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小学生安全知识与防护技能:游戏篇
14222300000011

第11章 校内活动安全知识与防护技能(7)

2.培养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快速、科学反应的人员队伍训练有素的疏散引导人员可以在人群初现群集现象时及时加以控制,是预防群体性挤踏事件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些人员可以通过适度反应遏制群体性挤踏事件的发生苗头。学校里要加强对学校管理人员和老师在这方面的训练,以防万一。

【遭遇拥挤的人群时的应对措施】

(一)出现拥挤时候怎么办?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若身不由己陷人人群之中时,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有玻璃的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3)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4)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二)出现混乱局面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准备。

(2)此时行动要谨慎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三)危急时刻如何保持心理镇定?

(1)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更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

(2)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四)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如果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应及时报警、联系外援,寻求帮助。赶快拨打110,119或120等。

(2)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发生严重踩踏事件时,最常见的伤害就是骨折、窒息。将伤者平放在木板上或较硬垫子上,解开伤者衣领、围巾等,保持伤者呼吸道畅通。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作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课间课后活动要注意什么?

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中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监护人不在或没有注意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接近一些隐藏危险的事情。而且,由于平时危险意识和安全教育的不深入、不彻底,学生很容易受到伤害,也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正常学习,同时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学生之间的伤害事故课问或课外学生追逐、打闹;体育活动中不慎碰撞、摔倒;学生为学校或教师劳动;学校使用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和本市的安全标准;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等维护、管理不当;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或未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等,都容易造成学生的意外伤害,因而引起一连串的纠纷案件。下面讲通过对一些学生课间课后的意外伤害事故的呈现,告诉大家应注意的事项。

【故事一】学生跑步绊倒引发纠纷案

2007年11月14日下午第一节课后,学生小文到操场活动,当时六年级正在练习接力赛跑,尽管已经下课,练习却还在进行中。由于操场狭小,学生又多,小文被其中一个跑步的同学撞倒。送医院被诊断为“脑内膜出血”,住院半个月。小文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全部由自己承担。家长担心孩子会留下后遗症,希望学校能出具证明,证明此次事故在学校发生,今后如出现任何后遗症,学校承担责任。但学校的两位副校长声明学校没有责任,拒绝任何经济补偿。

【故事二】玩耍中的意外伤害

1994年3月10日中午,尚某与刘某甲(7岁)二人在本村韩某家大门外打纸三角玩耍,刘某甲、张某、刘某乙三人各从大门前向日葵秆堆上抽了一根向日葵秆互相乱打,两伙玩耍儿童相距约3m。当尚某扭身看刘某甲等三人拼打时,被迎面飞来的向日葵秆碎刺刺入其右眼,此时刘某甲手中的向日葵秆半截掉在地上,半截还拿在手中。尚某把碎刺拔掉,双手捂住眼睛边哭边骂刘某甲。在场的5个孩子不久各自回家。当天20:00时许,尚某父母回家,发现其子捂眼趴在炕上,才知孩子右眼被扎伤,但没有引起重视。第二天向刘某甲家要了点眼药点上。3月12日,原告到县医院检查治疗,被确认为右眼角膜穿通伤,伴视物不见,为外伤性白内障,建议到上级医院诊治。3月21日,原告赴临汾地区露德眼科医院诊治,仍被确认为外伤性白内障,并进行了手术。后经该院同意转至山西省眼科医院继续治疗,仍未治愈,该院又建议到北京医院作植入人工晶体手术和斜视等手术。至1994年8月10日,原告父母共花去医疗费2006.63元,交通费450.10元,住宿费153元,共计2809.43元。地区两位眼科专家认为,如到北京做斜视手术和植入人工晶体,大约还需6000余元。

【故事三】自习室玩笑引发的伤害

某县某初级中学下午第三节课,任课老师让学生自习,自己在办公室内批改作业。原告康某与被告李某同坐一排,相互开玩笑,康某用圆珠笔戳李某头部,李某用铅笔向康某戳去,刺中康某右眼,致原告康某右眼外伤,晶体半脱位,视网膜脱离,眼球穿通伤,经法医鉴定为七级伤残。

【故事四】课外活动受伤

这是在南京市某中学发生的一起事故。下午课外活动时,高一学生在大操场踢足球,学生王某踢得高兴,接一高球时,跳了起来,一不小心却跌倒了,后脑勺着地。同学把他扶起来,未见有明显外伤,王某也没在意,休息一会儿又接着踢至下课。放学时,王某感到头晕,就打车回家了。到家后更感到头晕,便叫表哥给他吃一点药,又怕父母说他,特别嘱咐表哥不要告诉其父母。第二天,他仍到校上课,也没和同学说起头晕,下午有体育课,他又和同学一起踢球,踢着踢着,晕得更厉害了,此时老师才知道王某头一天摔倒的事,即将他送至附近医院,后又转至脑科医院,发现王某脑中积血很多,一面抢救,一面通知家长,但最后王某不幸死于脑积血并发症。

课间是事故频繁发生的时段,应该引起重视和警惕,课间事故具有一些普遍的特点:课间休息安排在两节课之间,这时刚上完课,十分疲劳,想放松,所以打闹玩耍得特别厉害。同时课间休息地点多在走廊,场地狭窄,人群密集,容易发生事故。课间活动大多处于教师的视线之外,学生没有了对教师的敬畏感,容易做一些危险的动作,很可能引发事故。因此对课间及课后活动的安全应高度重视。在课间活动中,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1.室外空气新鲜,课件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3.课间运动不要太剧烈,不要追逐打闹,避免撞伤或摔伤,要做到文明休息,保持课堂精力旺盛。

4.活动要注意安全,活动方式要简便易行,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5.上下课通过过道和楼梯间时,不要拥挤、打闹和做恐吓同学的恶作剧,防止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6.课间不要玩耍小刀、仿真枪等会伤及自己和他人的利物或玩具,更不能把管制刀具带入校内。

7.正确使用体育设施,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不要在秋千、双杠、滑梯等设施上做危险动作,避免摔伤。

8.课问活动要做到一讲安全,二讲文明。

9.课间严禁进行篮、足、排等球类活动。

10.值日生发现本年级学生不文明、不安全行为,立即制止,必要时向教师反映。

11.若学校有修建工地,不要到危险区域内玩耍。

12.课间休息时,不玩危险游戏,不得攀爬栏杆、树木和学校围墙。上下课要有秩序出入教室,上下楼道不要你推我挤、一窝蜂上下。上下楼梯时,发现前面有人倒地,后面的同学应立即止步,不得继续前行,以免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13.课间游戏玩耍时,如果有灰沙、碎石屑、小虫等异物进入眼内,千万不要用手揉,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首先要洗净双手,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眼皮或眼睫毛,轻轻上提外翻,同时让病人的眼往上或往下看。找到异物后,如果是沾在眼皮上,可用嘴轻轻格异物吹出。如果吹不出来,就需要用干净的手帕尖轻轻擦拭。如果身旁有洁净的水,可将手帕打湿后粘取。如果发现眼中的沙尘或异物(如谷壳)嵌入角膜,就必须立即请医生诊治,不要随意自行处理。如有小虫或异物进入耳内时,可用手电筒照在耳边,引诱虫类自行爬出:或向耳内蒲一点清水,过一会儿,将头偏向患侧,用力跳几下,让小虫随水而出。

14.课间休息时,如有校外陌生人邀请外出,千万不要轻信,以防被人拐骗。

15.课间同学之间发生纠纷,要及时报告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发生打架斗殴事件,造成不良后果。课间活动安全具体要求有三点:

1)做到教室里轻轻走,走廊上慢慢走,上下楼梯靠右走。

2)课间活动文明游戏。

3)不随便进入专用教室或活动范围外进行活动。

16.在上学、放学途中,如果遇到大风大雨要迅速寻找结实、安全可靠的物体、房屋进行躲避,不可急于赶路,免得发生危险。平时走路、游戏时,也要尽可能不远离居住屋。击遇到雷雨天气,一定要注意躲避雷击。千万不要到高耸的物体下,如旗杆、高树、尖塔、烟囱、电杆下去躲避,这样的地方最危险。

17.一旦发生意外,及时与老师、家长取得联系。

上体育课时衣着上应注意些什么

上体育课大多是全身性运动,活动量大,还要运用很多体育器械,比如跳箱、单双杠、铅球所以为了安全,上课时衣着有一定的讲究。

那么上体育课运动时穿什么服装好?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当然是穿专门的运动服装为好。运动服装的质地以能吸汗、透气、有弹性、不沉重、不贴身为标准。运动时,你会出很多汗。因为棉布能吸污,因此运动服应含有一定比例的棉花成分。但如果是全棉织成、吸汗后衣脉会变得较沉,所以最好选用棉和其他化纤材料混纺的衣料。另外,所穿衣服必须宽松、有弹性,才不至于影响运动时动作的幅度。比如如果你想在足球场上踢一个倒勾球,那么穿牛仔裤就肯定不行。当然,运动服最好还要耐磨。

运动鞋的选择要考虑轻、软,透气、耐磨,具有良好的弹性、减震性和制动性能。要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选鞋:跑鞋和足球鞋底有钉,有助于后蹬,趴地和制动,能使你跑得更快;篱球鞋底厚,且鞋帮较高,不但能使你跳得更高,还可协助维持踝关节稳定,防止从高处落地时发生扭伤。

体育课衣着注意事项:

1、衣服上不要别胸针、校徽、证章等。

2、上衣、裤子口袋不要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

3、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者玻璃的装饰物

4、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

5、患有近视眼的青少年,如果不戴眼镜可以上体育课,就晋商不要戴眼镜。如果必须要戴眼镜,做动作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做垫上运动时,必须摘下眼镜。

6、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者皮鞋,应当穿球鞋或者一般胶底布鞋

7、衣服要宽松合体,最好不穿纽扣多、拉锁多或者有金属饰物的服装。有条件的应该穿着运动服。

上体育课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体育课的突发事件通常是由以下几种因素引发的:

(一)教师因素

1.口令错误:2.示范失误:3.被学生问倒4.保护与帮助的失误

(二)学生因素

1.违反课堂常规:迟到、未换好运动服、擅自离队、练习不认真。

2.练习失误:练习失误在体育教学中比较常见,由于一些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有一定的危险性,学生在课上准备活动不认真,或者敷衍了事。在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练习要求和保护帮助时个别同学没有认真的听讲,练习时也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失误,甚至造成身体的伤害。

3.争强好胜:尤其是男生,互相攀比,冒险做动作。

(三)场地、器材因素

1.器材的难度不适(严格讲也是由于教师的安排不合理):

2.器材与教具破损、松动:跳箱、山羊、肋木、单杠、双杠、健身器等器材维护不力,年久失修,开焊、螺丝松动丢失,造成学生练习时摔倒、滑落等事故。

3.器材的规格不符合安全要求:铁质标志杆低于1.20米,学生摔倒很容易磕到脸上。

(四)气候因素

主要是由于气候的突然变化带来的影响,例如:风、雨、雪等恶劣天气而使体育课不能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