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报道的信息形态来看,采用直观形象的画面报道
没有画面就没有电视新闻,电视靠形象说话。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曾说:“世界被构想和把握成图像”。电视媒体正是用视听语言传递信息,构造出人们对世界的印象。由于电视媒介声画一体的技术特性,决定了电视可以采用形象的活动画面(这里指的画面是声画一体的画面)。这种电视画面是信息传播的载体也是电视新闻传播的基础,电视记者主要是通过画面来报道事实,而不是单靠文字叙述、描写新闻事态。这是电视媒介传播的特点,也是电视采访的特点。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认为:“电视最大的长处是它让具体的形象进入我们的心里,而不是让抽象的概念留在我们脑中。”
直观、形象,谓之简单,而实际操作却何其难。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意识到直观、形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直观意味着具体、直接,当我们用摄像机拍摄下现场事态,其画面和声音信息就直观地向观众传达了信息。直观是指信息存在的一种状态,拍摄下来就是直观的存在,这是电视采访区别于文字与广播采访的重要特点,但是有了直观的画面就有好的电视报道吗?未必!形象则是信息表达的更高层次。形象并不是直观的必然,直观未必形象。我们在电视媒体中看到的很多程式化的“会议新闻”不是直观的吗,但是它们形象吗?因此,笔者认为相对于直观而言,形象是电视记者传达信息的更高要求,而且只有体现出了形象性,才能体现出电视媒介的采访特点。
形象意指生动、有形,就形象性而言,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
1.现场信息的形象性
现场信息的形象性要求记者善于利用电视视听语言表达现场信息,我们平时所说的电视记者要具有“画面感”也就是这个意思。形象信息的形象性实际上要求记者用形象去体现现场信息与新闻价值,把静态的信息变为动态的信息,把过去单靠文字、声音构成观众想象的信息表达转换为以画面为中心的信息直观表达,把以空间展开的信息变为以时间延续的信息。下面我们从一个案例入手分析,以下选取的是一条1992年的获奖电视新闻《北京市二环路改造竣工》。有人会问,相隔十多年的时间,为什么现在还要把它拿出来?新闻并不都是易碎品,这条电视新闻报道手法简洁、电视语言和新闻观念成熟,说它是中国电视新闻在发轫之时的经典之作,毫不为过。记者王晓琨在报道后谈到其采访过程:1992年9月30日,为北京市民所关注的二环路改造工程竣工。这条环路是北京、也是全国城市中第一条没有红绿灯的、封闭式的快速路。按照常规的报道方法,这条新闻处理起来很简单:把有关的材料看一下,拟定文字稿,竣工那天拍几个镜头,然后把画面一编,一配解说就行了;但是这样一来,电视采访的特点没有体现出来,现场感也没有了。我经过反复阅读材料、采访有关人士和现场观察后,进行了如下的电视采访构思。
首先重新确定主题。文字记者已对二环路改造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报道,如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施工速度快、工人能吃苦能战斗等等。这些角度用电视来报道很容易一般化,变成解说贴画面;而文字记者一笔带过的、工程介绍中字数不多的消灭红绿灯、大大提高行车速度这一点,却可以在电视中大做文章。
竣工前一天,我乘车绕二环路走了一趟,记录了公里数和行车时间(都有具体的画面和记者的现场报道)。光有这组画面和声音还不行,节目显得单调,信息量也少。我又采访了与二环路有关的代表性人物,如司机、交通警察、二环路附近的居民等;竣工仪式上还采访了工程负责人。他们以各自特殊的身份、表情、语言叙述了二环路改造带来的变化,组合到一起就是我需要的主题和内容,比用解说词形象、生动得多。
为了在不到三分钟的节目时间里将如此丰富的内容和信息装进去,我利用了电视声画结合的特殊功能。比如利用纵深画面、长镜头、运动镜头来加大信息量,这种镜头画面对于展示二环路的面貌是非常合适的;我还使用特技手段,把二环路行车与人物采访组合在一起,通过声音的延续来衔接不同的人物;通过抠像等手段来叠加不同的时空;还以图表、字幕、记者现场旁白来交待背景、展示二环路的走向及位置。结果,不同时间、地点的采访,连续不断的行车(显示二环路消灭红绿灯的便捷)以及一些背景的交待等,都在同一段时间里奇妙地再现了,给观众以较强的信息量和冲击力。这就是电视化的采访报道,而文字记者对不同的内容只能以分段叙述或“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更何况电视声画所显示的“多义性”,文字无法表达,正可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说明的是,后期编辑时那些特技的运用,是我早已构思好的,不然就不会有这样的采访和拍摄。这次实践进一步告诉我,形象思维在电视新闻采访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反过来说,电视记者如没有活跃的、丰富的形象思维,他制作的节目对观众就不会有什么吸引力。这就是电视新闻记者需要比文字新闻记者多具备一套本领的原因。
归纳以上记者的阐述,我们可以体会到这条新闻在形象性方面的把握至少有这样几点:
第一,新闻主题。这条新闻主题是什么?在课堂上,同学经常会说这条新闻的主题是二环路竣工,不尽然。二环路竣工只是一个新闻事件,只是一个新闻由头,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去拍摄,你的新闻只能是一个对事件大而无当的概述,你的新闻角度无法体现。我们在前一节里指出,新闻采访报道重点是对事件所产生的影响,按照这个思路,这条新闻的主题是……,对,是二环路竣工所带来的影响:对人的影响、对社区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由此思考,记者就已经在聚焦自己的主题。并在这一思路统筹下去形象地结构节目信息。
第二,体验式报道。正如记者所言,拿到这个题目,传统的采访观念就是以所谓“会议新闻”程式化的报道方式而为之,即解说词贴画面。但记者没有被惯性思维左右。而是运用了亲自开车绕二环路一圈的体验式报道。实际上这种采访方式就是把静态的采访变成可感可知的动态形象过程。只有这样,报道才能落到实处,换言之,记者才知道用什么画面去表达信息。因此,记者的行进式的采访方式契合了电视媒介基于时间流程的表达特点。在展示绕二环路行进过程中,为了增加信息量,记者用特技的方式,牵带出人物采访画面。二环路立交桥的特技画面,也是用形象增大信息量的方式。
第三,理性信息的形象性。二环路竣工究竟带来了什么便利,记者没有用简单的语言抽象地去描述。二环路质量怎么样,在上面的速度怎么样,记者用两个数字对比具体形象地传达出这些信息。被访人之一司机说,过去跑二环路一圈要花大约1小时40分钟。而记者跑完以后在结尾向观众一语点破:我们刚才跑了一圈,只花了29分钟。怎样?节目潜台词是:观众请您自己比较。节目结尾简洁有力,同时留给观众思考余地。
第四,采访人物。二环路竣工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什么人有影响,节目中着重采访了工程师(他是事件的核心人物)、二环路上执勤的交警、经常跑二环路的司机、二环路附近的居民等这四类人物。在课堂上,笔者经常会让学生在看过节目以后,闭上眼睛回忆,节目中哪个采访对象的语言让你印象深刻。答案往往是二环路附近的居民,即那两位老人。为什么?工程师向记者介绍了那么多关于二环路的信息,为何没在观众头脑中留下一丝痕迹?这两位老人的同期声为,“我刚才跑了一圈,特别的痛快,哈哈……”,“因为我小时候,这里都是土坡,今天一看都不认识了”,看似没有什么实在的信息,但却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为何?笔者一直认为,电视善于表现感性的信息,而不善于表现理性抽象的信息,这个节目便是一个印证。这两位老人极具个性化的感性认识向我们生动传达了她们作为当事人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承载了现场。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就延伸出新的问题:如何让这个工程师的信息变得生动、可感、可知?换言之,这条新闻是否还有改进之处?如果我们现在讨论的话,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何不把工程师请到记者的车里,让他和记者一起绕二环路跑一圈,记者在行进中采访工程师,这时候他会不会说出他的切身感受呢?他会不会根据他经过的二环路现场传达出更生动的信息呢?我想,这就是电视媒介的形象性所在,就是电视媒介的个性所在。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记者应该具备画面形象意识。这种意识是电视记者独有的表达工具。所谓画面形象意识,就是电视记者对电视媒介特点的感觉、认知、思维体现过程的总和。这种思维过程应该自觉地体现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之中。它要求记者全面理解形象画面报道的特点,真正调动视觉语言的作用,用形象传递信息。比如,2009年两会报道中,《新闻30分》增加了“画说两会”的版块,把一些不容易用影像画面表现的信息用图的方式简明扼要地交待出来。这种多手段运用的核心诉求都是围绕着形象做文章。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形象的画面不等同于毫无指向性和现场性的所谓的“万能画面”。有的初学者往往以为采访拍摄回来的画面素材以及剪辑后播出的图像新闻都是形象画面的报道。其实那些没有价值、没有特色的画面仅仅具有直观画面属性,而不具有形象性。我们常常从电视上看到的机器轰鸣、马达飞转、麦浪滚滚、蓝天碧野、鼓掌欢迎等“万能”画面,无论配上什么样的解说都可以使用,不论哪个年月的事也能搭配。这样的新闻看上去有画面,其实没有形象感。
此外,画面形象意识还要求记者在现场拍摄时,善于用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不同的镜头方式去结构化现场信息的细节、背景叙述,做到有突出、有省略,有刻画、有交代。格式塔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知觉有简化原则,即人首先感觉画面的整体,其次才去注意细节。电视新闻报道以流动的画面展示信息,更应该注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否则这些信息很难让观众产生印象。
作为电视记者,应该牢固树立这样的观念:电视新闻强调形象,利用形象的手段传递信息,让形象叙述事实。
2.理性、抽象信息的形象性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已经论及理性、抽象信息的形象性。作为电视记者,如何把本身不具直观性、形象性的信息用画面传达出来,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为电视记者提供了腾挪的空间。我们常说,电视记者未必是一个专家,但一定要是一个好的翻译家,要把枯燥、难于理解的数据、文字等理性信息转换成观众可以感知的直观、形象信息。
(1)数据的形象性与贴近性
在这里,我们不妨从马未都先生在其著作《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一书的开篇谈起,他在开篇说:“我今年53岁,以我这样的年龄,两个人首尾相接就进清朝了,五个人就可以看到乾隆了。乾隆当时还是盛世,是他年轻的时候,大概有33岁;十七个人首尾相接,就可以看到宋徽宗了;二十六个人就可以看到唐太宗。一百个人首尾相接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五千年,从甲骨文出现到现在。以此看,历史没有多长,对吧?”
怎样?精彩绝伦!一个我们曾经在历史教科书中常常读到的数字被他赋予了强烈的人性化因素。一个曾经看似离我们很近实际很遥远的数字被他的妙笔转换成看似离我们很远却能息息相通、感同身受的数字。记者工作何尝不是这样,把遥远的新闻拉近给观众,与观众的“心”贴近!
布隆代尔说,数据无异于毒药……但在许多新闻故事中,数据为整个新闻定性,有时候数据本身就是新闻。数据的重要性与抽象性尤其对电视记者形成了挑战。有的时候,数据引用不可避免,这就需要电视记者发挥想象力,实现数字的转换和数据的形象呈现。
利用形象的视听语言表达
应当说,数字三维影像特技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便利。今天,我们看到许多电视媒体用清晰的三维动画、flash动画、图表等来归纳、表达这些抽象的数据信息。
在美国地方电视媒体的一则新闻报道中,记者在报道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分别对国外啤酒征收的税率时,采用了地图这一形象化的物件,从而把税率这一数字变得形象具体。
使用类比方式表达
除了技术手段之外,我们还应借用传统的类比、比喻、借代等文学手法来完成信息的形象化表达。给数字一个形象的参照对象,通过类比的方式来表达。比如“投入航线使用的空客A380有多高?”,单纯的数字无法让观众理解,你可以说它“相当于10层楼高”。再如北京市新增了住房面积1000万平米,1000万平米是什么概念,观众无法判断。记者这时可以说相当于1万2千套80平米的两居室,能够解决大约多少人的住房问题,这些都是形象性的表达。
在报道中,记者要把数字变得可感知、有趣味。比如纪录片《蚊子警报》纪录片,在叙述到蚊子传播疾病的问题时,解说词写到:一只蚊子传播病毒的几率是100万分之一,可是这已是人从床上摔下来致死的几率的三倍,创作者把科学数据转换成了观众熟悉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