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分析
14245500000021

第21章 中国出版业市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3)

2.退出壁垒高

所谓退出壁垒,是指一个产业中现有企业的经营困难,这一困难体现在价格持续地低于竞争水平但该企业仍然不能退出该产业。在理论上,一个较高退出壁垒的存在通常会产生三种后果:一是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额外的风险;二是会使市场出清变得非常困难,致使该产业长期维持供给过剩的格局;三会阻碍企业资源的必要转换。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通常素包括:资产专用性、退出的固定成本、政策法规障碍、企业集团的内部关系等。

在中国出版业保持较高赢利水平的同时,还有一部分出版社的经济效益不佳,甚至处于亏损状态。据统计,2003年,全国有46家出版社亏损;2004年有43家亏损;到2006年,亏损的出版社上升到56家,占出版社总数的10%以上,甚至有3家图书出版单位的亏损额超过1000万元。由于一部分出版社长期经营不善,导致资产缩水,出现了一批净资产为负数的出版社,2006年有15家出版社的净资产为负数。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几乎没有一家出版社主动退出市场;即使有出版社退出,也是其严重违规而遭到政府处罚的结果,如1989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和山西希望出版社因违反宗教政策出版《性风俗》一书,被吊销营业执照;1997年,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因买卖书号、内部管理混乱等严重问题被吊销出版经营许可证。可见,中国出版业存在着很高的退出壁垒,即使出版社长期亏损也不会退出市场。其原因和进入壁垒一样,主要由政府引起,这表现为两个方面:(1)政府的进入规制和书号规制使得亏损出版社退出的压力很小;(2)事业单位体制使得出版社几乎没有退出的必要,同时也造成极大的退出费用。

三、出版业市场的供求关系

发达国家的出版业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即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它们的产品分别对应为大众图书、教育图书与专业图书,分别主要发挥着娱乐(文化)功能、知识功能和信息功能。大众出版是出版业中最活跃、最重要的部分,大众图书在整个图书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也最高。大众图书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休闲阅读以及文化体验相关,通常是以人们的生活和娱乐兴趣进行分类,常见的类别有小说、传记、少儿、艺术、旅游、保健、文化、科普、理财、自助、励志等。教育出版是指与学习、教育及培训有关的出版,这是一种产品模式化、标准化最高,而过程最复杂、计划性最强的出版,其产品主要是教科书。教育图书通常以知识深浅程度和门类为分类标准,主要分为基础教育出版和高等教育出版两大门类,后者还包括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读物的出版,二者各自又都可按学科和课程细分。

专业出版是指与职业和行业有关的出版,是最专、最深、最细分的出版,在国际出版界,专业出版以职业和行业为分类标准,通常包括四大类:财经、法律、科技与医学,后两者常被通称为STM(Science Technology Medical)。在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的图书销售总量中,教材的比重一般不超过30%,大众读物的产值贡献率一般在5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80%。

以英国出版业为例,2004年大众图书的销售金额占总销售量的53%,专业图书占30%,而教育图书仅占17%。2006年,西班牙的大众图书销售金额占总销售量的46%,专业图书占24%,教育图书占30%。

中国出版物供需结构总体失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为供给远大于需求,二是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错位,三是出版物结构不合理。

第一,供求失衡,供给远大于需求。改革开放后,随着出版社数量的增加、出版生产能力的提高,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版物供不应求的局面得以改观,出版物市场开始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整个图书出版行业的图书库存逐渐增多。特别在进入21世纪后,整个行业每年的库存量达到当年总生产量的60%以上,尤其到2005年,图书的库存量达到42.48亿册,价值482.92亿元,在数量和金额上分别占生产总量的65.70%和76.38%,在金额上与该年度图书的纯销售量(直接销售到读者手中的出版物总价值)493.33亿元几乎持平。到2008年库存量进一步上升。图书库存量的过快增长使每年生产的大批图书积压在库房里,不能顺利地通过市场实现消费,集中反映出了我国出版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状况。

第二,供给与需求结构错位,图书出版业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的需求组织生产。首先表现为图书的出版结构与销售结构的不符。以2004年为例,根据国家标准图书总分类,在22类图书中,9类图书出版种数较2003年增幅在10%以上且总印数同时实现增长。其中增幅最大的前5类的图书分别是天文学、地球科学类,环境科学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类,哲学类,语言、文字类。

但从销售的情况看,在图书种类上,出版的增长和实际销售的增长并不相符,出版增长趋势与实际的消费需求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根据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的销售情况,2004年只有两类图书实现了销售册数和金额的同比增长,文化、教育类(含教辅读物)与上年相比册数增长5.16%,金额增长14.76%;大中专教材、业余教育及教学参考书与上年相比册数增长13.21%,金额增长15.27%。前面提到的5类种数增长幅度较大的图书其销售册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同比下滑:自然科学、技术类(包含天文学、地球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图书与上年相比册数下降22.36%,金额下降4.09%;哲学、社会科学类图书与上年相比册数下降20.66%,金额下降6.26%;其他类图书(包含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类,语言、文字类)与上年相比册数下降13.95%,金额增长14.01%。其次,图书出版与读者的需求不直接相关。依据2003年的《第三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读者认为市场最缺的两种图书——农业科学类图书和综合性图书并没有引起出版社的重视,2004年这两类图书的出版品种的分别下降了16.2%和33.6%,印数分别下降17.3%和29.5%。同时,读者近期最有购买意向的两类书——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和文学类图书的出版量在2004年有一定的增长,但与天文学、地球科学类和环境科学类等类别的图书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相反,2003年在稀缺度和购买意向排名都较靠后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类和生物科学类图书,在2004年的销售中获得了很高的涨幅。

第三,出版物结构不合理,课本所占比重太大。课本在图书的出版总量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到2000年前后,课本出版达到顶峰,该年其出版总量竟高达图书总数的56.73%;但进入新世纪后近十年内,课本出版呈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总印量略有下降,2008年在总量中所占比例也下降到47.61%。书籍(除课本和图片之外的图书)的出版在改革开放初的几年内快速增长,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到20世纪末的十几年内,书籍的总印量基本没有大的波动,进入新世纪后开始有所增加,但只是在2008年超过课本的出版总量,书籍印数占图书总印数的52.72%。

三十年来,图片出版急剧萎缩,呈现负增长态势,近十年来的出版量占不到总量的1%。我国课本占图书出版总量一半左右的出版结构与世界发达国家出版业的情况大相径庭。这说明我国出版业过于依赖以课本为主体的教育出版,图书出版业的产品结构不合理,与出版业的产业化发展规律不符。

从以上三个方面对出版市场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出版市场集中度过低,这表明中国出版市场仍是原子型结构,缺乏规模经济;出版社进入和退出壁垒高表明中国出版业仍处于政策性垄断之下,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出版物供求结构的不合理表明出版社尚不能很好地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三个看起来对立的方面共同说明,目前中国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结构,这成为制约中国出版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很大障碍。

第三节 中国出版业市场体系的完善

一、完善出版业市场体系的要求

中国出版的转型就是要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出版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首先要求有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从而使得供求、竞争、价格等市场要素发生互动关系并调节资源充分流动。所以,中国出版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要以完备的出版市场体系为条件。

1.出版业市场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

出版市场体系既包括出版物和出版物生产资料在内的商品市场,也包括出版资本、出版技术、出版人才、版权、出版业制度等生产要素市场。

“市场体系内部各市场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出版物市场的发育和成长要先于出版要素市场,出版物市场的发展会对要素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提出强烈的要求,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末,当中国出版物市场刚刚启动时,图书市场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局面,客观上要求全国的出版能力迅速提高。无论是出版物市场还是出版要素市场,其价格一般都由供求来决定,但市场对出版要素的需求是由对出版物的需求派生出来的,所以,出版物市场是出版要素市场的基础和发展依据。另一方面,出版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水平反过来又制约着出版市场的发展。出版要素市场主要由出版资本市场、出版人才市场和版权市场组成。出版资本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核心,出版人才市场是最能动的要素市场,版权市场为出版产业提供最重要的生产内容。没有这些要素市场的发展,出版物市场就不可能真正发展起来,整个出版业的经济运行也会缺乏活力。

2.出版业市场体系必须具有统一性和开放性

统一性和开放性是市场体系的本质要求,是市场体系的特性。市场体系的统一性是指各类市场在国内各地域间是一个整体,不存在行政分割与封闭状态。市场开放性的要求,是不仅要对国内开放,而且要对国外开放,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尽可能地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并按照国际市场提供的价格信号来达到更合理地配置国内资源和利用国际资源的目的。如果没有统一、竞争、有序、开放的市场体系,必然导致竞争不充分、价格扭曲、市场分割、资源不能自由充分地流动等,给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3.完善出版业市场体系的前提是整个国民经济市场体系的完善

出版产业是整个国家经济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出版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外部性的存在决定了出版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低于其他产业,但如果整个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低,市场体系不健全,出版业市场体系就不可能真正完善起来。具体看,出版业市场的各个组成部分都不是独立的,而是从属于整个国民经济市场,如出版物市场是全国商品市场的一部分,出版资本市场是全国资本市场的一部分,出版人才市场是全国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在全国范围内的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发育不充分的情况下,出版业的各个市场也不能获得很大发展。经过三十年的转型,中国已形成比较健全的商品市场,但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还很不充分,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都仍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国有/非国有、城市/农村等二元结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到位,市场体系的完善有赖于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这样的宏观市场环境下,出版业市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无疑会受到很大制约。

二、出版业市场体系的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市场体系建设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全国统一的出版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但目前仍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市场分割和封锁问题依然存在

目前,中国的出版产业仍然维持着20世纪80年代所形成的“条块分割”的产业格局。既有的出版社都是由中央各部委和地方省、市政府按行业或行政区划申请设立的,并由主管部门严格规定了专业分工范围。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之所以成立出版社,一方面是为了搞好本行业、本地区的出版宣传工作,另一方面也带有很强的部门和地方利益的驱动因素,因为有了自己的出版社就可以将本系统、本地区的出版资源和图书市场垄断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获得一定的利益。例如,一些行业依靠系统出版发行培训教材,地方出版部门联合本地教育部门垄断本地中小学教材、教辅的出版发行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这种出版产业的格局,不仅限制了资本和出版资源的合理流动,无法实现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在全社会的有效配置,而且分割了市场,形成了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使出版单位丧失了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出版物的结构雷同,低水平重复非常严重。在政企不分和地方或部门的保护下,一些优质出版社无法通过并购方式实现资本的扩张,从而造成了大多数出版社“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现在的出版集团主要靠行政力量推动,大多是在一个区域内、同一主管单位下的联合,没有实现出版集团内在的、有机的结合,无法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资产兼并和优质资产扩张,因而不能提升出版业的总体水平,更缺乏与国际资本相抗衡的能力。

所以,出版单位的部门所有和地方所有及专业分工,造成了出版资源和图书市场的条块分割,阻碍了资本及出版资源跨部门、跨所有制、跨地区流动,使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中国出版市场分割还体现在所有制结构上。前文分析表明,目前中国对出版企业仍然实施很高的政策性进入壁垒,非国有资本根本不能合法地进入编辑出版环节。但是出版业高额的利润吸引着大量的民营资本和国外资本通过各种方式介入编辑出版领域。目前,发达国家的重要出版机构几乎都在中国设有出版机构,而民营出版公司的数量远远超过国有出版机构。据2008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关领导调研结果显示:在北京地区各类与出版业务相关的文化工作室约5000家,能持续经营的约有2000家,全国每年由民营工作室策划的图书约4万种;这些民营出版机构从事出版业务,却不被体制承认,依靠与出版社合作或进行书号交易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