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14248000000084

第84章 阅读何为?

——读《大学生GE阅读》有感

王林生

阅读何为?

或许我们并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而是因为阅读关注着自我。在人类灵魂的深处,隐藏着对自我认识的困惑。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发展,但这种困惑却像一个“斯芬克斯”之谜一直萦绕在人们心间。远古的先人们,为解开困扰在心中的那个谜——“我从哪里来”,使一个个瑰丽奇幻的神话传说千古流传;而饱经沧桑数历风雨洗礼的古人,为探求“我在哪里”,又用卷帙浩繁的鸿篇巨制为我们留下了他们那个时代所思所想的波澜画卷;今天,站在时代的起点上,我们同样面临着认识的困惑,但这种困惑,已不再是对生命起源的追问,也不是对我们经历过多少沧桑的思索,它更多是对“我的未来”的惶惑。这种惶惑非但没有随时代的进步而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我们需要解开徘徊在心中的疑惑,所以我们要在前人留给我们的篇章中去寻找。

前人的智慧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犹如缀满了闪闪星辰的夜幕,如果我们的目光从不在它们身上停留,从不静静地去凝视它们,我们就永远不会知道它们的绚烂多姿。

我们回过头去,重新审视前人曾经走过的道路、留下的足迹,在前人的智慧中去寻找那条直达人心灵深处的小路,通过这条幽静的小路来接受智者们灵魂闪光的指引。我们身处在一个新旧变革的时代,而越是在这样一个变动的时代,越需要我们稍稍驻足,与智者对话,在对话中获得人生不可多得的启迪。不知是刻意的安排,还是偶然的巧合,《大学生GE阅读》第3辑选录的几篇文章恰恰是一份心灵的鸡汤,它关注我们的成长,荡涤我们的心灵。在这个以小资情调盛行的今天,阅读着这些“背离”时尚的文字,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惬意和亲切。那么我们不仅要问,阅读给予了我们什么?

在阅读中我们发现了智者的告诫。早在上个世纪的30年代,一代学人胡适在《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中已提到“为何毕业就等于失业”这个在我们今天看来颇为流行的话题。毕业为何就是失业?胡适先生给我们开了一剂良方,那就是“你得先自己反省,不可专责备别人,更不必责备社会”。虽然胡适先生针对的是那个时代的青年,但这尖锐犀利的揭示莫不直指我们当下的现实,这掷地铿锵的话语莫不萦绕在我们的耳畔。反省自己,曾几何时,我们本应在大学的课堂上出现时却缺勤?反省自己,曾几何时,我们本应是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业时却在复制、粘贴?反省自己,曾几何时,我们本应是独立完成考卷时却在抄袭、剽窃?反省自己,又曾几何时,当我们面对考官问“我们为什么要录用你”时却瞠目结舌?在反省中,我们发现我们的确忽略得太多。胡适先生如是说:“躲懒取巧混来的文凭,……原来只是一张废纸!即使这张文凭能够暂时混得一只饭碗,分得几个钟点,终究是靠不住保不牢的,终究要被后起的优秀人才挤掉的。”记住前人的告诫,一日三省吾身,弥补不足,加强内功,在责己求生的道路中你可一路前行。

在阅读中我们发现了幸福的真谛。物质的丰盛使我们身体上的欲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面对目不暇接的信息更迭,闻听着振聋发聩的骚动喧嚣,我们在艳丽夺目的视觉盛宴中,在人潮涌动的繁华之境中,我们顿然有了一种被“抛入”到时代洪流中的感受。时代给了我们太多的选择和诱惑,我们身处在一个琳琅满目的世界中。不可置否,生活中的琳琅满目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正如我们无法摆脱我们被“抛入”的时代一样,我们也无法逃脱时代给予我们的诸多选择和诱惑。但是,我们在图像的轰炸中感到了乏味,我们在灯红酒绿的宣泄中体验到了空虚,我们学会了浮夸,我们学会了虚荣。于是,刚刚从物质满足中得到的幸福感如昙花一现般地倏地消逝了。怎样才能摆脱虚荣,找回失落的幸福?哲人在《论朴素》中做出了这样的回答:“虚荣使我们不幸,虚荣又令我们否认自己的不幸,更大的虚荣让我们炫耀或夸大自己的不幸。”“摆脱虚荣是人追求真实的必经之途,这也是朴素之途和智慧之途。”的确,在繁华的大千世界,我们追逐着名利、权势和财富,然而在追逐中却忘掉了生命本然的朴素,或许正如哲人告诉我们的那样,朴素地说话,朴素地思想,在我们最忘情的朴素时刻,幸福之神已悄然降临。

在阅读中我们发现了人性的善恶。对人性是善是恶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西方的基督教认为,由于人类的始祖偷吃了禁果,所以人一出生便是有罪的,便要背上赎罪的沉重枷锁。而东方文明中的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之所以人会变恶,是因为后天受到了恶的熏染。由此也便有了各类文学艺术中对性善、性恶的不同表现和认识。无论对善或恶的认识是宣扬还是惩戒,都能引发我们对自我本性中所潜伏的善恶的思索。智者在《人性新说:不要忘记我们是人》中告诉我们:“作为人类,永远不可以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无可挑剔的,天经地义的;也永远不可以认为任何一种文明形态能够解决一切问题。而文明的这种不完整、不完美性恰恰印证着人性的不完整性与不完美性。”是啊,不能忘却我们是人,尽管我们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但我们仍不完美,因而,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尽可能多地克服心中的恶,使善的光辉照亮人间。

我们从阅读中能发现的真是太多太多,绚烂世界、鸟语花香、雍容睿智、情韵锋芒,阅读中的发现不仅丰富了自我,也使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变得更加深刻。阅读,为我们揭开了掩盖在我们心中困惑之上的神秘面纱,使我们可以窥探一个未曾发现的自我。

阅读,作为人类一种基本的活动,伴随在我们生命中的时时刻刻,无论是儿时咿呀学语时翻弄的卡通漫画,还是步入青年时翻阅的哲理文章,还是已进皓首苍颜之年浏览的札记随笔,都是在试图在发现自我,让自我又一次地经历生命的洗礼,让自我在对自我的重新认识中感悟生命的秘密。当然,选择阅读,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孤独和寂寞。

但在这孤独和寂寞中,我们却默默地享受着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快乐。

每一次阅读,对生命而言都是一次精神的长途跋涉,尽管有时我们从旅途带回的地图中自然显露的空白比之有效记载的地点还要多,但只要有所经历,对自我有所认识,就是收获。阅读吧,在阅读中自我认识,在认识中汲取知识,因为只有通过自我认识才能使自我通明。我究竟要走向何方,只有通过自我认识,我们才能最终实现自我的解放。

或许,这就是阅读的意义。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