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14248900000022

第22章 中国电视制作与播出关系初探(2)

电视节目市场化。电视节目是电视台相互竞争的核心,而由于电视媒介机构受自身能力所限,要达到规模化、集约化的效果还需要依靠市场。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获得投资,购买精品节目,以节省成本,提高节目质量,提高电视台自身的竞争力。

我国电视产业与国际化接轨的需要。以美国和英国为首的西方广播电视产业起步于80年代初,制播分离的目的是丰富广播电视节目和降低成本。1997年4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将节目供应体系中的制作机构与播出机构分离出来,委托制作部门从自行制作部门分离出去,机构调整后的英国广播公司下设播出中心、制作中心、新闻中心、资源中心、国际中心和经营管理中心六个主要部门,将节目编辑部合并,围绕公司的重点节目编排制作,而BBC频道向BBC制作公司购买节目。英国广播公司成立了发行节目的版权处,通过辛迪加组织在节目制作者、使用者、销售者和资金来源之间进行联系。

(2)制播分离的根本原因:激发竞争,激活生产要素和管理效应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市场竞争,电视台在生产要素包括节目生产者、劳动资源配置、生产力的使用上已经出现了严重弊端。

从市场资源配置来说,制播分离是促进电视节目市场化,解决节目制作经费的途径。长期以来,我国电视事业是靠政府财政的事业拨款,电视节目实行自制自用,只有少部分节目用于电视台之间的交换,许多节目都是一次性使用产品。这些产品不能投放市场,收回成本,投入和产出比例严重失调,导致电视台入不敷出。节目制作经费不能保障,必将导致节目质量的下降并影响电视台的发展。而把节目投入市场,电视节目作为商品进行流通,从多种渠道进行节目经营,节目收入用于节目的再生产;同时电视台也依靠社会节目公司的投资,电视活动所需的资源都通过市场来实现,这样就解决了电视节目的制作经费问题,实现了社会化的生产制作。依靠社会力量进行制作,电视节目经营者必须考虑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必须考虑节目的产出比例,实行节目运作的资本的最佳配置,从而缓解电视台长期的节目制作经费紧张的问题。这样在国家取消政府拨款的当前情况下,才能实现电视台的持续发展。

从劳动资源配置来说,制播分离是降低节目制作费用、增加节目产量的途径。由于自产自用的长期封闭的制作模式,电视台拥有门类齐全的少儿、文艺、科教、电视剧、艺术中心等多个部门,电视台机构庞大臃肿,人员众多,“小而全、大而全”,电视台需要大笔财政支出养活这些人员,而且由于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长期以来电视台在编人员停留在低水平的完成台里任务的层次,许多人拿着台里的收入,依靠台里的资源干自己的私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果增设频道和栏目,就要不断增加人员和技术设施投入,这种无限制的人员和机构的膨胀给电视台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此外,制作节目依靠财务部门计划拨款,人事进行统一调配,节目管理实行自制、自审、自播,收视率的高低和制作经费的投入没有紧密联系,制作人不关心成本核算,电视台也没有科学的成本核算的规则。按照中央电视台原副台长陈汉元的说法,“我与预算申报人……我们有时就像一个管理不善的农贸市场上的买卖双方,你开价5块,我杀价一半,最后三块成交,……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成本核算。”因此节目制作从节目经费、技术设施、服装、化妆、道具、用车等方面都存在严重浪费。如果实行台里自制节目和社会公司制作节目相结合的方式,电视台向社会制作公司或节目市场购买节目,以及减少对制作人员的开支,就将会极大降低电视台的制作费用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电视节目产量分析,根据相关数据,1990年我国的节目制作能力是每年51万小时,到了1997年增加到55万多小时,1998年66.1万小时,1999年增加到71.5万小时。从横向比较,电视台的制作能力提高比较快,但是这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几千座电视台的播出量,1998年省级台的平均制作能力是每天5小时,县级台是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电视台的制作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而从节目制作公司看,在国家广电总局治理以前,全国有4000多家公司有音像制作权,而在国家广电总局治散治滥以后,全国有音像制作权的只有152家。因此节目制作能力不能满足现有的电视台节目播出。通过市场的资源配置使电视台增收节支,同时采用多渠道的节目购买形式能够拓展节目源,解决当前电视台节目紧张的问题。

从节目生产者来说,制播分离是引入市场竞争,提高节目质量的途径。节目没有面向市场,没有市场机制的激励和市场竞争的压力,在编人员没有节目制作危机,就无法形成良好的竞争局面,各部门制作出的节目质量参差不齐,电视台对节目失去了选择权,同时滋养了电视人的惰性。电视台制作人员的经济收入没有和节目质量挂钩,制作人员无需顾及节目的市场和收视率问题。制作节目的压力不足,导致栏目多,精品少,守成多,创新少,节目制作能力退后,队伍发展后劲不足。如果电视台面对的是一个节目市场,就可以完全按照价值规律,选择购买价廉物美的节目。由于经营上的分散,电视台对节目制作的投入减少,一些部门为了生存,在吸纳不到广告的情况下,将原本应为观众制作的节目变成为出资者做节目,栏目成了为企业、机构有偿宣传的服务工具。自制节目质量越来越差,收视率越来越低,广告收入越来越少,就陷入恶性循环。电视台“小而全、大而全”的现状,使节目制作工艺流程不规范,技术标准和专业分工缺乏,技术部门和节目部门职责不清,效率不高,在节目评估上缺乏科学的测评体系和程序。电视台成为众多小作坊集合的生产基地。而制播分离引入竞争机制无疑将使这一切得到改善。

3.“制播分离”的内涵

1999年是“制播分离”理论探讨最热的一年,在各专业杂志和各种广播电视研讨会上都有所触及。结合1999年“上海全国广播影视系统内部管理改革座谈会”和1999年“中国电视产业经营节目创新高级研讨会”的精神,制播分离应该有两层涵义:从广义上说,是指除新闻节目以外的电视节目由社会上独立的节目制作公司自主制作,然后将节目推向市场销售,电视台根据自己需要,到节目市场自由选购节目,供播出使用。从狭义上说,是指电视台内部,将节目制作部门独立或相对独立地分离出来,实行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自主运作,完成电视台制定的节目生产任务。前者,改革路子比较清晰,已经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后者则比较复杂、困难。

二、电视节目各类型制作和播出关系的分析

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合一的体制,从电视恢复发展之初一直持续存在。在专业的广告代理公司出现之前,甚至连电视广告都是由电视台自己制作。但是随着节目供求矛盾的出现,投入产出的比例核算,一些节目开始进入了专门的生产流程。但这个过程发展是缓慢的。

(一)电视剧制作

1.电视剧专业生产基地成立

电视剧是最早成为节目交换和经营的节目形态,也是最早由专门的制作单位制作的节目形态。电视剧投资相对较大,制作和投资回收周期都比较长,交给专业制作单位制作,可以降低电视台的成本和支出。从1958年到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电视的娱乐节目主要是电影。1980年以后,电影行业向市场体制转变,不再向电视台无偿提供电影节目,于是电视台被迫承担电视剧的制作任务。但是由于电视剧制作周期长,投资大,所需要的制作班子大都来自于其他相关行业,决定电视剧的主要矛盾是资金问题。这个问题持续了许多年,1988年原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艾知生在中宣部新闻研修班上指出资金不足严重制约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1989年在“全国故事片电视剧和录像题材规划会”上进一步提出电视节目片源不足,电视系统拍电视剧经费十分缺乏,绝大部分要靠社会赞助,许多制作单位呼吁,建立电视节目市场迫在眉睫,“电影电视剧录像制品是精神产品,同时有商业属性,我们肯定开辟电视节目市场的想法和做法”。

于是在80年代初期,许多电视台开始成立专门制作电视剧的独立部门。1980年山东电视台组建了生产电视剧的山东广播艺术团,制作了《高山下的花环》(1981年)、《武松》(1982年)、《今夜有暴风雪》(1984年)等有影响的电视剧。1982年3月北京电视台电视剧组和译制片组从北京电视台划出,组建北京电视制片厂,1984年9月改为北京电视艺术中心,这是全国电视系统最早组建的第一家独立摄制电视剧和译制外国影片的生产单位。当时的北京电视制片厂是“小、穷、低,30多人,一部摄像机,租用公社十几间屋子,经费少,设备短缺”。依靠独立自主的创业精神,他们制作了《四世同堂》、《凯旋在子夜》、《便衣警察》(1987年)、《渴望》(1990年)等优秀的电视剧。1983年中央电视台筹建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1985年11月与电视剧艺术委员会合并。

1983年制作10部(集)电视剧,1984年生产50部(集)电视剧,1985年生产112部电视剧。1984年湖北电视剧制作中心成立。1988年广东电视剧制作中心成立,浙江电视剧制作中心成立。

各电视台电视剧专门生产基地的建立,使电视剧的生产制作有了专门的专业制作班子和相对独立的财政预算。这个时期各电视剧制作部门在经济上处于半独立的状态,不仅依靠电视台拨款,而且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到社会去拉投资,如1988年成立的广东电视剧制作中心实行承包制。1986年广播电影电视部根据电视剧制作的特点,拟定了《电视剧制作费用开支标准的暂行规定》,这个规定为电视剧的制作财政预算做了明确说明。电视剧制作班子也依靠社会上的相关专业人士。1987年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节目有一半是依靠和联合社会力量拍摄的,不仅解决了中心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发挥导演等主创人员的积极性。

电视剧的生产逐渐理顺投入和产出等相关环节,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来实行。1997年湖南经济电视台在理清“制作、播出、广告、观众”等关系的基础上,投拍了《还珠格格》,1998年拍摄《还珠格格》续集,这两部剧按照市场的需求制作播出,取得了极大效益。

2.社会节目制作团体

80年代中后期社会节目制作队伍并不成熟,普遍没有以专门制作公司的形式出现,但是有不少制作团体加入电视剧制作的行列。全国各电影制片厂成立了专门的电视剧部,与电视台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寻找回来的世界》、《努尔哈赤》、《严凤英》、《新星》、《雪野》、《丹姨》等电视剧都是影视合作的结果。此外各音像节目出版社也参与电视剧制作。此外,1985年至1986年一部分“野班子”以赚钱为目的拍摄电视剧,粗制滥造居多。针对这一情况,1986年6月广播电影电视部党组研究决定,实行电视剧制作许可证制度。此后一些拥有许可证单位擅自出售许可证,受到有关部门处罚。广播电影电视部也制定了严格的电视剧生产制度。

依靠专门的电视剧生产,电视台极大丰富了节目源。1987年全国生产电视剧962部3023集,其中广播电视系统自己制作电视剧2985集,1988年系统内生产963部4258集,1989年全国生产715部2035集,到1995年、1996年年产量达到8000部(集),1998年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9000部(集)。

3.节目制作公司

90年代中后期由于各电视台频道扩张,电视剧片源明显不足。依靠市场,依靠社会节目制作公司提供片源开始成为电视剧制作的重要途径。一些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以及文化发展公司开始投入电视剧的生产制作。这些公司或者自己拥有电视剧生产许可证或者与其他公司合作投资生产电视剧。1998年以前有532家电视剧制作机构取得过电视剧生产许可证。1998年经过重新登记,全国96家单位持有电视剧拍摄长期许可证,106家单位取得临时许可证。1997年由北京电视台、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北京市电影公司和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共同出资组建的国有股份制企业——北京紫禁城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制作发行电影的同时,也承担电视剧的制作和发行,先后制作了《寇老西儿》、《都市丽人行》等较有影响的电视连续剧。

这个时期一些专业媒介购买公司和广告代理公司逐渐从单纯购买广播电视广告时段向制作经营广播电视节目转变。成立于1989年的海润国际广告公司是一家专业媒介购买公司。1995年海润成立海润影视中心,承担电视剧的发行和代理及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