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农家乐经营必读
14113700000037

第37章 人有我新——农家乐创新管理(2)

④节庆活动——俱乐部不定期地举办会员联谊会、主题派对等活动,利用寒暑假开展青少年冬令营和夏令营活动,组织会员体验农家婚礼、了解岁时节令习俗、参加游艺竞技民俗活动、品尝民俗饮食等。

⑤科普教育——开展环保生态知识讲座、医疗急救知识讲座、野外生存训练等教育。向会员讲授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介绍果树的栽培技术等,让会员了解一定的农业科学知识。

(4)会员管理

①建立会员档案资料库,分类管理,对会员个人资料保密。

②根据会员要求,以电话、联谊会、主题活动等形式与会员保持长期、稳定的联系。

③认真倾听并记录会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根据会员的要求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④做好会员年检工作,对有违法行为、严重违反俱乐部安全规定、严重缺乏团队精神、故意损害俱乐部声誉或利益的会员,取消其会员资格。

⑤俱乐部要充分考虑每次活动的安全性,提醒会员购买相应保险,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二)对竞争者与合作者的关系营销

农家乐不能关起门来自己搞经营,割裂不开与竞争者、合作者和整个大环境的关系。

农家乐依托的是秀美的田园风光和整洁的村容村貌,经营者必须共同建设和维护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是大家经营的基础。

对于同一地区同一类型旅游项目的经营者,大家既是竞争者关系,也是合作者关系,应该实行联合开发,发挥比单打独斗大得多的作用。①同一地区有一个统一打造的旅游地形象,进行统一的形象包装和宣传,在大的方面是命运共同体,整个旅游地的衰落必定会影响到每个经营者。②大家可实现资源共享,网站、广告等费用都比较高,经营者独立承担比较困难,大家可以发挥集体的力量,联合起来搞宣传,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③旺季时节,一家经营者客满时,可向另一家经营者推荐,这样既把客源保留在了本地区,又促进共同发展。④可在当地购买原材料、聘用员工,成为合作者和供应商,节约、快捷又放心,同时也促进了共同致富。⑤同一地区的经营者联合起来可以举办单个经营者无力承办的大型活动。

范例广州太和镇的农家乐

广州太和镇是发展农家乐致富的典型,有如下经验:

经验一:互相推荐,共同致富

热情好客、主动出击是许多农家乐业主争取客源的主要思路。而在广州太和镇,业主间的相互推荐使他们能够真正实现共同致富。进入太和镇是一条蜿蜒十多千米的村间马路,大大小小的农家乐就散落在路的两旁。只要有车辆减速观望,农户就会主动迎上来热情介绍自家的风味小吃。因为各家都有看家菜式,所以当遇上公众假日、旅游旺季,单户接待量饱和时,他们会为游客推荐其他农家乐。

在保证自己的营业收入的同时,又与同行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真正实现共同受益。

经验二:保持最低价,不打价格战

“太和烧鸡”是当地的招牌菜,每户农家都有“果木烧家鸡”,统一定价。在太和镇大大小小的农家乐中除少数独家菜式外,其他大众菜式价格都是相同的。这里的农家乐已经形成了行业自保利润,遵守保持最低价、不打价格战的行业准则,避免了行业间的不良竞争,维护了大家共同的利益。

经验三:优势互补,联手经营

太和镇的农家乐是以鱼塘、鸡场、果林为三大经营基础,谁同时拥有这三个有利条件,谁就最有竞争力。但是,由于村民的经济水平存在差异,各户农家乐的规模也不同。大多数农户都会与相邻的户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享鱼塘、鸡场、果林等。他们充分利用所处的地理环境优势和便利条件,通过互帮、互补,实现了合作经营、联手发展。

(资料来源:陈奕捷.农家乐致富宝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220—221)

(三)旅游公共关系营销

旅游公共关系营销是一种促进旅游经营者与社会公众良好关系的方式,如通过新闻报道对旅游地进行宣传,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展示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形象等。旅游公共关系营销有助于经营者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应对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形,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凝聚力。

根据针对的对象不同,旅游公共关系营销可以分为针对媒体的旅游公共关系营销和针对社会公众的旅游公共关系营销。

针对媒体的旅游公共关系营销是通过媒体对有吸引力的新闻事件的报道,在社会公众范围内达到宣传或促销的目的。这样的关系营销不需花费巨额的广告费用,但因为公众一般认为新闻报道的可靠性大于广告,而取得比广告更好的效应。

针对社会公众的旅游公共关系营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加强与社会公众的信息沟通,如向公众发放宣传资料、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组织旅游竞赛活动等。其目的都是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信誉度。

范例武汉:乡村游进社区“吆喝”

为让广大市民亲身体验乡村游的乐趣,武汉市农业局开通了“乡村休闲游社区直通车”。2009年3月28日第一站拉开序幕,数十家景区与社区居民近距离交流,还献上了独具特色的节目表演。今后,游客既可自驾出行,也可在旅行社报名参加,还可以由街道社区组织居民开展活动的方式参与乡村休闲游活动。

二、有中国特色的关系营销

农家乐面对的绝大多数是国内旅游市场,反映出基于中国关系文化的特点,在关系营销中注意这些特点,必定能“事半功倍”。

(一)以感情沟通作为游客关系营销的“催化剂”

中国的关系文化以“人情”作为关系建立的纽带。正确利用情感因素来实施游客关系营销就显得很重要。具体说来,①在全体员工中树立游客导向意识,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以优质服务感动游客。②经常与游客进行信息交流,真诚地做祝贺、理解、同情、支持等回应。③适时与老客户开展一些联谊活动,以增进相互间的友谊。④对于团体游客中的关键人员,要加强与其个人交往,培养和增进相互间的私人感情,当然这是在适度合法、不庸俗的前提下。

(二)以“仁”的观念满足游客的需求

关系营销强调“交换关系的相互满足”。中国关系文化中“仁”的思想就体现了对人价值的尊重。使游客满意就是经营者最大的“仁”,经营者只有对游客“仁”,充分满足游客的需求,真正站在游客的角度去了解、关心、帮助他们,游客才能以“仁”回报经营者,在旅游过程中理解、支持、配合经营者,进而成为长期友好的顾客。

(三)讲究一个“缘”字

针对中国关系文化的这个特点,就要为游客营造一个舒适随意的旅游环境。多与游客交流,增进双方间的熟识度和私人友谊。同时,可以抓住与游客的相同点和相似点,在“缘”字上做文章,让游客产生一种亲切感、归属感、投缘感和信任感。但要注意,在与游客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太过火,不能主动发问比较隐私的话题,而让游客有不安全和不舒服感,自然真诚、恰当的方式方法很重要。

三、老的不去,新的还来

老顾客不再光顾在营销学上称为“游客流失”,这时就需要“流失管理”。“流失”的广义是指游客数量整体上的减少,“流失”的狭义是指游客不再光顾某一旅游地。流失管理就是要分析游客减少和不愿再次光顾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改进产品和服务,以减少游客流失。

(一)测定游客流失率

这要求在日常经营中对游客接待数量进行记录、分析和总结,及时发现游客流失。但要区分旅游淡、旺季。测定游客流失率有纵向和横向两个参照指标。纵向指标通常可以用来测定近年来同一时期的接待量,横向指标则可以用来测定同一时期当地同类型同规模的旅游地的接待量。

(二)找出游客流失的原因

一般它可分为:价格原因,游客因觉得价格太高而不再光顾;产品原因,游客因觉得产品本身未达到预期期望而不再光顾;服务原因,游客因对服务不满意而不再光顾。

(三)确定降低游客流失率所需的费用

游客流失对旅游地来说确实是一种威胁,但不能盲目采取措施,要先核算降低游客流失率所需的费用。如果这一数字在经营者承受范围内则可以实行,如果这一数字超过经营者承受范围或者开发新市场新产品的费用,则可考虑放弃老市场,转而开发新市场。

(四)采取留住老游客、吸引新游客的措施

挽回流失游客的措施也依情况而不同,如果是价格原因造成的游客流失,经营者就要考虑自己的定价、成本管理等问题。尽量在价格上给游客更多的让渡空间,留住这部分游客;如果是产品原因造成的游客流失,经营者就该在产品开发、设计和改良上多下工夫,提供更多、更新满足游客需求的产品;如果是服务原因造成的游客流失,经营者则要分析是哪个服务环节出现了问题,从服务质量入手,重新树立服务形象,并真诚地向游客道歉,尽力弥补服务过失。