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
14243100000078

第78章 强化传播力 彰显影响力 拓展创新力 提升竞争力——(2)

在引导舆论的过程中,新闻媒体要始终注意让主流舆论占上风。要善于运用各种新闻形式和手段,通过有倾向、有选择的新闻报道和舆论传播来张扬和强化主流舆论;也可以未雨绸缪,当事件尚未发生或刚刚发生,矛盾还在酝酿,舆论正在聚集时,通过有针对性地发表言论来主动汇聚和形成正向舆论,并使其发展为主流舆论;还可以事后发制,通过有意识、有计划地报道某些事实和发表某种言论对已经形成的舆论施加直接的影响,促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成为能够影响群众的主流舆论。特别是在形势扑朔迷离,群众思想疑惑,民心产生波动之时,更是需要借助新闻媒体及时有效地组织起有效的正向舆论,以便帮助群众释疑解惑,辨明方向,同时迅速汇集和强化这些舆论,使其尽快变为主流舆论,形成强势,以起到稳定民心、稳定局势的作用。

在引导舆论的过程中,新闻媒体还要注意将以党委和政府的意见为核心所形成的舆论和民间的社会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其融为一体。具体说,就是要多关注和报道那些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都关心的舆论热点问题,将这方面的舆论尽可能地通过报纸传播使其得以张扬和扩大,形成强大的主流舆论,在舆论场中起到核心作用。而对那些同党和政府主流舆论存在抵触与排斥现象的单方面的民间社会舆论应当尽可能加以引导,使其能够融入起主导作用的主流舆论之中。特别是对那些在群众中已经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范围的热点舆论,更应当适时地将其纳入与党和政府所主张并着力宣传的舆论中,使其发展成为主流舆论。

对那些群众关注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新闻媒体要给以热情关注和高度重视,切忌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更不能够采取回避做法,知而不闻,闻而不报,无所作为,出现“失语”和“缺位”的情况,这样就会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同时也等于主动放弃了舆论阵地,放弃了有效引导舆论、彰显影响力的机会。

特别是在危机事件发生时,新闻媒体要及时与政府有关部门取得沟通和配合,及时地反映和报道危机事件的相关情况,要积极引导舆论,尽可能避免出现“失语”、“失态”的情况,任由各种不利的负向舆论随意传播,四下蔓延。特别是在负向舆论已经生成且呈蔓延之势的时候,更应当积极主动地用正确的舆论去引导群众。要多对群众做解释说明和疏通引导工作,要注意帮助他们用冷静、理智、合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将各种非主流的社会舆论引向正确的轨道。总之,要牢牢把握危机事件中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彰显党报对社会与公众的影响力。

三、积极拓展创新力

我国新闻事业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需要继承和发扬。然而,面临着国际国内新闻竞争的严峻形势,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新闻媒体要想赢得主动,坚持不断创新,积极拓展自己的创新力是最好的出路。只有用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思维,在观念、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上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变革,才能促进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总之,要学会不断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去开拓党报新闻报道和经营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去实现党报各项事业的新发展。

其实,不断求新、创新是新闻工作的显著特点,也是其独特的优势所在。这是因为新闻工作本身就是一项不断求新、创新的工作。新闻媒体每日每时都须寻访和发现新事物,反映和报道新事物。用最新的观念、最新的方式方法去反映和报道最新的新闻及各种社会信息,是新闻媒体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也是始终如一的职业追求。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不断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努力掌握创新的方式和方法,要能够想人之未想,说人之未说,写人之未写。如果你想到的事人家早就想到了,你说的话人家早就说过了,你报道的“新闻”人家早就报道过了,那么,你的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面对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客观事物,新闻工作者要善于独立思考、冷静分析,要善于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唯有这样,才可能形成对事物独到的认识,才可能从中发现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才可能写出新人耳目、独具特点、真正属于自己创造性劳动成果的“独家新闻”和“首创新闻”。

而在经营和事业发展方面,新闻媒体也须不断提高创新力,在经营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上坚持改革创新,这样才能使报社拥有更加适合自身特点的、有效的发展条件。

四、全面提升竞争力

有无竞争力、竞争力的大小,决定着一个单位和一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竞争力强者往往能够在与同行的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而竞争力弱者则会成为竞争中的失败者。因此,打造和增强竞争力,特别是打造和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成为每个单位和企业时时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对一个已经具备一定竞争实力的单位来说,保持和巩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全面发展和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更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我国一些有影响的新闻媒体在不断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别家媒体无法仿效和无法替代的核心竞争力,经营收入和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前列。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社会效益也非常出色,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不少媒体已经成为社会与公众所认可的“媒介品牌”。

所谓“媒介品牌”,通常是指一家媒体区别于其他媒体的差异化标志。从外在形式上看,它是由该媒体的名称、标记、产品等要素组合成的结合体。对一家媒体来说,如果它具有与其他媒体相区别的标志,人们通过这个标志能迅速对它做出判断和选择,而且还会由此引发人们对它的注意力和亲和力,那么这家媒体就具有竞争力。例如“CCTV”这一标志和“焦点访谈”就是中央电视台的品牌标志。

实施品牌战略是媒介经营制胜的重要方式和手段。靠品牌可以取得竞争优势,可以赢得市场信赖,可以形成媒介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要想有所作为,要想经营取胜,要想保持竞争优势,都需要实施适合自身情况的品牌战略,努力打造和维护自己的媒介品牌,以增强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自己在经营竞争中始终居于有利地位。

实践证明,凡是注意实施媒介品牌战略的新闻媒体在事业发展中都取得了成功。例如我国一些传媒集团,它们努力开发自己的系列产品,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从而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媒介品牌。可以说正是品牌战略的成功,才使得这些传媒集团的竞争力得以不断提升,进而发展成为全国传媒市场中的佼佼者。

开发媒介特色产品,实行特色经营也是形成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所谓媒介“特色产品”,是指媒介具有不同于其他产品特点的产品。对一种产品来说,如果它具有与其他同类产品更能被消费者接受和满意的不同的特点,那么它就具有竞争力。一种产品,如果没有特色,没有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独特的东西,那么它就无法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因而也就无法打开销路,占有市场,获得经济效益。而一家媒体,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能够取胜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东西,那么它也就无法去吸引消费者,因而也就无法去占有消费市场,去取得经营收益。

所谓媒体“特色经营”,是指一家新闻媒体要借助经营自己特色鲜明的产品去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为此,每家媒体都应当努力创造自己的特色产品,打造自己的媒介品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对一家新闻媒体来说,开发特色产品,实行特色经营是重要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策略。

新闻媒体要开发特色产品和实施特色经营,就应当注重在开发独家新闻、原创新闻、首发新闻方面狠下工夫,要注意从受众的需要出发,精心采编特色新闻,而且始终围绕“特色”做文章,使自己的新闻产品能够真正融入新闻市场,更好地服务广大受众,这样才能取得好的经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