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小学生安全知识与防护技能:游戏篇
14222300000002

第2章 游乐场安全知识与防护技能(1)

§§§第一节游乐场安全知识与防护技能

【安全事故回放】

2007年13日下午,巡回到韩国釜山的国际游艺活动项目“环球嘉年华”发生严重事故,摩天轮观览车厢突然被撞,5名游客从20米高空坠落地面,全部死亡。

2010年6月29日下午16:45,深圳东部华侨城太空迷航娱乐项目发生安全事故。造成6人死亡,10人受伤,其中重伤5人,其余人员安全疏散。

2011年10月5日上午,在温州江心西园游乐场,一名十岁男童小宝(化名)在乘坐“峡谷漂流”时不慎被卷入游乐设备,当场身亡。

游乐设施是承载游客进行游乐的载体。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游乐设施迅速发展。游乐设施的型式繁多,惊险、高速的和多种技术综合的游乐设施不断出现。游乐设施安全运营技术要求更高,管理要求更加科学性。目前游乐设施经营者多数是个体投资租赁场地经营,游乐设施的维修保养基本都是经营者自保为主。不少经营者既是管理人员,又是操作、服务、维修保养人员,对游乐设施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懂得不多,对管理与游乐设施安全技术检查项目懂得不多。不少经营点由于人员素质低,未建立管理制度,没有试运行检查和每月定期检查记录,安全技术检查保养不到位。游乐园(场)又不是游乐设施直接经营者,对游乐设施的安全疏于管理,增加了事故风险。

游乐设施的型式很多,多种技术综合应用使游乐设施表面上看来十分复杂,但归纳起来危险源只与管理、操作(服务)人员、乘客、设施有关。

管理方面主要表现为:⑴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或制度规定不合理;⑵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未合格就上岗;⑶规章制度的落实检查、督促不力;⑷经济效益不好,维修保养投入不足。

操作(服务)人员方面主要表现为:⑴无证上岗擅自操作;⑵未向乘客讲解安全注意事项;⑶未谢绝不符合乘坐条件的乘客参与游乐活动;⑷未对保护乘客的安全带、安全压杠、舱门或进出口处拦挡物的锁紧装置等是否锁紧进行检查确认;⑸未确认设备是否有问题就开机或确认有问题仍然开机;⑹未发出开机信号;未确认是否有险情就开机;⑺未及时制止个别乘客的不安全行为;⑻遇到问题不懂采取紧急救护措施。

乘客方面主要表现为:⑴未理解游乐安全注意事项;⑵由于兴奋、恐惧等违反安全注意事项。

设施方面虽然型式复杂,可简化为:⑴乘客脱离乘人部分(座椅或座舱),乘人部分脱离机体,机体的零部件间出现脱离,机体与基础、基础与大地产生脱离;⑵电气控制系统失效,绝缘、接地保护失效;⑶安全防护装置失效;⑷救援设施失效。

暑假已至,很多家长都要带着孩子去游乐场游玩,他们把这些地方当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旋转木马、碰碰车、过山车……都是孩子们的最爱。同样,设备先进、花样繁多的大型游乐项目也成为年轻人度假放飞心情的好去处。然而,这些游乐设施是否安全?游乐场的安全管理到位吗?游玩者该怎么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在大型游乐设备的高速运转中,小小一颗螺丝的松动、一个转轴的断裂、一个安全压杆的脱落,都可能导致不忍卒睹的惨剧发生。6月30日,合肥市逍遥津公园内的游乐设施“世纪滑车”出现故障,高处的轨道发生断裂,载有游客的车厢从十多米高的空中失控滑落,车上7人中有2名学生一死一伤。面对此恶性事件,太原市各大公园已加紧了检查游乐设施运行状况的频率——一日一检,以确保游人安全。园林部门要求,所有经营户对游乐设施都要做到一天一检,早上营运开始前运行一次,检查设施是否有异样,对检查结果详细记录。“不仅成人游乐设施实行一日一检制,昆虫王国等儿童游乐设施检查得更严格”,园林部门不定期抽调工作人员对它们进行质检跟踪,确保万无一失。

总的来说,不论什么时候,都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所以我们在开心的时候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游乐场里可能隐藏的危险,防患于未然。

我们首先要了解游乐场里可能隐藏的危险,对这些潜在的危险有足够的警惕,知道怎样避免这些危险的发生,才可能不会受到伤害。

有些免费儿童游乐区是危险点之一。某些小型的游乐设施的技术质量不属于专门机构强制检验范围之内,所以它们的器械和设施的技术安全没有专门的检验合格证。一旦孩子玩了那些安全上存在问题的游乐设施,就可能发生意外。有些陈旧的游乐场也有安全隐患,所以,不要让孩子去玩那些特别陈旧、器械破破烂烂或者锈迹斑斑、电线裸露在外、运转时有异常声响或者有不正常摇晃等现象的游乐设施。

一些刺激而高速运转的游乐设施可能会导致意外,如高空坠落、摔伤或者轧伤。一些水上游乐设施可能会让孩子在游玩时因戏水而落水。那些比较慢、看似安全的游乐设施,也可能因为孩子的好动好玩,而成为意外伤害的“隐患”,如孩子因为在小火车上爬上爬下而被轮子轧了脚。

游乐场属于人员密集、滞留时间长的主题公园,对游乐场的危险分析如下:

一、举办的活动规模较大、人员相对密集。

公园属于人员密集性场所,游客高峰期主要出现在黄金周旅游旺季、节庆活动以及公园举办的大型主题文化活动时期。这个时期游客量骤增、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容易导致人员拥挤、产生安全隐患。

二、拥有大量的大型游乐设施。

虽然设备自身都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安全保障系统,但在安全管理上,有着严密、完善的安全检查保障制度和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但由于公园有大量大型设备,承载人数多,一旦如停电、设备故障导致设备停机等事故,就有可能存在危害有客人身安全的情况发生。

三、室外活动区域广、易受恶劣天气影响。

作为人员密集性场所中的一种,在遭遇恶劣天气时(如雷电、冰雹以及其他影响运营的特殊天气),也容易导致游客惊慌,公园需对这种情况采取有效的控制办法、及时疏导、合理安置游客,避免危害及其他不良影响。

四、常规性安全预防措施不可少。

园区由于人员密集、混杂,也应采取措施预防和避免治安事件以及园区其他各类危险事件的发生。

(二)知晓中小学生的自制能力,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在孩子玩诸如“反斗乐”、“蹦床”等游乐设施时,可能由于姿势不正确而引起拉伤、撞伤等意外伤害。游乐区内人多拥挤的话,就让孩子等一下。如果玩的孩子中间有特别高大、或者玩起来特别顽皮的,那么也让孩子等一下。在不能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不要让孩子去尝试做一些带有危险性的动作,比如从高处跳下、滚下或前后滚翻等等。

三.谨慎选择刺激项目,确保心脑疾病和眼病患者游乐安全

安全第一,惊险第二,别用生命去换刺激。有心脏病、高血压、眩晕症、恐高症的病人在玩过山车这类极速型游乐设备时要特别当心。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绝对不能玩,眩晕症和恐高症者则要了解自己的承受极限,在适应范围内加以选择。虽然还没有明确的刻度和标准,但激烈运动尤其是刺激性较强的游乐项目很容易诱发患者的疾病,所以有这方面病史的患者千万别用自己的生命做赌注。

像过山车、疯狂老鼠这样的游戏,往往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的下沉、转弯,甚至冲撞,过程非常剧烈,人们在尽兴的同时,可以影响头颈部血液回流,导致眼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眼压升高或眼内血管破裂,可能会对青光眼患者产生严重影响,而对于高度近视患者,在进行这类剧烈活动时,不但极易使眼球的压力产生变化,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视网膜脱落,产生严重后果。

需要强调的是,进入夏季以后,气温升高、人群密集容易造成游客体内水分减少、呕吐和眩晕,如果本来就体质较弱再加上乘坐刺激型游乐机更易出现问题,所以需要特别当心。

面对一系列历历在目的惨状,让我们对游乐园敬而远之。如果我们能做到防范于未然,游乐场依然带给我们的是快乐。因此我们要了解游乐场的注意事项并且要做到时时刻刻记心中。游乐场安全注意事项:

一、在乘坐荡船等包含公转和自转的游艺设备时,如有不适,请立刻用手势和表情向工作人员示意,工作人员将及时对机器进行紧急停止,并视具体情况安排身体不适的游客休息或者治疗。

二、大规模的停电造成了游乐设备停机,不要惊惶失措,只要听从工作人员安排,完全可以保证启用机械、手动、备用电动等动力将游客安全引导到安全的地方。

三、游乐园一旦发生火灾,乘客往往由于被安全设备固定在座位上动弹不得、只能被动地等待救援,从而失去逃生能力。因此不要在游乐设备的缝隙里塞纸屑、包装纸等废弃物以免引起火灾。如发现同行者有人吸烟,应提醒吸烟者在游乐园内千万不要乱扔烟头,将烟头扔到垃圾桶里时请确认已经熄灭,在登上游乐设备时应多留心观察周围有无易燃物并及时报告工作人员。

四、万一在娱乐设施里发生火灾,可用手头的衣物或者手帕、餐巾纸捂住口鼻(最好用水将其打湿),并拍打舱门呼救,等待救援。

蹦床游戏的注意事项

【安全事故】

儿童蹦床看似安全,暗藏"伤机"

儿童玩蹦床稍有不慎,就可能骨折、脊椎损伤甚至头部受伤。蹦床上孩子越多,危险性越大,因为蹦床的缘故,7岁女孩昕昕的舞蹈梦去年就破灭了,此前她已学习舞蹈三年。

昕昕妈妈在武汉生活论坛贴吧中讲述:女儿昕昕从小喜欢跳舞,去年,6岁的昕昕度过最后一个幼儿园暑假。放假后,她每天傍晚都会带昕昕去家附近的游乐场玩,昕昕最喜欢的是蹦床。有天傍晚,昕昕在蹦床上嚷嚷着“我们比谁跳得高”,说完就跟另外一个女孩比赛跳高。她没在意,觉得蹦床软软的,很安全。不到5分钟,意外发生了,昕昕突然大哭,说腿疼。她赶紧带孩子去普爱医院,结果拍片显示:左腿腿骨骨折,需要住院手术,舞是肯定不能再跳了,而且愈后孩子也不可剧烈运动,尤其是跳高以及长跑。

儿童游乐场的蹦床旁鲜有家长能教孩子在跳跃中正确保护自己,孩子中自然是无一人知晓。在游乐场玩蹦床项目的孩子们却鲜有人陪护,小一点的孩子,家长跟在身后,但是4岁以上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自玩耍,工作人员均表示,陪护是家长的事情。

某物理教师分析:由高处下落到接触蹦床这一阶段,当接触到蹦床面时,速度增加到最大,小孩子不比运动员,不会合理协调肢体动作与速度,速度增加时,肢体与肌肉状态不能相辅相成,加之蹦床上不止一个孩子在玩,接触蹦床面无异于接触水泥地,发生骨折在意料之中。

在蹦蹦床上尽情跳跃,是许多孩子都喜欢玩的游戏,但它却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因为跳蹦蹦床,孩子有时候落地不稳,会摔在蹦蹦床上,如果人多的话,会有被小朋友踩到的危险,严重的还会造成扭伤、骨折。所以,如果人太多,先别让孩子玩。如果玩的孩子中间有特别高大、或者玩起来特别顽皮的,最好先让孩子等一会儿再玩。

需要大人在旁边看护,注意以下事项:

1.检查蹦床上的减震装置是否齐备、完整,除了柔软的床网,其他的弹簧、钩子、架子是否都包裹严密,以免孩子撞在上面碰伤。

2.周围一定要有保护网,没有的,坚决不能玩儿。

3.尽量在蹦床没有人的情况下,让孩子去玩儿,或者小朋友轮流上去玩儿。几个孩子同时蹦,最容易发生危险。

4.在跳的时候坚决禁止孩子做任何危险、高难动作,例如翻跟头、摔倒等等。

5.6岁以下的孩子不要玩儿成人蹦床。

医生建议,进行群体跳跃运动时,自我防护要做到三点:第一,跳跃时双臂抱胸,这样可以防止受到其他人的碰撞;第二,跳起落地时不可作蹲状,这样可避免被其他人踩踏或者碰撞;第三,跳跃时,出现重心不稳,不可用手腕触蹦床,还是呈抱胸状,直接跌倒,这样接触面大,会将肢体伤害程度减小到最低。

溜冰时应注意什么

【记者在线】

轮滑风靡青少年安全防护最重要

——轮滑爱好者应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具

作为一种时尚休闲的运动方式,榆林轮滑运动正在青少年中快速兴起,轮滑爱好者日渐增多,在街头巷尾、广场公园、市场总能看到“溜溜一族”的身影。轮滑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运动,练习轮滑首先要注意安全。但是,大多数轮滑爱好者却没有佩戴防护用具的习惯,自身防护意识淡薄,安全问题恰恰被多数运动者和家长抛在了脑后。

【多数没有防护用具】

“玩轮滑能让人特别兴奋,还让我交到好多朋友。”榆林世纪广场上一小女孩正玩得开心。只见她脚蹬轮滑鞋,在地上来回滑动、洒脱自如,旁边还有不少小朋友也在玩。他们时而聚拢时而分开,欢快地穿梭于人群中。然而,这些小朋友虽然年龄不大,但没有一个带防护用具,周围家长们也似乎并不在意。家长马女士说:“我女儿今年8岁,学轮滑已经一年多了,现在滑得还不错,所以觉得没必要带护具。”正是由于这种思想,恰恰为这种运动埋下安全隐患。

轮滑鞋专卖店营业员说:“最近,轮滑鞋卖得很好,一般一双轮滑鞋价格300至3000元不等。与轮滑鞋相比,一套护具,包括护肘、护膝、护手、头盔等,价格大致在90至120元,价格并不高。但好多购买者只买轮滑鞋,对护具却不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