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广播影视发言人答问录
14247800000032

第32章 创新形式突出特色 拓展西部广播影视国际交流与合作空间(3)

问:本届四川电视节国际广播电视发展论坛举办的情况怎样?

答:本届电视节国际广播电视发展论坛成功举办了“突发事件媒体的责任与应对策略高峰论坛”“中国纪实类节目产业化发展论坛”“2009娱乐中国电视论坛”“海峡两岸电视媒体交流合作研讨会”“传媒发展与影视教育高峰论坛”“国际新媒体高峰论坛”“2009四川电视节优秀动漫节目观摩及高层论坛”等系列活动,近3000人次参与。

“突发事件媒体的责任与应对策略高峰论坛”。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大公报、新浪、网易、法新社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新闻社、广电、平面、网络媒体的专家学者及媒体从业者、管理者,分别从学术研究、实践操作等不同角度,围绕突发事件媒体的责任与应对策略的主题,作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中国纪实类节目产业化发展论坛。来自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全国20家电视台及10余家影视制作公司代表参加论坛并分别以《中国纪录电影发展历程》《制播分离下的纪录片生存》《制播分离背景下的纪录片全媒体运作》《机制决定成败》《纪录片产业——麦田守望者》《中国纪录片的市场之路》等为题发表精彩的主题演讲。嘉宾代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带来了当前我国纪实节目实战、实践、实在的经验。同时,论坛还进行了供需信息发布和项目合作洽谈会。本次论坛对进一步促进全国电视同行之间了解沟通、信息交流、分享成果提供了良好平台。

海峡两岸电视媒体交流合作研讨会。该论坛吸引了来自大陆和台湾中华卫星广播电视商业同业公会、东森电视台、台湾大爱电视台、三立电视公司、MOMO电视台、邓丽君文教基金会、中华社区共同天线等近30家台湾电视传媒机构5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数百名听众参加,以“两岸携手交流合作,促进电视共同发展”为主题,围绕两岸未来电视媒体领域交流合作、电视媒体产业共同发展等议题进行交流,尤其在电视节目合作制作、版权贸易、频道包装、人才互往,以及灾难应对面前的媒体责任与义务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先后有7名大陆广电行业领导、专家和学者,以及来自台湾电视机构的4位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推动了台湾电视媒体同仁与大陆电视机构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传媒发展与影视人才教育高峰论坛。本次论坛旨在扩大影视交流与合作,适应影视竞争、培养影视人才。高校专家、学者,著名导演、演员,主流媒体著名主持人、总监等80余人应邀出席了高峰论坛盛会。专家、学者围绕“传媒发展与影视人才教育”的主题,分析了当今世界传媒发展的走势、影视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采取的对策,探讨了影视人才培养应着力的方向等。发言深刻、见解独到,对影视教育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娱乐中国”电视论坛。参加本届论坛的嘉宾包括来自海外、澳门、台湾的著名专家、著名大学的学者、制片人、投资人、主持人及传媒界的代表。论坛以提升人民精神生活幸福指数,创造更多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娱乐类节目为主旨,研讨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健康、向上的发展之路,坚决抵制恶俗、低俗、趋利的不正之风。20余位嘉宾围绕“如何在电视娱乐节目中体现文化的创造力、亲和力、凝聚力”“影视娱乐作品如何将时尚性、艺术性、思想性融为一体,形成高尚、健康的娱乐优势化”“成功的国内外电视娱乐节目策划与制作经验谈”“百姓关注的各类影视娱乐作品的分析与研究”“商业化背景下的娱乐化趋势与大众需求”“两岸娱乐电视节目的比较与研讨”等进行了精彩的发言。

国际新媒体论坛。论坛以“手机与新媒体时代”为主题,来自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网易和法国SOFRECOM集团、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加拿大国家电影局、东盟媒体机构的专家分别以《CCTV手机电视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手机电视在欧洲》《手机上网,易》《加拿大手机与数字媒体的未来》《新华社手机电视的发展现状及展望》《俄罗斯手机服务市场》《CMMB的现状与技术展望》《东盟新媒体的发展》等为题发表演讲。

问:本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国际动漫暨新媒体视听产品博览会的情况怎样?

答:本届动漫暨新媒体视听产品博览会包括了动漫展映、漫画展示、游戏及新媒体视听产品体验等活动,展区面积约2600平方米。电视节期间,15支表演队伍共200余人参加了COSPLAY盛典,大约有5万余人次观众观看;共有近2万余人次参与到竞技游戏及新媒体视听产品体验展活动中;40部优秀国际动画作品在动漫展映馆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循环展映,新颖的展区和优秀的作品吸引了2万余人次观众;200幅2009年最新优秀漫画作品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展示,为动漫产业发展和大众参与提供了良好平台。“金熊猫”国际动漫暨新媒体视听产品博览会充分体现了本届电视节的大众性和参与性,是吸引普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关注和参与四川电视节的重要元素,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问:您认为本届四川电视节有哪些亮点和特点?

答:本届电视节主题明确、思路清晰,着力内容和形式创新,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广播影视界的广泛认可,形成了新的亮点、新的影响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电视节各项活动的举办,密切了国内外影视机构相互间的关系,增进了对话和了解,加强了交流与合作,为世界影视文化的发展和中国广播电视的繁荣拓展了市场和空间。本届电视节有如下特点和精彩亮点:

一是节展内容丰富,形式更具创新。本届电视节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特征,积极在办节的内容和形式上寻求突破,形成了新亮点和特色,特别是新推出的系列活动进一步拓展了电视节的内涵和外延。国际影视节目交易市场采取的“酒店商务洽谈”与“展场形象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与上海电视节、北京中博会节目交易市场差异化的办展方式,突出了本届电视节既遵循国际惯例,又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的诉求;系列“国际主题日”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进一步加强了中外影视节目市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业界成果,探讨市场开发策略,凸显了电视节的国际性;在国内首次举办展示丰富旅游文化资源的“旅游景区携手影视媒体”特别活动,扩大了电视节跨行业、跨地区的影响力;吸引广大青少年关注和参与开展的“金熊猫”奖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评选活动,为大学生施展创作才华提供了良好平台。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顺应了市场要求,为本届电视节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四川电视节的内涵和外延由单一的广播电视向综合的创意文化产业延展,由传统媒体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延展,由专业机构为主向专业与社会相结合延展。

二是统筹各方资源,群众参与广泛。本届电视节采取业界与社会各界合作的办法,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充分调动社会的参与积极性。展场内,各参展单位精心设计,精心布展,充分展示了近年来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展示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传输技术发展的最新潮流;布展充分体现广播电视的大众性和参与性、互动性,现场节目制作、节目直播等形式不仅吸引了群众参与,而且营造了良好氛围,形成了强大声势。特别是“金熊猫”国际动漫暨新媒体视听产品博览会中开设的COSPLAY盛典、漫画展区、动画节目展映区、竞技游戏体验区拉近了电视与大众的距离,突出了电视节参与、互动、交流、体验的特色。展场外,系列“特别主题活动”和高校分会场、高校节目巡展、电影院线节目巡展及其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配套活动,吸引了社会的广泛参与。电视节期间,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热情高涨,据不完全统计,历时三天的主体活动及其配套活动,吸引了约十万余人次市民到场参观或观看演出,人气为历届电视节之最,充分体现了电视节的“参与性”,使电视节真正成为了“人民的节目”。

三是突出高端研讨,交流特色鲜明。电视节期间,组委会围绕“突发事件媒体的责任与应对策略”“携手两岸交流合作,促进电视共同繁荣”“电视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如何培养引进专业人才、如何与新媒体加强交流合作”“纪实类频道、栏目如何提升节目质量、创新能力及实施‘走出去工程’”“提升人民精神生活指数,创造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娱乐节目”“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融合”等主题开设了系列论坛,话题前瞻、专业,探讨深入、广泛,层次高、影响广。同时,还举办了热剧媒体沟通会、视听会、看片会、交流会,影视节目欣赏会、午餐会、招待会等众多交流活动,搭建了沟通的平台,在广播影视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受到众多嘉宾的一致好评。

四是媒体高度关注、宣传力度空前。本届电视节引起了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来自境外、中央、省内外的68家媒体的278名记者参与报道,涵盖了平面媒体、广电媒体、网络媒体和动漫、技术、广电业务、娱乐等专业性杂志、网站、报纸等,特别是四川广电集团充分利用频率频道资源,以新闻、专题、文艺等不同类型的节目对电视节展开了强大的宣传报道。各类媒体从节前、节中、节后的不同时段,对本届电视节进行了全面深入、隆重热烈的报道,生动丰富地向全国、向全世界展示了本届电视节的盛况,展示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改革发展的美好前景,为电视节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拉近了电视节与成都本土群众的距离,扩大了电视节在全国和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反响。

以上亮点和特点,也是本届电视节得以成功举办的重要经验,相信继续沿着这样的思路、突出这样的特色,四川电视节一定会越办越好。

问:您认为本届四川电视节的长远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作为一届在特殊的时间节点、特殊的背景下举办的广播电视领域的重要专业盛会,2009(第十届)四川电视节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本届电视节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领域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最新成就,凝聚了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广播电视事业科学发展的力量与共识。其次,本届电视节的成功举办充分显示了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美好发展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增强了我们面向市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再次,本届电视节汇集吸引了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目光对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广播电视事业的广泛关注,拓展了广播电视对外合作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必将有助于增强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文化发展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