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导游实训教程
14219900000008

第8章 导游讲解技巧(4)

其一,宗教建筑的艺术特色。宗教建筑有的因造型别致,有的因材料特殊,有的因塑像独特,有的因装饰华美,有的因规模宏大而具有非常强的艺术性,为游客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审美内容。如河北隆兴寺的摩尼殿,采用了“四面抱厦”的结构手法,平观呈十字形,立体布局,重叠雄伟,造型十分奇特。又如五台山显通寺中的铜殿,全部用铜铸就,外而呈二层楼阁形状,精巧细致、金碧辉煌。山西恒山悬空寺全寺楼体大都半悬绝壁、造型奇特。另外,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洛阳龙门的石雕佛像等都是举世闻名的宗教艺术珍品,深深地吸引着游客。对待这样的艺术品,其材料、造型、神态、色彩等方面是导游引导游客审美的主要切入点。

其二,寺庙的建筑布局分为依山式、平川式两大类,形成了石窟式、塔庙式两种主流布局风格,其代表如敦煌莫高窟、广州六榕寺以六榕塔为中心展开,唐宋以后则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展开,佛塔则被移到中轴线旁边了。

其三,宗教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我国许多宗教建筑在历史上都有着显赫的地位和重要的影响,如泰安岱庙,是历代皇帝举行封禅大典的必去之处,地位极高;北京白云观自元代以来,受历代皇帝的青睐;陕西的楼观台、四川的青城山、江西的龙虎山、广东的罗浮山、湖北的武当山等处的宗教建筑,在宗教发展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导游员在讲解这类宗教建筑时,就要突出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使游客能够全面地了解历史、认识宗教。

[例2-5]宝光寺宝光塔(见本书下卷§§§第一节)

2.园林景观讲解

中国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是融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国际声誉,享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中国园林经久而不衰,不仅因为其造园艺术功底深厚,更因中国园林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含蓄隽永、意境唯美,令人叹为观止。导游员在园林景观讲解中,要把握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的异同,揭示所观园林艺术的突出特点,准确地将园林之美传递给游客,以达到启发心智、陶冶性情的审美效果。

(1)天人合一之境

中国大多数园林虽为人工所造,但能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山环水抱、曲折蜿蜒,极具自然山水之妙的美景。中国的造园艺术,讲究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再现自然,“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远水俱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自己与自然浑然一体,陶然与自然的闲舒心情。“天人合一”是中国园林的审美理想,也是构成中国园林民族特色的根本所在。和中国园林讲究因地布局、自然之美、秀雅小巧之趣不同,西方园林造景则多是规则而机械的几何图案,多无意境。

(2)曲折含蓄之法

中国造园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造景技艺的丰富多彩,归纳起来包括主景和配景、抑景与扬景、夹景与框景、前景与背景、俯景与抑景、实景与虚景等。整个园林的设计,有层次、有变化,虚实相生,曲折含蓄,韵味无穷。风景时而开朗,时而隐蔽,犹如一幅逐步展开的画卷,让人回味无穷,颇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雅趣,在有限的环境中创造出无限的意境来。享有中国四大园林美称的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就充分展现出中国园林造景之法独特、多样、曲折与细腻,成为中国园林艺术的典范。

(3)精深别致之意

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它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局限于眼前之表象,而是追求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所谓“意境”。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的:“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审中国园林之美,我们不仅要赏其空间之旷、花木之美、山石之秀,更要赏其境界之精深。因为在构成园林的诸要素中,文化底蕴是最有味道的一环,如若不能用一种旷达与超逸的审美观来审视园林,那么你将看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园林。

[例2-6]颐和园昆明湖长廊

我们现在到了久负盛名的长廊。这条728米长的走廊是中国第一长廊,它弯弯曲曲就像一条彩带,绵延在昆明湖北岸,把座座分散的建筑物穿连起来。长廊之中有代表四个不同季节的四座八角亭,亭子将高低起伏的地段联结到一起。当你漫步于长廊之中,定会被它两边优美景色所吸引,而不会有地面凹凸弯曲之感。

长廊也是一座引人入胜的艺术画廊,廊中共绘有彩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花鸟人物、山水风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等。(《幽默导游词》王连义著 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版P72)

3.博物馆讲解

随着人们文化素质和欣赏水平的提高,博物馆作为一种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资源已经成为旅游参观的热点。尤其是欧美国家的旅游团,每到中国的一个城市旅游,几乎都会把当地的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参观游览对象。中国各类博物馆达2000多座,那些丰实的馆藏品记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发展轨迹和灿烂文化。博物馆的讲解对于传播中华文化,提高游客文化修养具有自然景观无法比拟的作用。

(1)作好知识准备

博物馆藏品主要是历史文物,要做好博物馆的讲解,导游员必须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其一,知识要全。导游员必须具备系统的知识,既要了解“点”,又要知道“线”,既要掌握文物鉴赏、保护等知识,又要了解科学原理。其二,知识要专。博物馆内容的专业化,决定了对导游员要有基本的文物学、历史学等相关领域的专业化知识。导游员不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只是简单地说“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而不讲“为什么”,导游员应做到“外行看我们很内行,内行看我们不外行”。

(2)熟悉陈列内容

博物馆的藏品十分丰富,有的多达数万件,但并不是所有的藏品都能成为陈列品,只有经过挑选的、能反映陈列主题思想的藏品,才能成为陈列品。—般地说,进入陈列室的陈列品都是该馆藏品中最有价值的。陈列品的陈列顺序、陈列类别揭示着陈列品内在的本质、价值和馆藏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这就需要导游员熟悉陈列品的种类、所在位置、陈列顺序以及其所揭示的主题思想。

(3)讲解灵活多样

博物馆展品所蕴涵的知识十分丰富,其至是十分奇妙和不可思议的,如果自然界一块普通的石头,被存放到了地质博物馆里,也许它就是某一地区地质年代演变的最典型的代表;一块动物化石,里面所包含的也许是某个物种的生命演变历史。对于这些专业知识的讲解,导游员既要尊重实体、客观真实,又不能作单纯的、枯燥的介绍,要运用比喻、联想等方法把那些本来陌生、深奥的内容,用浅显、趣味的语言讲出来。这就需要导游员灵活运用多种讲解方法,充分展示藏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4)博物馆的讲解技巧

由于博物馆时间跨度长、展品数量多,所以讲解一般应按照陈列顺序进行分段讲解。其次,要突出对文物精品重点讲解,切忌泛泛而谈。比如“三星堆博物馆”可分为“三星伴月——古蜀文明”“众神之国——原始宗教”“千载之魂——文物精华”“三星永耀——发掘与研究”四个单元分段讲解,每一单元又可选择代表性的展品进行重点讲解。其中馆藏的各类青铜器中尤以通天神树、戴冠纵目面具为镇馆之宝,应从造型、工艺、寓意、价值等方面入手予以重点讲解,从而深刻揭示三千年前辉煌灿烂的古蜀文明。详文参见本书中卷§§§第一节。

4.民俗节庆的讲解

民俗节庆是社会生活中最富情趣的领域,也是一个民族、—个地区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它是在长期的、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因某种实际的需要而逐步形成,并随着这种需要的更新而不断传承、变化的民间传统。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民俗节庆活动。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就中国本土而言,各地各民族风俗差异非常之大,呈现多姿多彩的风俗特征。其民俗节庆已成为备受游客青睐的旅游资源,游客来到一地,除了游览山水风光、名胜古迹之外,还希望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参与和体验当地的节庆活动。

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共同的特征是粗犷、豪放,特别突出的代表活动是蒙古族的摔跤、赛马,鄂伦春人的狩猎等。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风情特征是热情、奔放、欢快、勇敢。颇具特色的民族活动如维吾尔族的盘子舞、手鼓舞,锡伯族的射箭活动等。西南地区如藏族、羌族的锅庄晚会、壮族的赛歌会、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蜡染、傣族的泼水节等活动。我国江南地区的南京秦淮河夫子庙会、杭州茶道表演、绍兴咸亨酒店和乌篷船等都洋溢着浓郁的水乡风情。民风民俗几乎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导游员要学会广纳慎取,积累既要多,讲解亦要精,如各地的那些民谚“十八怪”,其中有些是歧视或贬低少数民族和落后地区的内容,导游员切不可—股脑地兜给游客,以博一笑。

对于民族风情,我们往往知之不多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要查阅典籍,追根溯源,刨根究底,力求弄个水落石出,挖掘其独特之处,才便于给游客讲解。同时,最好把讲解与推介,讲解与游客参与体验结合起来,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例2-7】凉山彝族火把节(参见本书中卷§§§第三节)

(三)城市景观讲解技巧

城市景观讲解包括市容市貌、城市标志性景物两个部分,前者是指导游员目的地城市或经过的城市、乡镇进行的有关当地历史地理沿革、经济、文化现状及民俗等方面的综合性介绍。后者是对城市标志和该城标志性景观的解说,其目的是使游客对当地的基本情况有初步的了解。

1。市容导游

市容导游,又叫城市概况介绍,其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名城、地理位置、气候特征、交通状况、历史沿革,含重大事件、杰出的历史名人、社会经济现状、名优特产品、旅游景观、风土人情等内容。这些要素涉及游客所关心的吃住行游购娱等领域,市容导游对于树立游客来本地旅游的信心非常重要。

市容导游要力求简洁明快,注意详略,根据游客情况有针对性地展开,客人关心有兴趣的应予强调,客人不感兴趣的少讲或甚至不讲,同时讲解最好与途中行进所见结合起来,以达到视听合一之境界。

2.城市标志的讲解

每一城市或因历史文化积淀,或因民俗特征,或因其发展前景,都建有自己独特的标志性建筑、雕塑等景观,以树立城市的名片。这些标志物就代表了整个城市全部或局部的特色。如大连的足球和足球广场,代表了这座新兴城市现代、热情、开放、热爱足球事业的新形象,其城市特色也因其足球广场建立得以强化。又如北京天安门、延安宝塔,都因历史文化的积淀而成为人们心中的圣地、城市的标志。又如南充五星花园“丝绸之城”雕塑,表现的是这座城市乃中国绸都,丝纺工业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城市标志就是城市的名片,导游可在市容导游中予以重点介绍,以加深游客对城市内涵的认同。

[例2-8]费城市容(《模拟现场导游》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P136)

二、途中导游技巧

(一)途中导游的概念

途中导游是指在旅游车行驶的过程中,导游员对途中所见景物所作的动态讲解。途中导游是导游讲解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让游客排遣寂寞、提高游兴、增长见识的主要途径,是衡量导游服务和讲解质量的标志。

(二)途中导游的内容

导游员率团启程,就开始了途中导游。在简短的致欢迎词、交代行程及旅游注意事项之后,根据运行线路顺序对途中景物进行随机取点、逐一讲解,即见什么就讲什么,重在揭示游客途经路上能够见到的景物,如道路、桥梁、城堡、江河、城镇、民居、民俗、传说乃至土特产品的基本情况、主要特色和历史沿革。也可以介绍目的地景区景点的背景信息为目的地游览作一些铺垫。这些内容选点的多少、详略的程度,要根据距离的远近、行车时间的长短灵活掌握。如果途中时间较长,如陕甘的“丝绸之旅”、内蒙的“塞外风光”、云南的“民族采风”、四川的九寨黄龙之旅等都须经长途陆路旅行,而旅途中需经过不少值得介绍讲解的地方。除此之外,由于长途旅行游客容易产生倦乏,导游员应适当组织游客打牌、下棋、讲故事、做游戏、唱歌、猜谜、学方言等活动,以激发游客的参与意识,减少导游的工作强度。如果途中时间很短,如从机场到市区,或从下榻饭店到风景游览点等,导游员也应熟知途中情况,有选择地对城市道路、标志性建筑、相关古今名人、居民习俗等内容进行途中讲解,以为新来乍到的游客增加游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