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14242000000006

第6章 导论(5)

4.网络时代的“粉丝文化”

进入新媒介时代,“粉丝文化”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目前国内对于网络时代的“粉丝文化”研究基本在以下两个方面:网络技术在“粉丝文化”中扮演的角色、“粉丝文化”的网络传播机制和以“迷”为代表的受众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收视特点分析。

网络在“粉丝文化”中扮演的角色是多种多样的。首先,虚拟社区为粉丝聚集提供了一个中转站。在网络的助阵下,粉丝力量的积聚便是转瞬间的事了。现在,粉丝只需打开电脑,启动搜索引擎,然后用键盘敲出偶像名字,就能立刻找到“组织”。一言以蔽之,互联网上各式各样的虚拟社区已成为粉丝聚集的大家园,他/她们兴奋地汇集到“自己人”的地盘中互动;其次,网络空间成就了偶像文本再编码的符号狂欢。网上“迷”社区最重要的活动,即是由粉丝自己生产和传播与偶像相关的文本。换言之,聚居地也就成了粉丝的自耕地、“粉丝文化”的生产田。毫无疑问,网络在此的功效就是为粉丝的“意义再创造”提供海量的空间与符号民主;第三,网络传播为粉丝经济架构商业平台。事实上,网络社区聚集粉丝的功能早已被商家发掘,并对其商业性进行了充分开发。比如,大多数的电视节目、电影和明星都建立了官方网站以进行宣传,这些网站为粉丝们提供各种信息,尤其是在新片前期宣传的阶段。粉丝的各类消费已不再是出于对商品功能的考虑,而是将它视为一种符号,一种自我表达及身份认同的形式,一条与偶像神交的纽带,甚至是幸福人生的象征;第四,网络技术支持在线狂欢。今天的粉丝狂欢已经不同于以往,他们不再是传统媒介中明星资讯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网络时代的主动信息制造者。手机媒介与网络媒介的兴起与快速发展,使得原本社会中原子式的迷狂一族,在新媒介中找到了自己的群体与家园;最后,网络“粉丝文化”是群体集合的“极乐乌托邦”。根据巴赫金的观点,狂欢节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仪式的场合,在这里僭越性的欲望可以得到暂时的表达和发泄,已确立的等级被片刻地颠倒了,而被禁止的快乐被暂时地放纵了。在网络时代,粉丝原子式的存在已成为过去,网络新技术的运用使得他们集体式的非理性狂欢成为一种可能。这种对偶像的沉迷状态使粉丝自己完全沉醉于其中,将非理性情绪发挥到了顶点,成为了集体的迷狂症患者,进入了极乐乌托邦的境地。

此外,有研究认为,“粉丝文化”的网络传播机制可分为网上传播机制和网下传播机制。首先,发帖和回帖是比较主要的一种网上传播机制。这是网上粉丝社区信息传播最基本的方式。实际上粉丝们的创作,本身就是创造性、参与性活动的基础。发、回帖的方式实际上与BBS相同,成员在注册之后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发起或参与讨论,这是表达自己观点的好方式。发帖可以说是社区成员传播信息的手段,而回帖则是反馈信息的手段,是一种异步传播方式;其次,私人短消息是虚拟社区的另一种重要的网上传播方式。该传播方式使得成员之间可以进行异时联系。这种短消息之间的联系,实际上是一种人际传播方式。通过该方式,成员间可以进行非本社区主题的交流。在社区内部,短消息是最有效的一种私人传播方式。此外,还有QQ、MSN等形式;第三,QQ群聊也是一种网上传播方式,所谓群聊,就是群体聊天。加入这个聊天群体的方式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接受邀请的。不同于QQ一对一的聊天方式,群聊依据关于一个特定话题的、简化了的聊天室平台,大家一起针对某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因此这也是一种多对多的实时传播方式;第四,社区公告、小字报和群发短消息可以说是最原始意义上的具有“广播”性质的一对多的网上传播形式。社区公告主要指管理人员针对某个问题在社区首页发布的全社区成员有权限看到的提示性公告,而小字报则是个人就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某个特定板块发布的私人公告,群发短消息则是管理人员就某个话题对若干特定成员发送的短消息。除此之外,出版刊物和网下聚会、沙龙是比较常见的“粉丝文化”网下传播机制。

有的研究是从受众角度切入的。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迅速发展,特别是所谓web2.0时代的到来,社会以及媒介景象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与此相应的是,受众的角色也在从“被动的收听者、消费者、接受者或目标对象”向“搜寻者、咨询者、浏览者、反馈者、对话者、交谈者”转变。目前,网上出现了大量的电视剧迷社群,这为研究受众日常生活中的媒介使用行为,特别是收视行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文卫华选择网上美剧迷社群——“越狱中文网”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在线观察的方法,通过分析剧迷在网站中的自我言说(即发帖),来探寻受众在新媒介景象下的“收视”特点:其一,自由、积极的收视选择——迷比普通受众有更明确的收视偏好,他们的态度也更加主动;其二,投入的观看——迷异常专注于他们喜爱的节目,其观看情态不是休闲放松的,而更接近于工作,或是研究;其三,网上迷群的形成——迷的满足与愉悦不仅来自于观看本身,同时也来自于与其他迷之间的分享,除了影像,迷还在网络空间中积极地寻找和他有着共同喜好的其他人,希望与他们建立认同,融入网上迷群之中;其四,观展与顾影自盼的融合——迷与他人之间的认同正是通过在网络空间中的表演而得以建立的,他们不光消费文本,还积极地利用文本来进行自我展演;其五,日常生活中的影像的形成——迷不断地寻找影像,消化影像,并利用影像来自我展演,与他人建立认同。对迷而言,影像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绵密地交织在了一起,不可分割。影像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休闲娱乐工具,而是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媒介使用与身份认同建构”研究综述

浙江大学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刘燕在其博士论文中对国内外关于传播媒介与认同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综述。有关认同的论文从不同学科领域出发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国际政治学领域关于国族以及政党身份的认同;文学领域从后殖民主义以及文化研究的角度关于文化身份的认同;哲学领域关于主体和认同的探讨;社会学领域关于性别、种族、阶级、亚文化群体等少数群体的认同以及消费认同;人类学领域关于族裔身份的认同;教育学领域关于认同领域的研究。但是,从媒体的角度切入进行有关认同的构造性研究却不是很多,并且其研究成果主要汇集在网络传播与身份认同的问题上。美国的社会学者特克·雪莉是网络时代身份/认同研究的主要学者,她用所掌握的社会学、人类学与人格心理学的知识,采用田野调查和访谈方法深入探讨了电脑如何深度塑造了我们思考与感觉的方式,以及电脑时代的人们如何对人类自身自我认知、自我界定以及探索自我认同的过程。曼纽尔·卡斯特的《认同的力量》同样关注网络社会的认同与意义,但重点放在它对社会运动与政治的影响层面上。在他看来,网络社会是信息技术革命与资本主义的重构所引发的新的社会形式,而“技术所导致的全球化、认同的力量(性别的、宗教的、民族的、族群的、领域的、社会生物的)以及国家制度之间的互动”,导致了网络社会在社会运动与政治层面对当代认同性问题的探讨。

还有一些文化研究学者,他们主要专注于媒体文化层面的身份认同研究。其中的代表性著作主要有:美国文化研究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主要从媒体文化、媒体政治的角度去探讨动态变化社会中的人的身份认同问题;英国学者戴维·莫利和凯文·罗宾斯所著的《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主要以电子媒介为主线研究当代欧洲文化一体化及其所面临的认同性问题。港台方面的代表性著作有蔡笃坚的《媒体再现与当代台湾民族认同形构的公共论述分析》;朱全斌的《媒体、认同与传播新科技》;张京媛所编的《后殖民理论与文化认同》;论文集有《身份认同与公共文化:文化研究论文集》、《传播与认同》、林静伶主编的《1998传播论文选集》。他们主要是从台湾的********出发,探讨从台湾的土著文化、殖民文化以及与大陆的文化血缘并基于全球化的背景进行的台湾民众的国族认同。

刘燕的博士论文在综述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后,以后现代认同的媒体与社会语境的改变为研究背景,从哲学意义上的人的主体身份的变化出发,分析后现代社会情境中个体/群体多元的身份与认同现象,探讨传播科技(特别是电子媒介)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对后现代认同所起的塑造与建构作用。与以往研究成果类似,此研究是探讨媒介在对认同的建构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传者的一种建构;与之不同的是,本研究站在传受双方中受众的角度,探讨能动的受众如何通过积极主动的媒介使用来对自身的身份认同进行建构,是一种受者主动的建构。

第三节研究问题、研究取径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迷”现象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从日本动漫狂热的喜爱者到影视明星成群的粉丝团,在当今百花齐放、热闹纷繁的大众文化领域中,“粉丝”、“追星族”、“迷”这些名词逐渐被人们所提及和关注。然而,早期西方的学者们对“迷”的评价并不是十分正面和积极的,正如Matt Hill在其Fan Culture一书中提到的,“在特定的社会建制脉络中,例如学术界,常会贬低一位‘迷’所应具有的地位,并且视其行为举止为‘不适当’的学习,缺乏批判鉴别力,而一味迎合媒体”。但随着大众文化研究的发展,这一领域也逐渐被学者或者说是兼具迷身份的学者所正面关注,他们开始重新定义“迷”,给予其严谨的、学术解释清晰的概念此理论概念将于本章第四节中展开探讨。。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是依托媒介技术——网络应运而生并且发展壮大的,美剧在当今中国的青年人中非常受欢迎,这从上节提及的网上论坛的注册人数便可知晓。这些钟爱美剧、在美剧网络社区中异常活跃的人们便构建成了美剧在中国的网上迷群。非常有趣并且值得关注的是,这个迷群在没有任何物质利益的驱动下从事着许多文化实践活动,那究竟是什么让他们热衷于此?这个美剧网上迷群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形成的?他们有哪些媒介使用行为?这些媒介使用行为是否具有新媒介环境下新的特征?这些描述性的问题,都将是本书通过质化研究的方法要解决的。但这些都是对这个群体表面的描述,对于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一种“文化现象”,利用质化研究方法可以对其进行“描绘式”的勾勒,在一种自然情境下对个人的“生活世界”以及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进行研究。从这个层面来说,这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描述,而质化研究主要的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或“领会”(verstehen),研究者通过亲身体验,对被研究者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作出解释。那么,在对中国美剧网上迷群的研究过程中,除了做表面的描述之外,对这个群体的深层次剖析和阐释也就非常重要了。

本书对美剧网上迷群的研究,是在受众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双重领域中进行的,这正是麦奎尔有关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视角。这种受众研究与麦奎尔归纳的另外两种受众研究(结构性与行为性)的区别在于,它抛弃了传播效果的刺激——反应模式,也不再遵从媒介文本或媒介讯息万能的观点,更扬弃了传统批判学家所谓受众臣服于传媒体系的观点。它认为受众具有主观能动性和选择性;它主要采用民族志和定性的研究方法,试图在社会和文化的意义上全面深入地把握受众,强调对“人”的再发现。而认同是人们意义与经验的来源,是行动者自身的意义来源,也是自身通过个体化过程建构起来的。认同尽管能够从支配性制度中产生,但只有在社会行动者将之内在化,并围绕这种内在化过程构建其意义的时候,它才能够成为认同。另外,本书将研究对象——美剧网上迷群的实践活动视为一种文化作为,文化不仅是对社会的记录、再现,而且还动态、生成性地形塑社会生活,这是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其文化社会学研究中的观点。他将文化创造性地嵌入社会层面进行思考和探究,而麦奎尔一直以来进行的受众研究也是秉承社会学视角。因此,本研究将在社会和文化场域中去探究美剧网上迷群中这些能动的受众在文化层面的实践作为的现实意义,而这个意义就是如何通过媒介使用来进行身份认同建构,这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