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电视连续剧故事结构解析
14241600000013

第13章 电影开场戏的艺术特征及其与故事结构的关系(2)

韩小磊说:“作为规律性的显示,立意体现在构思中,首先表现为选材、题材的新颖独特及创作主体对历史与现实生活中新的题材领域或禁区的发现、开掘和突破。”他还分析了电影金鸡奖,从1981年到1998年获奖作品的有关情况。韩小磊对金鸡奖历年获奖作品的分析论述如下:

1981年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是《巴山夜雨》、《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表现“文化大革命”中在长江三峡航行的一条客轮上的一群乘客:工农兵学员和知识分子、政治囚徒、红卫兵、老军属等,围绕对政治犯的态度,展开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物在专制苦难与社会动乱中各自的人性观念及善良、友爱、专横、懦弱、幼稚、圆滑等等人情与人性的表露。这是第一部反映“文化大革命”灾难的电影。《天云山传奇》则是在右派问题还未正式平反前第一次表现右派分子生活与命运并寄予了同情的影片,算是首次突破了右派题材的禁区。

1982年的最佳故事片《邻居》,是第一次把老干部作为普通人表现,并围绕住房紧张的社会问题来反映的,树立了一位共产党干部的道德楷模。

1983年的最佳故事片是《人到中年》、《骆驼祥子》。《人到中年》又是第一次把以陆文婷作为主人公,作为敬业献身的英雄,而不是团结、改造和批判的对象来歌颂的。《骆驼祥子》是对“文革”中死去的作家老舍的缅怀,对近代中国文化的反思。

1984年的最佳故事片是《乡音》,表现了中国农村在改革开放的历史骤变中,一个山村里一对农民夫妇心理与性格正在发生的震颤和回应。视角独特,人性展露得细致、别致,在我国以往的农村题材电影里不曾见过。

1985年的最佳故事片是《红衣少女》,影片大胆地突破青春片的禁区,第一次表现了女中学生的初恋情怀。

1986年的《野山》同时获得第六届金鸡奖的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录音、最佳服装六项奖。一个贫困的小村里,由于政策的变化,两家人两对夫妇发生了爱与婚姻的置换,在喜剧性的情节突变中完成了农村人性格与心理的历史性转化,构思新巧,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1987年获了九项金鸡奖的《孙中山》,别开生面地从孙中山的心路历程入手,展开了一代伟人的历史业绩,是我国领袖人物片的创新之作。1949年以来,我国电影还未有过领袖题材影片,《林则徐》等是历史人物片。

1988年把金鸡奖颁给了最佳故事片《老井》、《红高粱》,是我国电影界及传统电影对第五代电影人创作的正式肯定和褒奖。

1989年由于种种原因,金鸡奖没有评选最佳故事片。

1990年把最佳故事片给了《开国大典》,我国第一代领袖们第一次以银幕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毕竟勇气可嘉。

1991年的最佳故事片是《焦裕禄》。

1992年的最佳故事片奖给了《大决战》。

1994年的最佳故事片奖是《凤凰琴》。

1995年的最佳故事片奖奖给了《被告山杠爷》。

上文列举的后四部最佳故事片无疑都是挺不错的影片,焦裕禄是我党干部的榜样;《大决战》以从未有的壮观场面形象地表现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的正确伟大;《凤凰琴》是表现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的艰辛;“山杠爷”被李仁堂演绎得很有生气,但在当年金鸡奖的艺术评定上是否当之无愧可称为最佳,很值得商榷,但这四部金鸡奖最佳影片的中选,又无疑给金鸡奖的艺术权威带来不小的质疑。令我十分不解的是《被告山杠爷》讲的是以法治国,怎么连起码的法制常识都不懂。

1993年的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给了《秋菊打官司》,理所当然。这部影片倒是艺术地表述了我国农村人的法制与人权意识的觉醒。

1996年的最佳故事片《红樱桃》,第一次表现了当年出国到俄罗斯求学求生的中国青少年的海外经历,令观众耳目一新,视觉感官新鲜、刺激,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异国情调。

1997年最佳故事片《鸦片战争》,普遍反映不如当年的《林则徐》。

1998年获最佳故事片的《安居》得奖时,连电影圈里都没有多少人看过,观众更没几个知道。我还是在电视上看到的,是第一次表现我国社会的老人问题。前些年也是珠影出品的影片《心香》,主人公虽然是一对老人,但立意在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怀念,不算老人的社会问题片。

历数我国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的获奖影片,是以量的分析剖解电影创作立意。在质的显示上,题材的新颖、独特是创作主体的首选。

他对这些获金鸡奖剧目的分析,充分说明了电影特别要求故事的新颖与独特,更重视艺术家对生活和历史素材的个人感受与观念,更重视在传统的带有普遍性的人类生活领域里开掘出新的观察视觉,选择并揭示一种新的审美方式,揭示生活与人性的深层隐秘,这是更为深刻的独特的立意点。从这个角度而言,电影创作者可能会走向极端,把电影作为诠释个人某种思想理念的工具,失去任何社会责任心,不顾他人的感受而自说自话,创作出和者盖寡难觅知音无人问津的作品。

二、电影常用的几种开场方式及其对电影叙事的影响

本章开始段落里面,引用了夏衍有关电影第一本要完成的“四项任务”的论述。论者要强调的是,电影的开场戏在完成这些任务时的方法与话剧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电影故事片的开场戏本身就是电影艺术极具创新的一部分,每一部电影的导演,都把影片的开场戏视为电影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场戏如何能标新立异、不落俗套是导演创新的重要内容。电影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世界上的电影类型众多,作品不胜枚举,在对多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进行研究后,对这些作品的“第一本”即开场戏的常用方式归纳如下:

第一,用揭示主角的艺术形象及其性格的方式进行电影的开场,然后影片按情节的时间顺序进行叙事。“经典文艺理论的基本定律之一是:人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形象主体。……经典文艺理论早就科学地阐明了一切叙事艺术的中心是人,人/人物是叙事艺术的核心,电影中的故事影片,电视中的电视剧也是叙事艺术,也是以人为中心来讲述故事的艺术。”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揭示人在所处时代面临的各种新问题,例如人性的异化、人性的扭曲,探索人物的心灵秘密,给观众深刻的哲理启迪,是国内外优秀电影故事片的共同特点。

以曾获奥斯卡最佳故事片奖的《巴顿将军》为例,这部电影是1970年由著名导演沙夫纳导演的。影片开场就是头戴钢盔的巴顿在美国国旗下对士官们的演讲。此时,通过奏军歌过程中几个大特写:胸前的勋章、钢盔上的四星上将的军衔星(注意:这个特写标志着巴顿演讲的时间是二战后,因为二战结束时他还是三星上将)、象牙把的左轮手枪,以及一只傲视群雄的右眼的特写,用这些大特写表现了巴顿的职业军人风度和桀骜不驯的性格。接着他发表了如下的演讲:“请坐。我希望你们记着,没有一个国家,利用战争来破坏自己的领土。我们发动战争,是为了毁灭那可恶的国家。所以,美国人要远离战争是错误的!传统上,美国人很喜欢战争,所有真正的美国人渴望胜利带来的喜悦。小朋友(他用这个词,使人感觉到他是在对军校的学生演讲),我要提醒你们,奖杯只颁予最佳的运动员,美国人喜爱胜利者,绝不容忍失败者,所以,美国人每次都要胜利。对于失败者,其他人会不能自制地耻笑他们,因此,美国人不能失败,更不能在战场上失败。……”这些话,又使观众了解到巴顿是一个口无遮拦、直言无忌、政治外行、狠勇好斗的美国职业军人的粗鲁形象。

演讲结束后,影片画面展示了1943年,美军在突尼斯卡塞林关口打了败仗之后,战场上毁弃的武器装备和遍地的尸骸的惨烈情景,与此同时,出现演职员字幕,影片又回到了开始。演职员字幕结束之后,就是布雷德利将军乘车到战场视察的场面,他说:“没有食物,没有衣服,这景象令人不安。那报告与事实完全不符。”第二个场面,在摩洛哥的拉巴特城市,摩洛哥苏丹向巴顿将军授勋,然后检阅仪仗队。巴顿对苏丹说:“我荣幸获得您的邀请,陛下,能领军攻打德军是我的享受。”第三个场面,布雷德利将军到达美军第二兵团军司令部。他看着周围的残兵败将对副官说:“美国人缺乏资源,如何和德军对抗?我们将有一位出色的将军来增援。”副官:“巴顿?”布雷德利:“很可能。”副官:“上帝帮助我们了。”第四个场面,巴顿乘汽车连夜赶往62集团军司令部,他一路上站在汽车上,握着机关枪的枪口,汽车的警报长鸣,表现了他硬朗的军人作风。接着的故事就是表现他如何从严治军,整饬军纪。上述四个场面,已经用了影片的20分钟时间。整部电影展现了巴顿英勇善战的业绩,但是着重以表现巴顿独特的性格、禀赋、气质为主。如片中表现西西里战役打响后,英军遭到德军抵抗,停滞不前,巴顿不顾上级命令乘机自行前进,以巨大的代价拿下了墨西拿。当英军进入墨西拿时,意外发现巴顿正得意洋洋地在市中心广场等候着他们。比如,德军投降后,在美、苏军队联欢会上,巴顿称朱可夫元帅为“狗崽子”,并扬言希望对苏开战。不久,他又因为雇佣纳粹分子而遭到舆论的指责,当总部的领导警告他时,他却说:“战争根本不该结束!应该留下德军,和我们共同打布尔什维克!”被总部领导骂为“疯子”,结果他被命令退休,离开了军队,成为一个孤独的老人。在这部影片中,与巴顿联系在一起的重要的角色还有英军元帅蒙哥马利、德军元帅隆美尔等。

由此可见,电影开场戏的功能与话剧的开场戏有很大的区别:电影不可能集中在特定的戏剧性场面下集中介绍剧中人物,而是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逐渐表现人物的特性。

第二,主角出场后,用第一人称的话语倒叙自己经历的方式进行电影的开场。这种开场方式比较著名的是美国故事片《阿甘正传》曾获1994年六项奥斯卡金像奖。影片开始就见一叶羽毛在空中飘舞,象征着人在社会中某种飘忽不定的命运。在演职员字幕出完之后,羽毛落到了坐在巴士站台板凳上的阿甘的脚下,他捡起了羽毛,仔细放到箱子里的书本里,使观众感到他有点傻,或者说有点弱智。接着他操着稍微有点含混不清的口语,开始对坐在身旁的乘客回忆记事以来的经历,身旁的候车人不断更换,而他却不停地讲着,展现了他独特的性格。影片开场之后,逐渐介绍了他关系密切的几个人物,首先是深爱着他并不断鼓励他不要失去生活信心的母亲,接着是一位叫做珍妮的小朋友,她对他表示同情。

随着童年时光的流逝,奇迹渐渐发生了:一天阿甘与珍妮在路上散步时,他被几个骑自行车的男孩追打,他被迫逃走,而且越跑越快。影片运用他在跑步的叠化画面表现时间的推移,他长大了。一次,他被乘汽车的几个男孩追赶,他竟跑到了正在比赛的橄榄球赛场上,他的速度超过了赛场上的球员,于是他成为橄榄球队队员,并因此进入大学。珍妮也进入了女子大学。后来他入了军校,并到越南战场作战。认识了黑人同伴巴布,巴布在越南不断地对他灌输在海里捕虾的经验;他还遇到了排长丹尼斯中尉。一天,他们排在巡逻中遭到游击队的伏击,丹尼斯命令士兵们边打边撤,阿甘跑得快,很快便脱离了危险,但他想起了巴布,又回去把受伤的伤员包括丹尼斯中尉在内一个个背出了丛林,因此立了功,被约翰逊总统接见。在一次反战会上他见到了珍妮,珍妮拒绝了他的求爱。复员后他买了条船与丹尼斯中尉一起到海里捕虾,并因此发了财。接着他母亲病危,他赶回家,母亲告诉他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在打开之前谁也不知会碰上什么味的。一天珍妮出现了,她投入他的怀抱却又不辞而别,从此渺无音讯。隔了几年,他接到珍妮的来信,说她住在这个城市里,听他回忆的乘客看了信的地址,告诉他地点不远,不必乘车。电影到此就结束了阿甘的倒叙,进入正叙。阿甘见到了珍妮还有自己的儿子,不幸的是珍妮已经身患重症,病入膏肓。不久,珍妮死了,阿甘把儿子带回家,等儿子长大,又像母亲当年送自己上学一样送儿子上学。这部电影给人以思考:人生是按轨迹行进的呢,还是像羽毛飘忽不定?电影的时代背景是上个世纪70年代,主要角色的介绍却是按照阿甘的人生里程逐渐进入情节的,不是在第一本里就能介绍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