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鹰在天穹中寻望,黑色的骏马在肆意飞奔,平顶山下,成群的牛羊。还有你,我天上的草原,还有你那悠扬的牧歌,夜夜伴我入梦乡。
我喜欢纵马驰骋,放声歌唱,那就像是回到了传说中的时代,我向往着像我的祖辈那样成为一匹苍狼去周游世界,去看看祖父故事中那无边的海洋。
而现在,我是真的离开了你,来到这陌生的地方,不见了蒙古包,不见了牧场,只为心中一个小小的理想而不停地奔忙。其间有欢笑也有泪水,曾经骄傲也曾经气馁。但是,但是我从未曾后悔呀,因为每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入睡时,我发现你那悠扬的牧歌又在我的耳边回响;我发现我的那颗心啊,一直跳跃在绿宝石似的草原上。如水晶般清澈的河水啊,我真的发现了,那歌声就像是号角,而那颗心源源不断地给我力量与希望!
腾格里塔拉,我天上的草原,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我的祖辈千回百转历经艰险,都要重回你的身旁,为什么我身在异乡却总觉得你在不住地把我盼望!
蒙古人,是草原的儿子,草原的儿子就是这样的恋乡啊。
腾格里塔拉,我天上的草原,请你听我讲,我也是草原的儿子,我也是草原的儿子啊,我今日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重回你的身旁,替你抚去脸上的皱纹,替你驱赶那肆虐的风暴,让你昔日的笑容重新绽放!
等着我呀,我天上的草原,我长生天的故乡,我的亲娘!
训练提示: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热爱之情。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位远离家乡的游子,一个人在外才更加深了对故乡的思念,那绵绵不绝的思念犹如儿子对母亲的热爱、依恋之情。文章中对草原的描写使人体会到它在作者的心里永远是世上最美最圣洁的地方。
学生在训练时应该先把文章中描写蒙古草原的景象一一地印入脑海,形成一幅幅活灵活现的画面。在表达时要把蒙古草原的辽阔、豪迈、美丽表现出来。在景象之外还要把作者对蒙古草原的思念、热爱、依恋通过景物描写的语句更深一层地表达出来。这必须在朗读之前把文章的整体情感贯穿起来才能够充分表达好。文章尾部的几句感叹句更要表达得真诚,要深切体会作者热爱草原、建设草原的那种发自内心的、迫切的感情。
三、消息类稿件
在为“情景再现”这一章选择新闻训练稿件时,我们主要挑选了一些画面感较强、较易引起受众情感共鸣的消息。在训练中要注意:新闻要求客观、公正,但并不等于要人为地消除新闻报道中所有的感情成分。我们的要求是从宣传策略和宣传目的的需要出发,恰当地控制感情,在客观报道中要显示出态度,有分寸地把握文字的有声语言表达,不能一味念读,欠和过都是应当尽量避免的。对于一些描述成分较多的消息,我们在播报时不要过分追求“身临其境”和语言的“绘声绘色”,以感觉把握在“感而不入”的境界为佳。
各地张灯结彩闹元宵
今天是正月十五,人们以各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欢度佳节。
从正月十四开始,浙江宁波前童古镇的村民连续两天举行民俗大巡游——行会。人们舞起长龙,推着鼓亭、台阁,把欢乐传遍大街小巷。
在湖南汨罗江畔,一身古装打扮的弓箭手,用带火的弓箭点燃高空焰火群,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
闹花灯是正月十五必不可少的传统民俗。这两天,河北涿州、衡水的大街小巷里处处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气息。常州的中华恐龙园内,欧洲风情的光雕给游人带来全新的感觉。
今天,总装驻川某基地里,官兵们与群众一起跳起了欢快的羌族锅庄舞。在青岛参赛的69名克利伯外籍船员走入中国普通家庭体验民俗文化。鄂尔多斯市的免费吃元宵活动吸引了上万名市民品尝。在江苏淮安、山东莱芜,跑驴、花船、蚌壳舞纷纷登台演出。哈尔滨、沈阳等地的新春秧歌为元宵节增添了不少热闹劲儿。河南郑州的舞狮大赛动作惊险刺激。在福州文石村,锣鼓声、歌舞声、烟花爆竹声响彻整个山村。
(央视网《新闻联播》2010年2月28日)
传承诚信的信义兄弟
前两天,我们报道了湖北黄陂“信义兄弟”的感人故事:哥哥孙水林为赶在年前把工资发到农民工手上,返乡途中不幸遇车祸身亡。弟弟孙东林为完成哥哥遗愿,赶在大年三十前将工钱如数发给众乡亲。近日,孙水林和孙东林兄弟俩被授予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24号下午,湖北省总工会的工作人员将两枚奖章送到孙水林家中。
孙水林的家在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小时候家里穷,兄弟俩很小就学会了干农活,帮家人分忧。
1983年,凭着娴熟的木匠手艺,孙水林来到北京打工。
肯于吃苦、诚实守信,孙水林的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1989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建筑队,承包工程,创业之路虽然异常艰辛,但他从不拖欠工人一分钱。
对于和自己一起干活的工友,只要有困难,孙水林都会毫不犹豫出手相助。家住孝感的李十斤1998年在北京打工时突然生病,孙水林主动出钱为他治病。
对于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孙水林会一直铭记在心。家住黄陂刘集镇的刘爱国家里,摆放着一套红色的桌椅家具,这是孙水林30年前亲手制作送给他的。
30年前的一天,刘爱国正和几个工友在一家小餐馆吃饭,门外一个年轻人引起了他的注意。当时的孙水林刚学了木工手艺,由于几天没找到活,已经饿了好几天。
当时这顿饭也就两毛钱,刘爱国并没有放在心上。但一年后,孙水林却提着两瓶酒找到了刘爱国。见到他新修的房子缺家具,孙水林二话不说,用四天时间帮他打了一整套桌椅板凳。之后每年春节,孙水林都要带上几瓶好酒去刘家拜年。
孙水林的家人和工友们都表示,今后要把孙水林讲诚信、守信誉的精神传承下去。
(央视网《新闻联播》2010年2月27日)
骆驼山煤矿透水事故:救援人员没有发现井下被困人员和生命迹象
新华网内蒙古乌海3月7日电(记者贾立君)尽管地面救援人员不间断进行井下探测,但截至7日10时,依然没有发现井下被困人员和生命迹象。
记者刚刚从神华集团骆驼山在建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了解到,3月6日以来,事故现场救援人员通过已打通巷道对骆驼山透水矿井进行不间断生命探测。经反复呼叫、观察、声光电探测,到7日10时,在可视可探的范围内,没有发现井下被困人员和生命迹象。目前,指挥部安排专业救援人员继续对井下进行不间断视频探测。截至发稿时,记者依然没有获得井下被困人员的信息。
3月1日7时29分,神华集团骆驼山在建煤矿发生透水事故。事发时,井下共有77人,经紧急撤离和救援,共有46人升井,其中1人因抢救无效死亡,另有31人至今被困井下。目前抢险救援工作仍在争分夺秒地紧张进行。
(新华网2010年3月7日)
学雷锋日:官兵上街“送温暖”
中广网宁波3月5日消息(记者肖志涛)今天是毛泽东为雷锋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47周年。今天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73808部队派出一支具有一技之长的便民服务队来到宁波市北仑区街头开展“学雷锋、送温暖”活动。他们发挥各自特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情实意为群众解难,受到了社区群众的热烈欢迎和褒奖。
在一栋居民楼里,战士们有的手持扫把正在清扫着楼道,有的手握老虎钳修理配电设备,有的肩扛着大米、桶装水楼上楼下地忙活。在社区广场上,战士在为群众免费理发,等待理发的群众排起了长队;卫生员耐心地给老年人检查,回答他们关于各种疾病的疑问;还有的群众拿来电脑、游戏机等让懂技术的战士帮助修理。面对群众的声声夸奖和感谢,该部政委袁兴金说:为人民服务是军队的宗旨,这一切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中广网2010年3月5日)
时代先锋沈战东:中原好特警边城献忠魂
郑州援疆特警沈战东在乌鲁木齐的维稳任务当中,因劳累过度猝死在工作岗位上。他用28岁的年轻生命,诠释了公安特警为党和人民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这是一名普通警官的追悼会。零下十几度的寒风中,边城上千名各族群众自发前往殡仪馆悼念,送别这位来自中原的援疆特警。
从2008年赴藏区维稳,到四川抗震救灾,再到北京的奥运安保,沈战东始终冲锋在前。2009年新疆“7.5”事件发生后,沈战东和战友们又投入乌鲁木齐的维稳任务,一呆就是几个月。
身高1米7的沈战东在人高马大的特警队中,身体条件并不占优势。但他凭着吃苦钻研和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射击格斗样样精通,跻身为郑州特警中优中选优的五名全能队员之一。而这个工作中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却是战友和群众眼中的“开心果”。
为了不影响在新疆的维稳工作,小沈和女友的婚期一拖再拖。在支队领导的强行督促下他才回家完婚。蜜月还未结束,今年1月,沈战东再次请缨回到了新疆。
1月29日夜晚,沈战东结束了白天的巡逻返回驻地备勤。零时30分,他突然昏倒在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医生的诊断证明是:劳累过度引发猝死。而1月30日这一天正是他的28岁生日。
(央视网《新闻联播》2010年2月25日)
四、评论类稿件
国庆阅兵、游行分秒不差的背后
詹勇北京的秋夜已有几分凉意,但国庆训练场上却依然热火朝天。国庆大典前夕,笔者来到中央民族大学“爱我中华”方阵的训练现场。明亮的灯光照得操场上如同白昼,各族大学生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前行进。一遍过后,队长宣布:“这次成绩86秒4,比标准时间仅慢了0.2秒”。同学们发出一阵欢呼。第二遍走下来,队长再次宣布:“这次是86秒1,离标准时间只差0.1秒。”训练场上再次欢声雷动。方阵中的一位锡伯族同学高兴地说:“我们的误差从以前的1秒缩小到了0.1秒,为了砍掉这0.9秒,大伙流了一个暑假的汗也值了!”
其实,不管是现场体验,还是媒体报道,这次国庆训练中有一个关键词让人印象深刻——精确。无论是阅兵方队还是群众游行方阵,都把训练过程精细化、训练结果精确化。动作角度精确到度,时间精确到秒,距离精确到厘米,步伐精确到毫米。不少方队提出严苛的零误差、米秒不差、分毫不差等目标。不断提升的训练成绩让人振奋,而“精确”二字蕴含的意义更耐人寻味。
“精确”的背后,凝结着训练人员的艰辛努力。第二炮兵某装备方队一位负责人说:“要想取得1%的进步,就得付出100%的努力。”训练场上任何一个成绩接近完美的过程,都像严谨的科学家做实验那样,点滴进步,孜孜以求。从盛夏到金秋,训练人员不畏酷暑,不分白昼,不嫌繁难,不辞辛劳,挥汗如雨,无怨无悔。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作为这次受阅和游行的主体“80后”、“90后”们,再一次展现了在大事面前能担当、敢吃苦、讲奉献的风采。面对人们的赞誉,一位参训的高中生这样回答:“国庆训练对我们也是一种爱国教育,使大家对国家、历史这样的大概念有了深刻体会,训练起来就更自觉、更有劲了。”
“精确”的背后,反映了新中国60年国庆筹备在硬件和软件上的跨越。训练场上,各种先进装备和设施频频亮相,精准监测训练过程的系统和仪器大显神通,组织管理讲究科学、井井有条,加强后勤服务、心理辅导,实行人性化训练,等等,让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这让我们找到了“精确”背后的另一个原因:国庆训练离不开苦练,但更善于巧练、精练,在共和国阅兵训练史上展现了新气象,而这种变化本身就是共和国实力不断增强、理念不断进步的一个有力表征。
“精确”的背后,彰显了一种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走过各个训练场,印象最深的,是人人虽然皮肤晒得黑黝黝的,但那一张张洒满阳光的笑脸,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个个活力四射的动作,看得人心潮澎湃,心花怒放,不禁想起了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句子。受阅官兵和群众的形象,就是今天中国的形象,中国人民的形象。人生60岁已是花甲之年,可能已老气横秋;而新中国60岁之际,国运方兴未艾,人民意气风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人们孜孜不倦追求更精确、更完美的训练成绩,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人们礼赞共和国的辉煌历史和成就,同时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瞩望、不懈奋斗。群众游行指挥部第三分部的一位工作人员感慨道:“把这种训练中的精气神保持下去,把干活较真、办事认真的劲头放到以后的工作中,或许是国庆留给我们最好的礼物了。”
一位中学生写下了这样的训练感言:“10月1日,在全球瞩目的国庆阅兵中,我将作为一个中国人,将美丽的景象呈现给世界。”他的话,可以视作全体参与国庆筹备人员的心声:齐心协力,精益求精,汇聚人人的完美表现,在新中国60年华诞那天,向全国、全世界人民献上中国最完美、最壮美的时刻。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共同期待。
(人民网2009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