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广播影视发言人答问录
14247800000061

第61章 加快电影改革步伐理顺电影管理体制(1)

——就全国电影行政管理职能调整划转工作答记者问

(2008年12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我国电影业改革发展,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中宣部、中编办、文化部、广电总局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理顺地方电影管理体制的通知》(中宣发〔2008〕31号),并于2008年12月5日联合召开了全国电影行政管理职能调整划转工作会议,部署全面推进全国电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此次电影行政体制改革工作引起广泛关注,多家媒体来电来函进行采访。下面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说明。

问:请介绍一下目前全国电影制片、发行、院线公司基本情况。

答:据统计,截至2008年11月30日,我国国有电影制片单位已达38家,其中已经转企改制的制片单位18家(中央所属电影制片企业5家,地方所属电影制片企业13家),事业单位20家,其中中国农业影视中心、八一电影制片厂、天山电影制片厂3家因特殊情况批准不转制;全国拥有国产片、进口片全国发行权的公司两家,拥有国产片、进口片电影院线发行放映权的公司34家(跨省院线公司25家,省内院线公司9家),跨省城市数字电影院线公司19家(国有、国有控股数字院线公司6家,民营数字院线公司13家),省级电影发行公司30家;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146家,事业体制的农村数字电影发行中心4家。

同时,目前全国还有民营制片公司(含单片制作公司)近300家。

问:为什么在当前提出了电影行政管理职能调整划转的改革举措?

答:此次电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广播影视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在我国电影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出台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调整了文化部、广电总局的“三定”方案,将文化部承担的指导地方电影发行、放映的工作职责统一归口划入国家广电总局。为进一步理顺地方电影行政管理体制,中宣部、中编办、文化部、广电总局11月20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理顺地方电影管理体制的通知》(中宣发〔2008〕31号),12月5日又联合召开会议,正式启动全国电影行政管理职能调整划转工作。

当前提出并全面推进全国电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理顺电影管理体制,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电影依法行政、统一管理的迫切要求。建立统一、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实现我国电影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国电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已经启动,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1986年,电影管理职能由文化部划转到广电部,但地方电影管理职能没有从文化部门划归到广电部门。1996年,地方电影制片管理职能划归广电部门,但发行放映管理职能没有随之划转,由此形成在地方由文化部门管理电影发行放映、广电部门管理电影制片的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和电影产业的发展,电影管理体制上下错位的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和制约了电影业的进一步发展。深化电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电影管理体制,就要调整管理职能和职责分工,实行电影统一归口管理,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电影行政管理体制,为电影业的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第二,理顺电影管理体制,是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电影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电影界认真贯彻中央部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中锐意进取、积极创新,电影创作生产和电影产业的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应当看到,现行电影管理体制存在着制片、发行、放映相脱节,资源配置分散,产业上下游分离等状况,电影产业不能形成良性循环,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电影自身的发展要求。只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理顺电影管理体制,才能促进电影产业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才能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电影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理顺电影管理体制,是推动电影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迫切要求。电影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受众多、传播广、影响大。构建电影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内容。公共文化服务由政府主导,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需求,大力繁荣电影创作生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电影作品;另一方面,必须大力加强电影发行放映工作,扩大电影覆盖面,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更多更好的电影作品。需要强调的是,这两个方面紧密联系、互相促进,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需要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统筹谋划、统一组织实施。中央明确提出,“十一五”末要基本实现全国农村一行政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这项任务还很艰巨。只有深化电影管理体制改革,抓紧理顺全国电影管理体制,才能加快电影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广大农民群众有电影看、看好电影。

目前,理顺电影管理体制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一是电影管理体制的改革体现了各方面的共同意愿和呼声,二是电影业的改革发展已经为理顺电影管理体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为理顺电影管理体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都要求我们抓住时机,乘势而上,采取有力措施,尽快理顺电影管理体制。

问:此次电影行政管理职能划转的总体要求是什么?具体包含哪些内容?

答:此次全国电影行政管理职能调整划转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实行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等统一归口管理,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建立完善责权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电影管理体制,为推动电影的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调整划转的具体内容包括:

1.将地方各级文化主管部门承担的电影发行放映管理、市场准入、农村和社区等电影公共服务、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实施、指导基层电影队伍建设、电影专项资金的收缴和管理等职责,统一归口划入地方各级负责广电行政管理工作的部门。

2.将省级文化主管部门承担电影发行放映的市场监管职责统一归口划入省级负责广电行政管理工作的部门。

3.将地方各级文化主管部门所属的各国有电影企事业单位(包括国有、国有控股的电影公司、院线公司及影院,少数民族语译制中心,教育培训单位等)成建制统一划转到地方各级负责广电行政管理工作的部门。

4.将地方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与电影工作相关的机构编制、经费、设施、设备等统一划转到地方各级负责广电行政管理工作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