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区域发展与公共治理:未完的读书笔记
14114200000026

第26章 扩展与应用(2)

又比如,市场价格普遍上涨,特别是食品价格和房价上涨,会给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浙江人均收入普遍较高,其承受力较之其他地方为高,可能会为民众所承受。浙江虽然面临市场价格不断上行的压力,特别是食品类价格和房屋销售价格以及农资价格的较快增长,但浙江已开始采取了积极的行动。比如根据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情况对城乡低保人员发放物价补贴,并及时调整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消费价格指数监测办法,从而在落实以人为本、关注和改善民生方面已采取了实质性的惠民行动。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市场物价上涨可能会让浙江在全面迈向小康社会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市场价格的普遍上涨,从中长期来看可能会进一步提升浙江在扩大内需,增加内需动力机制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与此同时,面对市场物价上行压力,在提升浙江的公共管理,增强地方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方面,浙江的行政管理系统可能会面临更多的学习和提升机会。比如,2007年上半年广东的物价走势总体趋于平稳,消费市场价格温和上涨,CPI只上涨2.1%,控制在3%的警戒线以下。根据分析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广东市场经济发展早,市场成熟度高,抵抗市场冲击的能力较强;二是由于广东从去年开始出台了一系列价格惠民政策,拉低了CPI增幅;三是由于广东原来的粮油副食品价格相对就比较高,基数大,因而涨幅比较低。浙江也有可能会紧随广东等省的发展趋势并有望在不远的将来超越之,从而走在全国的前列。

再比如,在应对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的压力方面,浙江也有上佳的表现。比如浙江的长兴县就看得准,抓得早,三年打了“五大战役”,“断腕”治污,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一次大转变。又比如,合资企业奥的斯公司把节能降耗的理念贯穿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加之,浙江在科技创新方面颇有传统。正是依托科技创新使得浙江经济走上了领先之路。

浙江还面临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利润增长空间缩小以及企业技工紧缺,高素质人才难招难留,以及土地制约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浙江当然是挑战,但可能更多的是机遇。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浙江必然会创造出新的奇迹和模式以化解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不管怎样,在新一轮宏观政策的调控下,浙江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运行质量较好,结构趋于优化,收入不断增加,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增长趋于协调。浙江上半年经济运行快中见好,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协调较快发展。特别是在新一轮宏观政策调控下,浙江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与全国走势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一些指标与全国走势甚至出现背离的现象。这些情况说明,宏观调控效应在浙江率先得到了实现或体现,而且预计2007年下半年的浙江经济将继续延续平稳较快协调发展的态势,继续朝着宏观经济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因此,可以说浙江再次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五、宝贵的经验:浙江模式的若干基本要点

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具体而现实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一直奉行“简政富民”的发展思路,致力于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不断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功能,取市场与政府之所长,克服市场和政府之失灵⑦。政府自觉地从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撤出来,把政府该管的领域管起来,而且下功夫管好。浙江致力于建立一个职能明确、运行协调和精干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在机构设置、人员精简、审批制度和廉洁公示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构筑起了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的“小政府,大社会”的基本框架。

浙江在基本厘清和理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的基础上,着力培育和健全市场主体,发展和完善要素市场,大力推进所有制结构改革和经济机制设计等,逐步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繁荣局面。多年来,浙江在发展区域经济中,对国有经济注重提高其控制力,不是只单纯追求其比重。对个体和私营经济则鼓励其发展,而不加限制。同时积极引进并帮助外资发展。通过“先放开再引导,先搞活再规范,先发展再提高”的思路⑧,不断促进市场经济主体和市场机制的发育完善,使得浙江在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以及体制和机制创新等方面获得了先发优势和比较优势以及竞争优势。

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市场机制的完善以及要素市场的构建为微观经济主体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并对国际国内的宏观经济运行和市场走势变化具有了某种本能的敏感性和应变力。浙江在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和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在推进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也颇有成就和特色。着力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为后续发展积蓄力量。着眼于长远和未来,力争走的更远和更稳健。超前谋划和行动,避免经济大起大落。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主动放慢增长速度,奉行“不怕慢,就怕站”的指导原则,着力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浙江“三架马车”,总的来说,跑的又好又快。2007年上半年浙江进出口总额达到805.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4%。进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强劲。虽然消费并没有替代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但近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而且投资与消费增长不断趋向协调。

浙江对于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和判断,对于发展不同阶段的理解和把握,对于国内外经济机遇的敏锐和捕捉可以说一直是技高一筹。不但看得准而且抓得早,抓得实。浙江善于超前谋划和设计,主动出击,大胆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超前一步或半步以抢占先机,并且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基本能够保持一致,与国家宏观调控的预期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常常是不谋而合。从改革开放初期和短缺经济背景下的数量扩张,到改革开放深化和从短缺经济到剩余经济过渡阶段的质量提升,再到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品牌战略等等,都说明浙江经济具有某种非常明显的势力经济特征和品质。

发展特别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第一要务。浙江从一个资源小省发展为走在全国前列的经济大省和经济强省,其成功的经验值得总结。特别是在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受力不断受到挑战的条件下,如何使经济发展可持续是当前情况下特别需要考虑和重视的问题。浙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既是中央对浙江的要求和期望,也是浙江多年来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总结⑨。要做到“走在前列”,就要“干在实处”。干在实处,就要抓落实。实践证明,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浙江靠干在实处而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浙江靠走在前列而把改革、开放和发展大业不断推进到了一个的新的水平和高度。

(2007年8月21日)

注释:

①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5页;秦榆:《浙江人的创新思路》,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27页;

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http://finance.people.com.cn,2006年12月8日;

③《全国人大会议开幕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http://news.sina.com.cn,2007年3月5日;

④《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http://www.sina.com.cn,2007年4月19日;

⑤《温家宝主持召开常务会 研究当前经济工作突出问题》,http://www.sina.com.cn,2007年6月13日;

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光明日报》2007年7月27日第1版;

⑦秦榆:《浙江人的创新思路》,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33页;

⑧秦榆:《浙江人的创新思路》,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34页;

⑨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页。

主要参考文献:

孙承斌:《胡锦涛在浙江考察工作时强调 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务实工作作风 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光明日报》2007年7月30日;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秦榆:《浙江人的创新思路》,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刘树成:《论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研究》杂志2007年第6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加快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管理世界》杂志2007年第7期;

张岳 朱照年:《浙江上半年GDP增幅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浙江市场导报》2007年7月24日;http://www.cnfol.com,2007年7月24日;

张玉玲:《如何认识上半年经济形势》,《光明日报》2007年7月20日;

叶福明 叶辉:《浙江长兴:白鹭飞处“断碗”治污》,《光明日报》2007年7月26日。

附录8:

论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

内容提要: 针对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即将启动长三角和京津冀区域规划编制试

点问题,在检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泛长江三角洲及其区域

发展规划的理念和构想,并就泛长江三角洲及其规定性和泛长江三

角洲区域发展规划及其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关 键 词: 长江三角洲 泛长江三角洲 区域发展规划

Study on the Extensive-Yangtze River Delta and its Regional Planning of Development

Kevin Merton Mawson

(Institute of Public Issues,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s o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its regional planning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ets up a new concept and idea of the Extensive-Yangtze River Delta and its Regional Planning of Development, on the background of starting to experiment and make the regional planning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Jingjinji Region determined by the Authorities of the State Council.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Extensive-Yangtze River Delta and its Regional Planning of Development and its meanings, etc.

Key words:Yangtze River Delta;Extensive-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al Planning of Development .

一、引言

根据国家有关媒体报道,我国将在长三角启动编制区域规划。报道说,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一位负责人2004年11月2日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5次会议上表示,我国将率先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启动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根据报道,国家在编制长三角区域规划时,将主要考虑的问题包括:从国家总体战略出发,明确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重点解决区域内各省市普遍关注,而单一省市不能很好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好区域内产业布局的问题;建立促进发展的完整、有效的政策措施。长三角区域规划的编制,将不会是各城市规划之间的“简单拼合”,而是从调动整合整个长三角区域内城镇空间布局和产业空间布局出发,加强重大交通设施和信息能源设施的协调对接,实现大型跨区域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共建共享,建立统一的市场环境和市场机制。这则报道就编制长三角区域规划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意义等问题都交代得非常清楚,而且很有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