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14241400000008

第8章 世界广播电视发展史论(3)

2.媒介技术的进步与模仿行为的进化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人类模仿的能力不断获得提升。这首先表现在模仿的逼真性越来越强。

原始人刻画在岩壁、树木、陶器上的图画,是对客观现实最直接的模仿。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都把像与不像作为模仿技艺高低的标准。古希腊有这样的传说,画家宙克什斯和帕哈休斯比赛绘画,宙克什斯先画了一串葡萄,引得群鸟飞来啄食,于是为此洋洋得意;而帕哈休斯画了一幅幕布,这块幕布如此逼真,以至于宙克什斯对他说:“快把幕布拉开,让我们看看你画了什么吧!”当宙克什斯意识到自己这个错误时,十分钦佩地说,我只是欺骗了鸟儿,而我的对手却欺骗了一个艺术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令人怀疑,但却说明了古人对逼真的模仿技艺何等推崇。

这种推崇在摄影术诞生后就终结了,因为在逼真性方面任何绘画的技艺都比不过摄影。但是,摄影只能拍摄静态的画面,于是人类又发明了电影和电视,记录流动的影像。为了更加真实地模仿和复制现实,人类又自觉地发展各种音频技术,将声音的制作和复制与流动的画面结合起来,这就是有声电影的诞生。随着色彩进入电影和电视,人类对世界的复制达到更为逼真的程度,即更倾向于一种全息复制。科技发展到今天,人类模仿外界事物的能力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不要说影视作品中的高科技特技可以完全欺骗人们的视听感官,即便在其他领域,这种探索也从未止步。作家王小波以他艺术的敏感触摸到这种技术将会给人带来的后果:盖茨先生想出一种东西,叫做VR紧身衣,这是一种机电设备,像一件衣服,内表面上有很多伸缩的触头,用电脑来控制,这样就可以模仿人的触觉。照他的说法,只要有二十五到三十万个触点,就可以完全模拟人全身的触感——从电脑技术的角度来说,控制这些触头简直是小儿科。有了这身衣服,一切都大不一样。比方说,电脑向你输出一阵风,你不但可以看到风吹杨柳,听到风过树梢,还可以感到风从脸上流过……VR紧身衣的概念就是如此。相信总有一天,计算机技术对人感觉的模拟完全可能达到真假莫辨的程度。

其次是模仿的层次越来越深入。

图像只能模仿世界的表层,而要模仿更深层次的逻辑、道理,还有人们的情感、心灵和精神世界,就会显得比较乏力。这种情况直到文字诞生以后才有所改观。文字诞生后,人类开始有能力进行一些深层次的模仿,即不仅模仿世界的外观,而且通过文字语言的叙述不断激发自身的想象和思考,进而模仿客观世界的内部逻辑或者人的主观心灵过程这样一些没有特定外形表现的内容。理论思考、科学研究其实都起源于这种模仿。

印刷术诞生以后,人类的模仿能力发展成复制能力,单个的作品开始被大规模地复制和扩散。如果说,《圣经》用文字符号模仿了一个“上帝的世界”,那么印刷术就将这个模仿的世界推广到了可能到达的每一个角落。中世纪,只有教士这类特权阶层才能体悟到的由阅读带来的模仿的快乐,在文艺复兴时期,每个只要能识字并拥有《圣经》的人都能获得。而电子传媒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使得人们复制的能力更加强大,电影、电视、广播用声音和画面营造(模仿)了一个全息的、活生生的世界。

模仿的能力在传媒技术的推动下不断进步,最终发生了一种性质上的“逆转”,即从模仿变成了“仿拟”。模仿一定是有一个原本的,对原本的模仿形成了所谓的“摹本”。但当人类的模仿技术足够发达之后,就可以脱离客观世界,即脱离“原本”创造一个完全是自己想象中的世界。这种脱离原本的纯粹的符号创作,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称之为“仿拟”,仿拟出来的符号作品被称为“拟像”。在当下社会中,影视中的卡通人物,电脑游戏中的虚幻故事,包括大量的影视作品,都是典型的拟像,即这些形象都是由人类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对应着一个真实的范本。可见,是模仿技术(同样也是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导致人类的创造力得到了最深刻和自由的发挥。

第二节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轨迹

一、广播技术的发展

1.远距离传播信息的电子技术——无线电的发明

19世纪中叶,人类实现了远距离的有线信息传播。此时,远距离信息传播的需求也迫在眉睫,尤其是在美国。19世纪30年代,美国的铁路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为了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高效,人们需要发明一种比火车行驶速度更快的信息传播工具,以便在火车到站之前把信息传递出去。1844年的春天,莫尔斯实现了技术的突破,他用自己发明的电报传递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条电子信息“上帝创造了什么”,这条信息从华盛顿被即时传递到巴尔的摩,意味着人类实现了同步的远距离信息传播。1878年,贝尔发明了电话,一句“过来,华生,我需要你”,第一次通过电线实现了人类语言的即时传递。但此时,人类的远距离信息传播还离不开电线这一媒介通路,这无疑是信息跨越空间的限制和障碍。于是,人类着手探索如何使电子通信摆脱电线的束缚。

两位科学家首先从理论上论证了远距离通信的可能,他们是苏格兰数学家马科斯韦尔和德国物理学家赫兹。1864年,马科斯韦尔提出了著名的电磁波存在的理论,他预言,未来有一天,人类将以光速发射电子信号到别的地方而不通过任何电线。1888年,德国科学家赫兹在其公布的实验结果中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从而证明了马科斯韦尔理论的正确性。赫兹的名字也最终成为电磁波频率的单位。当赫兹发现电磁波的消息传到俄国的时候,科学家波波夫于1894年改进了无线电接收机并为之加装了天线,使其灵敏度大大提高。1896年,他成功地用无线电进行了莫尔斯电码的传送,距离为250米。这一实验应验了马科斯韦尔此前的预言,证明了人类的信号完全能够以电磁波的形式实现空间传播。

1897年5月18日,另一位研究无线电的年轻人——马可尼改进了无线电传送和接收设备,并在布里斯托尔海峡进行无线电通信取得成功。这一次,信息传播了12公里。1898年,英国举行了一次游艇赛,终点设在离岸20英里的海上。《都柏林快报》特聘马可尼为信息员。他在赛程终点用自己发明的无线电报机向岸上的观众及时通报了比赛结果,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这被认为是无线电通信史上的第一次实际应用。紧接着,马可尼在英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无线电器材公司——英国马可尼公司。

随后,无线电技术开始了其在商业和军事上的广泛应用。1901年,英国的无线电报能发送到大西洋彼岸,不过当时的天线是用风筝牵着的金属导线。1902年,在英国与加拿大之间正式开通了越洋无线电报通信电路,使国际电报通信跃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由于无线电通信不需要昂贵的地面通信线路和海底电缆,因而很快受到人们的重视。它首先被用于敷设线路困难的海上通信。第一艘装有无线电台的船只是美国的“圣保罗”号邮船。后来,海上无线电通信接二连三地在援救遇险船只的行动中发挥作用,从而初露头角。波波夫的那句名言:“要是我能指挥电磁波,就可飞越整个世界”,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而发生在1912年的一场海难引发了社会普通公众对无线电传播技术的浓厚兴趣,这就是“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当时,号称“永不沉没”的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上遭遇了冰山碰撞并引发了严重的沉船事故。事故发生后,泰坦尼克号迅速用电报发出求救信号。消息传到美国,举国震惊,人们都急切地想知道事情发展的最新情况。当时许多业余的无线电操作人员都试图用自己的机器与正在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取得联系,其中就包括广播史上赫赫有名的戴维·萨尔诺夫。基于对萨尔诺夫优秀的业务水平的信任,当时的美国总统下令关闭所有的私人电台,只保留萨尔诺夫电台与泰坦尼克号联系的畅通。对于广播来说,这次事件有两个意义:

第一,广播首次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登上历史舞台。大众传播是专业的传媒人员通过大众媒体对非特定的大众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社会形态。在电报技术刚刚发明的时候,它还仅仅是作为一种“点对点”的传媒存在(电话同样也是这种性质),是广播造就了电子传媒的大众传播的形态。在广播媒介中,信息可以由专业的信息制作者(广播记者、编导等)通过专业的媒介(广播节目制作和发射的工具)向非特定的大众(所有有收音机并能够接受到广播电波的听众)传播信息。电子信息传播就此具有了社会性、普遍性的特征,因此,广播媒介有可能被普及,并最终成为一种大众文化。

第二,作为大众传媒,广播显示了较之报刊等印刷媒介迥然不同的品质和特征,并对印刷媒介形成了咄咄逼人的挑战态势。面对“泰坦尼克沉没”这样的突发事件,印刷媒介显示了相对于电子媒介“时效性不足、现场感缺乏、传播慢、覆盖面有限”的劣势,而广播正是在这些方面弥补甚至是填补了报刊媒介的不足。此时,广播已经蕴含了日后对印刷媒介形成严峻挑战的种子。这就涉及了媒介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广播早期发展和报纸媒介的关系。这是一种新旧媒介相互借鉴又相互压制与反抗的关系,详细内容将在第三节的第三部分予以描述。

2.声音录制、存储技术的发展

广播一方面是一种信息传播技术,另一方面也作为机械复制技术存在,即它不断提升“模仿能力”,这就涉及人类对声音的录制和编辑能力。即只有录音设备发展起来,广播节目才能够真正变得多元,且播出灵活,可控性强。

人类记录声音的技术要追溯到1857年,当时法国科学家斯科特发明了声波振记器,这是最早的原始录音机。1877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一种录音装置,它可以将声波变换成金属针的震动,然后将波形刻录在圆筒形腊管的锡箔上,当金属针再一次沿着刻录的轨迹行进时,便可以重新发出留下的声音。这个装置录下了爱迪生朗读的《玛丽有只小羊》的歌词:“玛丽有只小羊羔,雪球儿似的一身毛”,这8秒钟的声音成为世界录音史上的第一声。随后的1878年,爱迪生成立了制造留声机的公司,生产商业性的锡箔唱筒,这是世界上第一代声音载体。

1887年,美国人伯里纳发明了唱盘(或者称为唱片)和横行唱针,从此,录下来的声音可以长期保存并进行复制了。唱盘是世界上第二代声音载体,正是由于它的大规模复制的功能,才直接催生出了唱片产业,这个产业对流行音乐的诞生和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随后,丹麦科学家包尔森利用电话传声的原理发明了钢丝录音机,这就是第三代录音设备,但这一设备因为对钢丝质量要求高且不易携带,依旧没能普及。

第四代录音设备——录音机的发明真正成就了录音机的广泛流行和实际应用。1935年,德国科学家福劳耶玛以纸带和塑料袋作为带基,并在基面上涂上氧化铁,正式替代了笨重的钢丝。用这种方法制造的磁带不但重量轻,而且有韧性,便于剪切,携带方便,价格便宜。最重要的是,它使声音的录制变得更加灵活简便。磁带的发明,推动了广播录音新闻、广播流行音乐等的飞速发展,大大促进了广播事业的推广,同时,也使录音机和各种音频制品更容易走进千家万户,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人高篠静雄发明了随身听(walkman)后,音乐可以被随身携带,从而加速了流行音乐的普及和广播音乐的发展。

目前新一代录音技术是数字录音技术,这种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此时,出现了激光唱盘,即所谓的CD。从理论上说,激光唱盘是永不磨损的,它可以反复地用于音乐广播。之后,从CD,到MD盘(Mini Disc)、MP3、MP4播放器,今天世界上大多数的广播电台都在使用数字式的高保真录音设备。

3.收音机技术的发展

收音机是听众接受广播信息的设备。严格地说,广播任何功能的发挥都要依赖收音机的普及。

最早诞生的收音机是矿石收音机。1906年在无线电通讯的基础上,美国科学家邓伍迪和皮卡尔德利用矿石晶体进行试验,发现了它的检波作用,即矿石能够接收电磁波并从中获取能量,转化为电流,供发声设备发声。他们将矿石与几种简单的组件连接,就可以接收到广播节目。矿石收音机的弱点是不能发大信号,微弱的声音只有通过耳机才能收听。而且,矿石收音机获得最佳的频道位置也比较难。

对早期无线电广播发展贡献最大的发明是真空管。1904年,在马可尼公司工作的英国科学家弗莱明用真空管中的阴极和阳极控制电流的方向,发明了二极管。1906年,美国人德佛雷斯特在弗莱明的发明上做了一个小小的改动,增加了第三样东西——栅极,这就是三极管。三极管可以增加电子信号的强度,增大真空管的检波效应。这对广播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意味着听众可以脱离大型设备和耳机的限制随意地收听广播,广播就此成为人类社会伴随性最强的媒介。不仅如此,如果振荡三极管,还可以产生连续的高频电磁波,用于声音和音乐的广播非常有效。1908年,德佛雷斯特在巴黎的艾菲尔铁塔上广播唱片节目,被25英里以外的法国军事电台收听到。两年以后,他又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实况直播歌剧,尽管当时有干扰,但还是有不少听众收听到了歌剧演出。事实证明了三极管对音频接收的良好效果。

比三极管更为先进的广播接收设备是晶体管。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三位科学家——布莱顿、肖克利和巴丁发明了晶体管。相对于真空管,晶体管的最大优势在于体积小、耗电少、音响效果更好,而且具有抗电击能力。为此,他们三人都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配备了晶体管的收音机一方面使得广播“伴随性收听”的特征越发明显——这一特征成为广播在大众传媒家族中最独特的优势,同时,它良好的音乐效果也为后来广播音乐节目的繁盛奠定了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