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博弈与合作:冷战后墨美双边与媒体关系
14242700000003

第3章 导论(2)

从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原则和主权适用原则看,国家主权原则在国际环境关系领域的适用是颇有新意的。既包括了权利和责任两个基本内容,又体现在国际环境关系的适用性、保持国与国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性、谋求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之间的协调性,即国家利益→国与国之间的互利→人类共同利益等方面。就国际环境关系领域而言,这样的新发展体现了由主权任意决定的保留范围在减轻分量,而由国际法加以规范的客体则有所增加,国际合作范围在不断扩大。在如今的国际关系格局下,不提国家主权原则是行不通的,但是在环境保护之类特别强调人类共同利益的国际关系领域,主权权利的实施也必然会有所限制。特别是在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不尽一致或存在冲突的情况下,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是国际环境法发展中的问题,大而言之也是国际法发展中的问题。主权适用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确立,试图从原则上解决国家主权原则与全球环境保护需要之间的矛盾,是国际环境关系正常运转的要求,对国际关系其他领域国际法的发展也不无借鉴作用。

总的来看,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学术界和墨美媒体对墨美关系的研究,以对经济、能源和政治稳定的宏观大方面分析为主,与其相关的著作和文章占据了墨美关系研究的大部分内容。对墨美关系中移民、环境因素的内在关系研究较少,这些潜在但有发展性的问题一度呈现被边缘化的趋势。部分学者试图从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哲学的视角对墨美关系进行剖析,认为墨美关系的种种问题与其政治哲学存在内在联系,但这类研究在数量上较少。拉美主流学者在其研究中,对这一问题虽有述及,但多一语带过,未作深入研究。不过,奥唐纳尔(Guillermo A.O'Donnell,1972)关于民主政治与经济的联系对墨美关系影响的研究值得深入关注,它为我们提供了从另一视角观察墨美关系演变的一个范例。卡萨诺瓦(Pablo Gonzalez Casanova,1990)关于墨美关系的研究,提出了改革中政治与经济关系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他的美墨权力因素的关系,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洛佩斯·波蒂略(Lopez Portillo,1997)对民主与西方理论之间关系的研究,也都提出了新颖和有见地的观点。此外,大量的关于墨美关系的国别研究,也为我们从各国具体的层面深入研究墨美关系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国内对墨美关系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70年代中期以前,基本以对墨美关系探讨、了解为主,研究领域集中于政策的层面。80年代中期以后,对墨美关系的研究在内容上有了大的拓展,经济、贸易、文化、体育等诸多方面被纳入研究的视野。徐世澄(1995)在分析美国和拉丁美洲关系史中对墨美之间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作了翔实的分析;曾昭耀(1996)分析了新自由主义对墨西哥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冲击,指出了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在改革中下台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江时学(1998)在详细分析拉美国家改革的动因以及在贸易、投资、金融、国有企业改革方面的具体措施中涉及了墨美关系中大量的经济贸易问题;苏振兴、袁东振(2001)研究新自由主义改革模式对拉美就业和收入分配的消极影响中涉及了墨美关系中较敏感的社会劳动力就业问题。上述研究都代表了国内对拉美改革研究的最高水平,并对中国的发展和改革进程产生了一定影响。最近两年来,对墨美关系的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主要的研究重点转向对经济、能源、移民、环境、媒体、扫毒等方面的全面研究。孙若彦(2004)、吴德明(2003)研究了墨西哥在全球化背景下自身和与美关系在社会及民族、外交等方面的理论内涵、发展、在世界各国的实践及其后果。分析了墨西哥的自身及对外改革、发展模式对拉美的影响,在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的经验与教训。分析了利弊、片面性、必要性、重要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相关课题组从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层面将美拉关系中的墨美关系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同时,国外学者研究、分析墨美关系的成果、观点也被介绍进来。在这些研究的推动下,最近两年逐步形成了一个研究墨美关系发展的热潮。

三、研究内容、研究特色、创新之处以及基本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

本书研究的目的是对牵动墨美关系的各种内外因素、政治思想、哲学理论进行解构,寻求其理论本质,理清这种思想及其利益指向之间的逻辑关系。文章分五个章节详细分析了冷战后移民、环境、媒体三方面问题对墨美关系的影响:第一章,墨美关系中的移民、环境理论。主要是对移民、环境概念的界定以及对移民、环境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的总结。从国际关系理论的角度分析墨美关系的演变与发展,并探讨NAFTA的生效对墨美关系中的两个主要问题即移民、环境的影响。第二章,冷战后墨美关系中的移民问题是本书的主要章节之一。主要阐述了墨西哥移民阶层的社会构成及其状况特征、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及墨西哥移民政策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分析墨西哥移民对墨美关系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总结出墨美移民问题解决的必要性和发展趋势。第三章,冷战后墨美关系中的环境问题是本书的又一重要章节。通过对墨西哥的环境现状以及墨美间的环境问题的讨论,揭示出墨美在环保合作中环境意识所发生的变革,并阐述了在环境问题解决上,墨美进行的初步尝试,从而展望墨美间环境问题解决的前景。第四章,冷战后墨美关系中的媒体发展问题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章节,通过全球化背景下联合发展跨地域、跨媒体传媒集团和墨美媒体主持语言的比较分析出墨美在媒体发展问题上采取的建立在矛盾基础上的联合发展。第五章,冷战后墨美关系的发展。从冷战后墨西哥的发展状况与对美外交,探讨墨美之间的边界合作与客户工业导致的一系列争论。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分析墨美关系的发展。第六章,NAFTA对墨美关系的影响。通过阐述自由贸易进程中墨美移民和环境矛盾的不断出现,分析出NAFTA的生效既促成了墨西哥的政治改革和自由贸易,也促成了美国贸易地区主义背景下的墨美关系。

从而总结出,墨西哥在变革中寻找机会重建墨美关系,以及墨西哥现政府开拓从依附走向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重新崛起的事实。文章运用了国际关系学的诸多理论和方法解析墨美关系的历史,从而探究其发展趋势,作出三个方面的结论性分析:

第一,本书运用相关国际关系的核心理论分析了墨美关系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些观点,特别是强调必须从意识形态、政治思想与政策实践三个不同层面对墨美关系进行全面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关注国际关系的理论思想。运用传统理论中的国际机制理论、多边主义、现实主义、世界秩序新论以及非主流理论中的建构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全球治理论、双层次博弈理论,阐述了墨美关系的现状和特征。并注意到,墨美关系的两个主要问题是有密切关系的,国际关系的相关理论是研究墨美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它对分析墨美关系的发展与变化的趋势在很多方面是有决定性的,充分说明了冷战后墨美关系的推进所面临的矛盾。另外,还强调了墨美关系在美国国内和国际政治经济战略中的地位和影响。作者认为,建立有利的国际关系体系是美国国际战略的重要支柱,它与美国的国家利益是极其吻合的。有充分的资料表明,美国对拉美各国的改革施加了决定性的影响,更多的是基于美国自身发展的考虑。

尽管国际关系学一直作为一门科学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本书的研究表明,墨美关系是蕴涵其中,但有显著特殊性的。墨美关系所涵盖的国际关系理论都是以其抽象的客体预设为起点,而以某种隐蔽的利益诉求为依托。墨美关系并没有完全遵循国际关系运行的现实和内在规律,因此,它与绝对的、教条的理论定义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就墨美关系的发展而言,既然它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具有特定利益指向的政治哲学和理论思想之上的,就不可能以维护墨西哥民族和国家利益为目标,而更多的是实现美国权势力量财富最大化的政策工具。认清这一点,可以使我们从根本上认清墨美关系发展迟缓的根本原因——美国掌控拉美乃至全球政治、经济发展的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