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论道中国发展:金帝雅论坛实录
14220900000049

第49章 金帝雅论坛:文化体制改革:市场与产业分析(5)

第三个建议,加强艺术品创作的引导。政府等公共部门加大对文化创作生产的引导,推出优秀作品优秀人才。文艺评奖,做大做强国家办得各类文艺评奖,以评奖引导创作。文艺评论,辨析思想、甄别美丑、建立标准、引领风尚等作用。建立科学客观的艺术品的评价标准。体现中国的精神取向和价值判断。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适当合理的价格体现。中国文联12个文艺家协会也有中国文联的国家级专家大奖。像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大家都熟悉。美术有中国美术奖,电视有中国电视金鹰奖,曲艺有中国曲艺牡丹奖,民间文艺有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舞蹈有中国舞蹈荷花奖,音乐有中国音乐金钟奖,书法有中国书法兰亭奖,杂技有中国杂技金菊奖,摄影有中国摄影金像奖,戏剧有中国戏剧梅花奖,这些大奖是我们协会开展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这些文艺评奖,咱们推出符合咱们要求的新人、新作。 从文艺批评方面,就是加大文艺批评,建立标准,甄别美丑、引领风尚的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现在中国文联这两年加大了工作力度,目前推动成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方琦:我有一些个人的看法,不一定正确,抛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我觉得要研究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问题,必须要把握住几个关键的东西。第一,研究文化市场最重要的是去研究它和一般商品市场的区别,文化产品市场毕竟同一般商品市场是不太一样的,有些方面要尊重一般商品市场的规律,但是也有它的特殊性。第二,要研究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要搞清文化产业和一般产业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它的特殊发展规律是什么?这是最重要的。只有准确把握了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特点,它和一般市场、一般产业的区别,它的特殊规律,我们才能很好的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和文化产业政策。

说到文化市场的特性,我认为文化市场和一般市场是不太一样的,它不是完全垄断的市场,也不是全面竞争、多元竞争的市场,它属于多元垄断竞争市场,带有一定的垄断性,垄断中也有竞争。另外,对文化市场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模型来构建?国内国外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传统市场模型,认为文化市场和一般商品市场一样,文化企业和普通企业具有一样的性质,文化的受众就是一个普通消费者,它和其他消费者没什么不同。另外,不管是国内还是西方都有另外一个观点,就是公共领域模型的观点。这一观点认为,文化是一个公共产品,文化的受众不是消费者,是公众。文化尤其是传媒怎样对社会发生作用呢?是通过建立各种平台来达到整合社会的作用。文化企业成功的标志不是它赚了多少钱,而是它要服务于公共利益。文化发展的目的是让公众的广泛观点、思想能够得到全面表达,促进社会更加开放。公共领域模型认为文化管制是保护公共利益的有力工具。以上两种观点相互有一些对立,但是都有合理的成份。

我的观点是,文化市场的受众是具有双重性的,既是消费者也是公众,你不能把他看作是一个普通的消费者,他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他的思想。文化企业提供的是一种精神产品和精神消费的服务,文化企业成功的标志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另外,文化的发展要靠多元垄断竞争,一方面要促进它的竞争,但是也要看到它的特点是多元垄断竞争,一定是有若干家非常强势的大型企业在中间起着核心的作用,它不是像一般商品谁都可以生产,谁都可以办企业。另外,要建设文化一定要为公众搭建多种平台,公共资讯平台、公共讨论平台、公共监督平台等多种形式的平台搭建好了,才能促进文化产业真正的发展。

文化市场还有一些特点,它不能满足人们的所有需求。有一些需求必须要由政府来提供公共服务,不是说把文化市场放开了,让文化市场自由竞争、自由发展,公众的文化消费就都能满足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有一部分必须要靠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另外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必须要遵循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另外文化产业的管理也必须要服从公共利益,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很好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竞争性的市场,文化管制肯定是需要的。文化管制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保护公共利益的作用,作为文化市场的领域,它和一般市场也有所不同,它有受众市场、产品市场、广告市场、版权贸易市场,还有很多衍生品市场。另外它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就是传播渠道市场,因为文化是必须要传播的,文化一定要和传播学的规律发生关系,它必须要尊重传播的基本规律。

总体上看,文化市场是有优势的,去开发这样一个市场、发展这样一个市场,利用市场看不见的手来促进竞争、促进发展,这些确实是有效益。它的优势主要有三点,一是能够促进效率。因为各市场主体追求要利润,就必须要开发新产品,利用各种新技术降低成本,并且大力拓展市场,这样它的企业才能迅速发展;二是市场能够满足需求。绝大部分普通人的文化需求通过市场竞争是能够得到满足的。企业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就必须开发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不管是动漫还是其他的都一样。三是市场能够促进创新。企业必须不断地推出新产品、新的文化,来满足人们的需要,这样它才能获得发展。这是它的三个优势。

文化市场也有它明显的局限。首先是它制造不平等,产品消费的不平等,资源占有的不平等,它还会带来意见表达的不平等。因为在文化领域中一种意见的表达、一种思想观点的表达是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美国的文化软实力为什么那么强呢?跟它意见的表达、观点的表达占据绝对统治地位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美国在文化领域很强势。完全市场化会带来一定的意见表达的不平等。其次市场是无视道德的,我们卖一个杯子不存在道德问题,但是文化产品存在一个社会道德的问题。过度的竞争也会降低精神文化产品的格调,阳春白雪和者盖寡,下里巴人欣赏的人就多得不得了。越是下三滥的东西,越是炒作性的东西,越热闹,就是这个规律造成的。

另外,市场也不能满足所有社会的需求,比如边远地区的文化需求、传播需求,少数民族的文化需求、传播需求,贫困人群的文化需求,弱势群体的文化需求、传播需求仅靠市场是不会得到满足的。

从我国现在的情况来看,我国正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我们现在的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基本情况是什么呢?这就是管制过多,开放不足。因为我们过去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走过来的,而文化市场、文化产业,包括传媒产业,包括广电、报刊以及网络等等,网络的开放度比较高一点,其他的差一点。基本情况就是过去的管制过多,开放非常不够。因为毕竟计划经济的模式延续下来的影响造成了我们仍然对很多事情要进行严格管制。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没有搞清楚应当开放的领域是哪些,到底我们要开放什么,哪几个领域是开放的关键?管制的关键领域是哪几个方面?这几个问题没有弄清楚,造成了许多混乱。政府官员不知道什么该他管,产业部门也不知道什么权利该争取,这样造成了很多内耗,造成了很多发展的障碍。

我们现在应该开放的领域,刚才刘司长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了,首先第一个要点是市场准入,从市场准入的角度来看,我们对有些文化领域的市场准入基本已经放开了,比如说动漫基本上没有什么限制了,其他的很多文化产业,比如说戏剧演出、歌舞表演、杂技、对外演出,这些已经相当开放了。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文化产业的领域是没有开放的,开放度远远不够,比如说广电业、报刊业。当然网络业是后起之秀,它是自身发展就已经突破了我们政策的很多限制,实际上在网络产业的发展中政府是处于被动地位的,它是一个特例情况。在文化产业的行业中,目前存在着产业融合的大趋势,实际上现在任何一个产业绝不是像过去那样行业的界限那么清楚,报刊业只能是报刊业,广电业只能是广电业,动漫业只能是动漫业,已经不是这样了,已经走向融合了,互相在渗透。但是我们现在的管制还是分类管制、分业管制,每一个部门只管一个领域。比如新闻出版总署,只管报刊和图书出版,广电部只管广电,信息产业部只管网络,就是分业管理。包括电信,已经和文化的很多领域融合在一起,已经越来越走向融合,而且是必然趋势。现在各行业管得太严,广电业要想进入电信业,用原有的资源来拓展业务就受到非常大的限制。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开放、拆除的壁垒,就是行业间的壁垒。还有区域壁垒,我们现在尤其是媒体,都隶属于一定的地方政府,地域的限制、区域分割的限制也是非常大的,这个壁垒也是应当拆除的,这些都是阻碍产业发展的非常关键的问题。

另外,简单说一说我们现在应该开放的领域是哪些?从要素市场的角度来看,有三大要素领域是我们一定要去开放的。第一个是资本市场的领域。除了要开放市场准入之外,关键就是资本市场的领域一定要开放,要让民间的资本、社会资本能够有限度地进入这个市场领域。还有一个市场就是产权交易市场。我们应该建立文化产权的交易市场,促进产权的合理流动。只有让产权在市场中流动起来,才能够去打破我刚才说到的行政方面的障碍、行业方面的障碍和壁垒,还有区域分割的壁垒。只有让产权流动起来,才能够很好地突破各种壁垒。另外,我们还应该把传播渠道市场开放。传播渠道现在都控制在政府手中,这方面的准入有很多限制,传播渠道市场被限制住了,所以这方面也应该更加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