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14242000000010

第10章 从“着迷”到“成群”:美剧及其网上论坛成就美剧网上迷群(1)

美国电视剧在中国的迷和迷群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受到社会变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梳理美剧和美剧论坛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对深层次分析迷和迷群的形成原因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章将在探讨美剧和美剧论坛发展及现状的基础上对迷和迷群的形成做全面剖析。

第一节美剧在中国的“沉”与“浮”

美国电视剧进入中国市场得益于中美关系的良好发展,也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契机。然而,任何一种异域文化或者承载不同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在不同社会空间中流通和传播势必会有些“水土不服”,因此美剧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沉沉浮浮。

一、初来乍到的“科幻风”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邓小平访美,签署了一批文化交流项目;第二年,一部由中央电视台译制部引进的美国科幻连续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就出现在每周四晚8时的电视屏幕上。剧中的海底巨浪不仅把奇异的海底生物迈克·哈克斯送到了美国某海滨小城的沙滩上,也把美剧第一次带到了中国。这个具有双重身份的(大西洋底来的人和大洋彼岸来的人)俊俏的洋小生迈克·哈里斯,拥有神秘的身份、健美的身材、如海豚般优美的泳姿、接触水后力大无穷等异能,这一切都让当时缺少幻想滋润的中国少年们心驰神往。这部连续剧1977年在美国NBC电视台播出一个季度后便宣告结束,反响并不热烈,但在中国却泛起了不小的涟漪。全剧21集播完之后,男主角麦克的太阳镜成了那个时代中国所有时尚青年必备的装束。通过这几年中国流行起来的一拨儿怀旧青春剧,如《血色浪漫》、《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等,也都能看到《大西洋底来的人》对当时年轻人的影响。

二、水土不服的“另类英雄主义”

《加里森敢死队》作为中国第二部引进的美剧,于1980年10月开播,当时在每周六晚8时播放。这部26集的美国电视剧拍摄于七十年代,讲述二战后期,中尉加里森从监狱里找来一些杀人犯、骗子、强盗、小偷,组成了一支前所未有的敢死队的故事。这些人各有所长且极具个性,抱着立功赎罪的目的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纵横于欧洲各国,深入敌后,一次次打入敌军、营救战友、轰炸雷达站、绑架德军元帅、偷取秘密情报、盗取德军物资、摧毁敌人计划、打击黑帮团伙,把德国人骗得晕头转向,打得落花流水。这些人虽然是在押囚犯,但却骁勇善战、有勇有谋、有情有义而且风趣诙谐,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刻也不忘幽它一默。虽然他们也有缺点,常常抱怨任务艰巨,偶尔也有小偷小摸,甚至于关键时刻撒手不管,但正是这些缺点使他们更加真实可信,也更加可爱。当时中国的年轻人偶像断档,看惯了《列宁在1918》的他们,第一次看到了来自美国的监狱“精英”,于是纷纷开始模仿。对生于六十年代爱看打仗电影的中国孩子们来说,在看过了无数遍《南征北战》之后,《加里森敢死队》的出现,不仅仅是惊奇,更是震撼,因为《加里森敢死队》让他们看到了战争中的“另类英雄”。

直到今天,当很多人重温这部电视剧时,依然会有当年的悸动:我到现在还能清晰地记起《加里森敢死队》的片头:急促的弦乐声中,数个持枪男子的身形在屏幕上交错排列,几声爆豆一样的枪响,在画面上击出血红的弹孔,不对,错了,那些弹孔不是血红色的,在一台九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上,血色显现出来的效果,应该是一种接近耐火砖表面颜色的灰黑。但是直到今天我仍然顽固地抗拒这一事实,因为每当《加里森敢死队》的情节从记忆里浮出的时候,呈现在眼前的,永远是一个个色彩斑斓的镜头:草绿色的美军野战服、红白黑相间的纳粹标志,德军钢盔在暗夜里浮现的时候,穹顶上微微闪耀的死亡蓝光……许多年后,当电视台再一次重播《加里森敢死队》的时候,黑白电视已经基本上从中国人的生活里消失,而这部剧集在彩电中播出的画面,正与我记忆中的色彩毫无二致。那个时候我刚刚进入大学,体检的结果诊断我有轻微的色弱。然而让我欣慰的是,在有关色彩的某些方面,幻想远远比视力更加准确。然而,这种“另类英雄主义”的主题词“敢死队”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引起了不小的社会动荡。

1979年,我国城市积累的待业人口已经达到2000万,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待业人数的最大值。压力不止在小城市,大城市更大,北京市待业人员40万人,占城市总人口的8.6%,平均每2.7户城市居民中就有一个待业闲置,那时天津市待业人口最多,有3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1.7%。这些庞大的待业队伍中包括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新增的城市闲散人口,前者占到了多半,知青返乡,就业成为压力。北京市的一份调查显示,部分青年经济困难、思想苦闷、悲观失望,大批青年无所事事、四处游荡、惹是生非、败坏社会风气,犯罪率有所上升。《加里森敢死队》让人们记住了“敢死队”三个字,让当时思想苦闷的中国待业青年,找到了一些街头救世的精神慰藉。当时有媒体报道,青少年开始模仿电视剧里的桥段练习耍飞刀,还有盗贼模仿剧中情节进行连环盗窃,甚至于学生吸烟、喝酒耍帅,也都是深受这部电视剧的影响。社会学家的研究表明,当时出现了很多治安问题,且大多都和《加里森敢死队》有关,这部电视剧在年轻人中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直接导致了这部26集的美剧在播完第16集后,便以黑底白字告知观众:本剧播放完毕。尽管很多人都看得出,电视剧并未真正结束。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电视剧研究专家苗棣回忆说,《加里森敢死队》的停播当年在文化界可是一件大事,国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纷纷给中央电视台写信,这成了CCTV历史上的大事件。中国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国际部高级编辑张子扬曾经在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上提及,国际部在开始引进译制片的阶段,曾经播过连续剧《加里森敢死队》,当时中国刚刚开放,影片里表现的价值观与中国当时的国情有很大的差距,当然即便是现在也不能说没有差异。剧中有很多有技巧的偷盗手段,公安部门反映:这些确实直接带动、影响和启发了一些犯罪分子,甚至很多犯罪手法都是从影片中模仿的,这就是为什么停播这部片子的主要原因。2003年8月出版的《中央电视台的第一与变迁:1958-2003》一书也给出了当初停播《加里森敢死队》的理由:“这部26集的连续剧播放一半时,被认为是一部打斗胡闹的纯娱乐片,没有多少艺术价值而遭停播”,也让美剧在中国停住了前进的步伐。

三、“幸福家庭”带来不一样的教育理念

随着《加里森敢死队》在中央电视台的停播,美剧在中国的脚步似乎停滞了,但放眼国内其他地方电视台,美剧仍然在小范围地传播着。上海电视台在1980年与专门拍摄电视剧的美国劳里玛影视公司签订了合同,每年固定引进3到4部美剧,还开设了《海外剧场》栏目,每晚8点播放一集本台译制的以美剧为主的外国电视剧。由上海电视台译制并在当地播出的系列室内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在该台首播之后,更成为经典之作。《成长的烦恼》给中国观众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美国家庭教育方式,也带来了“肥皂剧”的概念。1991年7月播出以后,这部新颖的美剧很快吸引了上海观众的兴趣,剧中母亲Maggie的配音演员张欢用数据以外的方式证明了这部电视剧受欢迎的程度:“我身边认识的所有人,从邻居老大娘到同事,还有上小学的孩子,在电视剧播出之后,都来跟我打听接下来的情节,《成长的烦恼》播了四年暑假,四年都是这样”。上海电视台首播之后,各大地方台也纷纷购买版权转播该片,直到今天,仍有电视台不断重播这部经典之作。“嘿,孩子,我想我们该谈一谈!”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意识到原来家长可以跟孩子坦诚地交流并且可以承认错误,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有观众如此评价:这是迄今为止我看到过的最为成功的一部情境喜剧,作为心理医生的父亲杰森、事业型的母亲麦琪和他们以麦克为首的子女们,让所有观众了解了一个充满快乐与温情的美国家庭。令人印象最深的恐怕是剧中父子之间解决问题的方式,那种平等的交流是当时我国的少男少女们难以理解而又向往不已的。《成长的烦恼》正是以幽默的剧情直面了现实生活中的教育问题,以寓教于乐的方式阐述了美国普通家庭对孩子在生活和教育方面的态度。这部电视剧不仅娱乐大众,还针对普遍的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观点,正因为这种鲜明的态度与当时的中国教育方式相左,于是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