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电视连续剧故事结构解析
14241600000053

第53章 附录(8)

电视剧的艺术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出新”是电视剧吸引观众的艺术魅力。二炮是我们国家新兴的兵种,有关这支部队的来龙去脉对广大群众来说是陌生的,因而对其怀有好奇、渴求知情、希望探秘等心理因素。从这方面来说,凡是反映二炮的电视剧,都有广泛的收视基础和得天独厚的题材优势。发扬优势、开拓创新是二炮电视人的鲜明特点,《天啸》反映了他们对优良传统的传承。这部电视剧值得称道的创新性,就是对构成电视剧故事的诸多素材的选择与处理恰到好处。用饮马河基地这个师级单位,反映二炮整个兵种的发展和变迁是有很大难度的。还要强调一句,《天啸》毕竟不是军事教学片,而是给广大电视观众看的电视剧作品,如何在军史教育和艺术审美之间寻找平衡点,决定了这部作品的质量优劣。因此,选择戏剧的“事件”将起到重要作用。

俄罗斯戏剧家说:“没有事件,没有事件连锁,即没有戏剧,不管属于哪种体裁的戏剧。”事件是故事的核心,对于戏剧来说,一场话剧只表现一个事件,这些事件不一定要有事实依据,也可以是合理虚构出来的,只要符合假定性情景的规定,就可以加以演绎。《天啸》作为一部长达24集的电视连续剧,与话剧相比自然要由多个事件作为电视剧故事结构的支柱。在二炮几十年的创建和发展中,发生过许多重大的事件,选择哪些事件作为电视剧的故事,是成功地创作一部电视剧的关键。“选择”就是创造。《天啸》剧中的“事件”是经过精心设计和认真表现的。比如围绕“拔青苗行动”这件事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就很有“戏”。首先表现了常天佑和马琳这对恋人都有投笔从戎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他们在一起背诵拜伦的诗句:“看,刀剑、军旗、辽阔的战场/荣誉和希腊在你周身沸腾/去寻找一个战士的归宿吧。”这些诗句不仅成为联系他们之间的思想纽带,而且还成为识别他们及其子女的代码符号。随着马琳的落选,清晰地揭示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这场戏的高潮是常天佐要求常天佑与马琳解除恋爱关系时的争吵,而争吵的话恰巧又被马琳听见了,于是马琳为了成全常天佑当兵的愿望,独自写了解除恋爱关系的保证书交给了常天佐。这场戏马琳的举动属于化解矛盾的“解套”动作,戏剧冲突得以暂时解决,情节可以继续发展。但是这场戏却为以后的戏剧冲突留下了伏笔,成为常天佑和马琳曲折的感情动作线的起因,由此而引出以后的许多情节和动作,如常天佑的“咬死狼”、“下放工兵营”等等,因此这个“事件”在剧中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反映二炮的历史在电视剧中也是通过几个事件来表现的,诸如“借粮”、“观看导弹发射”、“第一次发射导弹”、“坑道塌方”、“综合演习”等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剧总共表现了四次导弹的发射。第一次是实验,发射失败,第二次是基地第一次发射实弹,第三次发射核弹头,第四次多兵种联合演习,提纲挈领地将二炮的发展简洁地呈现给观众。其中有的事件表现得很有“戏”、很有看头,如“借粮”这场戏,通过常天佐到军区找杨副司令要粮未得到支持,他用杨副司令的电话与军委领导通话,军委领导对杨副司令作了指示,杨副司令要他到独立师借粮,常天佐直接到独立师的粮库,通过把自己在粮库工作的老部下灌醉的方法,将粮食搬到基地。当独立师师长知道后,带着部队要到基地追回粮食,杨副司令乘车追上要粮的部队,向师长说明了基地的重要性,使独立师师长恍然大悟。最后电视剧用周总理为导弹部队“化缘”筹集粮食的画外音,圆满地结束了这个故事。

再如“第一次发射导弹”这个事件表现得也很有戏剧性。基地第一次发射导弹,技术骨干常天佑由于违反纪律被调到炊事班锻炼,军委领导也到现场了,事关重大。基地部队在操作导弹时遇到了技术故障,王永和排除不了这些故障,于是政委孟繁土就到炊事班找常天佑,询问解决问题的方法,常天佑就将有关办法写在纸上由孟政委交给王永和,顺利解除了故障,有的战士还以为是孟政委“本事高强”呢。这场戏既有强烈的悬念感,因为上一次发射失败了,这一次发射能否成功,对观众形成了悬念;又有喜剧的诙谐效果。常天佐在指挥所里对自己的部下充满信心,认为他们一定会排除故障,当故障排除了他喜形于色,却不知道是被他发配到炊事班的弟弟解决的。

《天啸》对于戏剧事件的概括、归纳和选择是具有较高水平的,同样对于叙事也是下了工夫的。电视剧由于集数多,播映时间长,如何使观众对情节脉络有清晰的印象,叙事是关键环节。该剧对于第三次、第四次的发射导弹这两个事件的叙事就很成功。第三次发射导弹时,饮马河基地已经正式被命名为“长城基地”,常天佑也当上了第一营营长。这时总部首长来到基地,布置了发射导弹的任务,而且说明这是我军第一次用导弹发射核弹头,任务艰巨。此时长城基地有四个导弹发射营,基地领导决定,四个营经过训练后考核成绩优胜的营,获得发射任务。常天佑领导的第一营训练有方,他们注重夜间训练,注重恶劣天气下的训练,在考核中成绩第一,执行发射任务。在导弹发射基地,准备工作就绪后,遇到下大雨的恶劣天气,常天佐主张延期发射,常天佑则主张按时发射,最后总部领导支持了常天佑的意见。最具有戏剧性的情节是,发射前周总理与常天佑通电话,周总理问他:“紧不紧张?”他说“紧张。”周总理说“你说的是实话,我也紧张。”然后总理说了十六个字的方针: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导弹发射成功之后,镜头用纪录片的真实镜头,再配合上画外音解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用导弹发射核弹头”,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

围绕着事件推进情节,构建戏剧冲突和动作,展示人物性格和形象,其基础就是电视剧的叙事,叙事的过程也就是按照戏剧故事发展的内在逻辑,运用影视艺术规律将这种逻辑表现和再现出来的。就这一点来说,《天啸》剧中对第四次导弹发射的表现过程就比较完美。第四次发射导弹是围绕着我军将举办代号为“神州霹雳”的大规模多兵种的联合军事演习展开叙事的。对于这么大的一场军事演习,如何选择有意义的场面加以表现,是电视剧主创人员艺术创造能力的体现,该剧在表现这场戏时删繁就简,重点设计了两个场景:军委总部的指挥部和长城基地的指挥部,集中表现了这场规模巨大的演习。演习开始时,常天佑已经成为基地参谋长,负责指挥基地的演习,常天佐被调到北京指挥部担任演习指导。在演习之前,常天佑已经做了充分准备,尤其是他提出机关司政后的干部都要学会掌握导弹发射技术,经过严格的训练,机关干部已经掌握了发射技术。因此长城基地就多出了两个发射单元。演习一开始,总部的指挥部就规定了情况,长城基地的五个发射单元已经有三个丧失了战斗力退出了演习。不久参谋又报告黄河基地和长城基地各有一个发射单元遭到空袭,退出了演习,海军的409舰队也遭到袭击退出了演习。长城基地只剩一个战斗单元,演习指挥部要求这个发射单元赶到200公里以外的发射阵地。常天佑根据情况,立即命令这个发射单元停止前进,就地待命。而命令第一后备单元火速赶往1028阵地。当常天佑向总部报告按时完成任务,五个小时的山路,他们一个小时就赶到了,他的这些部署使总部也感到意外,最终长城基地圆满地完成了演习中发射导弹的任务。这场戏虽然场景不多,但戏剧冲突激烈而扣人心弦。同时通过这场戏观众可以清楚了解如下的潜台词:二炮部队具有为实战而练兵的传统,二炮部队具有创造性练兵的传统,二炮是一支人才辈出年轻干部迅速成长的部队,等等。

关于电视剧形象的塑造方面,《天啸》剧也有值得称道之处。电视剧形象既包括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包括时代形象的塑造。当这些形象呈现在荧屏上时,既包括造型的形象,诸如构图、角度、布景、服装、道具,又包括表现的形象诸如表演、对白、音乐、音响等等。所以当我们说到电视剧形象的塑造时,是指电视剧的系统工程,是电视剧整个创作团队集体创作的结果。

《天啸》剧的场景设计数量不多,除了开头表现东方大学的校园等场景外,主要选择在戈壁滩、饮马河基地训练场、会议室、卫生所、施工坑道、小学校,后来又加上草原和蒙古包。在这些场景中展开情节,显得集中凝练、自然简朴,也符合剧情的时代背景的要求。作为电视剧来说,与电影相比较,在场景的运用方面与话剧相接近,场景少而运用频率高。该剧运用这些场景,通过演员的表演而塑造的人物形象是成功的,这是群体人物形象的塑造。

电视剧中音乐也是塑造形象、推进情节的重要构成部分。该剧的主题歌不仅旋律优美,而且歌词也写得很有气势:“都说你有英雄的胆,脚踏险关不胆寒,都说你有英雄的魂,叱咤风云留美名,都说你是钢铁汉,你是血肉凝成的人,面对苦难你咬牙关,你有一个英雄的魂……”这首歌曲对于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抒发感情具有特殊的效果,既唱出了当时的时代强音,也唱出了今天的时代精神。

前面我说到了几个重要角色的表演是到位的,这里,我着重谈谈关于电视剧的主要角色常天佐和常天佑的形象塑造。常天佐是战斗英雄,是基地的司令,他的性格和气质,符合老军人的性格,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他说话直率脾气火暴,对基地的干部战士平易近人,甚至有些腼腆,如对医生曲宏洁,但是对他的弟弟常天佑却是严格要求不留情面,恨铁不成钢,采取严厉的措施,从内心里他希望弟弟尽快成才,从这个角度上看他是性格比较丰满的人物。他虽然是老战士,但是他却很有情谊,不论是对在战场上牺牲的妻子,还是后来准备结婚却牺牲了的未婚妻曲宏洁,通过“补喝喜酒”和烈士陵园的独白这些戏充分说明了他的内心世界温馨体贴的一面,这些戏也为基地南迁,他退休后要求留在饮马河陪伴烈士的场面做了重要铺垫,使这些情节符合艺术逻辑,具有艺术真实性。

常天佑却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具有浓厚的“小资”情调,表现他从青年学生成长为基地的重要领导的过程,尤其要通过戏剧冲突来表现这个过程是不容易的。他桀骜不驯、讲义气重交情、有知识有抱负,加之他又是烈士子女,具有比较优越的条件,这些因素决定了他在电视剧里是性格鲜明的戏剧人物。观众自然想了解他入伍之后是如何在部队里成长的,在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感情、个人与国家、自由与纪律等诸多对立的思想范畴中是如何处理的。他有几次提出离开部队,但是在战友们的帮助下,尤其在常天佐严格管理、苦口婆心的教育下终于克服了弱点,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常天佑的形象实际上是当代年轻人的缩影,他的成长之路具有启示意义。

在结束本文之前,我想就《天啸》存在的不足方面说几点。首先一点是将文学著作改为电视剧时,要注意区别这两种艺术门类的质的区别,文学是通过文字的描写在读者的大脑中形成的形象,因此,文学描写可以非常广泛。电视剧却是通过荧屏画面,使观众观看而产生的视觉形象,因此有些在文学著作符合情理的情节,在电视剧中就容易失真。比如,马琳失踪的情节处理,主要是电视剧对饮马河基地周边设计的场景不多,也没有复杂的地形,马琳被老牧民救出,又送到医院截肢,生小孩,而部队和当地政府多少年都不知情,显得不合情理。此外,对于安宁后来得肝癌等情节也让人感到意外,使人不知这些情节的用意。电视剧是“是遗憾的艺术”,有不足之处也是正常的。这并不影响《天啸》电视剧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一部“兵戏”能写得如此多情多义,扣人心弦确实难得。铸就了真情,就创造了艺术的辉煌——这是我的观后感。

2008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