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导游实训教程
14219900000061

第61章 模拟景点导游(51)

(二)双桥沟

今天游览的目标是双桥沟景区。这条沟全长34.8公里,面积216.6平方公里。由于有两个木桥,所以称为双桥沟。它是景区内面积最大、景点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目前唯一能够坐汽车进入的一条沟。双桥沟有37条纵横交错的沟壑溪涧,高山雄峙,氛围肃杀,如似将军剑上的道道寒光;而谷地人参果坪和草甸、撵鱼坝,也会带给山林秀美的浪漫情怀。

现在已经到达双桥沟。我们进入的这段峡谷称为阴阳谷,两岸绝壁对峙。山林耸翠。阿妣河从中流过,河宽仅10米,水流湍急。现在太阳已出来了,这边有太阳光照着,而另一边却照不到,真可谓是一阴一阳。这大自然的美昆就全靠大家用心去领会,用爱去拥抱,用眼睛和照像机去捕捉每一处美景了。

过了阴阳谷,我们正面有一座山,相传它是阿妣婆婆的神雕变的,请大家下车看看,象吗?

现在大家已进沟8公里,可以看到四姑娘的百鸟羽衣化成的五色山了,大家手中的门票上就是她的玉照,五色山山海拔高度4473米,是阿坝州最典型的褶皱山,因地壳运动形成巨大的山体在一条约1公里长,由赤、黄、青、兰、白五色镶成一个大半圆彩弧岩层,色彩排列近30层,非常规则,又象古树横切后现出的半圈年轮。每当太阳正照时,它便会反射出五道淡淡的光晕。尤其是雨过天晴,五色山就会清晰地现出一条彩弧,非常神奇。

请大家注意看我们两边的树形特别漂亮的绿树,它们就是被称为维C之王的沙棘树,双桥沟的沙棘树不仅仅成片成林,生长茂密,而且特别高大,很多人认识的沙棘树是粗不到碗口,高不过五米,这里的沙棘树却有不少粗大到一人合抱不住、高出七八米的"沙棘王"。一走进沙棘林,那碧绿泛光的伞状树冠,虬曲傲岸的黝黑枝干,营造出景区亮丽的风景。如是秋天,树上密密排列的金色果实,如寒冬腊梅怒放,更是让人兴奋不已。请大家继续上路,再往前去还有很多处风景如画的沙棘林等着各位呢!

这片沙棘林的上方就是日月宝镜岩,请大家顺着我指的方向看,对面山色像古铜色、白色和黄色的石头相嵌在山间,好似一面镜子的镜架,而峰顶上那巨大的四方形岩石、平整如镜,中部一条巨大的裂缝将镜面一分为二,这就是四姑娘的日月宝镜变化的山岩,由于峰高海拔4800米,镜面多数时间积雪不化,阳光、月光照射下,就会出现金光万道或者寒光四射的壮观景色。

我们面前这个上千平方米的宽阔草坡叫人参果坪,因生长人参果而得名。人参果,藏语叫觉玛,长在草根,大小不一,味道鲜美甘甜,可以食用,也可入药,能益气补血。人参果坪的风景十分美丽。草坪上绿草如茵,星星点的小花点缀其间;曲折盘绕的河流泛动着清亮的波浪;河对面山坡上千姿百态的绿树,掩映着银白滚动的小溪,几支野牧的看不清是小羊还是小猪,悠闲地在溪边移动着……。多么宁静、多么清纯的大自然景色!难道还不值得你举起像机,把它同你一起留下来吗?如果你穿上沟民们专门准备的民族服装,牵着一匹马或者傍着一头牦牛摄影,那味道就更绝了。

那是金枪岩,距沟口约17公里,海拔5472米。山峰如古代兵器的金枪。它在山中独峰高耸,大有"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传说是四姑娘神弓箭变的,也说是后面猎人峰的打猎武器变的。民间传说总是把四姑娘山山水水都与四姑娘降魔除害的故事联在一起,以表示对造福生灵的神的崇敬。

这里叫撵鱼坝。上百亩的草甸伸向山沟,坝上一条曲折迂迥的藏式木栈桥供大家步行观景,青草萋萋,野花遍地,山水相融,草木增辉,四周一片安静,仿佛世外仙境。栈道尽头处就是牛棚子。顾名思义,那本项土墙的藏房就是牧人之家。现在也是一个旅游接待点,走了这么远的路,进去坐一坐,品尝主人为我们准备的鲜奶子、酥油茶,吃一吃喷香的牦牛肉和藏民自制的烧漠漠,这是双桥沟特有的风味餐,千万不要错过。

右边这座山,有一条红色的岩石,好像是流淌的鲜血染成的,传说是大姑娘砍头的地方。因为山形象一个硕大的牛心,又叫牛心山,海拔4942米。四姑娘山区这种红色的岩百很多,据说是石上寄生的一种虫类,也有的说是一种藻类,究竟是什么?有待考证。

过了鹰咀岩,前面就是阿妣山了。阿妣婆婆是四姑娘的外婆,海拔5033米。你看她头顶藏式头帕,满面皱纹,背部微驼,像一位庄重慈祥的藏族老人。山腰上部那道灰暗的冰带是第四纪古冰川,比较莹白光亮的就是现代冰川。

朋友们,双桥沟游览就走到这里了,前面的景观就在此眺望吧!明天,我们将游览长坪沟和海子沟,那里的山径和马道,密林藏寨,景色更加精彩。

(三)长坪沟

位于四姑娘山脚下的长坪沟,全长34公里。古老的马道是深入它的唯一途径。

长坪沟内保存着千年依旧的莽莽林海,一列列高大的躯干伸出手臂交织缠绕,形成遮天蔽日的绿色帐蓬,它们和脚下永无休止的流水相伴,记录着千百年来自然万物的生命与轮回。

这里没有丝毫的人工雕饰,一切都是自然天成。长坪沟火一般的红石奇观,张扬着大自然的伟力。就连别具一格的嘉绒藏族村寨,也因为与环境的和谐一体,使人浑然忘却其本是人文景物。

(四)海子沟

海子沟全长19公里,一路上径曲通幽,仿佛一条没有尽头的画廊。

大海子是沟里五个高山湖泊最大的一个。明镜似的大海子波澜不兴,静如处子,为远道而来的游人涤尽心中的疲惫。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一路风尘,即将置身这一片如诗如画的情景之中,我想愉快地告诉大家,四姑娘山正以它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四川省旅游规划中,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被定位于"生态旅游的经典之作"。

在我们职业化的眼光里,四姑娘山宛如一部风光大词典。那一座座山峰,一条条沟壑,都是精辟的词条,永远留给爱山爱水的人们自己去查阅。所以,我在还有10分钟抵达目的地的途中,结束我这一路的途中导游,让大家在这个宏大的自然博物馆中伴着天籁之声,去体味咱们的畅游。谢谢大家!转(作者余志勇,根据科潮网相关资料整理)贴于:导游资格考试

十、红原及红原草地

各位团友:

前面就是红原县城了,在红原观光之前,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共和国最年轻的高原明珠县—红原。

(一)红原简介

红原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南距成都450公里,北到兰州640公里。境域分属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平均海拨在36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1℃,极端最低气温-36.2℃,年降雨量为753毫米。全县幅员面积8400多平方公里,其中天然草场7400平方公里。红原总人口3.8万人,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74%,是阿坝州唯一的以藏族聚居为主的纯牧业县。境内草原辽阔,水草丰茂,矿藏、森林极丰。红原大草原坐落在四周大草原的中心点,与若尔盖草原紧紧相连,共同组成了面积达3万平方公里的四川最大的草原,也是全国三大草原牧区之一,因此红原奉行“以牧为主,草林优先,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方针。

历史上,红原在古代为吐谷浑、西羌牧民所居。史前无建置。唐代设州,元明清分属松州和潘州,1958年划属理县,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雪山草地的壮举,1960年独立建县时,由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国务院批准为红原县,意即红军经过的草原。全县辖2个镇(邛溪、刷经寺)、9个乡(麦洼、色地、瓦切、阿木、安曲、龙壤、龙日、壤口、四寨)和3个牧场(瓦切、安曲、阿木国营牧场)。

(二)红原草地(红原大草原)

红原地域辽阔,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厚重,素有“草原金银滩”之称。这里是草的海洋,花的世界,动植物的天堂。还有创造了长征史上跨越死亡沼泽的奇迹。红原不仅有辽阔优美的湿地草原,气势雄伟的雪山森林,还有悲壮动人的红军长征文化,浩瀚神秘的宗教文化,绚丽多彩的藏乡风情,值得我们驻足不前,流连忘返。

红原大草原位于以红原县为中心的阿坝州中部,是距离成都最近的草原,除南部是巍然挺立的鹧鸪山外,余则皆为草原沼泽地,伴有星罗棋布的无数小湖泊,湖水碧蓝,小河如藤蔓把大大小小的湖泊串连起来,晶莹剔透。红原草原到处都是绿色草如茵的大草原、黑白相间的帐篷以及黑黑点点的牛羊马群。这里有5、6月碧野飘雪的绝秒美景,有恣意驰骋时令人心旷神怡的花海,有藏族人民溢满情谊、明朗灿烂的笑容和祝福!宛如巨龙绵延横亘于红原中部的查真梁子是长江、黄河上游支流的天然分水岭,你会体会到“才饮长江水,又食黄河鱼”的跨时空般雅趣。

5、6月的红原大草原,洋溢着扑面而来春的气息。漫山遍野的格桑花和许许多多难以叫得出名字的美丽野花,争先恐后、争奇斗艳地在这个季节里绽放,展现出红原大草原的色彩,谁也无法准确地描绘这个气势磅礴的大自然;这个季节的各种生灵,或许刚摆脱了大自然对生命最严酷的考验,充分体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小鹿、小羊羔、小马驹在草原上欢快地跳跃着,天鹅、鹤、小鸟在一望无际的大沼泽上翩翩起舞。春天的红原大草原,洋溢着扑面而来春的气息。漫山遍野的格桑花和许许多多难以叫出名字的美丽野花,争奇头艳地在这个季节里绽放,展现出红原大草原的色彩。这时候的天空湛蓝湛蓝的,站在大草原上,你就是天地的中心,就是你连接着天地,深深地吸一口气,闭上双眼,你就是诗,你就是画!

7、8月是红原大草原的夏天,处处都有赛马节、转山会等草原盛会。长年累月逐水草而居的牧民敞开胸怀,接纳着幕名而来的人们。这时的大草原是最好客的,牧民们骑着马、驮着帐篷,走亲串友、跳舞唱歌、比试骑术、欢聚一堂。许多游人消闲避暑选择去海边,但到红原来,在大草原弥漫着浪漫气息的草滩中畅游,更是别有情趣。在这个温暖的夏季,红原县为一展大草原的风姿,搭起近千顶帐篷在草原上,像无数雪莲花乍开,“川西北牦牛文化节”就在这样的气氛下拉开了帷幕:当身着节日盛装的骑手不是扬鞭摧马而是骑着扎着一辆辆各色哈达的摩托向我们驶来时,我们会立刻感到——这些草原上的骑手也是和我们一样,用勤劳的双手拥抱着这个时代!那威武雄壮的马队和牦牛队进入视野,仿佛又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英雄格萨尔带领勇士征战南北,草原的男儿为了温暖的阳光、为了绿色的草原、为了花朵和雨露,为了理想和正义,血染疆场、驰骋马背……那举着各色彩旗的牦牛方队,象征着草原民族自强不息、如痴如醉眷念这块土地,开发这块沃土的内涵,而牦牛身上浓缩了草原牧民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发现,这是一种牦牛身上的文化,是一种开拓着生命禁区和发展——自远古大步走来的文明。

9-10月的秋天的红原大草原是壮美的,金黄色的草原是收获的色彩。红原大草原古典的麦洼锅庄,是牧民为感谢上天给予如此丰厚的礼物而舞蹈。顺便说一句,毫不夸张的讲,红原大草原这时候就是一个歌舞的海洋,藏族人能歌善舞“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这时候是大草原人率真、热情、热爱生命的真实写照。在舞蹈中,可以看到藏民族在雪域冻土上与风雪搏击,辛勤劳作,洒下幸福的希望种子。这时各种动物只要你做出伤害的举动,它们都懒得理你,个个膘肥体壮,似乎一切都变得那么悠闲自在。

11月至次年4月是红原大草原的冬天,这时漫长而寒冷,山峰、雪原……所有的一切笼罩在白雪皑皑、雪花飞舞的漫天世界。只有那些放了寒假的小朋友拿着简单的工具,在山坡、在河流,滑草、滑雪、溜冰,享受着速度的刺激。各种动物对生的眷恋和对死的恐惧在悠闲中被淡化了,使它们忘却了活泼和勇猛。

(三)日干乔红军文化旅游区

红原日干乔红军文化旅游区,它的范围包括色地、麦洼、瓦切三乡。这里拥有红军长征走过的草地,有四川省委实施“安居工程”定点之一瓦切牧民新村,有藏传佛教文化,迷人的大草原风光,著名的黄河鱼,拥有旅游资源优势。

茫茫开阔的日干桥大沼泽是著名的若尔盖、红原寒湿地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年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与大自然抗争最艰苦的地方,无无数英勇的红军战士常眠于这块布满“死亡陷阱”的大沼泽,它也时刻让人追忆当年的红军长征的悲壮。现在我们正沿着瓦松路(省道301线)游览日干乔景区,对面就是著名的日干乔大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