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14241900000049

第49章 从媒体报道看国际传播(5)

“Please save my baby!”Jeudy Francia,a woman in her 20s,shrieked outside the St.Esprit Hospital in the city.Her child,a girl about 4 years old,writhed in pain in the hospital’s chaotic courtyard,near where a handful of corpses lay under white blankets.“There is no one,nothing,no medicines,and no explanations for why my daughter is going to die.”(Haiti Lies in Ruins,January 13,2010)

译文:“救救我的孩子!”一个20多岁的名叫朱迪·弗朗西娅的女人,在圣特·艾斯伯里特医院外尖叫起来。她的孩子是一个4岁左右的女孩,因为疼痛正在混乱的医院中打滚,而旁边就是躺满尸体的白色毛毯。“这里什么都没有。没有人,没有药,也没人能解释为什么我的女儿要活活等死。”(《废墟中的海地》,2010年1月13日)

海地地震发生时,《纽约时报》网站把目光投向灾难中的人们,从个体的角度出发向受众展示灾难的真实面貌,对地震中灾民状况的关注体现了西方媒体的人文关怀。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主要指媒体对人的生存状态及人的精神需求的关注,人文关怀是一种态度,传达着媒体对人的尊重。

海地地震造成该国约30万人丧生,约300万人面临饥荒等问题,地震造成的破坏性后果让更多人产生了对灾难的恐惧和对人类生存的拷问。而新闻报道中对灾民的关注却能够使新闻更具“人情味”,使受众产生心理上的接近性,引起受众的共鸣。媒体对灾民的关注体现了其价值观中对人的尊重及对生命的珍视。而充满人文关怀的新闻报道也更易吸引受众,传播效果更好。

3.报道形式

新闻的报道形式即新闻体裁,是指媒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叙事谋篇、报道事实。根据对样本的分类,《纽约时报》网站对海地地震报道有三大类报道形式,即消息、特稿和评论。在特稿中出现了“特写”、“新闻故事”和“读者来信”三种体裁,在评论中出现了“社论”和“专栏评论”两种体裁。

在《纽约时报》网站对海地地震的报道中,消息和特稿所占比例最大,叙事性报道所占比例远远超过评论性报道。其中,共有消息81篇,占样本总量的42.9%;特稿83篇,占样本总量的44%;评论25篇,占样本总量的13%。叙事性报道共164篇,占样本总量的87%,评论性报道共25篇,占样本总量的13%。由此可以看出,《纽约时报》网站对此次地震的报道更注重以事实为基础的信息传递。不过值得注意的,网站的叙事性报道也多为长篇报道,其中也不乏表达了鲜明观点的报道。

根据数据分析所得结果,在《纽约时报》网站关于海地地震的报道中,消息和特稿的数量基本持平。这说明对于此次灾难事件的报道,《纽约时报》网站在注重灾难信息及时传递的同时,也不忘以具有人情味、可读性强的特稿增加人们对灾难事件的关注。消息与特稿并重使《纽约时报》网站对海地地震的报道丰富而生动。

除消息以外,特写的数量最多,为48篇,占样本总量的25.4%;其次是新闻故事,为26篇,占样本总量的13.8%;排在第三位的是专栏评论,为22篇,占样本总量的11.6%。读者来信共有9篇,占样本总量的13.8%。社论最少,共3篇,占样本总量的1.6%。在81篇消息中,主要是关于灾情、灾民现状,救援行动进展等方面的报道。《纽约时报》网站的报道充分体现了网络新闻即时性的特点,消息发布及时,且信息量较大。

在这次关于海地地震的报道中,《纽约时报》网站共登载了26篇新闻故事。

这些新闻故事均从个体的角度入手,向广大受众呈现了灾难发生后人们的生存状态。报道中夹杂着丰富的感情色彩,通过对人类个体现状的描绘拉近报道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同时,也以小见大地展现出灾难的破坏性及其对人类和世界的影响。

除消息之外,数量排在第三位的是专栏评论。这些评论主要集中于对灾后状况和问题以及救援行动的评价和思考。在西方媒体中,专栏评论主要代表专栏作家个人的观点。《纽约时报》网站在对海地地震的报道中共登载专栏评论22篇,远远超过代表媒体本身观点的社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纽约时报》网站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4.新闻来源

新闻来源是指新闻中所涉及的事实和观点的出处,它表明了提供新闻报道的渠道。通过对《纽约时报》网站海地地震报道的数据统计,归纳出五种主要的新闻来源,包括《纽约时报》署名记者、《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纽约时报》社论作者、来信作者及其他。

在五种新闻来源中,来自《纽约时报》署名记者的报道最多,为150篇,远远超过其他新闻来源所占比例,占样本总量的比例高达79.4%。这一数据结果表明,《纽约时报》网站主要依靠记者的自采新闻。这与其背后实力雄厚的母体公司是密不可分的。凭借《纽约时报》百年大报的声誉和实力,其新闻网站nytimes.com于1996年1月正式上线。网站在成立之初便走上了独立运营之路,虽然依靠母公司提供的新闻线索,但同时也拥有自己独立的采编队伍。2005年8月,《纽约时报》网站新闻部与平面版新闻部合组后,又实现了资源和人才的共享,也保证了网站新闻报道的高质量。尤其在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抢发新闻是西方媒体的首要任务。《纽约时报》网站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采编队伍,以大量自采新闻掌握着主动权,这是在西方主流媒体新闻争夺战中的必备武器。

5.图片的使用及内容分布

新闻图片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更加直观地表明新闻的内容和主题。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新闻图片的作用尤为明显,不同内容的图片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新闻报道背后媒体对事实所构建的报道框架。

在《纽约时报》网站的189篇报道中,使用图片的有82篇,占样本总量的43%,没有使用图片的有107篇,占样本总量的57%。总体来说,在这次有关海地地震的报道中,《纽约时报》网站较好地利用了新闻图片的传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配有图片的报道中,图片的数量均为一张(《纽约时报》网站设有专门登载新闻图片的频道)。笔者认为,这样设置使网络新闻在版面设计上更为规整和美观。

将《纽约时报》网站在海地地震报道中新闻图片内容分为七大类,分别为:灾区场景、灾民、灾民亲属、社会各界人士、救援行动、普知图片及其他内容。在这七大类别中,有关灾民的图片数量最多,为41张,占样本总量的50%,其次为有关救援行动的图片,数量为18张,占样本总量的22%。数量位列第三的是有关灾区场景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图片,均为9篇,均占样本总量的11%。

由此可见,《纽约时报》网站在报道中更关注灾民的状况,注重从受灾者的角度出发表现灾难。同时,以“灾民”作为图片内容的主体,将灾难的破坏性,灾难带来的创伤、造成的恐慌以及难以磨灭的阴影真实地呈现在受众眼前,对受众进行直观的视觉刺激,有利于扩大报道的影响力。

在有关灾民的新闻图片中,灾民群体的图片数量为12张,占样本总量的14.6%,灾民特写的图片数量为29张,占样本总量的35.4%。在表现灾民群体时,《纽约时报》网站的图片主要以表现灾后海地灾民恶劣的生存状态为主,表现出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渺小和无助,以及这次地震对海地人民的巨大影响。

在表现灾民现状的同时,西方媒体在报道灾难事件时非常注意对细节的捕捉,新闻记者所拍摄的图片也不例外,往往是借助一个表情或一个动作传达深远的意义。《纽约时报》网站关于海地地震的报道中出现了29张灾民特写图片,其中大部分均带有较为明显的感情色彩。将灾民特写图片按照画面所呈现的带有不同感情色彩的内容进行分类,归纳出“画面人物状态、情绪消极,引发悲痛感或同情感”、“画面人物状态、情绪积极,引发被激励感或振奋感”及“无明显感情色彩”这三类。

在有关灾民的特写中,画面人物状态、情绪消极,引发悲痛感或同情感的图片共18张,占样本总量的22%,画面人物状态、情绪积极,引发被激励感或振奋感的图片共4张,占样本总量的4.9%,无明显感情色彩的图片共7张,占样本总量的8.5%。

由此可见,《纽约时报》网站更注重以带有悲情色彩的图片表现海地地震中受难的灾民。灾难新闻一直是西方媒体报道的重点,西方的媒体记者注重对事实细致地描摹,以表现灾难对人性的摧残。而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图片的选择与使用则充分体现了媒体风格及其新闻传播理念,更直观地展示出媒体的采编实力、新闻报道倾向、审美情趣及人文关怀深度等。

《纽约时报》网站中的灾民特写倾向于展现死亡、痛苦、无助等悲情因素,引发受众的悲痛感和同情感。这样的图片一方面旨在表现灾难的巨大破坏性及其对人类生存的挑战,另一方面则直接刺激受众的感官,直击受众心底的怜悯之情,以获得积极的传播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纽约时报》网站关于海地地震报道的图片中,几乎没有出现血腥的表现“身体恐怖”的图片。笔者认为,这与其母体公司《纽约时报》严肃、拒绝低俗的理念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削弱对血腥暴力场面的呈现也是其人文关怀深度的体现,展示了报道对灾民的尊重及媒体本身较高的新闻伦理素质。

三、《纽约时报》网站海地地震报道的文本分析

1.叙事手法的运用

新闻报道中的叙事手法是新闻报道者对新近发生的事实重塑的产物,它不是对客观事实简要的陈述,而是报道者通过叙事性的话语对事件带有主观色彩的解读。新闻报道中的叙事手法一方面要求客观真实地反映事件的始末,另一方面则力求在报道中传达一定的价值观。

西方新闻媒体中常见叙事性的新闻报道,虽然这种手法与文学密切相关,但其始终基于真实、客观的原则。叙事性的新闻报道其结构往往是简单明了的,叙事的逻辑往往是单一的,叙事的语言相比于文学作品也往往是冷静的。

然而,新闻报道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最佳传播效果,需要采用叙事手法,使报道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戏剧性,赋予新闻报道一定的社会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叙事手法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增强新闻报道的生命力,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基于灾难事件的特点,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对灾情的简要陈述或平铺直叙无法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叙事手法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使用使灾难更具“人情味”,与读者的接近性更强,易于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纽约时报》网站对海地地震的报道中,使用叙事手法的报道屡见不鲜,尤其体现在特写与新闻故事体裁中。如下面这段报道:

Dieunette babbles a constant stream of baby talk and flashes big expressive eyes,but she has trouble sleeping and is fussy from fighting a tapeworm.Bettania is a quiet explorer,spending her days walking from room to room,running her hands over the grand piano,flicking light switches on and off,and staring at the billiards table and fireplace,all the while silent but clearly in fascination.(GirlsRescue from Haiti Expands Family by Two,January 25,2010)

译文:迪内特闪烁着她硕大的表情丰富的眼睛喋喋不休,她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入睡。贝特尼娅真像个探险家,一整天都在房间与房间之间穿梭。她的手在钢琴键上划过,快速地、断断续续地按着电灯开关。她盯着台球桌、壁炉,显然在感受它们寂静的魅力。(《获救海地女孩开始新生活》,2010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