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电视编导基础教程
14244000000021

第21章 剧作构成(3)

还有,生活中的对话往往不等别人说完就互相打断抢着说,因此我们的人物在对白中也要有打断,不同的是被打断的台词往往动作性很强,使对方着急作出反应才抢过来说,辩解也好反击也罢,彼此于是都抢开来了。还有一种是你不打断我也故意只说一半就不说了,这叫“悬念句”。其实,话又说回来,影视是视觉艺术,只要能够用画面表达的,或者用演员的镜头表达的,就不要用对白、旁白、独白。我们当然喜欢精彩的对白、旁白、独白,但往往少即多,乃至“此时无声胜有声”。

前面讲过,戏剧性动作是分外部动作和内心动作的。外部动作的对白往往直截了当,直白得很,内心动作的对白才最精彩,充满潜台词。潜台词的对白总是虚虚实实、虚实结合,很有挖头和嚼头。常见的有这么几种情形:①人物说出真意的一部分,含而不露另一部分。②人物神情平静,说话轻描淡写,但内心极不平静。③人物口气平常得很,但话中带刺。④人物正话反说,明明喜欢偏说“讨厌”。⑤人物指桑骂槐,含沙射影。⑥人物借别人之口传话,其实在表达自己的真意。偷懒的演员往往不去琢磨和深究潜台词里的内心动作,而只会背台词。排我的戏时我总是跟在排练场,常常看到有些演员上场说台词时被导演打断责问“这句台词到底什么意思?你看懂了没有?”演员站在那里低头无语,导演又说“自己不钻研不用功,编剧就在这儿,你干吗不问他呀?”

可见找准台词的意思并正确地给予表达,对刻画好人物是多么重要!

至于独白和旁白,比较起来旁白容易表达一些,除了表达人物的心情,多数是在进行介绍与说明。独白就不同了,它往往比对白还要难处理,因为它是充分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矛盾呀、痛苦呀、焦虑呀、不安呀、困惑呀、怎么办呀,可是考验演员的功力了。

最后,作品语言的总体风格一定要和谐统一非常协调。雅与俗、古典与现代、普通话与地方话、方言与土语,都应安排得当,既要独特性、个性化,又要生活化。

第九节 困难在于如何结构

我们前面讲过的五种元素可以说是一个编导处于观察、积累、理解、分析、提炼、取舍的阶段,相对来说还不那么困难。真正的困难在于如何进行文本结构,如同建筑设计师那样,得拿出“设计蓝图”了,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指出“戏剧由结构、性格、语言、思想、形象与歌曲六种成分组成”,“最重要的是情节结构”。

那么,什么是结构呢?结构就是为了表现剧作人物与主题而对生活素材进行裁剪和布局。换句话讲,就是对故事情节的恰当与巧妙安排。当然,我们一般都习惯于讲“故事情节”如何如何,其实,故事与情节还是有所区别的。

故事,就是按时间顺序来叙述事件就叫故事;情节,则是强调与突出事件中的因果关系,所以需要精心设计与布局,表现其到底是怎么个因果法,于是就有了结构。戏曲理论家李笠翁(李渔)说得非常形象:“编戏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一节偶疏,全篇之破绽出矣。”在这里,我们只要先明白“凑成难”就行了,至于如何凑成,在今后的几章里我们会一一讲到。

整体来讲,结构即是如何安排剧作的头、身、尾问题。也就是常常讲的“凤头、猪肚、豹尾”,开头要开得像凤凰那般漂亮,中间情节得像肥猪那么饱满,结尾得像豹子似的有力。结构必须有机一致完整和谐,场与场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情节与情节之间都必须注意连贯性、顺序性以及逻辑合理性。

所以戏剧家哈密尔顿才感叹“剧作家的问题不是如何写作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如何结构的问题”。因为结构离不开题材内容和编导的创作意图(主题)以及审美情趣。要知道,主题思想是由人物,特别是主人公去体现的,主人公在剧作结构中表现如何,直接关系到如何突出主题。

因此,光是单纯地罗列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或现象并非结构,也决不可能将我们导向生活的真谛,因为实际发生的事件只是事实而不是真理。真理应是我们对事件的思考和感悟,它往往体现在主人公身上,所以才需要精心地设计结构。

那么,结构一般都有哪些样式呢?各种风格流派都有自己的主张与说法,所谓众说纷纭,现在我们来简单地综合介绍一下:

(1)按其手法有开放式、回顾式(封闭式)、人物展览式。

(2)按其审美特征有戏剧式、散文式、纪实式、政论式、表现式。

(3)按其叙事时空有顺时空式、时空交替式、时空静止式。

(4)按其情节线索有单线式、平行式、网状式。

(5)按其人物关系有一人一事式、传记式、群像式。

列举了这么多的结构样式,其实它们之间基本上都是相通的,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因此没有必要一一进行解释与说明,只要选取其中一种概括力更强的阐述一下就行。同时我会相对应地介绍一些影片给大家观摩学习。

第十节 结构的基本类型

我想就其“按手法结构”的几个类型的优缺点给大家阐述说明一下,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启发与借鉴,并能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

开放式结构的特点是从头写起,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事件发生后看主人公是如何作出反应与行动的,其间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直至高潮逆转而结局。这种结构的优点是:①广度宽、曲折多,有头有尾,场面热闹,跌宕起伏,雅俗共赏。②时间跨度长,人物性格有发展变化,使人感到生动有趣。③地点拉得开,景观变化多,人物也众多,色彩丰富,容易吸引人。缺点是:①广度宽了,深度容易受影响,挖得不够深刻。②时间跨度长,地点变化多,人物和情节也必然增多,容易为了顾及情节而忽略对人物的刻画。人物多了,又容易分散笔墨。③结构容易松散,戏容易平均,重头戏不容易强调与突出。

回顾式(也称封闭式)结构的特点是拦腰写起,也即从戏剧危机开始,一下子就进入抓人揪心的紧张局面,然后在人物动作的进行中再一层一层像剥笋似的交代过去的恩怨情仇及其人物关系的纠葛原由。这种结构的优点是:①集中紧凑,一气呵成,容易达到完整统一。②内心动作和外部动作结合紧密,戏剧性很强,耐人寻味,回味无穷。③人物较少,能集中笔墨刻画人物性格及其精神风貌。④能挖掘出深刻的思想和深厚的情感,令人深思。缺点是:①人物少、景观少,外部动作不如内心动作多,场面不容易热闹,往往单调乏味。②比较适合写家庭戏,不容易反映丰富多彩的、范围更广阔的社会生活。③回顾往事多了,人物对白又不生动精彩,结构上又不能一环扣一环的话,观众很难坐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