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导游实训教程
14219900000065

第65章 模拟景点导游(55)

1935年5月25日,一方面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后,要用仅有的几只小船将几万红军渡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而国民党的追兵紧追不舍,形势十分严峻,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决定。其部署是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一师和陈赓、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为右路军,由中央纵队及1、3、5、9军团为左路军夹河而上攻取泸定桥。左路军由王开湘、杨成武率领的红二师四团为前锋攻击前进,5月28日,“王开湘、杨成武令:军委来电,限左路军于明天夺取泸定桥,你们要用最高的行军速度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你们要在此战斗中突破过去夺道州和五团夺鸭溪一天跑一百六十里的记录”。接令后红四团后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于29日晨出其不意的出现在泸定桥西岸并与敌军交火。

当时百余米的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中午,红四团在沙坝天主教堂内召开全团干部会议,进行战斗动员,组织了由连长廖大珠、指导员王海云率领的23名夺桥突击队。下午四点,23名勇士身挂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缠十来颗手榴弹,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三名战士在王友才的率领下,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当勇士们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勇士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烈焰,高喊“同志们,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鼓足勇气,冲过去!莫怕火,冲呀!敌人垮了,冲呀!”廖大珠一跃而起踏上桥板,扑向东桥头,勇士们紧跟着也冲了上来,抽出马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此时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城,迅速扑灭了桥头大火。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便奇绝惊险地飞夺了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欲把借助大渡河天险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泸定桥因此而成为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的重要里程碑,为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合,最后北上陕北结束长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有“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美赞誉,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其中就有七位元帅长征时经过了泸定桥。当时在激战后的泸定桥上,刘伯承元帅曾用脚重重地在桥板上连跺三脚,感慨万千地说“泸定桥,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朱德总司令在长征回忆中题词“万里长江犹忆泸关险”的诗句,充分说明了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的艰险与壮烈。

泸定桥参观游览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泸定桥。二是泸定桥革命文物博物馆,馆内以照片、资料、实物展出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情况,以及当时红军领导的题词,著名书法家,画家的书法、名画。三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以及其公园,邓小平题定的碑名,聂荣臻撰写的碑文。纪念碑及其公园设计新颖,把纪念意义,地方风情、艺术博览、旅游观光融为一体。(作者曹含梅)

5.海螺沟

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是贡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景区,经国家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冰川森林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位于贡嘎山东坡的冰蚀河谷,总面积197平方公里。海螺沟距成都282公里,距泸定县城52公里,距康定72公里?,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为数极少的、一年四季均可身临其境的、最容易进入的亚洲最东的融低海拔海洋性现代冰川、温泉,雪山、原始森林以及古冰碛湖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风景区。

关于海螺沟的由来,历史上有这样的传说:后藏噶举派大成就者唐·东杰布法王知识渊博、先知聪慧,是杰出的和有影响的建筑家、佛学家、戏剧家、藏医学创史人和桥梁大师,一生功绩显赫,功名成就。曾云游印度,汉土及康藏各地。在西藏、甘孜、青海藏区修佛塔128座,建桥128座;在西藏创建药王庙,在医药方面造诣极深,发明能治内科百病藏药白丸和能治流行瘟疫藏药红丸;编写创作多种歌舞剧,演唱历史故事,是藏戏创始人。卒于康区,享年125岁,是藏族中最长寿老人。唐·东杰布法王在海螺沟、燕子沟、大渡河谷都留下了他跋涉的足迹,现仍可见他修建的寺庙、玛尼堆和佛塔的旧址。公元1705年仲夏一天,唐·东杰布法王来到泸定桥建桥工地,见工匠们正为架铁索渡河一筹莫展,他指点工匠们用竹索穿短节竹筒,筒上用竹绳系上铁索慢溜吊渡。工匠们照他的办法将长40余丈、重2000多斤铁索悬空溜吊,唐东杰布法王见工匠们拉不动索链时便取出随身宝物海螺吹了三声,神奇海螺声鬼使神差般地让筒溜索开始滑行,安全地渡完13根铁索链。泸定桥建成后,唐东杰布法王取道海螺沟翻雪山到西坡修寺建塔。在海螺沟夜宿于高山密林中一冰川巨石岩穴下,早晚在石穴前口念佛经,面向贡嘎神山跪拜,一吹海螺便引来林中禽鸟动物围着石穴听他念经。唐·东杰布法王离去后,鸟禽动物仍按法王吹海螺时间聚集在岩石穴四周,在石穴顶部竟长出棵棵树木、花草,一派芸芸众生景象。唐·东杰布法王有天给他弟子托梦,说他在海螺沟住过的岩穴巨石,已被贡嘎山神策封为“海螺灵石”。因他随身宝物为海螺,封他跋涉过的那条深谷为“海螺沟”。海螺沟、海螺灵石的名字由此而得名。

海螺沟开发成旅游景区后,吸引了无数游人对神秘海螺灵石的祭拜。不时有活佛喇嘛和佛教徒并不时向海螺灵石挂哈达、念经、跪拜神灵。

海螺沟的特色之一是身处山脚,远望终年积雪不化的贡嘎雪山,气势恢宏,令人“肃然起敬”。海螺沟是观赏“蜀山之王”贡嘎山的理想地,游人可于日出前登上二层山或狮子岩,放眼四望,太阳升起的瞬间,数十座雪山便披上了灿烂夺目的金光,光芒万丈,瑰丽辉煌,这就是海螺沟最著名的日照金山。

特色之二是冰川从低海拔高峻峡谷铺泻而下,将寂静的山谷妆点成玉洁冰清的琼楼玉宇。海螺沟以其大型低海拔现代冰川著称于世,共有3条冰川,其中之一号是贡嘎山东坡的一条自然冰川,也是亚洲同纬度冰川中海拔最低、面积最大、可进入性最强的冰川,冰川长14.78公里。冰川舌前端海拔仅2850米,冰川舌伸进山谷和森林6公里,由于冰川运动,形成了冰石磨菇、冰阶梯、冰刻槽、弧拱、冰湖等形态,汇集成瀑。其大冰瀑布高1080米,宽500-1100米,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高最大的冰瀑布,是著名的黄果树瀑布的十五倍,被誉为世界奇观。晴天月夜,景象万千,令人终生不忘。

特色之三是沟内蕴藏有大流量沸泉、温泉,还有甘甜可口的冰融泉和矿泉。温泉、沸泉温度介于50℃~92℃之间,属于碳酸钠或碳酸氢钙中性热泉,是优质浴疗矿泉水。已建成水温40℃~60℃的游泳池,游客可在沟内洗澡、游泳。其中二号营地温泉水温高达80℃,出水口可煮熟鸡蛋和马铃薯,日流量8900吨的沸泉顺崖而下,形成一道高10米,宽8米的瀑布,是世界上少有的温泉瀑布。

特色之四是原始森林与温泉、冰川共存。大面积原始森林和特高的冰蚀峰,大量的珍稀动植物资源,金山、银山交相辉映,蔚为壮观。。海螺沟具有亚热带到高山寒温带的完整的7个植物带谱,保存着许多第四纪的活化石,植物超过5000种,荟萃了我国大多数古老原始的生物种类,拥有大量珍稀植物,如:杜鹃、康定木兰、连香树、红豆杉、麦吊杉等,每年5月杜鹃等各类花盛开,整个山沟五彩缤纷,美艳如画;沟内爬行类、飞禽类、昆虫类动物超过400种,其中珍稀动物达28种之多,如牛羚、小熊猫、猕猴、雪豹、岩羊等。

特征之五“一沟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海螺沟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带上,属于青藏高原边缘——横断山系的高山峡谷地貌类型。境内山脉,河流近似南北伸延,岭谷高差悬殊,由东坡大渡河谷地至主峰顶,水平距离29公里,而相对高差6500米,为世所罕见。海螺沟位于我国东部亚热季风区与青藏高原东部高原温带半湿润区过渡带上,由于罕见的高差悬殊,因而造成了海螺沟气候多样性和垂直分布,从沟口至沟尾具有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寒带几个气候带,所以说海螺沟有“一沟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贡嘎山主脊线以东的海螺沟为东部季风区域,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其气候特征为潮湿多雨,冬暖夏凉,云雾多,日照少,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雨水集中在6-9月。海螺沟地区因垂直高差大、气候类型特殊,山下长春无夏,植被丰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在15℃左右。山顶则终年积雪,年平均温度为-9℃。外地游客若要领略海螺沟特有的低海拔现代冰川(海拔2850米)的风采,宜早作御寒准备。

海螺沟地区因地形复杂,游客应特别注意安全。一般游客及老弱者以在低山区参观游览为佳。体力强健者登临中、高山区时应注意:防寒;防雪崩、泥石流和冰裂缝;注意高山缺氧的危险。(作者曹含梅)

6.康定

康定,藏语名叫“达折渚”,打箭炉系“达折渚”的汉译雅化,该名最早出现于《明史·西域传》中。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清政府将打箭炉厅改为康定府,康定之名才始见于史。1913年,国民政府改府为县,康定才始有县治。康定,现在是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甘孜州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到此,深情的赞叹,称这里是“海外仙山,蓬莱圣地”。

关于“打箭炉”、“打折渚”地名的由来传说和解释有以下说法:

(一)三国时期逐诸葛亮遣将安炉造箭说。传说三国时期,蜀国臣相诸葛亮率军南征,“七擒七纵”当地最大的部落首领孟获。第七次释放孟获时,双方约定,孟获退出一箭之地并永不侵犯蜀国边境。诸葛亮谋略过人,暗中派遣郭达将军星夜兼程,来到康定安炉造箭,并将所造巨箭插在山顶上。迫使孟获退至打箭炉及其以西地方。于是将插箭之山取名郭达山,郭达安炉造箭之地称为“打箭炉”,意为“安炉造箭之地“。

(五)山水地形说。康定藏语“达折渚”,渚指两水交汇的谷地,这一名称反映了此地“三山(郭达山、跑马山、阿里布果山)环抱,二水(雅拉河、折多河)中流”的地形特征。登高远望流经城内的雅拉河、折多河和两河汇合后的炉河,在高原阳光的照射下,发出更加耀眼的银色光芒,恰似白色的丝绸、飘忽的白色经幡,神圣而壮观。至于康定一词的含义较为简单,1908年改打箭炉为康定府,时值康区(当时称川边)的“改土归流”初见端倪,“康”即指康区,“定”指即将安定,合意为“康区安定”。

康定县地处青藏高原到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地跨北纬29°39′—30°45′,东径101°33′—102°38′,东西宽约40公里,南北长180公里,面积1.14万平方公里,辖三个镇,十九个乡,总人口10.46万,是以藏族为主,汉、回、彝、羌等多民族的聚居县。东与雅安地区的宝兴、天全、石棉和本州泸定县交界,南与九龙、凉山州的木里县连接,西与雅江县毗邻,北靠丹巴、道孚及阿坝州的小金县。县城炉城镇,位于闻名中外的跑马山麓,“三山环抱、二水中流”处,折多河穿城而过,海拔2560米,是州、县人民政府驻地,全州和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康定是以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康巴文化为特色的商贸、旅游城市,对外开放的县城之一,川藏公路沿县城而过,交通四通八达,距成都366公里。

康定县地势由西高东低,高山林立,贡嘎山余脉的折多山,自然地将县境分割为东西两大部分。一、东部高山峡谷区,大渡河、康定河谷地带,一、二级阶地完整,是农业较发达地区和工业小区;二、西部高原深谷区,耕地集中,草原辽阔,是半农半牧和纯牧区;

按地理纬度康定气候属干旱河谷亚热带气候,因地势复杂多样,垂直差异明显,立体气候特征显著,县境有干旱河谷亚热带、山地暖温带、山地凉温带、山地寒温带、高原亚寒带、冰雪带等六种气候并存。

康定城景观归纳有十景:温泉浴月;郭达停云;雅加积雪:四桥雪浪;四寺云林;灌顶突泉;乐顶梵呗;子耳樵歌;天都飞瀑:仙海澄波。

康定温泉,资源丰实,被誉为四川温泉之乡,水温36℃—90℃。县境已有20多处开发利用,城北的二道桥温泉闻名中外,规划拟建二道桥、龙头沟温泉公园。温泉中木格措药泉、榆林宫“灌顶”药泉,药用经济价值高,水温分别高达90℃、88℃,含有锶、锂、偏硅酸、游离二氧化碳、碘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优质饮用医疗保健矿泉水,对治疗胃病,强化骨骼、防止心血管疾病均有疗效,对关节炎、风湿、皮肤病、精神障碍等疗效显著,有延年益寿之奇特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