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无声:“接下来我们来看最后一大类:删减类。删减类的相比于扭曲和归类来说,比较简单,它分了四种,下面我们一种一种地看来:
第一种:简单删除。句子删去了表层结构的重要元素。找出删减了的部分,往往也就是解决的途径。
看例子:
1、我不明白!
回应A:不明白什么?
回应B:哪儿不明白?
回应C:你为什么不明白?
回应D:怎样才能让你明白
2、他不舒服。
回应A:他哪儿不舒服?
回应B:他为何不舒服?
回应C:他做了什么让自己不舒服?
第二种:比较删减。句子的意思明显地指出有一个衡量的标准,但说话者没有把这个标准说出来。常见的字有好、坏、多、少、差之类的形容词,和它们的比较词例如‘好’、‘更好’、‘最好’:‘差’、‘更差’等。
看例子:
1、这个手机最漂亮。
回应A:和哪个型号比最漂亮?
回应B:和哪个牌子的比最漂亮?
回应C:他最漂亮在什么地方?
2、这个饭店服务更差!
回应A:和哪个店比相比呢?
回应B:更差的标准是什么?
回应C:为什么说这个店服务更差呢?
第三种,主词删减。一句话之中的主词,受词或形容词都没有具体指明。
看例子:
1、快点找个人来!
回应A:快点找个什么人来?
回应B:让谁去快点找个人来?
回应C:找个人来干什么?
2、他不是一个好公民!
回应A:怎么做才是好公民?
回应B:好公民的标准是什么?
回应C:好公民需要哪些素质是他所不具备?
第四种:动词不明确。句中的动词所讲述的内容不够清晰。
1、你应该交待一下!
回应A:我要交待什么?
回应B:我应该怎样交待呢?
回应C:交待的流程如何?
澄清语言模式细分下来就这三大类十二种,这个可以让我们有提问来澄清一些误解。但练习的时候要注意,要先拿自己练,或拿报纸/电视剧练个一二周再说。不要刚一知道就找人去练,那是去找死,因为下切是最破坏亲和力的。所以千万要注意亲和力,尽量选择婉转、高雅和轻松的方式,不要把澄清变成了审问。提问的过程中也要以目标为导向,以效果为导向。失去焦点,或浪费时间,每次开口时先问问自己:‘我是否真的需要这些资料?我的目的是什么?’
澄清的时候一般先处理扭曲类,然后是归纳类,最后才处理删减类的语式。因为每一句话都有不少删减类,若从这类着手,将会耗费大量时间。扭曲类通常都有很大的影响力,亦涉及到理解层次之中的较高层次。由扭曲类开始,我们会较易和较快了解说话者的深层结构。一句简单的话中便可能包括有数个语式,未必需要全部处理。应该先决定想要的是什么效果,然后选择最适合的一个语式着手。
提问只是我们沟通中的重要一环,并不是所有,不仅要会听会问,更要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