作。实际上,凤凰台本身的制作力量,主要投入到这20%的精品节目中,其余节目从电视市场上购得。凤凰的制作力量以投入成本少、见效快的时事节目为主,比如《凤凰早班车》、《锵锵三人行》、《时事直通车》等都是以演播室和包装新闻结合。对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的直播也是通过与其他台或节目公司合作完成。其他节目诸如港、台、日产电视剧、娱乐节目等都是通过市场获得,凤凰台包装编排播出。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办台,有效的成本核算以及独特的节目视点和制作策略使凤凰台迅速打出品牌并在建台第三年就实现收支平衡。

2000年8月开播的阳光卫视隶属于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这是一个以历史文化为主的主题频道。除《人生在线》是由杨澜工作室在北京制作,其主要节目都是通过包括美国A&;E公司在内的历史、人物节目供应商提供,阳光卫视与A&;E公司建立独家合作关系,并与国际其他多家历史文化节目商形成了长期的联盟。成立伊始的阳光卫视在历史、人物相对专一的主题上开拓,不依靠广阔的节目市场是根本办不到的。阳光卫视也是以首先拥有一个庞大的片库作后备,目前已经拥有上万个节目标题,几千小时的节目量,而且每年以几千小时增加,这些都是阳光卫视依靠世界电视市场才能达到的。比如,《发现中国》栏目是依靠重新包装中国的纪录片完成,而从美国引进的收视率颇高的《人物志》,每期节目制作费用高达几十万美金,依靠电视台投资制作是达不到的。

2.“体制外”节目制作公司的出现

体制外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独立的,一种是挂靠在某一个行政部门、某个事业单位或某个社会团体。与电视剧相比,电视栏目和电视专题的生产与播出分离起步较晚,社会上的节目制作公司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

1994年以前社会制作电视节目一直不被允许,此后名为广告公司、文化公司,其实是“专职”制作电视节目的公司出现。早期的节目制作公司主要参与电视台节目的策划包装,逐渐发展到频道整体策划包装并开始制作发行电视节目。

1994年11月,经当时的广播电影电视部特批,通过与电视台合作的方式,北京第一家参与电视节目制作的公司——嘉实广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1995年以宝洁公司承担广告时段,嘉实做节目的方式与北京有线电视台联合推出第一个节目《影视新干线》,标志着中国民间电视制作群体开始走向前台。1998年10月依靠5个人,10万元资金的北京光线影视制作公司成立;1999年光线与北京电视台联合制作《中国娱乐报道》(现名为《娱乐现场》)。该节目是报道中国内地及港台文化娱乐界热点动态的娱乐资讯节目,逐渐发展到以每天一期,每期20分钟,在全国140家电视台同步播出。据AC尼尔森的统计,全国平均收视率达到了8%以上,《中国娱乐报道》为光线传播公司打下品牌。2001年光线已经发展到制作发行经营5个电视节目,每天节目生产2个小时,同时开始在影视剧制作发行、音乐电视制作上拓展。光线的发展为中国电视专题和栏目的生产与播出关系探索了一条路子。2000年6月1日北京银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北京电视台合作改版北京生活频道,北京银汉文化传播公司承担了该频道70%的节目制作。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大约有上千家专业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新出现的公司每年以将近100%的速度递增。参加2001年北京国际电视周的社会节目制作公司的数量也远远超过电视台的数量。虽然如此,体制外的社会节目制作公司对电视媒体的参与程度仍然是边缘化的,电视台与节目制作公司的合作也处于不稳定状态。目前,节目制作公司主要是承揽电视栏目的创意和内容制作,在电视台免费播出,然后在广告时间上与电视台分享。光线传播公司的《娱乐现场》节目在与北京电视台的分工合作中完成,制片人和监制都是电视台人员,负责把关及掌握国家政策精神。政府对这类节目制作公司仍然是慎之又慎。政策形势不明朗,使自由制作人和节目公司参与节目以至频道的风险很大,许多投资也不敢贸然进入这一领域。同时社会节目制作公司本身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等许多问题。许多节目制作公司也存在盲目上马和炒作的问题。广电总局也正在加强监管,规范市场,2001年出台了一系列资格认证制度,以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和制度。

3.独立制片人制

独立电视制片人是指各节目制作公司或影视制作中心的制片人,他们不是有由行政领导任命,依靠自己筹措全部拍摄资金,并负责所拍摄的电视片市场销售。以上所举社会节目制作公司都是实行这样的体制。1995年湖南电视台按照独立制片人制组建了光前影视制作社,依靠制片人自己筹措资金,找剧本和制作人员,独立制作和发行。

三、90年代节目制作与播出关系的历史评价

(一)政策趋向

2001年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徐光春同志在中央电视台2001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为防止将‘制播分离’作为大的政策,防止中国电视走到歧路上去,我们不笼统提‘制播分离’,特别是不主张电视节目制作社会化。尽管允许社会上有条件制作节目的单位可以制作一些节目,但绝不能由此而替代电视台自身制作节目。不笼统提‘制播分离’,这不影响电视台内部的体制改革、业务改革。内部体制中,也不能把节目制作部门放到社会上,必须牢牢控制在电视台手里。要以自身制作力量为主,以社会制作力量为辅”。徐光春同志的讲话表明国家政府推进中国电视媒体改革,推进制播分离的态度是十分审慎的,广播电视作为党和国家政府的耳目喉舌,必须把握好舆论导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特别是新闻时政节目这些直接体现电视台作为党和政府喉舌、阵地主功能的部分,必须掌握在电视台手里。所有改革都必须围绕着这一中心进行。“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电视节目制播分离都必须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不断调整和完善。特别是“体制外”的电视节目制作仍然没有得到明确的政策扶持,这种情况将存在很长一段时间。而国外的传媒体制也未必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必须经过分析和考量,有选择地接受。

(二)市场规律

从1999年开始,除少数行业外,事业单位逐年减少三分之一财政拨款,在三年时间内实现事业经费完全自理和自我生存发展。电视台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寻找自己的生存发展之路,必须考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道路。在传媒产业化的背景下,电视台在成本核算,考虑投入产出的比例,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节目质量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进而考虑制播分离的路子,这些都是电视媒体在适应市场,学习市场经济的法则中进行的。各电视台和社会节目制作公司都在进行积极而艰难的探索。

在这期间许多矛盾和问题诸如人事问题、产权问题等都需要妥善地处理和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视生产与管理观念仍然普遍存在。电视节目市场运作很不规范,电视节目的制作和交易并非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进行,“体制外”节目制作公司在节目发行上面临不公平的竞争环境。由于电视节目的特殊性质,投资风险高,而很多节目制作公司节目制作力量不足,缺乏竞争。这些都是电视制播分离的难点。

(三)传媒规律

电视节目的制播分离也是在电视媒体如何遵循传媒规律,提高节目收视率的探索中进行,制播分离要求电视媒体真正以受众为中心,考虑受众的收视需求,从而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使中国电视媒体在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结语

2003年以来,中央电视台的一些栏目彻底实行了制播分离,中央电视台的做法将对许多地方电视台形成示范效应。同时随着国家关于制播分离政策的逐渐明朗,更多的电视节目将会走向市场,这也给民营电视制作公司的发展带来机会。纷纷扰扰后,拨去云雾,制播分离这一环没有成为中国电视产业的绊脚石,它继续在实践探索中推动着中国电视传媒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