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导游实训教程
14219900000003

第3章 导游词的创作技巧(2)

3.专业性

特殊的线路和景观,需要特殊的专业知识,如特种旅游,不仅需要正确的表层介绍,还需从专业的角度来升华景点,以引导游客,加深理解,体现导游业务的专业性。如深圳国旅新景界“寻找香格里拉”的导游词:

[例1--10]寻源香格里拉

我们将沿着“洛克的道路”,从成都平原向西,穿过著名的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横断山区,从青藏高原的边缘向腹地攀缘前行,深入民风最为漂悍的康巴藏区,最终到达几年前还保持着一百年前原始状态的稻城地区。在寻源香格里拉的行程中,我们将像探险摄影家一样摄取最为壮美的座座神峰,我们也将像生物学家一样认识特殊的生态环境和最为奇丽的高山野生花卉,以及像博爱的人文主义者那样感受摄人心魄的康巴文化,当然我们也会像一位职业探险家一样,学会登山、骑马和其他求生的技巧以及在艰难困苦中培养出的团队精神,成就你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深圳商报》2001年7月9日)

同类景物和民俗文化的鉴赏,可以进行类比分析或引经据典,以提高导游词的档次和专业化水平。

[例1--11]故宫太和殿广场的鹤与龟

那边有鹤和龟,“千年仙鹤,万年龟”,是长寿的象征。不过,日本和中国不同,是颠倒过来说的,叫做“万年仙鹤,千年龟”。为什么说法不一样呢?大概是过去日本的留学生在中国学了词句之后,乘船归国途中,由于船的颠簸使头脑产生了混乱,记颠倒了。还有许多类似的例子,如:日本讲良妻贤母,中国讲贤妻良母;日本讲平和,中国讲和平;日本讲法政大学,中国讲政法大学。文辞和意思完全一样,只是顺序不同,大概就是乘船颠簸所致。这里的鹤和龟不单是一种装饰物,也是一种香炉。它们的背部都有盖儿。每当大典时,打开盖,放入檀香燃烧,那烟就从它们的嘴里缓缓溢出,就好像它们在吞云吐雾一样。《幽默导游词》王连义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版

二、逻辑性

导游词对景区的介绍内容繁多,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从历史到现状,从表面到内涵,应该层层铺开,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让游客随着导游的讲解而“渐入佳境”,否则将是一盘散沙、味同嚼蜡。

[例1--12]唐代诗歌

唐代,连政治、哲学都透着诗歌的芬芳,是典型的诗歌时代。唐代的诗坛,不仅诗人多,而且还挺立着一队让人肃然起敬的巨人,像李白、杜甫、韩愈、白屠易等等,这一个接一个登场的巨匠“不尽长江滚滚来”。宋朝以后的诗,创作时都极力想跳进他们的磁场却又无从着手,或是极力想跳出他们的磁场却又无能为力……

于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来了,放声一唱,就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看看这胸襟气度!

于是陈子昂来了,像巨人一样挺立在幽州台上,面对着无限的时间与无限的空间,如春雷炸响一样高唱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未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恰然而涕下”。多么悲壮的歌声,至今仍在中华大地上产生审美的冲击波!

于是那一群气势磅碍的边塞诗人来了,他们是盛唐的仪仗队,展示着盛唐的国威。歌颂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喷发的是永远震撼人心时边塞英雄交响曲。

终于李白来了,他配合时代的最强音,以惊动千古的气势唱出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巨人昂首天外,用目光提起黄河滚滚狂涛向海里倾倒里才能找到的感觉。正是这个宣言“安能催眉折腰适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超级巨人,把盛唐精神推上了照耀千古的最高峰。(徐鸿裕主编:《现代应用文写作》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P90)

上述唐代诗歌导游词,用宏阔的语言向世人展示了唐诗的整个发展脉络,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在这四个阶段,随时间的逻辑顺序层层展开,形散而神不散,使人印象深刻。

三、生动性

导游词应力求文字优美和语言精炼,巧用比喻和幽默,使之顺口、易懂,生动而形象,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例1--13]漓江导游词

我们通常所指的漓江是指桂林至阳朔县一段,全长83公里。这一段奇峰林立,碧水萦回,人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唐代大诗人韩愈曾经这样赞美它:“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有道是“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当代诗人贺敬之在《桂林山水歌》中更是深情地咏叹道:

云中的神啊,

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般的深啊,梦一样的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朋友,漓江伸出了热情的双手,欢迎你们的到来,漓江,将为您奏响一曲优美的乐章。

(蒋炳辉主编:《景点导游教程》,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年版,P217)

[例1--14]蓬莱仙洞的仙人送子像解说词

“这里是蓬莱仙洞的仙人送子像,你看她,左手抱一个,背上驮一个,前面跪一个,身后还跟着一大群,哭哭啼啼,一片凄惨景象,真是儿多母苦啊!”有位游客看了说“还是计划生育好哇!”游客们开怀大笑。(http://jpkc.hbxftc.com/jpkc/C282/shouke_4.html)

这一段话全用口语词、短句子,显得生动活泼,便于讲解,听起效果很好。

四、切入准确过渡自然

万事开头难,面对繁杂的景点信息,我们在创作导游词时,必须选好一个切入口,把游客的注意力自然引入我们要讲解的题目和内容上来,这个引入不能张冠李戴,要具有内在联系,给人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印象。切入口的选择必须是从实际以发,因人、因时而异,要有的放矢,即根据不同类型的游客以及当时的情绪和周围的环境而变化。导游员运用导游词时要考虑到客人的特点、接受能力和兴趣,预测哪些是客人了解的,哪些是客人不熟悉,针对不同客人对导游词进行修改,客人知道的多讲,投其所好;客人不知道的少讲,避重就轻。只有量体栽衣、因材施教才能使游客满意。

[例1--15]海螺天下奇

各位朋友:巴山蜀水,自古著称于世的景色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阁天下险,夔门天下雄”。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是:“海螺天下奇”。(《游遍甘孜——甘孜州景区(点)导游词》P1)

五、重点突出故事性强

每个景区都有主要景点,景点又有重点特色,应根据游客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着重讲一点、叙一事、说一人、明一理。即在照顾全面的情况下突出重点,重点剖析那些最能体现景观本质特征的内容。如对园林胜迹的导游,应着重于它的特色和风格;对历史文物的介绍,着重于它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对人物介绍,着重在他人生中最有影响的经历与功过得失。对游客而言,重点往往也是旅游者最需要了解的内容。导游词创作原则是根据游客的需求,在对景点概况做了简单介绍之后,然后把景点的内容分成重点、次重点,即分清主次。主,要具体深入;次,要精练简洁。从而使导游词层次分明,路线清楚,结构匀称,布局合理,重点突出。

事实证明,编织故事、巧用传说有助于对导游词的重点进行生动而有吸引力的展开,要有小说的形象,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样可以加深听众和读者对重点景物和导游结论的理解。

[例1--16]阆中张飞庙

章武元年(221年),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死在了夷陵。张飞非常恼怒,发誓要为关羽报仇,限令部下在3天之内备齐白衣白甲,要挂孝出征讨伐东吴。由于张飞平时粗暴地管教手下,加之在临行前部下张达和范疆误听为要在3天之内造100件孝服和100件盔甲,怕玩不成任务被斩头,于是趁夜里张飞醉酒酣睡之际杀死了张飞。然后,张达,范疆二人将张飞的头颅藏入油缸中运到嘉陵江边,驾着一叶小舟连夜驶入长江,顺流而下。快到云阳渡口时,他们发现油缸中渗出腐臭之气,于是将张飞头颅抛入江中,后来被一老渔翁打捞起来,发现已腐烂,依旧抛入江中。但是这颗头颅不但不沉没,反而还在江心旋转。当天夜里,张飞向老渔翁托梦说:“老人家,我是张飞,我生与东吴势不两立,死亦不为东吴之鬼,前面将是东吴的土地,你就把我葬在这里吧!”老渔翁也是个忠义之人,他被张飞的忠心所感动,第二天便将他的头颅打捞上岸,埋在了云阳飞凤山下,云阳的张飞墓便由此而生。这就是所谓“头藏云阳,身葬阆中”的故事。(李兴荣主编《模拟现场导游》,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P19)

故事编织需要言之有据,即有一定的依托,或典故,或传说,让人产生真实的信服感,切忌胡编乱造和无中生有。

六、推陈出新启迪智慧.

优秀的导游词需要不断的创新,选题要有新内容、分析要有新见解、根据要有新材料、观察要有新角度。

创造导游词时要关注那些前人虽已有涉猎但尚未充分表现的内容,从而获得新意,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推陈出新”,即不满足于陈旧的材料和结论,在导游词中随时加入新的信息,以古喻今,和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其具有时代感,这也是一种创新。

[例1--17]大观园导游词谈薛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