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环境哲学
14243500000052

第52章 参考文献(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W.H.默迪:《一种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哲学译丛》,1993年第3期。

纳什:《大自然的权利》,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

施韦兹:《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林娅:《环境哲学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余谋昌:《生态哲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王正平:《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的跨学科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王正平:《论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问题》,《哲学研究》,1989年第5期。

卢风:《应用伦理学——现代生活方式的哲学反思》,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

《不列颠百科全书》第6卷,国际出版社1999年版。

《环境科学大辞典》,中国环境出版社1991年版。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皮尔斯、沃福德著,张世秋译:《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何强等:《环境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钱易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蔡剑辉:《西方环境价值理论的研究进展》,《林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4期。

何承耕:《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理论研究述评》,《福建地理》,2001年第4期。

刘思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赵旭:《环境价值的评估》,《价值世界》,1998年第2期。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李金昌:《自然资源价值理论和定价方法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1年第1期。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徐嵩龄:《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李培超:《环境的伦理》,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余谋昌:《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叶平:《关于环境伦理学的一些问题》,《哲学动态》,1999年第9期。

周笑冰:《事实与价值——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根源》,《伦理学》,2000年第6期。

奥尔多·利奥波德著,侯文蕙译:《沙乡年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汤姆·L·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雷毅:《环境伦理与国际公正》,《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1期。

戴科伟等:《环境伦理学与可持续发展》,《四川环境》,2003年第2期。

马骧聪主编:《国际环境法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哈丁:《公地的悲剧》,《科学》,1968年总1243号。

《人民日报》,1996年4月22日第7版。

《光明日报》,1996年5月5日第3版。

赖德胜:《人力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金瑞林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台湾地球日出版社1990年版。

金瑞林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

陈学明等:《环保工作中需要转变的若干理念》,《复旦学报》,1998年第3期。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肖玉明:《效率公平。对人本主义公平观的挑战》,《理论探讨》,1996年第4期。

赵人伟:《对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若干思考》,《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9期。

杨宜勇等:《公平与效率——当代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吴忠民:《中国现阶段贫富差距扩大问题分析》,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2年第2期。

王锐生、程广云:《经济伦理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我国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与变动趋势》,《中国国情国力》,2002年第1期。

廖亦宏:《试论邓小平的效率与公平观》,《社会主义研究》,1997年第1期。

赵殿河:《对社会公平问题的思考》,《社会主义研究》,1998年第1期。

王贤卿:《试论社会公平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2期。

周积泉:《现代化起步中的公平定位问题》,《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吴忠明:《公平的实现时序》,《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国家统计局:《从基尼系数看贫富差距》,《中国国情国力》,2001年第1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蔡拓:《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向度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文史哲》,2000年第5期。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刘俊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初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8年第6期。

高中华:《环境问题抉择论——生态文明时代的理性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陈淑芬等:《生态文明——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刘爱军:《生态文明与中国环境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1期。

李明华等:《人在原野——当代生态文明观》,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潘岳:《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科技日报》,2006年7月7日。

李清源:《生态文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魏海青:《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形态的新定位》,《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3期。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银行、世界资源研究所:《世界资源报告2000-2001》,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3》,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2》,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曲格平:《关注生态安全之一: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热门话题》,《环境保护》,2005年第5期。

马骧聪:《国际环境法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杨京平:《生态安全的系统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肖风劲、欧阳华:《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指标和方法》,《自然资源学报》,2002年第2期。

李利锋、成升魁:《生态占用——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自然资源学报》,2000年第4期。

A·迈里克·弗里曼著,曾贤刚译:《环境与资源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林培主编:《中国耕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张岳主编:《中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