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14248000000057

第57章 寄望央视新闻改革(2)

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评选委员会秘书长西格·吉斯勒教授在描述美国新闻界和普利策奖最显著的变化时,提到的第一个变化就是网络新闻日趋重要并把它纳入了评奖范围,但他又强调“尽管科技发展迅速,传递信息的方式便捷神速,但新闻事业的核心和理念并没有随之变质”。

电视电视,有人说:内容为王(King)、视觉为后(Queen),观众要看更亮丽的新闻,从主播到主播台,都要鲜亮;像CBS花重金挖来美女主播凯蒂,像日本早间TBS名嘴御法川法男身后的新闻板足有4平方米,日本电视台晚间号称“革命性新闻秀”的News Zero栏目当中的新闻墙更是高4米半、宽3米,女主播的全身像、新闻提要、新闻画面、事件关系图、现场地图都从这巨大的LED屏大片一般地扑向观众。

观众要逛新闻超市,品种越全越好,简短如手机短信的简明新闻要有,将新闻追查到底的深度报道也得有;名人八卦体育比赛的娱乐新闻不可少,钻到市场每个角落的财经新闻也不能落;从头到尾没有一句解说只让人掉眼泪的纪录片可以看,七嘴八舌争论到天亮的脱口秀也想看。

观众要看有观点的新闻——谁的观点?主播的观点、我自己的声音!观众想看中国的Anchor,像默罗、克朗凯特、丹·拉瑟、布罗考、詹宁斯那样的自由的独裁者。按伺候过克朗凯特又力推丹·拉瑟接班的CBS的新闻部经理伦纳德关于Anchor的标准,今天什么新闻最重要,Anchor定,他有能力也有权力定,以他的眼光、他的阅历、他身后强大的编辑部和身处新闻现场的记者的支持,就是他定!观众有话要说,不仅仅是发发短信“跟帖”,Call-in、QQ、MSN观众都想用,甚至希望单设一板块“我有话说”。

观众要看有现场的新闻,无论政治变故、重大活动,还是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希望有记者到现场“陪”他去看、去听、去闻、去摸、去问。

观众要看此时此刻的新闻厨房,“演播室”、“景区”这类电视剧、舞台剧的叫法让人费解,不就是加工新闻的厨房或者车间嘛,Newsroom!打破封闭感和做戏感,不说像透明鱼缸吧,起码室外——让观众可以轮番看到此时此刻北京故宫、上海外滩、西安城墙甚至美国白宫的晨昏雨雪、人往人稀,室内——新闻分区播报,主播游走其间,美丽助手各区待命;导播的指令可以让观众听见,编辑的身影可以让观众看见,这个板块的主播也可以向正在准备下个栏目的主持打个招呼。

观众希望信息巨流上有轮渡、有绿洲,这轮渡和绿洲就是栏目。以新闻频道论,即使FOXNEWS、CNN在美国本土的黄金时间也全由栏目占据,从晚上七点开始,FOXNEWS有FOX Report、The O‘Reilly Factor、Hannity、On the Record,CNN有CNN Today、Larry King Live、Anderson Cooper 360,全是栏目。栏目不仅是Anchor的舞台,更是观众和电视不见不散的那个“老地方”;如果只有板块,没有栏目,那充斥央视屏幕的将只有Newsreader没有Anchor、只有招牌没有名牌,甚至只有消息没有新闻、只有速度没有深度!

从东到西、由内而外,字里行间、画里画外,有我陪伴,一切皆流。

组织:超越矩阵

13年前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为他赢得“未来学大师”称号之际,《领导变革》的出版让科特“变革管理大师”的地位更加巩固。这位33岁就成为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的大师在书里宣布,研究企业变革时发现,70%的变革不成功。去年,著名的企业咨询机构麦肯锡对全球几千高管做了调查,只有1/3的受访者认为变革取得成功;很不幸,结果与科特的研究不谋而合。

作为服务业中的一员,央视的变革会成为这幸运的1/3吗?

科特有“八大忠告”、麦肯锡提出“实现企业组织结构转型”,不敢照抄,关心变革的人自可去看,尤其是科特的忠告已成管理宝典,只想说说这次的机构整合如何实现质变。

大概是人太多、事太杂,整合多个原来的节目中心、新组建的大新闻中心的机构还是典型的矩阵式——职能制(如属于管理部门的综合部、策划部,也许各部还要设自己的综合部——部办或综合组)+事业部制(十几个编采部门,大概各部还要设自己的专业组)。如果说,管理大师罗宾斯相对“有机式组织”和“简单结构”所用的“机械式组织”、“官僚式结构”并无贬义的话,麦肯锡发表的《21世纪的组织》干脆说:这些大公司“垂直的组织结构设计,再加上临时特设和矩阵式的重叠,几乎总是使专业工作更为复杂和低效”。

的确,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一两千人要组成沟通顺畅、合作顺利的大团队实属不易,但有三个着力点可以大大缩短磨合期:一是网站整合,二是评价统合,三是文化黏合。

第一点不多说,小文前两节已有这个意思,网络时代和融合媒体时代的新闻改革如果还是传统电视与网站、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各自为战,就等于将市场缝隙越发扩大、任人侵入。甚至电台、电视分治,也是奇观。

第二点,评价统合,是以结果为导向,以统一的绩效评估来强化各部门、各工种的成就感和团队感,避免产生甚至强化远离新闻终端的疏离感、零件感和边缘感,避免编辑、记者只对直接领导负责而不对节目负责。

电视评价从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已经走过四个阶段,关注的内容早已突破第一阶段的收视率指标,对公共电视和商业电视、对新闻节目和娱乐节目的评价也各有侧重。两位日本学者提出的“三维四层法”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种。三个维度分别是:电视系统,整个频道,单个节目;四个层次包括:国家,社会,观众,业界。

各维度各层次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国家层面,考察的是对国家认同、民族统一的作用;社会层面,关注的是对维持公共秩序、凝聚社会力量的价值;观众层面,注重的是对其资讯需求、情感诉求是否满足;业界层面,讲究的是职业伦理和专业技术是否得到体现。

借助内部的品管人员和外部的专业团体、观众代表、媒介批评者、政府管理者的综合评价,有利于在提高节目品质的同时强化对组织的认同。

再说文化黏合,也就是再造组织文化。

文化是一个组织的共有的价值体系,可以说是一个组织的个性,决定着成员的行为方式。它来自创建者的理念,来自组织的学习,来自新领导和新成员的影响。

在瑞士研究传媒的英国人尚克尔曼,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透视CNN和BBC的个性。作为公营机构的BBC想引领公众品位,作为商业电视的CNN则是迎合公众口味,但它们都雄心勃勃:BBC要报道全国性的政治讨论,以此推动民主;要传达英国的文化和娱乐,以支持和鼓励文化发展;要传授知识,促进教育;要努力成为英国与外国沟通的首要渠道,要为英国带来声誉,并增进外界对英国文化和价值观的理解。CNN要覆盖全球,要及时报道重大突发事件;要向全世界观众介绍全世界;要成为全世界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厉害吧?!这就是斯坦福大学专门讲授组织行为与变革的波拉斯教授所说的“大胆的使命”,英文是:宏伟(big)、惊险(hairy)、大胆(audacious)的目标(goal),简称BHAG。BBC之成为BBC、CNN之成为CNN,BHAG功不可没!

新的新闻中心的BHAG是什么?新的新闻中心的文化怎么建?

一个建议:马上恢复,或者叫出新版的内部刊物《新闻周刊》,人人在上面讲故事。

不是以前那样的工作总结式的自我吹嘘、自我感动,而是直面危机——领导勾画愿景,而已经初见成效的部门或栏目像《朝闻天下》则可以和大家分享如何瞄上和扮靓胡蝶,跟大伙探讨一下怎么在机制上让更多的胡蝶起舞飞升,比如成立名记者、名主持、名编辑、名策划工作室,如何让节目内容和形式一样可人;正在打造样片的部门或栏目像《24小时》,可不可以让大家先读(方案)为快甚至先睹(样本)为快;没有马上变脸的栏目比如《焦点访谈》,也可以讲故事,我就来讲一个叠裤脚的故事——有一家做裤子的工厂,有500员工,每次变革,哪怕是很小的变革,都会引发很长时间的人心不稳。又一次改变开始了,很小的改变——以前折叠裤头的员工改为折叠裤脚。因为害怕又像以前一样出现抱怨、辞职,老板这次事先请了一位管理专家做咨询。专家把员工分成三组,第一组仍由老板像以前一样直接宣布改变;第二组选出代表来跟管理层商量怎么变,然后尝试新方法并培训其他员工;第三组则是全部员工一起讨论新方法。

对这个管理学上经典案例的结果,您大概已经猜到:在40天里,第一组有17%的员工辞职,抱怨和缺勤也上升,工作完成量从每小时60个下降到48个;另外两组没人辞职,只有一人抱怨,其中第二组的工作完成量是每小时68,第三组是73。

故事讲完了。我愿意多叠裤脚,就看领导们怎么讲他们的故事了。

《朝闻天下》的胡蝶也许让人惊艳,接下来更期待央视新闻从理念到形貌破茧成蝶,当然,前提是我们人人都要经过痛苦的蜕变。麦克卢汉说:“媒介不会死亡,它会以新的形式出现”,再生的央视新闻,会是顾客们喜欢的产品吗?

2009年7月27日(作者系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制片人兼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