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录片《俺爹俺娘》里,这种同期声的运用方式更加凸显,在影片开头即出现了一段老人演唱的带着浓重地方口音的歌谣:“同志们呀,个个要听真,咱为了救人民参加了八路军。在家里咱本来可都是些老百姓,革命的战士可不要忘了本”。当影片发展到摄影家焦波在爹娘家乡为邻居焦念会录像的时候,观众才明白这段歌谣原来是从这个现场中生发出来的。这段歌谣淳朴、自然,充满了浓郁的地方风情,渗透了当地人浓浓的精神气质。显然,这段歌谣对片子的主题是一种强化,使当地人那种对根、对土地、对人民的深厚情感涌现出来。因此,编导把这段歌谣穿插在节目中,不断形成提示与累积效果,从而为影片的基调与情绪形成一种贯穿始终的结构性因素。这样穿插的同期声自然、朴素,没有矫揉造作的主观强加式东西,而是在现场中提升出一种情怀。
一个好的节目是需要这种情怀的,不是吗?而它源自于哪里?现场。换言之,对同期声的重视就是对现场的重视。比如《香港十年》的第一集“十年见证”,以一个非常华丽的开头拉开这部大型纪录片的序幕。创作者选取了极具仪式感、庄严感的升旗仪式作为结构主线:一个是小张心柔所在的学校的升旗仪式;一个是香港紫荆花广场的升旗礼;一个是香港警察学院的仪式;最后落脚点是1997年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升旗仪式。而贯穿这几个场景的重要元素就是同期声。创作者用现场的国歌声从张心柔所在学校的升旗仪式转场到紫荆花广场的升旗典礼,又用极具地域特点的风笛声和手鼓声转到香港警察学院,最后这些声音都汇聚到1997年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上。创作者在同期声的把握上极为精到,不仅在录制的时候就注重现场同期声的每个细节,而且利用这些声音的相似性将之剪辑处理,形成这个开篇场景的结构性因素。“一国两制”下,香港的“变”在哪里?香港的“不变”在哪里?创作者在这里着重用同期声——风笛、手鼓这种在香港延续已久的声音承载“不变”,同样用形象的国旗和紧荆花等视觉元素承载“变”。这就是用形象传达“一国两制”这个概念的妙招。
需要着重说明的是,该段落的创作手法与我们之前提到的主题事件化、事件人物化的思路一脉相承。香港回归这么大的一个主题如何落脚,如何从与老百姓息息相关可以接受的角度切入?那就是现场。比如,影片开场镜头,首先引起观众注意的是直升机马达轰鸣声,创作者从香港地震总署对香港航摄的场面开始,这其中也反映了创作的视角。从一个我们可以接近的现场开始,也就是从一个我们可以接近的视角开始,这个视角是世俗的、平民化的。如果一上来就是在天上俯视香港的视角,则是一个上帝的视角,是一个全知全能的视角。然而,哪一个视角更具体?哪一个更贴近观众?哪一个更容易接受?这是我们在考虑同期声的时候牵带出的具体问题。
因此,记者应该善于发现现场中的同期声,使之成为一种情绪的提示以及可以反复出现的结构性因素。
4.利用同期声创造空间感
同期声能够创造一个立体的现场空间。同期声所牵带出的许多环境信息,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事件所存在的真实环境,提供了更多空间信息。周传基认为,“声音和光一样,是塑造电影空间的手段”。在电视采访中,记者也应该善于利用同期声手段,创造事件立体的空间氛围。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伊朗导演马基德·马基迪(Majid Majidi)的电影《小鞋子》(又译天堂的孩子)的开头段落,这段五分钟出字幕的段落是一个长镜头,在这个特写长镜头中是一双手在补一双小鞋子,但是声音既有与画面一体的补鞋声,同时又穿插了叫卖声、高跟鞋走在石板上的声音、摩托车经过的声音。这些丰富的声音为我们传达出这个补鞋的环境是在一个嘈杂的集市上的信息。电视新闻及纪录片等非虚构类电视节目完全可以运用这种声音处理技巧。
在同期声的摄取上要特别重视声音的运动方向,从而形成一个真实、立体的声音空间。比如,一架飞机从空中掠过,如果要表现飞机划过的立体声效,就要让飞机穿越镜头和话筒,这就在立体声放音设备上形成声音是从左边的扩音器划向右边的扩音器,从而形成很强的立体效果。
作为一名电视记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同期声的重要作用,尽量去体现这种同期声的空间感与现场感,只有这样才能把观众带入一个真实的语境中,去体悟现场的“质感”。比如《新闻30分》的一条新闻“沾河草甸森林火灾,火场风力大扑救难度增加”中,主持人与前方记者做了连线报道。我们看到,前方记者在总指挥部的一个空旷、安静的屋里,向我们讲述屋外风有多大,扑救难度有多大。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屋子里,观众怎么能感觉出来呢?记者为什么就不能打开窗户,让观众听听屋外风的呼啸,让观众听听风打在窗户上的声音。这明显是记者对新闻事件现场把握的严重缺失,这种缺失的原因是记者没有现场意识、没有同期声意识。因此,现场记者不仅应该有画面意识,还应该意识到声音所带来的空间感。
如果外面有风,记者就站在风口上,让观众看看记者被风吹乱的头发,让观众听听风刮过的啸叫声;如果有雨,记者就让观众感受一下雨打芭蕉的节奏、让观众听听水滴落在窗台上的旋律,让观众看看雨滴打落在记者镜头上的状态。这些声音都让观众体会到现场的“质感”,感受到自然的呼吸以及生命般的跃动。
5.运用同期声调动现场氛围、人物情绪
应当说,这一方面渗透了记者的主观引导,即记者通过现场观察,在现场发现能反映事物特点、调动现场氛围与人物情绪的声音,并把这种声音放大。比如,“党旗下的风采”北京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系列片《沙漠里的北京额吉》一片,创作者在行进的车上播放主人公——一位多年治沙的离休老人喜欢的歌曲,从而激发了老人的情绪,老人最后跟着歌曲唱起来。这段现场音乐成为老人抒发情怀、升华节目情绪的重要元素。
在《生活空间》“小丫西西”报道中有一个记者与4岁小女孩儿西西在家里交流的段落。这期间,编导利用电视机中的音乐、音响调动西西的情绪,加强与西西这个小女孩的交流。在西西去游泳池的车上,编导通过播放车载录音机里的歌曲,把西西天真、活泼的一面生动地展现出来。
由此可见,在现场中,记者并不是完全被动的,通过记者的介入与主动参与,可以很好地调动被访者潜在的生活状态。记者完全可以把被访人最喜欢的音乐,印象最深刻的电影、电视作品等等有声素材引进到拍摄现场,使被访者与现场形成良好的互动。
当然,这种引导并不意味着让记者去制造莫须有的同期声,而是要求记者通过观察与主动引导,把被访人的一种日常性状态更集中、更戏剧性地展现在镜头前。
三、同期声把握的其他问题
作为现场抓取的声音,同期声有主客观表现的状态,而且同期声与后期声音存在一个相互协调与配合的关系。
1.同期声的主观叙述与客观叙述
在具体的采访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同期声中人物述说的主观叙述与客观叙述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前文提到,电视媒介善于表现感性的存在,记者在采访中要着重表现采访对象的感性因素、情感闪现。即使是客观的求证,也需要蕴含被访人个性化的语言与感受,这样采访才会有个性、才会生动鲜活。在这里就牵带出被访人同期声的主观叙述与客观叙述的关系。比如,当记者去调查一起枪击案的时候,第一种方式中,记者以这样的提问开始:记者:“警官,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警官回答道:“有一白人男子用卡宾枪扫射,受害人当场死亡,我们的调查正在进行中。”如果记者换一种提问方式:记者:“警官,你是第一个到达现场的人,当你看到大街上的尸体,你头脑中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警官回答道:“我告诉自己,不要再发生了,这是这个星期的第三次枪杀案。”
记者接着提问:“你在这城市工作了很多年了,治安到底怎样?”
警官:“我想这个城市是安全的,但是这个区域,大概十多条街是有问题的,我们已经在控制这个局势了,简直太疯狂了。”在这里,我们发现警官的第一种回答是非常冷静而客观的叙述,而这种客观叙述完全可以通过记者的解说词加以替代。第二种回答则融入了其个性化的情绪和思考。由于访问的目的不同,我们不能说哪一种方式更优,但是从电视媒介的表现特点来看,第二种方式能牵带出更多信息和更具有个性化的表现力。由于记者的提问方式不同,带出事件人物述说的方式就不同。因此,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一般情况下,同期声往往是作为新闻事件的主观部分进行展现,比如当事人的想法、观点、感受、情感。由于这种同期声具有个性化的信息呈现,才被记者直接展现在节目中。否则的话就可以用解说词进行概括(换言之,解说词承担着客观叙述的功能)。我们只有认识到这种同期声的主观叙述和客观叙述的区别,才能更好地提出你的采访问题。
在实际采访中,我们往往面临着如何使被访人的同期声生动、有个性的问题。比如前文提到的长消息《北京市二环路改造竣工通车》中,记者采访专家时,所传达的信息过于死板。如果记者能把专家请到车上,让专家和记者一道一起绕二环路跑一圈,记者在车上采访专家,那么专家会在行进中带出很多个性化的叙述。
2.同期声与解说词的关系
同期声是一种直接引用,而解说词则是一种转述与代述。因此,我们要处理好什么时候用同期声,什么时候用解说词转述。
一般来说,解说词起到一个概述的作用,而同期声则抓取事件当下的细节和现场信息。比如中央电视台《高端访问》栏目“专访英特尔公司董事长克雷格”一期节目中,同期声都是刻画克雷格(Craig Barret)在生活工作中的细节与关键性的转机。
另外,我们在使用被访者的同期声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同期声与当事人的非语言信息的配合,共同营造一个丰富的信息场。什么时候引用同期声,什么时候用解说词代述,主要的一个判断标准是:同期声以及当事人的非语言符号是否只能用电视的形象信息来传达,是否用解说词代述则会损失现场的综合信息。比如阳光卫视《人物志》“华莱士”一期节目中,节目叙述到迈克·华莱士最疼爱的儿子彼得(Peter Wallace)在一次度假中,坠落山崖而亡时,同期声与解说词的搭配相辅相成。
解说词只是介绍事件背景,而在描述华莱士寻找儿子的细节时,编导把话语权完全交给华莱士,华莱士不仅叙述了他当时看到儿子时的现场细节及心理,更重要的是,他的语气、他的手势、他的言语停顿都给我们带出一个失去爱子的父亲在那时的强烈感受。显然这种直观的感受是很难用解说词代述与转述的。
第四节逆时性采访——如何还原历史事件
电视采访是基于现场的采访,缺失现场的电视新闻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电视新闻,缺失现场的报道无法发挥电视媒介直观、形象的特点。但是,在具体的采访中,记者经常会面临现场缺失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发挥电视媒介的采访优势,为观众呈现出生动、形象的报道?这就涉及还原历史事件的技巧与方法问题。
电视媒体是以时间顺序结构现场事件的,当面对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我们不能简单地做结论式的、片段式的报道。记者要思考如何把这些发生过的事件以一种动态的、过程式的报道展现出来,这是逆时性采访报道的主要问题。
已经发生过而没有影像结构的历史事件,必然缺失进行时态的现场,作为记者,只能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入:
事件经历者、当事人、事件见证者、对事件有研究的相关人士;
事件现场留下的环境信息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物件信息;
与事件相关的历史资料,包括影像资料、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
对事件的模拟和搬演。
对电视报道而言,关键的不仅仅是用哪些信息来报道,还有怎么使用这些信息来还原历史事件。
一、历史当事人、见证者讲述历史
这是电视报道中最直接、最简单地还原历史事件的方式。这种方式又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方式是当事人、历史见证者的静态叙述。在历史当事人的述说上,要注意寻求多种信息源,这种作法有多种益处:
1.可以使历史呈现丰富而立体的多面。通过不同当事人、见证者的叙述,通过他们不同的表达、情绪和情感以及多角度的视野使事件完整而立体。
2.可以使叙事真实可信。当事人和见证者由于自身的局限,其讲述多有遗漏或偏颇。通过不同见证人的叙述,尤其是对事件正反面的叙述,相互补充事件细节,形成不同观点的碰撞,从而为观众提供能产生多种思考的空间,也就使事件叙述更加真实可信。这也是新闻中平衡报道的要求。
3.加强叙事的节奏感。不同人物的叙述,因其语气、情绪不一样,可凸显节目的节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