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匿名性还减少了受众的从众心理,使“沉默的螺旋”的作用减小。提出“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德国社会学家E·诺依曼认为,舆论的形成与大众传播媒介营造的气氛有直接关系,因为大众媒介有三个特点:多数传媒报道内容的类似性——由此产生共鸣效果;同类信息传播的连续性和重复性——由此产生累积效果;信息到达范围的广泛性——由此产生遍在效果。
上述三点使大众传媒为公众营造出一种意见气候,人们由于惧怕社会孤立,会对优势气候采取趋同行动,其结果就是“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面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但是,在这个假说中起重要作用的“从众心理”的作用力在网络中有所减弱。从众心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认知失调和对孤独的惧怕,群体的压力会让人产生失调,而从众是减少失调的一种有效方法。
但是,在网络中,多数群体并不是稳定的,因此,人们在这样的群体中,如果感到失调,可以通过转换群体的方式来逃离让他感到失调的环境,如在这个论坛中由于意见独特而感到失调,可以去别的论坛寻找知音。而且,对孤独的惧怕也随着交往空间的扩展而改变,当人们只能面对街坊邻里时,一旦在意见上陷入孤独,在其他方面也需要面临尴尬的局面。网络技术大大扩展了人们的交际圈,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同世界各地的各色人等进行交流,不需要拘泥于一个圈子,以消极的从众措施来保护自己,而是可以积极地寻找同盟军。
3.形成迅速
网络舆论具有惊人的形成速度。尽管大多情况下网络舆论呈现出一种发散、多元的状况,似乎各自为政,互不干扰,但是一旦有突发性的事件或重大灾难事件发生,网络上就会由于大家的普遍关注而很快形成强大舆论,不再各自为政。
以1998年5月印尼首都雅加达暴乱为例。在暴乱中,这个人口1000万的大都市有1198人丧生,150名妇女被强奸,40座购物中心和4000间商店被烧毁,数以千计的汽车与民房被焚烧,而其中主要的受害者是印尼华人。在暴乱爆发的第一时间,新加坡《联合早报》电子版便对此进行了报道,在网络受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在该报所开辟的印尼局势讨论区里,当天夜里便有数十条电子邮件一拥而入。之后,读者的来信达到每天上百件,可谓人声鼎沸。印尼华人向有关机构和认识的邮件地址反复发送各类文件,尤其是身着印尼军服的暴徒蹂躏妇女的照片,并号召所有的收信者竭力传送,对全世界千百万的网上读者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并引起了各国传统新闻媒介的关注。由互联网引发的巨大的传播效应导致印尼当局手忙脚乱,当时的总统哈比比不得不宣布设立一个独立委员会,负责调查五月暴乱期间妇女遭强奸的案件。在整个过程中,网络舆论形成、传播和发挥作用的速度都快得惊人。
网络舆论的速成性首先得益于网络传播的“神速”。由于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极快,一旦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特别是一些突发性的灾害新闻或重大事件,很快就会在网上传播、扩散,形成舆论,产生影响。比如在论坛上,一则颇具代表性的帖子,可以一传十,十传百,百传万,在各个论坛反复转帖,以惊人的速度扩散。而且,网络传播的交互性使交流成为一个动态系统,网民能对事件、意见迅速作出反应,这种互动过程一旦成为大众普遍关注的焦点,就会很快引发、形成舆论。以新闻评论为例,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从受众那里获得的对事件或现象的反馈往往是不充分、非实时的,媒介根据这些反馈和对公众态度的估测及传播政策播发言论。
准确地说,受众的这种反馈其实是一种“前馈”,以此为基础的评论影响舆论自然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且未必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而网络评论,尤其是BBS论坛的传播则不同,BBS的互动性能形成一种“接力式”传播,论坛中“楼上”和“楼下”、“帖子”和“帖子”相互碰撞,既可能针锋相对,也可能相得益彰,使得对某一信息或某一事件的评价呈“滚雪球”之态发展下去。而且,网络论坛囊括了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意见传播方式,既包括同步的传播,也包括异步的传播,这样论坛中的传者与受众的界限模糊起来,几乎所有的传者在此环境中同时又兼任了受众的角色,他们不仅接受意见和思想,同时也发表意见和思想。无论是评论的发布者还是接收者,他们首先都是网络媒介的共同使用者。在网络媒体这个动态的交流系统中,人们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式”交流。
这种交流更接近社会交往的本来状态,为了解舆情民意提供了一个非常直接的窗口,新闻机构也可以更迅速、直接地检验自己的传播效果,决定进一步的行动。这样,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将大大缩短,效果则可能因此而更加显著。
4.非理性成分加大
一般而言,传统新闻媒体传播的都是理性形态的舆论。在网络这个不分种族、不分国界的“意见的自由市场”中,每个网民都可借助虚拟身份畅所欲言,其中不乏理性的、建设性的看法和观点。但同时,一些缺少自律意识的网民在参与讨论时采取偏激的态度甚至侮辱、谩骂的语言,进行个人情感的宣泄,网络舆论非理性的成分相对加大。
网络非理性或情绪型舆论的产生和弥漫根源于社会环境的变动。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各个阶层、群体利益的调整,自我利益的唤起、社会风险的加大、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社会原有的价值体系受到强烈的冲击,人们的心理结构失衡,紧张、焦虑、困惑、不满等社会情绪浮动,浮躁心理流行。开放、虚拟的网络给这种情绪提供了排解渠道,使网民可以隐蔽起来,在网络上充分地显示“本我”。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成分。本我是人格的基本结构,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是最原始的,它遵循“快乐原则”,要求人必须满足基本的需要。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焦虑,也就是要求人去寻求快乐,尽量去躲避痛苦。自我从本我中间分化出来,是本我和外界关系的调节者,它受到本我和外界的,如社会规范、道德法则和法律的双重控制。自我在人格三结构中充当着管理者的角色,遵循着“现实原则”,在超我的监控下,对人格中潜意识来自于本我的需要有限度地放行。而对于来自于本我的非理性的冲动和欲望,则由从自我分化出来的超我进行监督和制约,超我充当着检查器的功能,遵循着“至善原则”,是最自然、最富有道德感的道德良知。网络中自由开放的舆论阵地恰巧为本我提供了一个发挥的空间,网民借助虚拟身份畅所欲言,有理性、建设性的看法和观点,同时也充斥着非理性的个人情感宣泄。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没有人知道你的性别和年龄,没有人与你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竞争,网络便成了宣泄感情、显示“本我”的最佳地点。
“2006年最具轰动效应的网络事件”——“铜须事件”就是由无数网民的非理性舆论导致的,最终演变为一场网络暴力。2006年4月13日,网上一个名为“锋刃透骨寒”的男子声称自己的妻子“幽月儿”有了外遇,并且公布了妻子和情人长达五千字的QQ聊天记录,痛斥与妻子有染的“铜须”。随后,数百位网友在事情尚未确认的情况下,轻率地加入网络攻击的战团。与此同时,天涯论坛上一网友贴出“江湖追杀令”,不仅公布“铜须”的照片和视频,而且还呼吁“广大机关、企业、公司、学校、医院、商场、公路、铁路、机场、中介、物流、认证,对××及其同伴甚至所在大学进行抵制。不招聘、不录用、不接纳、不认可、不承认、不理睬、不合作。在他做出彻底的、令大众可信的悔改行为之前,不能对他表示认同……”短短数天之内,有数万人加入讨伐“铜须”的队伍。
网友们动用各种网络侦查手段,以“铜须”的获奖记录为线索,查实并披露了“铜须”的真实身份,用各种方式对当事人“铜须”进行侮辱、丑化、谩骂、嘲讽、猥亵。由此,24岁的大学生“铜须”被推入了社会讨伐的旋涡。事件还殃及其家人和学校: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以各种方式恐吓、骚扰、威胁其家人,迫使其家人不敢出门和接听电话;还写信、发邮件给“铜须”所在学校的校长,质疑其所在大学的教学质量,要学校承担“教育失当”的责任。而正当网络舆论达到激愤的高潮时,2006年4月20日凌晨,所谓的丈夫“锋刃透骨寒”先生再次现身MOP论坛,发表“最后声明”,称这一切都是假的,“丑闻”以及QQ聊天内容等均为杜撰,“游戏已经结束!”
在整个事件中,让无数网友疯狂追杀“铜须”的依据仅仅是一篇无法确认的文字,这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想象的。正是因为网络的虚拟,使他们把“自我”遵守社会规范,不影响他人利益的原则都抛之脑后,更不接受“超我”尊重他人、不侵犯他人隐私的监控,完全依照“本我”来行事,将所有的火力与愤恨打在他们自以为是卑鄙的一方。
左右整个事件大局的是无端而来的情绪,他们的行为使一些外电称其为“网络暴民”。
当然,“铜须事件”是个比较极端的网络暴力个案,但网络舆论中夹杂了太多的非理智因素却是客观存在的,这应当是网络舆论调控的重点。
5.影响广泛
网络舆论处于浓缩了的网络空间内:城市各个角落的舆论可以浓缩在一个小小的虚拟社区里,本来奔走相告、口口相传的舆论可以传递于灵巧的QQ里;面对一台电脑,就能得到你想知道的信息,了解他人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热烈的讨论。
就在这极大浓缩了的话语空间内,网络舆论显示出广泛的影响力,不仅作用于网民的思想和行为,而且作用于网络以外的现实社会,如在“深圳网文事件”和“孙志刚案”中,网络舆论就显示出强大的现实力量,最终导致政府工作的改进和相关法规的修改。
2002年11月16日,人民网“强国论坛”和新华网“发展论坛”分别刊发了名为《深圳,你被谁抛弃?》的文章,主要涉及深圳政府的办事效率、电价、改变投资环境和香港24小时通关、暂住证等问题。文章一经刊登立即吸引了网友的广泛注意,在各大网站及一些热门的BBS上均可看到对这篇文章的转帖。很快地,《深圳,你被谁抛弃?》一文在网下也引起了巨大反响。在中共深圳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闭幕式上,深圳市长正面回应了《深圳,你被谁抛弃?》中提到的问题,与会者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2003年1月15日广东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圳,你被谁抛弃?》再一次成为广东省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深圳代表团代表林娜在会上第一个提出要撤除深圳“二线关”,广东省政府也做出同意撤关的决定。随后,南方网做了正面引导性的专题报道——《深圳,你不会被抛弃》,专题中深圳市政府对文中触及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2003年1月19日深圳市市长与《深圳,你被谁抛弃?》的作者“我为伊狂”会面,共同探讨深圳发展中的问题,并且邀请媒体记者与会旁听。这次的网络舆论事件被称做“深圳网文事件”。事件中,舆论形成于网上,扩散至网下,并最终取得了积极的影响,深圳市不但改进了有关工作,而且表示今后将拓宽对话渠道,改变现在的政府信息获取流程,让媒体更多地来监督政府工作,此次“网文事件”最终朝向一个有利于深圳政府良好形象传播的方向发展。
2003年3月17日,27岁的大学毕业生孙志刚被广州黄村街派出所转到收容站收容,3月20日被殴打致死。4月25日,《南方都市报》以《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为题,首次披露了孙志刚惨死一个多月却无人过问的前前后后。文章当天被各大网站转载,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孙志刚案”在网络上引起的巨大反响,一方面推动了对案件的侦查和对相关人员的处理,另一方面还引发了民间对已经走样的收容遣送制度的批评。
6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草案)》,同时废止1982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人员乞讨收容遣送办法》。在这次事件中,《南方都市报》是第一个对此进行报道的媒体,新浪网、搜狐网、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络媒体积极响应,各大网站的留言充分表达了民意,网络舆论在网上网下引起了巨大反响,进而影响到政府的决策。可见,网络舆论的影响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网络世界,而是能够对现实生活进行干预。
网络舆论的广泛影响不光体现在从网上到网下,还体现在能够穿越国界,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